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这点balance你心里可以有
本节主要谈一谈如何识别预设。
看完前文的朋友,可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照你前面的讲法,预设好像是一个经验之理(比如达尔文的理论的正确性,就是经验之理的一部分),可为什么你要在语义的层面上讨论它呢?
的确,预设牵涉到了很多经验层面上的信息。然而,我们之所以能在语义的层面上讨论预设,是因为谈话预设与谈话表层意思之间的语义关系,是可以在语义层面上处理的。
换言之,虽然对于具体预设地对错的判断,我们有时的确需要诉诸经验,但关于预设的语义内容是什么,我们可以仅仅通过对于谈话表层意思的挖掘,来加以确定。掌握这一技巧,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别人的思想,构建良好的谈话的互动关系,是非常有益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具体例子。
技巧一:名词的预设
谈话时,我们总是会使用到名词,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人们只是在一个陈述句中谈到一个名词,这些名词所指涉的对象就应该是存在的。
比如,有一位编辑与老张说了这句话:“你最近可以和小曹谈一次。他最近写的那篇稿子,写的是什么东西,他还是中文系毕业的呢!”这句话里面提到了一些名词,比如说“小曹”是个名词,“那篇稿子”是个名词,等等。由此看来,这句话就预设了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叫小曹,同时也预设了世界上有一篇小曹写的稿子。“小曹”和“那篇稿子”这些名词指涉的对象都是存在的,这就是预设。
技巧二:状态副词的预设
除了名词的预设,很多状态副词的使用也可以体现预设。
有些苦情戏里面会说:“妈妈,能再爱我一次吗?”这句话里面出现了“再”。“再”这个词它又预设了什么呢?预设的是妈妈曾经爱过我。请注意“再”这个词的使用,它预设了与字面语句所描述的事件类似的事件,在过去已经发生过了。
技巧三:动词的预设
很多动词的使用也包含了相关的语义预设。
比如下面这段对话:“小曹,你最近在干吗?”“我在写小说。”另一个人问小曹:“你难道还没有停止追求文学梦?”那么“停止”这个动词,它所给人的预设是什么?这个预设是小曹一直在追求文学梦,而且提问人是知道这一点的。
为什么“停止”就牵涉到“一直”?因为停止是个动作,一个动作戛然而止,就说明这个动作曾经开始而且曾经持续。
技巧四:心理动词的预设
还有一类动词,它也有一个非常复杂的预设:这类动词值得说明,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动词。心理动词是指你的心理动作,比如“你知道”“你相信”“你怀疑”“你抱歉”“你后悔”“你期望”,等等。
我们就可以看这样一个例子。比如,你说了这么一句话:“张三知道李四是杀人犯。”请注意,虽然这句话的主语是张三,但是这句话的核心词心理动词是“知道”,这就说明你(作为说话人)也认为李四是杀人犯。假设你认为李四不是杀人犯,张三只是道听途说,你就不该这么说了,你得说“张三认为李四是杀人犯”——这时候,李四在你的心目中是不是杀人犯这件事是未定的。
心理动词“相信”和“知道”之间的区别,可以被总结为:当你说别人相信一件事的时候,你本人不一定认为这件事是真的,而当你说别人知道一件事的时候,你自己也认为这件事是真的。这就是“知道”这个词所具有的很强的预设力,在使用时需要特别注意。
一个更加复杂的案例是“忘记”。“小张出门忘记带钥匙了”——这句话预设了什么?预设的是小张应当不忘记带钥匙,而且小张应当是知道带钥匙这件事的。它还带有一个具有规范性色彩的预设,即他应当知道并应当记起这事。
技巧五:条件句中的预设
要注意,如果牵涉到条件句,里面所涉及的预设就会更加微妙。比如:
第一句话,如果约翰认为我有个“80后”的弟弟,他就会更好地理解我现在的做法了;
第二句话,如果约翰知道我有个‘80后’的弟弟的话,他就会更好地理解我现在的做法了。
第一句话的开头是“如果约翰认为……”,第二句话开头的是“如果约翰知道……”——这两句话背后的预设是不一样的。第一句话并没有预设我一定有个“80后”的弟弟,但是第二句话却预设我一定有一个“80后”的弟弟。
所以,“知道”出现在这里,就是反复地提醒你:它说的事情是成立的,即使前面有一个“如果”,也不会影响这一点。这是我们在做复杂的从句分析的时候所要注意的。
我们来总结一下。虽然对于预设真假的讨论将不得不诉诸经验之理,但是,只要对谈话中所牵涉的一些语词的意义进行恰当分析,我们仍然能够获得足够丰富的关于谈话预设的信息。譬如,我们可以分析谈话中出现的名词、状态副词、动词,尤其是各式各样的心理动词,以此来管中窥豹、一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