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位语文名师经典课例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散文阅读教学导航

风光旖旎任君赏——名师散文教学策略研讨

散文, 是相对于韵文的一种内涵丰富的文章品类。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在人们的印象中它是一种文质兼美的化身,或自由灵动,或优美隽永,或朴实无华,摇曳多姿,美不胜收。长久以来,散文就像是千姿百态、趣味横生的园林吸引着许许多多读者寻幽探秘的目光。翻看中学语文课本,散文选文的比重尤大,就像一道芳香四溢的文学大餐摆在了学子的面前。美文,需要美读,也需要美教,经由不同的途径达到审美的境界,正是散文教学一贯地追求和探索。

一、设

“设”,就是设置情境。

1. 设置文本情境

情境并不仅仅指景物、场景和环境等,更多的是指人物、情节,以及景物、场景、环境所唤起的人的情绪和内心世界。语文课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一种“氛围”、“感觉”,对于学习语文来说十分重要。这就好比电影的背景音乐,让观众在了解剧情前就被气氛感染。

《胡同文化》一文的教学,课始,郑逸农老师就运用多媒体,播放由老北京胡同图片合成的动画课件,让学生在极具“京”味的歌声中欣赏老北京的胡同。京腔京曲,歌声悠远,韵味醇厚,再加上那发黄的黑白的胡同照片无言的诉说,一种别样的感慨很容易产生。从学生的表情中,就能看出他们在回味着,惊叹着,感受着北京文化那绵绵的艺术魅力。教学之始,学生就受到了“胡同文化”的冲击,同时也对胡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也就自然地走进了北京胡同的文化氛围,并期望对胡同文化有更深层次的挖掘。

2. 设置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课堂上老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思考,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疑中生趣,由疑激思,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组织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课堂上形成一种积极思考、探讨的热烈气氛。其实,学生发现一个问题远比老师讲十个问题更有意义。比如《星期一早晨的奇迹》一文的教学,朱震国老师在课一开始就紧抓“奇迹”一词,用一个“主问题”贯穿:“在课文的前三段文字中,你认为哪一个句子,哪一个词语,哪一个细节,使你感到心里不舒服,产生了压抑的感觉?”从而将学生引入到文本前三段的研读之中。明白了“压抑”感的由来,那么,希望打破这种“规矩”,冲出这种“束缚”,求得人性、人情、人生的美的愿望也就油然而生了。在理解了压抑之后,朱老师并没有顺着课文教下去,而是把学生引入到最后三段的阅读之中,启发学生理解欢笑的内在含义。这最后三段跟前三段相比,显然是180°的改变,压抑的心情得到完全释放。

3. 设置交流情境

新课程强调师生平等对话,通过自由对话,达到问题解决、知识构建、能力提升、人格完善的目的。所以在课堂上,老师要用自己的真诚和赞美、鼓励和包容、亲切和微笑,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朋友聊天式的师生“对话情境”。这一情境下,师生彼此对话、彼此倾听,达到心灵的沟通和共鸣。

课堂教学中,只有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地放松,给每一位学生“对话”的时间和机会,才能真正贯彻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所以,语文教学要切实以学生的实际为起点。首先,教师要把自己当学生去研读课文,设想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可能出现的兴奋点或疑难点。其次,要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所设教学“高度”,都必须完全处于学生所能体验的范围之中。

二、读

“读”,主要是指朗读,朗读就是要以声传情。就本质而言,阅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多向的对话过程,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鉴于此,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关键的一点就是“读”。在读中,品味语言的格调、情调,揣摩语言的内涵、内蕴,联想语言的文外之意,想象语言的空白艺术。

语文新课标强调“反复朗读”,就是因为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是一种能力。可惜今天的语文教学,却把朗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或者只是把朗读当做课堂的点缀,点到为止,不落到实处。这种脱离了朗读的教学,早已失去了语文教学的要义。

1. 要读得正确、流畅

这是朗读的最基本要求。教师要训练学生疏通文本,流畅阅读。

2. 要读出韵味

一篇优美的散文在内在的神韵上、意境上,以及外在的结构组成上、语言形式上都有丰富的内涵。学生朗读,就要掌握好语调、语速、语气、节奏、停顿等方面的技能,仅仅依靠标准的普通话是很难达到这一要求的。

