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集全鉴(典藏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贾生

【原文】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注释】

①贾生:即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十八岁时,因为文章写得好常被郡人所称道。汉文帝时任博士,一年中迁太中大夫。他主张改革政制,颇得汉文帝赏识。后来遭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被贬谪为长沙王太傅,又转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年仅三十三岁。

②略:大致,差不多。

③君王:指汉文帝刘恒(公元前179—前157年在位)。薄:轻视,亏待。

④爵位:官爵和职位。废:弃置,废弃。

⑤何啻(chì):何止。啻:仅,止。公卿:泛指达官贵人。

【译文】

那个时期,贾谊所提出的更定法令等建议,差不多都能获得汉文帝采纳施行,谁能说汉文帝轻视贾生?

那些官爵和职位自认为很高的人,其言论都被君王废弃了,仔细想想,自古以来,如此命运的何止成千上万的公卿?

【赏析】

贾生,即贾谊,西汉杰出的政论家和文学家。贾谊年轻有为,后来因为受到他人恶意诽谤排挤而遭到贬谪不得重用,从此怀才不遇,最终年纪轻轻就郁郁而死,千古以来一直被人们同情和歌咏。王安石这首诗纵观史实,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认为贾谊被皇帝重视是万幸的,后来被排挤倾轧也是不足为奇的,同时也表明了王安石向往为国谋事而不在乎名利与打击的毅然心境。这首诗中采用反诘句,寓答于反问之中,又以贾谊的“谋议略施行”与身居高位的达官贵人“言尽废”相对照,以汉文帝采纳贾谊的“谋议”,和古来君王废弃某些达官贵人的言论相对照,突出贾谊超群的才能以及汉文帝的爱惜贤才之举,烘托出自己因为受到宋神宗的殊遇,可以依托皇帝推行新法的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