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管理(精装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
向无私者西乡南洲学习心灵管理的方法

西乡南洲也论述过真我之重要

我最尊敬的西乡南洲是我的家乡鹿儿岛的老前辈。他倡导“无私”即去除私欲,并亲身躬行。他说的“无私”,就是我上面讲的“抑制恶的自我”。

在西乡南洲留给后世的遗训中,关于“应该如何正确做人”这一点,写得言尽意切。归纳起来说,无非是“如何抑制恶我”“如何培育善我”,也就是“抑制自我”“扩展真我”,如此而已。

我们凡人实在很难效仿他。西乡南洲事实上就是这样管理自己心灵的,正因为做到了这一条,他才能成就明治维新这样的伟业。时至今日,他那些金玉良言依然在我们心底回响。

我想在现代已很难同西乡南洲过一样的生活,但如果敬慕家乡的英雄,尽量学习、仿效他的人生态度,那么我们的人生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西乡南洲在抑制恶我、培育善我方面,究竟是怎么做的呢?搞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上面所讲的“心灵管理”而言,非常重要。我想引用遗训集中的话来做说明。

西乡的遗训集《南洲翁遗训》,是由幕府末年的戊辰战争中幕府一方,就是西乡的敌人一方的庄内藩的有识之士汇编的。其中的原委,正好体现了西乡南洲这个人的品格。

庄内藩与新政府军作战,彻底投降。这种时候,一般都由胜者解除败者的武装。然而西乡却相反,他收缴胜者官军一方的刀剑,让他们赤手空拳进入庄内藩。这不仅是为了预防粗野的武士胡作非为而采取的措施,也是为了体恤败者的尊严,表达敬意。在让胜者卸械的同时,西乡却允许败者佩刀。庄内藩人因此大吃一惊。

后来,西乡因为“遣韩论”之争而失败下野,回归故里。因为西乡度量宏大、人格高尚,一批仰慕他的庄内藩年轻武士专程来鹿儿岛求教。其中还有庄内藩藩主的身影。此外,在庄内藩的武士中,还有人不顾反对,追随西乡,参军投入西南战役,直至战死。

这些接受过西乡熏陶的庄内藩人,将所学的西乡的教诲归纳编辑,留给后世,这就是西乡南洲的遗训集《南洲翁遗训》。

这部遗训集的第二十六条如下:

[遗训第二十六条]

爱己者,不善之最也。修行不成,事业无果,错而不改,功而生骄,皆因爱己起。故绝不可偏私爱己也。

译文:只爱自己,就是说,只要对自己有利就好,对别人如何不必考虑,这种利己的思想,是做人的大忌。治学不精,事业无成,有过不改,居功骄傲,所有这些,都由爱己过度而生。这些利己的事情都绝不可为。

“爱己者,不善之最也。”西乡南洲终其一生都倡导“无私”,即去除私欲。而且他还不断强调,诸事不顺,都是因为“我呀我呀”的利己心作怪,就是说,都是爱己过度而生的灾祸。

但另一方面,在遗训第二十四条中,他又说“以爱己之心爱人”。乍一看两者似乎是矛盾的,但这意思正如我刚才所讲:应该戒除的是,只看重自己的自恋自爱,也就是低层次的“自我”。而西乡在第二十四条中所讲的“以爱己之心爱人”中的爱己之心,是指一切待人接物都要持慈爱之心,是指“对他人之爱”即“真我”。西乡所说的是:请秉持同上天一样阔宽的关爱之心去生活、工作。只要这样做,福报一定会回归于你。

做生意也一样。我们往往考虑的是只要自己赚钱就好,这不对。江户时代倡导商业道德的石田梅岩说过“做买卖要对方也赚钱、我方也得利”。让对方也获利这是商业的铁则,也是从商成功的秘诀。

如果自己想赚钱,你就要让交易对方、让客户也赚钱,让他们满意高兴。所谓“好心自有好报”,好报一定会降临到你身上。我想西乡的教诲无论对人生也好、对工作也好,都非常重要。

为了持续提高心性必须不断加强对心灵的管理

西乡遗训第二十二条是这么说的:

[遗训第二十二条]

克己,于事事物物临机而克,则不克。平素修心则克也。

译文:克己,凡事想要在当时当地,即所谓临场去克己,很难克得了。必须在平日里就振起精神,进行克己自制的修行才行。

人们在听到克己重要性的告诫时,会说:“好,我明白了,到时我一定注意。”

