第2章 自序
开始写这本书时是在1993年,那时上初二,已接触了郑渊洁的作品,从而受他思想、文风的影响。不爱上课,拿着小笔记本写个没完,考试总不好。第一部初稿完成于高一,与文中主人公摩奇几乎同时,第二部初稿完成于大一,与作品进度相当。可以说摩奇是随着我的成长而长大的。我要写的是一个成长史,但我是男生,对女孩的心性不是很了解,在刻画方式上还是欠缺的。
现在这部作品是修改后的书稿,与第一部已大不相同了。
我从高二开始把研究历史当作自己的治学目标,看了许多文史书籍,大学考入历史系后,又系统地学习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了许多书,在思想、知识结构上已远胜以前,当我再去审视一稿时,感觉有些稚嫩了。
其实一稿完全称得上是童话。经过修改后的三稿到目前为止我个人还不能确切地说出到底属于什么题材,童话,科幻小说……我看都像!也都不像!后来在《中华读书报》上看到一篇书评,介绍“新人文科幻”题材,我觉得自己的这部书,正好符合这种题材,是融合了人文元素的科幻小说。
这本书原名叫《奇书风云》,主要讲的是M星球为地球投放电脑书而引起的一系列故事。设定为三部:第一部《少年梦》,第二部《逍遥游》,第三部《大同书》。总体构思为:电脑书代表科技,历史书代表人文,宇宙间只有此两本书。两本书代表了一切,记载了整个宇宙。
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在大一时上课,不过书的主角是“电脑书”,我构思他是在初二,那时我根本未见过实物,也没听过。以至几年后在广告中见到电脑词典时才发现,这大概就是电脑书的雏形了,还有以后的笔记本电脑。现在电脑已经普及,可见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改变有多大。
我的条件是受很大限制的。从小在农村长大,受的是农村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这使我最了解中国的基层社会,上学后得以接触大城市的生活方式,通过强烈的对比反差,我给主人公寻择了一个家,正好位于与城乡交接处。文中又多次将笔触伸及农村,这是我想揭示的一个矛盾:城与乡。
当前社会是一个文化交汇、多元化的社会,中国有自己悠久的文化传统,现在又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但我觉得这还是一个矛盾,从大方面讲,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矛盾。这也是我在作品中想表现的。
摩奇很不满学校的教育体制,因为从整个世界来看,都存在“教育危机”的问题,这本不该是她担忧的,也不是我该担忧的,但作为一个热爱地球上整个生命的人来说,怎么能不忧心呢?
在农村的环境下,“重男亲女”是在所难免的,我对妇女史有一种特殊的兴趣,在这方面看了不少理论著作,我是希望男女两性能够达成一种和谐的状态,虽然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有从家庭教育来看,母亲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摩奇有一个素质很差的母亲,她为此很烦恼,写此情节意为提醒人们:母亲的文化贫困会使人类的前途变得暗淡。
再从学科角度看,人文和科技这两家马车该如何并驾齐驱,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矛盾是无处不在的,还有“人”成长过程中的矛盾。主人公摩奇涉世尚浅,单纯脆弱,却往往要承担巨大的责任,要抛弃儿童的纯真去故作老成,而内心童心可见,这如同剥皮抽筋一样难受,也是我个人的感觉。
还有一个矛盾,现实与虚幻,摩奇可以说是生活在这两个世界之中。这是我的一种假设,以往的作品要么纯粹地描写现实生活,要么制造一个完全的虚幻世界。评论家常说没有一部将两者处理很好的作品,我决定尝试,以待读者鉴定。
本书《文化启示录》为第二部《逍遥游》的节选改编,着重突出“文化的冲突”这个主题,将中国文化放在宇宙生命大背景下思考,从“人文”和“科技”两个层面,阐述我对宇宙的认识。正如《易》云: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一个动词,是创造性的,是流动的,是普世性的思想。“文”是人类的思想,“启示录”只是做一个文学上的表达,促进读者的思考而已。
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