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思维导图
第一节 我与思维导图的缘分
第一次接触思维导图是在1999年的夏天,我作为老学员参加了“超级记忆精英复训营”。在训练营结束的时候,老师送给了我一本托尼·博赞先生写的《思维导图》。仔细研读后,我对思维导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又经过老师的推荐,参加了五天五夜的“思维导图思维风暴训练营”。经过这次系统培训,我对思维导图的来源、原理、绘制步骤以及在生活、工作、学习上的应用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训练营课程结束后,我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会花上30分钟的时间,对自己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遇到的难点或者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运用思维导图法进行源头思考,采用5W3H分析法找到原因并且提出至少三个解决方案,最后用白纸把解决方案用思维导图迅速绘制出来。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不仅快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给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真的很幸运,在最好的年华里遇到并学会了这个被誉为“思维瑞士军刀”的思维工具,每一次的熟练运用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但在刚开始把思维导图介绍给学员的时候,我还是遇到了不少的挑战。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让我至今都无法忘怀。2001年8月16日早上,一走进公司培训中心的大门,就被一个在工作上一向对我很照顾的部门主管拉到了会议室里面,他神秘兮兮地给了我满满4张A4纸的电话号码,说是只要打完这些号码就可以帮助我迅速提升当月的业绩。作为唯一一个在公司里面不要底薪只要业绩提成的培训助教来说,主管愿意把意向客户的电话号码给我,简直是天上掉馅饼。主管一本正经地对我说:“小刘啊,这些都是重要的客户资源,你一定要认真对待,记录下每一次电话沟通的情况。”看着主管真诚的眼神,我大声说:“放心吧,主管,我不会给您丢脸的!”听完我的话,主管拍了拍我的肩膀,点了点头,快步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留下我独自一人在会议室欣喜若狂。
可惜没高兴多久,我花了两天时间认真打完了4张纸上的所有号码,只有两个客户有意向来听我们的“思维导图头脑风暴训练营”课前分享会。但等到周六课前分享会开始的时候,真正来的客户只有其中一位,另一位因为临时有事,走不开,很遗憾错过了那次分享会。现在主要来讲讲我跟错过这次分享会的客户后来因为思维导图结缘的故事。
这位客户姓黄,是上海闵行区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总经理。由于公务繁忙,黄总很难抽出时间走进我们的课堂。为了说服黄总了解训练营,我开始电话预约跟他见面,希望跟他详细地聊一聊,但每次一跟黄总说要见面详聊,他总是找一些理由开始推脱。很多人在这时候就放弃了,但我并没有放弃,反而激起了我的斗志——一定要他的身影出现在这个训练营里!于是我把他一定要出现在我们的训练营作为目标列在彩色梦想板上,挂在办公桌前,每天都能看见。这个梦想板一直激励着我不要轻易放弃,继续跟黄总电话联系。
机会终于来了。2002年的1月18日上午,拜访了另外一个客户后,我乘车正好经过黄总的公司,于是下车给黄总打了个电话,说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中午一起吃个便饭。黄总在电话里听说我已经在他的公司大门口了,也不好意思拒绝了。饭后,黄总邀请我去他办公室里坐坐。进入黄总办公室,左边香案上一尊高大的佛像立刻映入眼帘,我上前拿起一炷香点燃后恭恭敬敬地拜了拜。回到位置上,我刚坐下,黄总就微笑着问我:“小刘,你对佛法有点了解?”我点了点头,说:“我住在龙华寺旁边,经常去龙华寺听大师们讲佛法。”发现了共同的话题,黄总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原来黄总是马来西亚的第二代华人,受到父辈们的影响,喜欢上了佛教。通过聊天,了解了他的经历以及对佛禅的理解,我在笔记本上记录了一些关键信息。就这样,3个多小时的时间,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因为公司有规定,每周五必须要在下午5:30分之前赶回公司开周工作总结会,我便起身告辞。
回到公司,开完会,我在办公室里用思维导图迅速绘制出了谈话的内容及要点,然后在周日找了一家装裱店,把这幅思维导图装裱起来。1月22号的下午,我把这幅思维导图送到黄总的办公室,这幅思维导图立刻深深吸引了黄总。通过我仔细的讲解,黄总了解到了更多关于训练营的内容,后来协调好时间,亲自参加了“思维导图头脑风暴训练营”。训练营课程结束后,黄总给我介绍了很多朋友及自己公司的其他管理人员来参加训练营课程,最后我们成了忘年挚交。
这次宝贵的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培训师,帮助每一位希望改变自己、提升自己的朋友,通过培养优势思维模式和练就超强的记忆力,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