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从清华书屋下班,如果下晚班,二十一点,只能坐将近末班的公交车回去。公交车从城市霓虹灯下驶过,从路灯下的街道驶过,穿过婆娑的树影,停靠在站台,仍然有人孤零零的站在站台上等着上车。公交车哗啦啦打开前后门,晚风窜上来,冷飕飕的。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或者无人上下车,司机关上门,开出站台开向夜晚的城市,车上乘客不多,一个个安静地坐在暗影里,都是赶趟回去的人,工作了一天都很疲惫,有的乘客坐在椅子上打瞌睡,有的乘客提前站在后门边等着下车。
如果下的是中班,十八点,没有什么事要赶回去,便会走走路,出了书屋穿过一二一大街天桥,走过云南大学,走过翠湖,走过文庙,走到南屏街。(然后从金马坊坐90路公交车回小街)这条路以前经常走,在德克士兼职那段时间走的最多,感觉很熟悉,仿佛就在昨天,只是现在走起来不一样了,毕竟经历了一些事:辞掉德克士工作,遭遇办公室停摆,离开电表厂,从弥勒寺搬到电表厂员工宿舍又搬到小街出租屋。这区间遇到过一些人又陌生,结交过几个朋友又相忘于江湖,但这段经历却深刻在我身上,难于忘怀,容易触景生情,比如走在这条经典路线上更是感觉物是人非。
后来一天,我从一二一大街天桥上下来,往云南大学走。云南大学南门有岗亭,有车辆进出升降杆,有校园警卫值班。但路人可以轻松进出,因为校园对外开放,这所全国最美的十所大学之一总能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到此一游。赶上九月,校园里的银杏大道一片金黄,两排高大的银杏树纷纷坠下黄叶,巴掌大的叶片上经脉清晰可见,摸上去是一种突兀的满是回忆的沧桑,这种古老树木在秋天格外吸引人,吸引的不光是秋天的象征还有一种成熟的景象。此时银杏大道上铺着厚厚的落叶,游客踩在上面拍照,比划手势,定格在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不时有几颗银杏果从树上抛下,“啪”滚在那里,总有一些捡银杏果的人在这条道上徘徊,低头睁大眼睛,看到银杏果,立刻用脚轻轻踏去黄色果皮,露出白色果子,弯腰拾在手里,放进衣袋,衣袋通常鼓鼓的。有的人坐在树边的石凳上,一坐很久,不忍离去,满眼看着秋天,看着来来往往的人,听着树顶上高爽的秋风,这样也很好,什么都不想什么都可以想想。有的情侣依偎着从树下走过,缓缓走过,不停感叹,啊,真是美啊!美的无法形容!构成一副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画面,今天他们含情脉脉看到的对方一定是金黄的银杏树之美。有的老者拄着手杖满头白发地走进银杏大道,真是夕阳无限好,孤独的老者或者身边缠着老伴或者身后跟着儿女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毕竟他们老了,挺过漫长的岁月优雅的老了。有的学生抱着书本经过银杏大道,早已见惯只顾走路,落叶掉在身上也全然不顾,匆匆赶去教室,也许上课铃声快响了,铃声从钟楼上传来,叮铃铃一声,惊起几个凌乱的脚步,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总让人想起西南联大。有几个小孩或者一群,嘻笑奔跑,把路上的落叶抱在怀里,抛洒,她们从没见过这么多的秋叶集在一起,像小猪第一次穿过山林。我在昆明街上也没见过这么多的秋叶,街上落叶最多的悬铃木叶被清洁工及时打扫运走了,我甚至在别的城市看见清洁工疯狂摇晃敲打秋天的树木,过早收走树叶,让树干赤裸,赤裸出远远没有到来的寒冷冬天。
我刚才在银杏大道停留许久,银杏果酸酸的清香味爬上身,带着这味道往前走,遇到路人不知能否嗅出这人从银杏大道过来的,那种味道太熟悉啦。走到映秋院,这座古典美丽的建筑由林徽因主持设计,当时身边的梁思成一定出过不少建议。映秋院前面有一大块草坪几棵棕榈树,经常有学生坐在草坪上头顶着棕榈树阴影高谈阔论。走到钟楼,停步观看,怎么也看不到放上课铃的地方,钟楼底下的门锁着,不让上去,否则站在钟楼上整个校园刚好俯瞰。
继续走到会泽院。会泽院是云南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设计者既借鉴西洋建筑样式,仿照巴黎大学建筑特点,又传承中式建筑风格,保留中国传统元素,中西合璧,浑然一体。会泽院格外好看的是一扇扇古老的黑色木窗,木窗按在墙洞里,墙洞边镶嵌白色大理石条,显得高雅。墙是古朴的红色砖墙,一面红色的砖墙上镂出无数墙洞,墙洞里古色古香的黑色木窗通常关着,有时候也打开,从里面传出弹奏某种乐器的声音。窗口上下两层,对称布置,只是下层的窗顶是平的,上层的窗顶是拱行的。两层之间的腰线由一条贯穿的大理石围成。会泽院两个侧边各有一道拱门进去,门是两扇对开的黑色木门,颜色和木窗对应,门口有七条石阶上去,门通常锁着,游客喜欢站或坐在这几条石阶上照相留念。
不久后的一天,林芬芳就坐在这段石阶上照相,那天她穿一身黑色衣服,耳朵上戴一对亮晶晶的刚买几天的耳环。我给她照相。我们排在同一天休息,便约了来这些地方闲逛。
会泽院前门门顶从屋顶伸出来一块长方形,由四根罗马柱顶住,罗马柱矗立一个台基上,台基左右两边有两列石阶上下,两列石阶汇向一条九五台阶,有九五至尊的内涵,九五台阶由青石铺成,缓缓向下,中段有一个喷水池,池里游有金鱼。台阶边簇拥着棕榈树、银杏树、古柏树、松树等等,下完台阶是几棵古老的梧桐树,三个像我这样的人手拉手都没法合抱。这条九五台阶早已被鞋底磨的油亮,不知从上面走过了多少鞋多少人。例如向上攀登的学子,漫游至此的游客,穿梭历史的大师。今天学子们仍在攀登,游客仍慕名而来,大师们仍在思索,用他们的一生诠释罗马柱下大理石石基墙上“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精神。
历史上这样的大师不泛有冯友兰、顾颉刚、费孝通、刘文典、熊庆来等等,他们都走过这条九五台阶走向二十世纪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