但一旦遭遇状况,并不能立即将克己精神付诸实施。正因为这样,西乡说道:“克己,平素修心则克也。”就是说,克己自律的道理,光用头脑理解还不够,必须从平日起就要进行抑制自身欲望和邪念的训练。而且抑制欲望和邪念这件事要成为习性,就是说,必须融入自己的性格,必须达至此种境界。

没有成为自己的性格,沒有变成自己的血肉,那么一旦出现情况,那时即使想要克制自己也克制不了。所以,从平时起就要努力克制自己,进行克制欲望的训练,也就是要不断努力去提升心性。

我一直强调“企业经营由经营者的器量决定”。不管你主观上想把企业搞得多么出色,但“螃蟹只会比照自己壳的大小挖洞”。企业的发展水平取决于经营者的品格,即人的器量大小。

例如,企业小的时候经营成功,但随着企业规模变大,经营者掌握不住经营之舵,导致公司破产倒闭。因为经营者没能随着组织规模扩大而拓展自己的“器量”。

企业要发展壮大,不仅需要增加知识、增强技术技能,还要求经营者相应地扩展自己的“器量”,也就是说,经营者要有意识地做出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性、哲学理念、思维方式和人格。

我年轻时也不具备优秀经营者所需要的那种“器量”。年轻时,许多方面都不成熟,但我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缺点,我每天不断努力,使自己有所进步,有所成长。

有一位经营者告诉我说,20多年前,我曾对他说,我自己人生的每一天,就是“不断提升理念的每一天”。这位经营者说:“您说的不是提高经营技巧,而是说每天不断提升经营理念、哲学思想、思考方式,这一点让我深受感动。”

其实,从年轻时起,我就习惯在枕边放上几十本有关哲学和宗教的书籍,每晚临睡前都要翻阅几页,不管多晚回家,都要翻上一两页。从年轻时起我就这么天天努力。所以我才会把自己的前半生归纳为“不断提升理念的每一天”。这么说或许不够谦虚吧。

我想很多经营者都是这么努力奋斗过来的。例如“松下电器产业集团”的创业者松下幸之助先生,创立了“本田技研工业”的本田宗一郎先生也是如此吧。

30多年前,京瓷顺利成长发展,开始考虑上市。我去拜访一家日本有代表性的大银行的总裁,我提到平时经常阅读松下幸之助先生的著作,非常尊敬他,自己也想拥有像他一样的人生观,像他一样工作、经营企业,说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那位银行总裁年轻时便认识松下幸之助先生,所以我想他一定会附和我,不料他却说:“松下幸之助先生年轻时也很任性,胡闹得厉害。哪像你这么年轻,却尽讲些老成的话。”话语中带着教训的口吻。

听了这话,我不禁愕然。因为是人嘛,在年轻时难免有很多缺点。但是我认为,关键是能否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即使是大银行总裁,对此也不予理解,这让我感到意外和纳闷。

后来松下先生晚年时,我有幸与他相见,并获得了与他对谈的机会。名不虚传,他果然具备高尚的人格,富于真知灼见,不愧为举世罕见的经营者。我想,他定是倾其一生,不断努力扩展自己的“器量”。正因为如此,松下电器产业才能发展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高科技企业。

本田宗一郎先生也是如此。本田宗一郎先生开始时不过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老板,据说年轻时脾气非常暴躁。现场有人工作马虎,铁拳和扳手什么的马上就会飞过来。他本人公开说过:“就是为了享乐才工作。”每天晚上招来艺伎,喝酒唱歌,喧闹不已。

本田宗一郎先生功成名遂,他晚年时,我有幸与他相会。那年本田宗一郎先生等几位经营者,还有我都被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应邀一起参加相关活动。

一个星期左右,我和本田先生等一同巡游瑞典各地,同吃同住,我切身感受到本田先生的高尚人格。他柔和谦虚,富有同情心,令人难以相信他年轻时的那些逸闻。我想,正是由于本田先生不断提升了自己的人格,才能赤手空拳创建本田技研工业,并使之发展成世界顶级的汽车厂家。

对于经营者的人格与企业的业绩同时提升的现象,我用“提高心性,扩展经营”这句话来表述。这句话道出了经营的真髓。你想扩展经营吗,那么先决条件是,作为经营者,你必须提高自身的心性,提升自己的人格,能够做到这一点,企业业绩就会提高。

