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道法自然更上一层楼
我们开始自然语文教学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以来,从小学自然语文教学到自然语文教育、自然语文课程,创造性地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教育主张,构建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气息的自然语文教育的理论体系与操作体系,为儿童的语文素养提升和快乐、高效学习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径。
1. 学法自然,自然语文新视点
学法自然,自然语文的课堂构建了人本教育的核心观点:一是学习建构观。没有了“教学”二字,只有学习建构,学习怎么学——师生合学,备课怎么备——师生共备;上课怎么学——师生共学;研究怎么办——师生共研;发展怎么办——师生共展。二是学习者发展观。原来有学生观、教师观,学习者概念没有严格的师生概念,是师生一体双赢发展。三是全面课程观。不仅要关注基础、显性的课程,也要关注隐性课程,比如情感道德、社会责任等的培养。四是人本评价观。好多学校在课堂中画了一个表,这个组表现怎么样,那个组表现怎么样,那是硬性评价。软性评价是走向心灵的评价。五是学习研究观。没有教研观,而是学研观。学习要大于教学,教和导都是学习的一部分,内涵发生转变,关注教师的学习成长。六是多维目标观。考试考核的标准要走向多元。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是“全启潜”教育,没有差生的教育;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是真学习教育,人人学会学习;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是高公平教育,人人享受公平发展的教育;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是高均衡教育,人人享受机会均等;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是全发展的教育,人人能全面发展。从而使自然语文课堂—— 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悲欢离合跃于纸上;一撇一捺一提一钩,人间百态尽收囊中。点横竖撇,小荷才露尖尖角;读写听说,雏燕已生跃跃心。低音、中音、高音,音音齐颂传统文化;独吟、对吟、合吟,声声共吟经典文章。
2. 技法自然,自然语文新成果
技法自然,自然语文课堂文化寻找自然语文落地的力量。对于自然语文,学校应当有自己的表达,发出自己的声音,与中国表达相呼应,形成中国课改、教改的生动气象。而“自然语文课堂文化”学校表达的主题,就是寻找自然语文落地的力量。比如“卓雅大课堂”的校本化表达是:世界情怀、卓雅育人,身心健康、和雅情趣等。再如,“寻找自然语文落地的力量”的“幸福大语文”“育心育仁育慧”“慧学慧做慧生活、智教智研智育人”等极有学习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三十多年来,我们一直研究自然语文与学生个体发展的课堂文化研究,出版了《徽派语文的阜阳智慧》《自然语文教育论》《自然语文的理论与实践》《好人校园的文化构建》《仁恕理念的文化构建》《仁雅课堂的文化构建》《享学课堂的文化构建》《自然语文教学的智慧探索》《自然课堂的教育智慧》《自然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兴趣课堂的理论与实践》《幸福教师的制胜之道》《幸福体验式作业设计》
《统编教材·小学写作本》《小学语文阅读周周练》等三十多本理论著作和教学用书。这一框架是完整的、合理的,而其中课堂文化是我们的一个突破点,以语文学科课堂文化带动学科自然创新,进而促进学生自然发展,把自然语文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去。
3. 师法自然,自然语文新思考
师法自然,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意在发动教师开展对语文学科本体属性的思索,使教师对语文价值理性地定位,寻求对语文学科教学的本质思考。“自然”两字绝不是语文的某个定义、标签,它应是语文教学的一种理想、一种憧憬、一种境界。就表现状态而言:自然语文课堂文化追求语文教学的常态,即正常、稳定、优化,拒绝某些语文的媚态、病态甚至是变态。就实施策略而言,自然语文课堂文化追求体验、感悟、熏陶、积累,疏远定义、推理、归纳、总结。就审美追求而言,自然语文课堂文化追求朴素、本真、天成、含蓄,拒绝华丽、刻意、粗疏和张扬。就持续发展而言,自然语文课堂文化追求一种平衡——学科属性的平衡、价值取向的平衡、文与道的平衡、培养目标的平衡,理智对待某些善变和偏倚。自然语文课堂文化要看到的,不仅是课堂、学科或是课程,它应该看向更多的地方,生命、生活直至整个自然。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寻求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归路,这就是自然语文课堂文化存在和研究的最大理由,也是自然语文课堂文化在今天课改中呈现的最大价值。
自然语文教育要有新作为,还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关注教育的未来,更要关注时代的未来。在专注教育内部变革的同时,还要有更宽的时代视野和更大的格局。
要主动关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认识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就包括人民对更好的教育的期待。公平而有质量是教育重要的时代命题,一所有担当的学校应当主动承担起这方面的责任,为教育整体的平衡和充分发展竭尽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确立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坐标:教育要有新作为,必须以未来为导向,专注基础教育发展趋势,面向未来,以更好的教育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那么,自然语文如何面向未来的教育?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这些科技领域的热词看似离基础教育很遥远,但事实上,这些新生事物已经在无形中影响了孩子们的成长,并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孩子们学习和工作的必需。包括iPad 在内的新兴电子产品,也已经成为一些大城市孩子手中的“标配”。在这种科技迅猛发展的趋势下,自然语文教育不是“充耳不闻”,而是“顺势而为”,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获得再生的教育“新能源”。比如,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培养学生“中国气质”的重要一环,自然语文注重激活传统文化里的智慧,实现文化传承的时代性改造,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让他们将对于文化的传承成为生命自身的需求。
