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范·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2.15~1827.3.26)
德国作曲家。《菲岱里奥》是他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这部歌剧历经两次大修改,更换了剧名,还为此写过四首序曲。此后再也不写歌剧,或许是贝多芬感到这项工作对他来说实在太费精力——他不断修改这部歌剧,直到十年后才认为它“配得上我的名字了”。贝多芬一生都在寻求如何将自己的人生信仰融入音乐之中,在这部歌剧中,最彻底地表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信仰。
贝多芬年轻时曾向萨列里学习过意大利声乐作品写作;他第一次接触歌剧是在波恩一家剧院乐队担任中提琴手的时候,从1788年开始的四个季节中,他所在的乐队伴奏了奇马罗萨、帕伊谢洛、格鲁克和莫扎特的歌剧,但直到十六年后的1804年他才产生写歌剧的念头。1802年,贝多芬在维也纳观看了凯鲁比尼的歌剧《洛多伊斯卡》,这部拯救题材的法国歌剧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起先想采用《洛多伊斯卡》的剧本作者席卡内德的一个剧本,但不久便放弃这个想法而看中了一个法国旧剧本——J.N.布伊的《莱奥诺拉》(又名《伉俪情深》),并采用了奥地利诗人约瑟夫·松莱特纳的改编本。1804年开始动笔,起名《莱奥诺拉》。1805年11月20日,三幕经改名的《菲岱里奥》在维也纳首演,所用序曲为现在所称的《莱奥诺拉第二号》,不幸的是,首演惨遭失败。当晚剧场中只坐了一半观众,而且大多是一些穿制服的法国军官(当时拿破仑的军队占领了维也纳)。贝多芬与众不同的歌剧音乐没有获得观众的承认——有观众称这部歌剧为“低落的情绪与浪漫的情节的粗劣混合”。贝多芬无法忍受这种不负责的抨击,对总谱作了彻底的修改,删掉了一幕,重写了序曲,即现在的《莱奥诺拉第三号》。修订本于1806年3月第一次演出,获得成功。八年后的1814年,贝多芬重又拾起《菲岱里奥》进行了最后一次大的修改,随后的演出非常成功,其原因,用弗洛雷斯坦的饰演者约瑟夫·奥古斯特·罗克尔的话来说,或许是因为“观众是经过选择的”。
《菲岱里奥》之后,实际上贝多芬又选择过许多歌剧题材,包括《麦克白》和《巴克斯》;他还与《菲岱里奥》最后一稿的脚本修改者、宫廷歌剧院的监督兼专职诗人特赖奇克讨论过《巴比伦的灭亡》和《罗穆卢斯》(注:古罗马建国者),但最终都因各种原因而放弃。贝多芬在歌剧方面的最大雄心是歌德的《浮士德》全诗,他从1809年开始酝酿这个计划,并在去世前不久构思,打算将它写成“体现我最伟大的艺术成就之作”。遗憾的是贝多芬最后留下的仅仅是这个宏伟计划的一些草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