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厚流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基于全域全要素多维尺度的广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思路方法

一、总体思路

针对2018年年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中存在的不足,2019年年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在评价方法上进一步优化,结合广西在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工作中的技术方法,从本底资源环境禀赋、承载状态和动态预警三个方面提出了“本底条件识别短板—承载状态识别压力—状态变化预警分析”三个维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框架。以县(自治县、市、区)为单位展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各维度评判指标体系共分为目标层、系统层、指标层。

(一)总结上年度评价经验

通过分析2018年年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总体思路、技术路线、指标选取的合理性、指标阈值方法等,总结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更加科学有效开展2019年年度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奠定基础。

(二)明确评价要素及指标体系

通过建立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条件和灾害条件6类要素12项指标的指标体系,使承载力评价方法更加科学合理。

(三)依据主导功能划分评价单元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将各县(自治县、市、区)划分为城市地区、资源地区、生态地区和农业地区。请10位专家对不同地区的6大类12项指标进行打分,运用熵值法处理后确定不同地区的差异化指标权重。

(四)以识别地区资源环境本底条件短板为基础

依据广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摸清各县(自治县、市、区)资源环境条件的优劣情况。

(五)以识别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状态为核心

通过分析不同地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条件、灾害条件6类要素12项指标的承载状态,明确各县(自治县、市、区)资源环境承载状态综合结果。

(六)以识别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为指导方向

通过分析近5年各县(自治县、市、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条件和灾害条件的变化情况,了解其变化趋势。

(七)以资源环境承载力预警分析为目的

通过梳理资源环境本底条件、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状态、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变化三个维度的评价结果之间的关系,提出预警划分方案。

图3-1 基于全域全要素多维尺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监测预警研究技术路线图

二、评价程序

(一)本底条件识别短板维度

本底条件识别短板维度以识别各县(自治县、市、区)资源环境禀赋短板为目标,将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灾害条件6类要素作为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系统层,将坡度、地形起伏度、水资源总量、降水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敏感性、大气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地质灾害易发性、地震灾害危险性分别作为各系统对应指标层。

表3-1 本底条件识别短板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承载状态识别压力维度

承载状态识别压力维度以识别自然资源系统经过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后的压力状态为目标,主要选取与本底条件相对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压力、水资源承载压力、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气环境承载压力、水环境承载压力、灾害承载压力6个系统层来开展评价,选取建设用地开发压力状态、耕地开发压力状态、人均建设用地、GDP耗地下降率,水资源基础承载状态、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人均可利用水资源(立方米/人),万元GDP用水量(立方米)降幅,森林覆盖率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地震地质灾害发生频率分别作为各系统对应指标层。

表3-2 承载状态识别压力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状态变化预警分析维度

状态变化预警分析维度以分析与上述本底条件和承载状态对应相关各类指标的动态变化为目标,选取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变化、水资源利用效率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变化、水污染物排放强度变化和生态用地质量变化(林草覆盖率变化)等5项指标进行评价,判定资源环境耗损的加剧或趋缓态势。

表3-3 状态变化预警分析维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