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创新发展前沿热点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从产业(工程)技术到技术科学

上一轮规划区域专题组提出,要构建优化产业技术体系,着力在工程技术发展中解决产业和企业关键技术问题。1948年,钱学森提出“技术科学最重要的本质是将基础科学中的真理转化为人类福利的实际方法的技能”[1]。1957年,钱学森在《科学通报》发表了《论技术科学》一文,文中明确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就是“同时并进,相互影响,相互提携”的关系。宋健认为“技术科学是科学发现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2]。张劲夫认为“技术科学是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富强的关键”[3]。技术科学是科学技术紧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旨在通过技术向科学的深入来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水平。

硅谷高技术产业发展已经开始了技术科学的新模式,其计算机、操作系统、芯片、软件、互联网在市场对资源的良好配置中成为完整的大系统,形成“抱团生态”,成为高技术和产业的先驱和典范。截至2020年,日本有27人获23项诺贝尔奖,获奖项目中有6项属于基础科学(基本粒子等),17项属于技术科学。日本的科学技术进步是从战后恢复期后引进、消化吸收技术开始的(日本用于引进与消化吸收技术的费用比为1:8以上),科研人员特别严谨,注重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反复转换,即从技术向科学深入。从其技术输出和获取的诺贝尔奖项可以看出,实际上是在发展技术科学中实现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转型。

通过实践和大量的案例分析,我们认识到技术科学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的综合,是解决技术应用、技术工程中的原理科学的学问,对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