如果忽视了心性的提升,即使一时取得巨大成功的经营者,也难免摆脱没落的命运。那些经营成功了的当初似乎很优秀的人,早则10年后,晚则30年后,往往开始走上衰退之路。这是因为,当初他们埋头工作,一时提高了人格,但在功成名就之后,不知不觉间忘却了谦虚,懈怠了努力,无法再把他们的人格维持在高尚的水准。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具备高尚的人格和卓越的见识。在人生的历程中,人们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塑造高尚的人格。尤其是经营者,担负着很大的社会责任,因为我们雇用了很多员工,要对他们的生活负责。我认为,孜孜不倦,坚持学习,终生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格,这是想要立身处世的经营者应尽的义务。

学习和实践这一教诲,我还从东方哲学的大家安冈正笃的著作中获得教益,这就是“知识”、“见识”和“胆识”。

人生活在这个世上,必须掌握各种各样的知识。但仅凭知识,在实践中几乎发挥不了任何作用。必须把知识提升到“知识要这样运用”的“信念”的高度,即提升到“见识”的高度。

但是,这还不够。安冈先生说还必须把这种见识提升到“胆识”的高度。所谓“胆识”,就是不管发生何种情况都要有绝对实行、毫不动摇的坚定的决心。

我认为,能带来这种胆识的就是勇气。

缺乏排除万难、坚持到底的勇气,任何知识都用不上。但许多人明知这么做是对的,但实行时犹豫不决,就是因为缺乏勇气。

那么为什么许多人鼓不起这种勇气呢?因为他们把“自己”看得太重。

“不会遭人诽谤吧?”“不会惹人讨厌吧?”尽顾虑这些,因要自我保护而不能付诸实践。把自己看得轻些,抛弃个人得失,“被讽刺为糊涂蛋也好,遭人蔑视也好,都不在话下”,只要有这种气度,那么不管困难多大,定能付诸实行。

常言道:“读论语而不知论语。”大多数人都读过圣贤的书,听过圣贤的教诲。有人提及,就会答道:“就这个道理啊,我知道。”但是仅仅知道,没有任何意义,必须将它上升到“见识”,再进一步,拿出真正的勇气,将“见识”转化为“胆识”,才能付诸实行。

考验是进行心灵管理的机会

这一点正是西乡思想的精髓。正是在历尽艰险、克服辛酸苦难的过程中,西乡的思想升华为胆识,成为发自灵魂的呐喊。

遗训第五条最具代表性,它凝缩了西乡经历考验后的思想。

[遗训第五条]

某时,作七绝一首:“几历辛酸志始坚,丈夫玉碎愧瓦全。一家遗事人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

如果我有违诗中所言,众人可视我西乡为言行相反者,而将我抛弃。

译文:人的志向、信念在经历多次艰难困苦的考验以后才变得坚定不移。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扭曲自己的信念而求生存,那是耻辱。我留给家人的遗训,世人或许并不知晓。那遗训是不为子孙买良田,也就是不给子孙留财产。我以这首七律汉诗表明自己的志向。如果我的所作所为,有违反诗中所言之处,大家可把我西乡看作言行相反的小人而嫌弃我。

备尝辛酸,历尽苦难,在忍耐中不断努力,克服、超越种种考验,只有这时,人的志向才能坚定如山。这正是西乡在自己悲壮绝伦的人生体验中归纳出来的金玉良言。

对于西乡南洲的人生经历,我想在座的许多人都了解,但在这里,我想再次谈一谈西乡所经历的苦难和磨炼。

那是西乡30岁时发生的事情。

当时,井伊直弼这位大佬发动了“安政大狱”。由此,对尊皇攘夷派的镇压即刻严厉起来。位于京都东山的清水寺的和尚月照,也成了幕府紧急追捕的对象。对于西乡来说,月照和尚不仅是实现维新革命理想的同志、亲友,而且是自己的师长。为了帮助月照和尚逃避迫害,西乡将月照带到萨摩藩,恳求藩主的父亲岛津久光保护月照。岛津久光当时执掌萨摩藩的政权。

但是,岛津久光害怕与幕府发生意外的摩擦,拒绝了西乡的请求,并下令将月照驱逐出萨摩藩,押送至日向(现在的宫崎县)。在当时,押送日向,也被称作“远送”,即一去不复返。背后的意思是,在越过萨摩和日向的藩境后,将月照斩杀。对于这一点,西乡心里明白。