4. 道法自然,自然语文新境界
“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经》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其意思为整个自然界,都是在“道”的管理下,按照一定的法则在运行。只有学习和掌握了“道法自然”的哲学智慧,才能了解人生之真谛、处世之哲理,才能知天道、明人道、开商道,才能以正确的心态处事、正确的方法做事,拥有快乐而成功的人生。自然语文课堂文化追求内心的恬淡和宁静、追求思想的自由与致远、追求与自然界万物和谐一体的美妙体验,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拂去历史的尘埃,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在今天自然语文课堂文化中仍闪耀着灵动、邃远的思想光芒,对现代人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对我们现今的语文教育也有深刻的启发。自然语文教师持之以恒常反思,就能达到:聊课程、抒情怀、吟诗作赋;沐清风、品明月、谈古论今。从而做到:口到、心到、兼容并蓄,方显学子本色;懂得、悟得、宁静致远,必成儒家雅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自然语文课堂是对现下浮躁、形式、低效教学的返璞归真。自然语文课堂拒绝人为的刻意雕琢,拒绝课堂的富丽堂皇,拒绝师生的作秀演绎。自然语文不是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而应该是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自然语文课堂的关键正是在于“让学”:在导入中抓住一个“趣”字来激发学生思维;自然语文课堂的重点正是在于“向学”:在朗读中抓住一个“情”字来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自然语文课堂的核心正是在于“想学”:在课堂中抓住一个“疑”字来突破难点;自然语文课堂的境界正是在于“享学”,在学生自读品味中抓住一个“悟”字来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自然语文课堂的智慧正是在于“慧学”,在练习中抓住一个“精”字来强化提高。自然语文课堂是使学生能够成功地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是教学相长、师生合作的教育,是淡化教育“痕迹”的钟情教育,是激发创造欲望、培养创造才能,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增强使命感的教育。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有一种自然天成的大美。
“任你红尘滚滚,我自清风朗月。”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是语文教育的一种理想、一份憧憬、一种境界。她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让语文更真、更善、更美,是为了让学生在言语训练、语言积累的同时体会到言语感受和言语想象的美好,是为了更进一步彰显语文的情感熏陶、人文关怀,是为了让语文成为民族文化传承和个体生命成长的血脉和基因。自然语文绝对不是某种语文,她就是语文本身。她不是一种模式,一种风格,抑或是某种流派。我们呼唤守护语文学科属性的语文教育;我们呼唤简单、自然的语文教育;我们呼唤关注言语形式、言语动机,进而确证言语生命的语文教育;我们更呼唤关注学生语言习得、生命成长的语文教育。自然语文要做的,是要守护语文学科属性,是要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是要寻求对现有学科教学的超逸。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需要千千万万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时代赋予了我们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我们定当倾注心血与智慧,全力以赴。
自然语文课堂文化,四季花开,万物生息,之美永恒!登堂入室,诗意栖居;播种和谐,收获文明;播种爱心,收获喜悦;播种智慧,收获成功。自然语文课堂文化,顺应自然之道,引领孩子们感受自然之美,融于自然之美;让人生充满自然之美、个性之美、和谐之美。真哉!自然语文课堂,“道法自然”:语可语,非常语;文可文,非常文;教可教,非常教;课可课,非常课;师可师,非常师;学可学,非常学……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本曰生态,教法自然;自然语文,妙在点燃,技法自然;巧以唤醒,学法自然;伟在成长,师法自然。自然语文课堂文化,雅室花开,浓馨飘逸景苑;高楼泉鸣,妙曲净化胸膛。自然语文者,洵为一泓清泉也,可逸致遣怀,天宽地广;呼为一缕清风也,可黼黻文章,襟怀坦荡。善哉!自然语文课堂,为人师者重在德贤:天下之乐在后,天下之忧在先。
自然语文教师,学问远争上游,播载物之理,学为人师;师德永居高处,传厚德之道,行为世范;仁者展其怀,智者达其理,贤者抒其志,勇者伸其气,才俊满人间。自然语文教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发蒙启蔽;格物致知,教学相长;因材施教,人本为先。和谐育人,道法自然;扬帆远航,文化课堂。
美哉!自然语文课堂,课堂文化处处皆美,美在见证历史升华历史,美在它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自然潮涨复下落,倏来又忽往,自然语文教师永远活在课改的浪潮中。从二十世纪末的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到新世纪前期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长达十年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如今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我们一直在追问语文的意义和价值,一直在求索课堂的格局和境界,风景在变,此心依旧。自然语文课堂,如桑前之所,泉后之宅;高朋满座,雅客常来;如同窗旧交,忘机少艾;垂虹胸襟,捉月气概。自然语文课堂文化智慧发酵旨在纳天之“精”,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自然语文教学课堂文化细节意在吸地之“灵”,千法并行而不相悖。自然语文教师,通和煦之清风兮,采八面之晴光;自然语文教师,着异域之霓裳兮,品四时之芳香。自然语文课堂文化,美哉斯境,让人向往;自然语文课堂文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自然语文课堂文化,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自然语文,师道自然;文化课堂,以文化人;自然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