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不再盲人摸象:“3+1”战略管理全貌
引言:现代科学证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可以表现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可以等于部分之和,还可以小于部分之和。理解战略管理的组成要素是战略管理的基础,战略规划和执行的脱节相当程度上源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足。
1996年波特在《什么是战略》中提出:运营效益不等于战略,指出大量的管理工具和技巧,如全面质量管理、标杆法、时基竞争、外包、结盟、企业再造及变革管理等都只是提高了运营效益,而不是战略思考。的确,笔者发现在实践中,运营效益和战略两个概念常常被人混淆。战略事关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战略定位意味着取舍。战略的本质就是取舍:“取”就是做什么,“舍”就是不做什么。战略说穿了就是决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而“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商业世界的诱惑无处不在,取舍需要我们克服人性中的贪婪,在看似无限多的选择中守住自己的能力圈。
战略的意义,首先在于为公司提供了统一的语言。当一个企业由小工厂,逐步成长为一个多产品、多行业的大型企业乃至企业集团时,企业的组织会变得无比复杂。这种复杂不仅表现在组织结构、内部流程、业务范围、环境关系等方面,还体现在公司战略和描述战略的语言。当一个公司变得越来越复杂时,公司的战略要用一句话说清楚已经很难了。在这种情况下,公司的不同部门、不同业务单位往往用完全不同的语言说话,或者说的是同一个词,但含义却大相径庭。首先,这种现象必然增加企业有效管控的难度,难以做到“力出一孔”,从而使企业预定的战略目标遥不可及;其次,正如只有中国人才懂得“古道、西风、瘦马”的含义,语言的背后其实代表的是文化与思维。战略语言不统一会带来沟通上的混乱,但是更可怕的是战略思维的不一致,每个人都认同自己的过往经验,这对企业发展有时是灾难性的。
到底什么是战略?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本书都有一个自己的定义。对于战略,笔者习惯采取下述定义,如图4-1所示。
图4-1 战略的定义及其释义
和定义相比,笔者认为战略的构成要素更加重要。笔者认为,战略包括四大核心要素,分别是愿景与目标、战略定位、致胜逻辑与行动计划。这些是任何一个企业制定战略时都必须思考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