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7章 回家
李福来找顺子借银子,他一点也未感到意外。
要不是赵四不想逼得太紧,估摸着半月之前,李福就该来找他借银子的。
顺子早已准备好银洋,就等着李福来张口。
因此,他没有任何的犹豫,很是爽快的答应借银子,让李福写下了字据,随手点了一百银洋给他。
李福连声道谢,心里惦记着,给媳妇买烟土的事儿,拿了银洋就直奔茶馆而去。
至今,他还清楚的记得,第一次来茶馆这里,买烟土时的情景。
那时,二喜偷偷指点着他;
“桌上放着个破褡裢那位,就是个烟贩子,你过去放一块银洋在桌上,他就会给你烟土。”
当时二喜特别叮嘱过他,不要在那里坐,也别和那人说话。
李福按照二喜的吩咐,走过去,放了块银洋在桌上,那人收起银洋,果然扔一小包烟土给他。
只是李福始终也想不明白,二喜为啥不让他坐,也不让他和那人说话。
直到有一次,李福输光了所有的银子。
而媳妇又吵着要烟土,逼得他实在没法子了,就打算跟那个破褡裢,打个商量,想要先借点烟土。
那知,他的屁股刚刚沾到条凳,旁边就过来几个汉子。
过来的几人二话不说,伸手便拎小鸡似的,将他提了起来,顺势从茶馆的窗户,扔到街面上。
恰巧,顺子来茶馆这里喝茶,扶起摔得晕头转向的李福,问明缘由,还主动借些银洋给他。
李福觉得顺子很够朋友,也还算大方。
正因如此,这次还是来找顺子借钱,说是等他卖掉县城的宅子,就还他银子。
匆忙来到茶馆的李福,在那个比较固定的位置,找到那个脏兮兮,已经泛黄了的粗布褡裢。
他根本不必去看,桌旁坐着的是什么人,只因,坐在这里人是经常换的。
不变的只有这个破旧的粗布褡裢,仿佛招牌一般,摆放着桌面上。
正常人家用的褡裢,没有脏到这个份儿上,还不洗的。
有了上次的教训,李福学得乖巧了许多,拿出块银洋放在桌上,
桌旁那人伸手拿起,验过真假之后,随手塞进粗布褡裢,从褡裢里摸出个小油纸包,仍在桌上。
李福拿起那个小油纸包,片刻不停就赶紧往家赶。
他知道这个时候,媳妇怕是早已点上烟灯,在那里煎熬着了。
茶馆角落一张桌旁,赵四悠闲地喝着茶,他看着李福,慌慌张张的拿了烟土,又匆匆忙忙离开茶馆。
最近这段时日,赵四很是逍遥自在。
董老太太带着香儿姐,去省城济南避暑。
而姐夫又在忙着,扩建贵和堂的事儿,如此一来,也就不用担心会有人来,逼他回乡下老家。
至少,近段时日不用担心的吧!
现在让他去面对家里的老爷子,还真有些憷头。
小时候,柳树条子抽打在身上的痛楚,依然记忆犹新。
赵四知道老爷子的脾气,这回跑出来这么久,肯定不会轻饶了他。
但乡下老家,却是迟早都要回去一趟的,为这事儿,他也没少动了脑筋,也想了些主意,做了些必要的准备。
只是觉得,还不是很稳妥,算不上万全之策。
不过现在也只能是,先走一步算一步。
赵四在这里心猿意马之际,茶馆伙计给他添了第二壶水。
正此时,当铺的一个伙计,匆匆忙忙地走进茶馆。
看到赵四,快步来到他的近前,低声说了句;
“东家来了,铺子里等着呢。”
“呃……家里忙成那样儿,咋还有功夫往我这跑。”
赵四这般嘟囔着,已是站起身来,随口问着伙计;
“几时来的,有说啥事儿没?”
这样一边说着,过去付了茶钱给柜上,抬腿就往回走。
跟在他身后的伙计,这才有机会开口作答;
“来有一会儿了,等得急了,打发俺们出来找,却也没说有啥事儿!”
赵四觉得有些不妙,该不是让我回家,去成亲的吧!不是正忙着建宅院呢,咋还有功夫管这档子闲事儿。
心里这样想着,已经拐过街角,抬眼就看到当铺街门前,停着辆骡车。
赵四快步走进后厅堂屋,才发现今儿个来的,还不只姐夫董善政一人,远在省城的三哥赵尚文也在。
董善政俩人来找赵四,果然是让他回乡下老家,去完婚的。
赵家定下婚期之后,董老太太得到消息,便打发赵尚文回来。
赵尚文知道他请不动这个,有些倔强的弟弟,就没在县城停留,直接去了贵和堂,找到姐夫董善政,两人这才一同过来。
这会儿见到赵四,董善政便开门见山的告诉他;
“喜日子定在这个月的初六,俺俩今儿个过来,是陪你回去乡下老家,给老爷子赔不是的。”
赵四顿时有些头大,却也知道躲不过,就想着先应付下来,然后再想辙。
“等到了正日子,我再回去,那候再给老爷子赔不是……”
“拉倒吧你。”
赵尚文打断了赵四,接着说道:“大喜的日子,万一老爷子发火,揍你咋办,不嫌难看呀你!”
赵四知道,这次怕是躲不过去了,就做出豁达的样子;
“省城那么远的路,三哥还赶回来做啥,我跟姐夫回去就行了。”
“老太太知道定下了日子,就打发我先赶过来,说给你留个展缓的余地,你要是还犟着不肯回去,老太太就亲自来请你。”
“哪能!娶媳妇这么好的事儿,哪有不回去的道理,又不是掉脑袋,怕啥!”
董善政不信他会这么听话,已是在警告着他;
“你小子少在这儿耍花腔,实话告诉你,今儿个咱是带绳子来的,绑也要把你绑回去。”
“这都已是刀架脖儿颈了,还犟,以为俺傻呢。”
赵四扯着嘴角,这般应付一句,心里却还在盘算着,应对之策。
董善政呵呵的笑了,甚感欣慰的样子,道了句;
“算你小子还懂事理儿。”
赵尚文则是咬文嚼字着,来了句,“识时务者为俊杰。”
“不过呢,回去乡下之前,先介绍个人给你们认识。”
赵四忽然这般坏笑着,快步走出堂屋,去了他住着的侧跨院。
片刻之后,牵着白秀娥的手,走了回来。
董善政和赵尚文两人,看到赵四拉着白秀娥走进屋来,两人顿时有些懵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