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家传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进京赶考

科举考试自隋唐沿袭以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一直未荒废,成为寒门庶子考取功名,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时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考试内容也主要是经义或时务。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中状元那就是春风得意,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而张雷十三考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在当时已经是天纵之才。下一步他要作为举人身份,进京参加春闱。

定下三年之约后,张雷便把自己关在家中,埋头苦读,对于所有的应酬一概婉言谢绝。因为他心里念念不忘的是三年之约,只要他蟾宫折桂,便可和他的尚香厮守一生了。

而孔尚香心里也存满了期待,每天在家祷告,期待张雷能够高中状元。

三年之期匆匆而过,马上就是春闱之期。距离考期还有两个月,他选择吉日,即将启程。以他的家庭,没有马车代行,他只能步行,从曲阜赶到洛阳。与他同行的还有几个家庭情况类似的学子。

临行前,张雷与父母及小妹不断话别。父亲嘱托他注意安全,母亲让他住好吃好,小妹张若兰抱住哥哥,让哥哥早日高中,赶紧回家。孔尚香也知道了张雷要进京赶考的消息,在远处看着张雷离别的情景,心里默默悼念希望雷哥能够此行成功。张雷还特地去辞谢夫子,感谢夫子的教导之恩。

披星戴月,昼夜兼程,张雷一行四人从曲阜,到济宁府,又到曹县一路观景,缓缓向西朝着洛阳而去,倒也怡然自得,相安无事。走了半个多月,行至商丘地界。这一天天气阴暗,路上没有任何可以过夜的地方,并且越往前越荒凉。

他们几个人又累又饿,不禁互相抱怨起来。而在此时,一直默默无言的张雷用手指了指前面,这个人顺着张雷的手望去。月光之下,十多个彪形大汉,头戴斗笠,脸蒙黑纱,手握大刀拦住去路。众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哪里见到过这个场面,立马有一个书生被吓晕过去。

张雷胆大,慨然走上前去,拱手言道:“各位好汉,我们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请各位好汉行个方便?”因为张雷知道,盗亦有道,道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喜车丧车不抢;书生邮差不抢;摆渡的不抢;行医的不抢;要钱赌博的不抢;挑八股绳的不抢;车店不抢;僧侣、道士、尼姑不抢;鳏寡孤独的不抢;单身夜行的不抢。所以,他抬出书生的名头。

“是真书生,还是假书生?”

“我们是真书生。”张雷坦然答道。

旁边一个强盗对老大说:“真书生,假书生,翻翻就知道了。是真书生的话,那就是孔夫子搬家-尽是书!”

那几个手拿大刀的黑衣蒙面人走过来,打开他们携带的包裹,又仔细麻利的搜了他们几个人的身,发现除了随身携带的书之外,只有一点盘缠银子。

“穷酸书生!快走吧!”大汉喝道。

“是!”众人连忙叫醒躺在地上的那人,一起慌慌张张的离开。谁知慌不择路,他们几个人迷路了,既没有达到预计的镇子,甚至连一个村庄都没有看见。他们实在走不动了,瘫坐在地上。最开始的时候还能有一搭没一搭地说几句,后来便都沉沉睡去。

中原大地,春寒料峭。一阵冷风吹来,张雷一激灵,被吹醒了。这个时候,他突然发现在离他不远的地方隐隐约约出现了一道火光,在黑暗中摇摇曳曳甚是惹眼,于是他深一脚浅一脚的朝那道火光走去。

直到走近了,方才发现原来那是一座荒废的古庙,大殿里一个道士正围着一堆柴禾煮着什么东西。他在远处看见的便是这大殿里的火光,张雷慢慢走进古庙大殿,远远的朝那道士鞠了一躬,然后深夜迷路叨扰宝殿。那道士微微颔首,示意张雷坐在火堆旁取暖。

张雷坐下来借着火光看见那道士大约六七十岁,鹤发童颜一点头一挥手都有仙风道骨的味道,于是自己甚是惶恐也不敢多言,只静静看着那道士架在火堆上的铜锅,正在咕噜噜的冒着热气,一阵阵香气传来他的肚子也咕噜咕噜的叫了起来。

那道士抬头望向张雷问道:“饿了?”张雷尴尬的点点头没有说话。那道士不知从哪里摸出一只破了边的大瓷碗,然后在铜锅里舀了一碗便递给了张雷。张雷有心拒绝但是又忍受不了肚子的饥饿,于是只好伸出双手说了句承蒙好意。

也不知道那道士煮的是什么东西,张雷只觉入口甚滑,带着淡淡的药香,让人精神一爽。转眼之间张雷就将碗里的东西横扫一光,吃完之后只觉四肢百骸说不出的舒服,眼皮也越来越沉重,竟然在火堆旁沉沉睡去。

迷迷糊糊中,那个大殿里的道士缓缓说道:“你是文曲星下凡,命里有此一劫,现在时机到了,来日必高中状元,一定要记得报仇雪恨,今后做个好官,造福社会”。说完就忽然不见了。

第二天,张雷被同行之人叫醒,发现大家都依偎在一草堆旁边,昨夜所见也只是南柯一梦,想来梦中之事有趣,又怕说来别人挤兑,只好作罢。已近京师,大家整理行囊,继续赶路。

张雷走之后,张雷的家人惦念不已。

在曲阜东南方,有一座山,名曰尼山。此山原名尼丘山,后来因为孔子诞生于此,孔子名丘,为了避讳,尼丘山改名为尼山。尼山之上新修了一座孔庙,据说香火旺盛,张雷母亲特地携若兰来此祭拜。

尼山圣境,山峦翠蔚,风光优美。孔庙中间,孔圣人温良恭俭,和蔼可亲。张若兰跟着母亲到了圣象前,右手在前握住左手,连忙行“四拜”礼。同时,他们焚香祷告,祝张雷能够文曲星下凡,高中状元。

若兰还特地求了一个签。她两眼紧闭,双手握着签筒,上下晃动,只听得“啪”的一声,一个竹签掉落地上。张若兰急忙捡起来查看,上书“上上签”。她喜出望外,“阿娘,你看,是上上签哎。阿哥这次肯定高中啦!”

再看上面有手签诗:

“夹道花香衬马蹄

蓝袍改换锦衣归

满街红粉皆争羡

翘首芳名雁塔题”

旁边解签人说道:“中进士点状元谓之雁塔题名,穿着蓝袍去而换转锦衣归,一路花香衬马蹄,满街都是红粉女,争看状元来,此乃群众欢呼快活之事,求得此签者,万事皆吉祥。祝贺夫人,祝贺小姐,求得此上上签。”

“太好啦!我们要把这个喜讯告诉你阿爹!”张若兰和母亲开开心心的欢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