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超导重塑社会经济:区块链创新理论与实践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区块链创新数字社会治理

在重构数字经济底座的同时,区块链已不仅被看成一种技术,因为每项区块链应用都融合了数字信任、多方参与、群体共识等机器协作的组织思想,蕴藏了社会治理范式创新的力量。随着区块链在社会治理方向的应用积累,人们在多方协同数据处理机制上,对其中不可分割的组织模式加以提炼,将获得更多的人机互信、群组互信、群间互信等组织自治模式,从而在数字社区中提升治理范式。

社会治理的协同化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共享发展趋势之一,并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提升,呈现出更加高效和有效的可信需求。随着分布式计算成本的普适化,演化后的数字社会交互实践将更加接近现实社会交互和治理的需求。因此,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思维,区块链更接近社会交互信任需求,这一特点也将成为区块链产业化的发展动力。

同样,区块链产业化也会推动社会发展。区块链技术体系和基础设施的演化支撑权益管理形态和模式提升,数字化协同和对等可信交互机制对人类已有的社会组织形态和管理模式将引发启迪、形成应用补充,随着大规模应用,将产生更多的新机制。新机制带动组织模式、协作模式、交互模式和治理范式的转型和升级,推动关键领域的社会治理变革。

在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中,区块链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将有力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法治化。在基层社会的治理中,治理的核心是信任机制,社区业主信任的缺失,使很多正常的操作,正常的流程,会引起质疑,从而导致整个社区治理效率的低下。区块链技术的共识机制、信任机制、协调共享机制等特点是重建基层社会治理视域下信任关系的天然解决方法。例如,南京江北新区的综治局积极推进“区块链+社会治理”融合发展,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链通万家”小区自治应用平台,在泰山街道、沿江街道的选取香鸢美颂、旭日爱上城六区、天润城十三街区、旭日上城一区4个小区开展试点工作,围绕小区公共事务决策、公共资金透明化监管等领域,实现“区块链+社会治理”应用场景的落地。居民在平台投票过程中,所有居民投票的信息数据均会“上链”并同步到各节点,链上的智能合约写明投票时间、最低投票率和投票通过率等执行条件。投票任务触发后,智能合约根据链上数据,自动运行投票规则,判断投票结果,并生成投票文件,进行信息公示。整个过程不需人工干涉,任何一方都无法篡改投票数据、影响投票结果,从根本上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增强了居民投票公信力。[2]

在社会发展史上,“技术创新服务社会,社会在创新中前进”被历次重大技术创新所证明,当前“数字创造信任,信任改变社会”已成为大家普遍接受的现实。区块链技术不仅是一种技术创新运动,还使得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因此被视为开启“新信任时代”的一种颠覆性技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