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影响孩子的一生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父母陪伴与亲子关系处理

一、常见亲子相处模式及优缺点分析

问题:我之前一直和孩子相处得很好,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抗拒我,到底是怎么了?

心理老师王超认为:孩子在进入高年级之后,随着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注重自我探索与自我保护,具有隐私意识,变得独立、社会化。家长们可以感受到孩子的成长,同时也需要了解到伴随孩子成长的同时,亲子间的相处模式也需要进行调整和改变。这个阶段的孩子并不是抗拒和排斥家长,而是希望有自己的空间,渴望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因此家长们发现,以前所使用的沟通方法现在全都不适用了,以前“听话懂事”的小宝贝现在变得陌生易怒,以前渴望和自己一起出游的孩子变得只喜欢和自己的同学朋友一起玩耍。这些变化符合孩子成长和发展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家长们进行调整和适应。

因此,我建议:

1.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方式。

沟通技巧一类的其他章节都有介绍,这里主要是帮助家长们明确沟通的方式。命令式的沟通方式不再适合,家长们在沟通和表达的时候可以用“我”而不是“你”作为主语进行表达,例如“你现在应该去学习了”变成“我希望你可以遵守咱们的约定开始去学习了”。在调整主语的同时,家长们也可以进行自我感受的表达,例如“我很开心,是因为……”“我很愤怒,是因为……”等。

2.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和孩子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一样,家长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们需要根据孩子的不同成长阶段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问题:慢慢地没办法辅导孩子学习了,我应该如何陪伴孩子学习呢?

心理老师王超认为:当孩子逐渐步入高年级时,父母很有可能无法对孩子的学业进行辅导了。一方面,由于随着年级增长,孩子所学的知识难度增加,需要用特定的方法和思路去学习与应对考试,因此这方面的工作应该交由更加专业的人士来帮忙。另一方面,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逐渐开始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定义,对个人隐私和个人领地范围有明显的保护意识。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进行家庭关系的剥离,逐渐从家庭中的个体蜕变为社会中的个体,对于家长的陪伴需求在不断下降。因此,如果家长们还是保持原有的相处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触碰到孩子敏感脆弱的神经,尤其是他们想要极力掩盖或者隐藏的羞于表达的方面。这个时候,如果家长点破,会让孩子出奇地愤怒,严重影响亲子关系。

因此,我建议:

1.家长们先做好心理建设。

我接触过很多案例,虽然家长在表达自己的孩子长不大,只会依赖自己,不能独当一面,其实深层原因是家长无法接受孩子的离开,极力将孩子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不断给孩子暗示没有父母他什么也做不了。因此,家长们先要在这个阶段接受孩子的成长和分离(这个分离不是物理层面而是心理层面),有转变自己行为和态度的思想准备。

2.做好工作的转变。

学业问题交给专业人士去处理,可以寻求课外辅导机构的帮助。这个阶段家长要做好的是支持工作,对于孩子的合理需求进行满足,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变化,及时与老师沟通。

3.在孩子学习时可以做“陪读”。

当孩子写作业或者学习时,家长可以先在一旁看书或者同时进行学习。从辅导孩子学习到孩子独立学习的过程,陪伴学习起到了一个非常良好的过渡作用。这种方式不但给予孩子安全感和公平感,同时也给孩子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良好榜样。

二、父母的阶段性需求与孩子的阶段性需求

问题:我明明付出了这么多,但孩子还是不了解我的良苦用心,我应该怎么办?

心理老师王超认为:如果父母付出很多,但孩子却很难回应或者不接受这些好意,父母就要退回来想一想,是不是应对的方法,包括对孩子的方式是孩子所不愿意接受的。很多时候说明是沟通出现了问题,也就是当我们在这样为孩子好的时候,孩子的理解和解读里面并不觉得这是一个理解他和了解他的困难处境的方法,所以我们需要退回来。父母先需要去跟孩子确认这样去帮他忙的时候,他是什么样的感受,他是怎么样去理解这个帮助的,然后再和孩子讨论他需要的帮助是怎样的,他所面临的困难是怎样的。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有一个比较好的回报或者一个比较好的互动。

因此,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在沟通的时候注意方式和情绪,不要带有抱怨或者恨铁不成钢的情绪在里面。

家长们需要让孩子了解到自己的付出和不易,但不能建立在自我牺牲的前提之下,比如:“我为了你放弃了去读博士的机会,否则我现在肯定是……你还不争气,你这样对得起我们吗?!”这种表达是单纯的情绪宣泄,只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和抵触情绪。

2.家长们需要进行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也就是抱有同理心,了解孩子的需求,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认为孩子需要什么,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需要什么。必要时可以进行确认,了解孩子的难处和需求,更有针对性地付出。

3.需要调整心态。

家长们付出的时候,是出于对孩子的考虑还是满足自己。有很多家长表现出的付出是对孩子的一种逼迫和裹挟。家长在付出的过程中总是想着“你看,我对你付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这么多,表现出了我的爱和无私。相对地,你也得很好地回报”。家长们需要了解自己付出的目的,不是自我陶醉和自我满足,而是满足孩子的需求。

问题:有亲人离世或者家庭变故,如何帮助孩子接受这样的事实?

