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5章 释菜礼
尚秀才送走董善政两人,回到正厅堂屋。
秀才夫人还在看那份关书,秀才抓起桌上的书本,离开之时,随口说了句;
“你看那个做啥,不过是个蒙馆而已,即便是要舌耕养家,至少,也应去个经馆才是。”
尚秀才依然觉得,去蒙馆教书有些屈才。
秀才夫人却将他拦了下来,随手将关书递了过去,说道:
“经馆最多也才出,十二块银洋的束脩,人家开口就是十五块银洋,还管着吃住哩!要是还觉得亏得慌,那你就甭去。”
尚秀才听到十五块银洋的束脩,这才接过关书,仔细查看一番。
而片刻之后,却又皱起了眉头,转而问着媳妇;
“这个贵和堂董家,该不会是你给咱闺女,订亲的那个董家吧?”
秀才夫人也不敢确定,关书上的这个董雅轩,是不是给女儿定亲的那人。
但她担心秀才,因此而不肯前去坐馆,于是,便一口咬定了,说不是。
秀才至今也未曾见过,女儿的定亲聘书,只知道是户姓董的人家,哪里晓得那人,会是贵和堂董家的长孙。
这会儿媳妇矢口否认,他也就没往心里去。
自从几年前那次秋闱落榜,尚秀才已断了科举仕途的念头。
而面对如此丰厚的束脩,尚秀才已是有所心动,婆娘又在侧旁劝说了几句,也就答应下来,接受应聘。
在此期间,董善政和吴先生再次来到尚庄,就坐馆事宜,与尚秀才商量着,并且达成共识。
到了开学的正日子,董善政叫人又打扫了一遍,做为学堂的前院堂屋。
且在正厅中堂,悬挂了孔老夫子的画像。
秀才休息居住的厢房,也早已收拾停当。
所有一切准备就绪,这才和吴先生一起,到尚庄迎接秀才过来坐馆。
秀才来到贵和堂的院门前,学生家长领着自家的娃儿,早早的便已是在此,列队相迎了。
众人簇拥着秀才,走进前院的学堂,进行着释菜礼的仪式。
尚秀才很是虔诚的,恭恭敬敬给孔老夫子的画像,顶礼膜拜,枣、栗、菁菹、芹四样祭品,摆上条案供桌。
接下来是几个学生向秀才跪拜,进行拜师求学的参师大礼。
然后才是董善政,率领诸位家长与尚秀才见礼。
秀才自是也要谦让一番,说些谦虚的话语……
繁琐的释菜礼仪式,这般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今儿个是私塾开学,塾师坐馆的大日子。
一大清早,董老太太就领着赵香,到庙里烧香祈福去了。
香椿嫁进贵和堂这件事儿,赵香一直还是耿耿于怀,整天横挑鼻子竖挑眼,找着香椿的不是。
面对强势的赵香,香椿只有选择了忍让。
董老太太看不下去了,在没人的时候,也曾劝过赵香几次;
如今,已是生米煮成了熟饭,再怎么说,香椿也是咱董家的人了,你就大度些,不要再生事端。
赵香虽然有所收敛,但与香椿依然还有着隔阂。
董善政夹在两人的中间,他也不好多说什么,安抚了这个,还要去抚慰另一个,忙得是焦头烂额。
也才深切体会到,多了一个女人的烦恼。
想那些妻妾多的大户人家,不知如何协同女人之间的关系。
繁琐的塾师坐馆仪式,直到巳时末刻,才宣告结束。
董善政送走那些学生家长,这才返回住着的内院,询问宴请秀才的酒席,准备的怎么样了。
他刚刚跨进内院的院门,香椿就慌慌张张地跑了过来。
看得出来,她已是在这儿,等候多时了,看上去很是焦急的样子。
董善政见香椿迎了出来,不知院里出了啥事,就问她慌慌张张的做啥?
香椿拉起董善政,转身就往院之里面走;
“香儿姐的大姐赵馨儿,过来说是有急事,已在这儿等你半天了,哭得泪人似的,你快过去瞧瞧吧。”
董善政露出几分惊愕之色,随着香椿,匆忙走进后院。
进了后院的正厅堂屋,就看到了大姨子赵馨,正坐在那里哭天抹泪。
董善政上前问道;“大姐你先别哭,到底怎么回事儿?”
赵馨儿抹了把泪,道:“孩他爹……被官府给拿了,妹夫你去帮帮他吧!”
“哦!官府为何拿人,先把话讲清楚。”
赵馨儿抽抽搭搭着,说起了事情的原委。
却是丈夫王昭才,已经两天没有回家,急得她找人四处打探,后来才听庄乡说,看到王昭才在县城,让官府给拿了去。
赵馨哪里经事过这些,顿时就没了主张。
原本想回娘家求援,但老爷子又不怎么待见王昭才,即便回去,也领不出好话来,便又打消了念头。
无奈之下,只好跑来贵和堂,想找妹妹赵香商议对策。
赵家兄妹几人,都是忙着各自的营生,老四更是连家都不回,姊妹几人很少有见面的机会。
这些年来,也就妹妹赵香儿,时常接济她些银两。
这会儿遇到难处,首先想到的,便是自己妹妹赵香。
谁知,匆忙来到贵和堂,却又扑了个空,赵馨顿时六神无主,伤心地哭了起来。
而那会儿,董善政还在忙着,秀才坐馆的庆典,脱不开身。
董老太太和赵香礼佛未归,又不在近前,香椿只好劝了赵馨几句,说是等前面仪式结束,就去找善政过来……
董善政听明白了大概,就开口问着赵馨;
“可知道姐夫是为了啥事儿,被官府拿去的?”
赵馨只是呜呜咽咽的哭,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董善政也是无可奈何,只好安慰着着她;
“想来也不是啥大事,姐你就安心在家里等着,我这就赶去县城,先把姐夫保释出来。”
这样说着,转而让香椿照顾赵馨,安排她在家里歇着,等他的消息。
对于大姐夫王昭才,因两家住的距离比较远,董善政与之交往,不是很多。
以前逢年过节的时候,偶尔还能在赵家碰面,喝个酒聊上几句。
后来,赵老爷子对其不大待见,大家又都忙着各自的营生,也就连碰面的机会,也都少了。
不过,大姐夫王昭才家道没落之事,董善政多少有所耳闻。
那时听到的消息,是因做买卖亏了本,他也就没往心里面去,只是让媳妇赵香,时不时的接济一二。
说起来,董善政与大姐夫王昭才,已有几年未曾谋面,不知其具体情况如何。
这会儿,大姐赵馨儿找上门来,也未说出个子午卯酉。
但董善政还是决定,前往县城去跑一趟,县衙里找找关系,若不是啥大事,就把王昭才保释出来。
董善政出门叫人套上骡车,准备赶往县城。
却不知此时的赵四,早已寻找大姐多时,只是未能找到赵馨儿的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