在夜色中驶往日向的船上,想到弃同志一人于死地而不顾,乃是不洁之举,西乡不齿,西乡决意与月照一起绝命赴死。于是两人交杯对酌之后,携手共投锦江湾。

月照溺水而亡,而西乡却被人发现后救起,虽然吞入大量江水而神志不清,却奇迹般地留下一命。

本来就有了与同志同死的觉悟,现在却留下自己一人苟全性命,对武士而言,这比死亡更痛苦,是难以忍受的耻辱。为防他再次自杀,据说西乡的家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西乡目能所及处的利器全都隐藏了起来。

佛教修行的“六波罗蜜”中,有“忍辱”这一条教诲。承受屈辱,忍耐它,对人而言,是最难做到的事。忍住难忍之事,正是这时候,人才能接近开悟。

西乡忍受了耻辱,选择了要继续活下去。

此后,西乡暂且回到了鹿儿岛,但他触怒了岛津久光,被流放到冲永良部岛。囚徒生活极为严酷,牢房没有墙壁,四面仅用格子搭建,狭小而简陋。阳光无情曝晒,风雨肆意侵入,时而海浪也会打进来。环境如此恶劣,加上一日只供两顿稀饭,眼看着西乡日渐消瘦。

然而,处在如此苛刻的环境中,西乡却没有吐露丝毫的怨恨。其后,承蒙岛上官吏的好意,西乡被转移到禁闭室关押,并获得允许,可以带进中国古代典籍。从此,西乡天天读书,沉浸于冥想中。经过这一系列严酷的考验,加上苦学先贤的教诲,西乡成长为具备坚定信念的志士,这是一种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动摇的信念。

数年后,回到萨摩后的西乡,品格度量已今非昔比。这时的西乡开始朝着实现维新的目标大步迈进。

要谈自己的经历,我未免惶恐。孩童时期我患过肺结核;报考旧制初中两次没考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两天——1945年8月13日,在鹿儿岛大空袭中,我老家的房屋被炸毁;兄妹们放弃升学而支持我上大学,填了志愿的大学却没考上;因为没有门路,毕业时的就职考试又屡遭挫折。我哀叹自己命运不济,埋怨社会不公,钻起牛角尖来,甚至想到黑社会团伙里做一名军师。

现在追忆往昔,我的人生虽不如西乡般跌宕起伏,但也因为克服了种种苦难,才锤炼了我,让我的意志坚定起来,造就了今日的我。如果我出身在富裕的家庭,生长在优越的环境,不知苦难为何物,顺利进入期望的大学,就职于优秀的大企业,那我的人生必将与现在截然不同。

孩童时代,父母常告诫道:“千金难买少年苦。”每当此时,我会反驳说:“那你们可别卖啊。”但现在回顾,父母所言实为真理。

逆境是重新审视自己、促使自己成长的难得机会。在逆境和挫折的考验中,不要消极,不要悲叹。而是把它们看作锤炼意志的良机,拿出勇气,迎难而上。只有通过考验才能坚定志向。

同时,西乡誓言:“不为儿孙买美田。”言下之意,即使最疼爱的亲生的儿子、孙子,也不给他们留下财产。这是极度的无私,对自己的儿子、孙子的生活也提出如此严格的要求,一个“我”字更是完全被置之度外了。

秉持这种超越骨肉亲情、几乎不近人情的无私之心,誓言“不为儿孙买美田”。这种程度的无私,苛刻得近乎违背人间的常情常理,故一般人难以彻底践行。然而,西乡曾历尽艰辛,他绝不会违背誓言,他以诗言志,表明了自己志向的坚定不移。

我们也应像西乡一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丝毫不改初衷,抱着坚定的信念,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但是,我们生活在今天这个富裕的时代,已经无法体验西乡经历过的辛酸苦难。然而,反反复复自我告诫:“我就要以这种方式度人生!”让这种想法渗透到自己的灵魂深处,这应该可以做到。

正因为生活在富裕的时代,所以就更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我认为,如果我们不这么做,世相势必越加混乱。

无私的程度达到“不为儿孙买美田”。我认为,正因为西乡持有如此强烈而彻底的信念,一场促成日本国家发生巨大转变的革命——明治维新——才得以成功。诚然,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小企业的经营者们,沒有必要过分地效仿西乡。我想,给可爱的孩子们留下若干财产也未尝不可。