心理老师王超认为:家庭变故会导致家庭生活突然变化,对于学龄期的孩子来说,他们会依据自己的人格特质和心理特质对于事件和大人的行为反应进行解读。突然的变化会造成短时间内非常激烈的应激情绪反应,如哀伤、愤怒、不信任、嫉妒等;长期来看也会对其他心理层面产生影响,如亲密关系的建立、情绪稳定性、个人自我效能感等。

因此,我建议:

1.遭逢剧变,家长们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感受,可以利用等级式询问技术帮助孩子梳理和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表达的重要性大于情绪的疏导,家长们切勿急于解决孩子的负面情绪,充分的表达和释放是最重要的。

2.告诉孩子未来的安排。

尤其是对于家庭关系破裂以及家庭突遭经济变故的情况下,除了对孩子说清楚目前家中情况,对于未来的安排也要详细告知。从很多案例反馈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孩子会表现出应激情绪,接下来就是冷漠和无言。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是没有什么感受或者情绪释放完毕,而是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做,对于未来一片混沌。家长必须让孩子了解未来会发生的事情以及家中的一些安排,让孩子做到心中有数。

3.时刻让孩子有安全感。

家庭突遭变故,孩子的安全感会突然下降,很多家长为了缓解焦虑会采用旅游、搬家等方式让孩子远离事故中心,这样做反而让孩子更加缺乏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让孩子在熟悉的环境中,因为熟悉的环境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冲淡因为变故带来的疑虑和不安。

4.充分表达对孩子的爱。

需要让孩子了解到,家庭的变故不会让爱消失,父母的爱依然存在,甚至会更多。

5.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体系。

充分调动孩子的朋友及同学资源,让朋友和同学陪伴孩子度过前期的情绪应激状态,让孩子将注意力放在远离事故中心的地方。

6.将情感转化为动力。

在亲人离世时,需要让孩子了解到亲人去世的含义,同时表达去世亲人对孩子的关怀与期待,比如“爷爷/奶奶最希望看到你健康快乐,考上一个好大学”。对于处理哀伤情绪,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哀伤情绪转化为动力,化悲痛为力量,让孩子着眼于现实和未来。

三、常见亲子问题及处理方法

问题:孩子根本不和我们说话,什么事情都不和我们讲,如何能够让他们愿意分享?

心理老师王超认为: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社交需求增加、能力增强,如果我们沟通方式不当,很容易和孩子产生矛盾和纠纷。在这种情况之下,同龄的朋友是孩子们最好的倾诉对象和共情对象。他们有共同的爱好、相似的经历以及思维模式,孩子在朋友那里得到的更多是理解和支持,而在家长这里,一般得到的是训斥和指责。久而久之,孩子和父母之间无法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模式。从孩子的本意来看,他们也更加倾向于和有共同点的同伴交流。

所以,从小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和给予孩子良性的沟通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之前没有做好相关的工作,在学龄期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式进行补救。其中分享幸福法是效果比较好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以前需要每天记录,然后在固定时间进行面对面分享。很多家长觉得放不开或者难为情,所以我们可以先通过线上微信群的方式进行分享,之后慢慢转换为线下面对面分享。此方法具体如下。

1.记录自己每天经历的1~3件让自己感到开心和幸福的事情,事情可大可小。

如被老师夸奖、吃到了喜欢的食物、今天天气很好或者自己的某条抖音点赞超过200等。事情可以非常小,只要这件事情让人感到开心和幸福即可。

2.记录这件事情发生的过程(起因、经过及结果),并分析一下原因。

3.每天固定时间在家庭群里进行打卡。

4.打卡时可以配上表情图表示当时的开心程度。

5.学会分享。

每半个月进行一次线下分享,每次分享内容就是这半个月感到最开心幸福的一件事情。分享时其他人务必认真聆听,可以对细节和具体感受进行追问,尽量不要进行窥探式发问。

这个方法已经在很多家庭和学校里使用,效果非常好。从分享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喜欢什么,哪些事情会让他们开心,也可以让孩子了解到家长的喜好,其中共性的部分还能让孩子产生共鸣,拉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大家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全都是积极的,所以交流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也都是积极的,这样就可以形成比较好的交流互动,为以后进一步交流打下基础。

这个方法可能会出现的主要问题来自孩子的不配合。如果隔阂比较严重,我们可以通过老师布置作业的方式将这个分享以任务的方式让孩子完成。经验告诉我,在过程中,孩子会逐渐从应付任务转变为交流真情实感,但这需要我们家长用心去完成任务,真心交流。如果亲子间的沟通没有问题,用这个方法会进一步巩固亲子关系,避免青春期可能出现的很多隔阂和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