3. 要读出情致

散文是一种文学体裁,描绘的是作者的情感世界和思索过程,重在冶情。散文要带着感情去读,用声音传达出文本内蕴丰富细腻的情感。平淡无味无情趣、“新闻播音员式”的朗读不是真正的朗读,不是艺术性的朗读,更不是创造性的朗读。

朱震国老师在《星期一早晨的奇迹》一文的教学中,就将着力点放在了课文的朗读上。老师注重学生的读,从个别读、散读、范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沉浸到文本中去,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首先是读题目。在抓住重音的同时,也抓住了文章的关键所在,即“奇迹”。接着让学生个别读课文的前三个段落,从这三段文字的朗读上,感受这三段文字的感觉——“压抑”。其次读词句。“这句话应该怎么读?

重音落在哪里?”通过对具体句子的朗读指导,使学生理解了文章的内涵。最后配乐范读。在学生对文本有了具体细致的理解之后,老师通过自己的示范朗读,让学生在已经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再次体会文本蕴涵的情感,亲近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知

“知”,是对文本的整体明确。

1. 知文本内容

首先要知文本中心;其次能准确定位文本。

2. 知行文思路

理清思路是阅读理解的前提。梳理思路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心灵对话的过程,就是对文本解读的过程。

“形散神凝”,既是散文行文的思路,也是散文结构美的集中表现。作者可能思接千里,神骛八方, 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但作者的构思也绝非“脱缰之马”,如此丰富的材料绝非“碎琼乱玉”,而是有一根红线贯穿。一如诗有“诗眼”,文有“文眼”。

诗文之“眼”实质上就是关键词,是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文本主题的关键语句。

一如人心灵的窗口,透过它可以感受到文本脉搏的律动,领略到文本的精神内涵。

散文教学,倘能紧扣文眼突破开去,便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驱万途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梦丝之乱”的良好效果。

四、品

“品”,是揣摩、品味,是对重点内容的琢磨、感受、体验。

1. 品情境

带着问题轻声读作品,依托文本,通过联想、想象,使文本文字转化为活的画面,进而谈自己的所悟所感。这样,学生就能在“话画互变”的心理转换中自然地加强语言、情境的感受,为语言理解奠定基础。

2. 品语言

散文的语言优美洗练,人们常用“余音袅袅的洞箫、明净元尘的水晶、色彩鲜明的玛瑙”来比拟;散文的语言质朴而自然,人们又用“甘洌清澈的山泉、曲径通幽的园林、烟波云海的扇画”来形容。散文教学,品析语言美是重点。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揣摩散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蕴藉性,品析其巧处,体会其妙处。“默读静思考,潜心会本文。”默默地边读边想可以更好地理解蕴涵于语言文字中的意思。

3. 品文法

在理解内容,领悟语言的内涵后,让学生在语言形式与语言内涵的结合上深入探究,从中深刻领悟语言的规律,形成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 品感情

散文无不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就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以审美的视觉深入挖掘文本的内涵,品悟、感受文本的情感美。同时,这反过来又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以情解文”之目的。

5. 品意境

散文既有诗一般的语言, 又有诗一般的意境。读《荷塘月色》,无不感叹作者笔下的景色太美了:那“淡淡”的月光,那“亭亭的像舞女的裙”一样的荷叶,那“明珠、星星”一般的荷花,那“远处楼上渺茫的歌似的”清香,那“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似的光和影……一切的一切都“像笼着轻纱的梦”。

作者之所以要创造一种朦胧美的环境,是因为这环境正是他此刻的心境——“这几天心情颇不宁静”。尽管景色“恰是到了好处”,尽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但是我仍然“什么也没有”。在此,作者欣赏到了无边的荷香月色,心里涌起了几丝淡淡的喜悦。但眼前的美景仅使他暂得偷闲而已,那暂时排遣又不能完全排遣的几丝淡淡的忧愁始终缠在心间。这朦朦胧胧的心境,不正和月下荷塘朦朦胧胧的环境丝丝相扣么?