西乡南洲遗训第二十五条的内容如下:

[遗训第二十五条]

不与人对,与天对。与天相对,尽己诚而勿咎人,寻己诚之不足。

译文:心中谨记,不要与人对比,而要与天相对。与天坦然相对,竭尽自己的诚意。绝不苛责他人的过错,而是反省自己真心之不足。

“不与人对,与天对”,意思就是不要与他人对比,而是以自己心中具备的真诚,以自己心中具备的良知,即秉持正道,去判断,去处事。

在日本泡沫经济最盛行时,不仅房地产商,连大银行的分行行长也来热心推荐:“去买房地产吧!”当时整个日本处于泡沫之中,只要买土地就会升值,只要买股票就会升值。给买土地、买股票者融资,银行也能收贷款利息而赚大钱,因此,银行三番五次来劝说投资房地产,投资股票。整个日本都脑发热、眼发红,卷入了这股投机狂潮之中。

然而,因泡沫破裂房地产价格和股价一落千丈,损失惨重者不计其数。这是因为大家都只是“与人对”,沒有“与天对”,没有扪心自问这种投机行为是否符合天道。

额头不出汗,不付出辛劳,仅仅从右手转到左手就能赚取暴利。做这样的事,真的正确吗?应该对照天理良知,冷静思考。可惜,当时能如此反躬自问的人真是凤毛麟角。大家纷纷只“与人对”,相信说客的劝告,梦想投机发财。

房地产和股票价格暴跌,损失惨痛,这时,人们又责怪当初劝说自己投资的人。

“我本不想买,都是你说买吧买吧,都是你说给贷款给贷款,我这才买的!”

这不对!西乡说:“不与人对,与天对。与天相对,尽己诚而勿咎人,寻己诚之不足。”因为自己的过错,因为自己诚心不足,才导致了失败。应该这样来思考,把失败看作提升心性的良机。不做自我反省,而归咎于人,未免荒唐。

然而,非常遗憾,尽管吃了那么大的亏,但由此而提升了心性、能“吃一堑、长一智”的人却少而又少。正因为如此,泡沫经济阴魂不散,到时恐怕还会再现。这或许也是人世间的常态吧。

当代需要的领袖——由真我驱动的“不好对付”的人

说了些口气很大的话。不过,我还是认为,要改变社会现状,最重要的在于每个人的心灵状态。我们要把西乡南洲的遗训当作镜子对照,努力提升自己的心性,哪怕是提升一点点。如果我们不做这样的努力,日本将何去何从,我很是忧虑。

现在日本的状况堪称国难。克服国家面临的种种困难,能够担任21世纪日本国舵手的人,是具备如下资质的人。这种资质包括在西乡遗训第三十条之中,这是我非常喜爱的一段话。

[遗训第三十条]

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的人物,不好对付。但不同此等人物患难与共,则国家大事难成也。

译文: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这样的人物不容易对付。不是此等难以对付的大人物,同他一起分担困难、共同成就国家大业是不可能的。

“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的人物,不好对付。”我认为,这几句话正是西乡本色的真实写照,体现了西乡这个人的真价值。西乡自己就是一个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的、无私的人,舍弃了私利私欲的人。

人一旦有了私欲,只一句“给你钱财”“给你地位”“给你名誉”,就可以被轻易收买。而没有私欲、不为得失所动的人,就不好对付。那么,用什么才能打动这种不为私欲所动的人呢?用为社会为世人,或者为他人好的利他之心,也就是用高层次的“真我”,才能打动他。不是这样的人物,与之共同克服困难、成就国家大业就不可能。这就是西乡要说的意思。

我们普通的人,要想达到西乡那种境界,成为西乡那种“不好对付”的人,是不太可能的。但是,只要有强烈的意愿,决心向西乡学习,天天努力,哪怕只实行西乡教诲的几分之一,那么无论我们的人生还是我们经营的事业,都一定会顺畅起来。

实际上,在培养心灵相通、值得信赖的干部、下属的时候,我并不强调要达到西乡“不惜命、不求名、不谋官位、不图金钱”那样的高度。但是,当干部的人,至少是不为私欲所动、不为得失所动的人。只有靠真诚驱动的人,才有当干部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