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圆桌论坛:共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圆桌主持人: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王振耀
圆桌嘉宾:
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深圳市中国慈展会发展中心理事长、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 卢德之
倍乐生控股集团名誉顾问、福武财团理事长 福武总一郎
北京东方君公益基金会会长 董方军
王振耀:您是共享理论的发起人。您认为共享理论和公益资本理论有什么特点,有哪些合作点?
卢德之:福武总一郎先生是我的老朋友。福武先生提出公益资本理论,从资本与公益的关系、资本和共享的关系这个角度做了很多深刻的思考和内涵的挖掘,这与共享文明理论有很多的契合点。
财富是在社会当中客观存在的。人类最终一定是要找到共同的方向去奋斗。那么,这个方向就叫共享。在我看来,无论是福武先生提出的“公益资本理论”,还是比尔·盖茨提出的“慈善资本主义”,又或是制度资本主义等,我觉得实质上都是一个思想,就是资本未来的发展,最终目标是为人类做贡献。我谈的共享文明理论从内在的逻辑上,跟我上面说的几位大师应该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当然,我更多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上,以及中华文化的内涵上做挖掘,我觉得共享文明更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
王振耀:我想问福武先生,从公益资本理论的视角,您如何看待卢德之先生的共享理论?
福武总一郎:公益不是碎片化的行为,而是必须要持续进行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益资本理论是由资源,比如说股票的分红,通过这样的资源来支持维系。公益资本理论与共享理论某些地方是存在共同点的。以追求利润为中心的资本主义,是1%的有钱人独占了大部分财富,99%的人只有有限的财富。从共享经济角度看,现实中,比如知识产权专利、医疗、福利等这些可以实现人类幸福的领域专利是由一部分企业去独占的。共享经济要求尽量开放,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去使用这些专利和技术。当然也可以象征性地付费,让更多企业可以使用这样为人类谋福祉的专利,这样一个想法,对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从这个意义上审视,现在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运行体系是必须要从根本上做出改变,这是我的想法。
卢德之:我刚刚讲了无论是福武总一郎先生讲的“公益资本理论”,还是比尔·盖茨讲的“慈善资本理论”和“制度资本理论”,它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范围内来思考的解决方案、理念和价值观。我描述的共享理念应该是超越了制度,更多是从人性和人类的趋势上来理解的,这是我的补充。
王振耀:董方军先生一方面在中国做慈善,与德之先生的共享精神很契合,另一方面又学习福武先生的“直岛模式”,您认为现在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董方军:我觉得最大的挑战还是怎么来共享、怎么来理解,我理解德之先生的深层含义,是把经验、财富怎么来共享。实际上福武总一郎先生把“直岛模式”介绍到中国,也是一种共享。
王振耀:卢德之先生,您已经在联合国介绍过“共享理论”,是否有像福武总一郎先生这样进行倡导实践?
卢德之:联合国大会对共享理论的阐述,确实是得到了各国代表,尤其是拉美地区、非洲和亚洲地区代表的热烈支持。我想共享理论是一个这样的阐述,作为个体,肯定是要不断挖掘人性自由与寻找个人价值约束。但作为一个群体来看,是要有共同的价值的。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达的情况下,一方面科学技术引领人类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国之间形成互相制约的平衡力量,在共享目标实现过程中,人类社会有很多模式,这与各自的文化背景、民族特色都有很大的关联。福武总一郎先生刚刚提到的经验,对于整个人类而言,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我最近写的一本书《共享论》,就试图从全球的角度、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总结这些经验,我想福武先生一定会成为我这本书很重要的主角。我也想,共享一定会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价值观。
王振耀:最后,我们请福武总一郎先生谈谈,在中国推行“直岛模式”有怎样的战略设想?
福武总一郎:在中国,我们跟董方军先生合作项目,是因为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牵线搭桥。直岛的做法如果能够给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我们肯定希望尽量地推广。我经常因为工作关系来中国,也非常喜欢中国。但到目前为止去过中国的城市比较多,我希望能够多去中国乡村看一看。中国乡村跟城市的差距确实很大,如何缩小这个差距?农民对未来能不能有希望和梦想,能不能给他们提供实现希望和梦想的途径?我们希望通过改变投资方向,推动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虽然我不知道在桃花岛的试验是否能成功,但我希望只要有需要的地方,有需要的农村,我都能够不遗余力把我的经验、做法介绍给大家。
王振耀:非常感谢福武总一郎先生,其实我们去年就讨论如何通过办“福武班”的方式,让大家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福武总一郎先生的直岛经验和公益资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