五、比

“比”,就是比较,可采取“比点引读鉴赏法”。

1. 一文比读

先根据具体内容,从主旨、内容、思路、表达方式和语言运用等不同角度拟定若干可比点,然后带着可比点去认真阅读分析,以达到透彻理解文本的目的。如赏读《提醒幸福》一文,可拟定如下可比点:“提醒灾祸”、“提醒幸福”、“‘提醒’的困惑”、“《提醒幸福》比喻多”、“排比句和排比段给《提醒幸福》增辉”等。然后读文,求得印证。

2. 多文比读

同是谈生命问题的《敬畏生命》与《热爱生命》两文,《敬畏生命》综合运用叙述、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赞美“生命”的执着和顽强;《热爱生命》则以议论为主,阐述作者对“生命”问题的看法。前者侧重抒情,后者侧重说理。从行文思路看,《敬畏生命》围绕中心事件,按照时间推移,渐次写出作者的感情变化,表达作者的感受。

《热爱生命》则先对比写对待生命的两种不同的态度,然后揭示生命的本质,表达“我”

对生命的热爱。

六、悟

“悟”,即领悟、体悟,不单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上的阅读联系、阅读发现,更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形式。

1. 悟道理

“文以载道。”学生在阅读中要认真学“文”,把握“文”的意义、内涵;同时,还要从字里行间发掘出更深的东西,悟道明理,并运用这些道理去思考人生。

2. 悟社会

文本在反映作者思想、情感的同时,自然会折射出社会。学生要在阅读活动中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跨越与时代的距离,间接认知古今中外的社会,贴近广远的世界,挖掘出文本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3. 悟自我

通过阅读文本,学会将自我放进文本,与作者以及文中人物心灵沟通.确定自己的思维方向和认识价值,同时还要学会跨越“旧我”与“新我”的距离。具体来说,就是使自身的知识经验得以扩充,观点得以改变,思想感情得以升华,方法技巧得以迁移,实现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在本质上的提高,在价值上的飞跃,在能力上的练达。

七、疑

“疑”,就是质疑。与旧的教学观“照本宣科”相对,新课程主张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因为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的场所。师生交流对话中生成的“突发性质疑事件”,是新课堂期盼的最佳教学的效果。

张峰老师的《论美》一课,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学生对课文语句的突发性质疑。第一处:“我觉得第二段前后语意自相矛盾。前面说‘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可后面却又说‘但这话也不全对’,还举了一大堆例子证明,这是很明显的语病。如果我们在作文中这样写,老师肯定会在旁边批上‘前后矛盾’的。”第二处:“我对结尾一句不赞同。结尾说‘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这么说,那些不具备外在美的人岂不是永远也做不到真正的美了吗?”毋庸讳言,两处质疑都有突然袭击的味道,大概张老师事先也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棘手的问题。但张老师表现出了良好的语文教师素养,沉着应变,进行了积极的引导,使难点变成全课的“亮点”。他的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1)先幽默地赞许学生说得有一定道理,但未必全对:“很有道理。我觉得我改到这样的作文一定也会这么批。可这是培根写的,我不能,可能也不敢这么批。”

(2)范读全文,让学生边听边揣摩还不太理解的语句,看能不能消除一些疑问。

(3)安排学生互相讨论,解决疑难。

(4)补充介绍作者培根“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并借此机会激发了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批判精神。

(5)最后正面说出自己的看法:“其实,老师也对文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迷惑不解,但我先前不如你们敢于向权威质疑,只好找了两个牵强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也算替伟人开脱。 你们也来看一下,能否权且接受。”

八、融

“融”,是指让语文与生活共融。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时时现生活。这是大语文观所体现出来的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散文更是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受流淌于笔尖的产物。因此,散文教学,要以课内知识为触发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融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作一次又一次的探究性学习。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地扩大学生的视野,把更多的生活资讯融入到语文课堂之中。叙事散文《背影》是一篇文字朴实、情感丰厚的文章,惨淡家景之下,冬天父子相别,儿子心目中的父亲“背影”,意蕴深远而令人回味无穷。文本中的细节极具生活化,初读时很容易觉得平淡。

这就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寻找同样感人的生活细节来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不妨在课前布置作业:积累生活中令你感动的亲情细节,以便在课堂上交流。上述诸环节,用于散文阅读和鉴赏教学,只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照学生独特情感的体验,便完全可以重组整合多种有效地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