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绝不至曰死”之悟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盛喘数绝者,则病在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该段经文论述的是“虚里”。其中“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绝不至曰死”都是古人用眼睛直接看到的现象,并以这类现象为据论述“虚里”。
后来,历代医家传承应用。王冰称“左乳下,其动应衣”为“脉动状”(详见《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大约在200年前,医学家对此有新的认识,如“人知其心跳,而不知为虚里之动也”。后在文字转移时,将其变成了“人止知其心跳,而不知为虚里之动也”,使其重陷泥潭。详见《素问释义》(日本·伊泽裳轩著,学苑出版社)。
直到当代,仍视其为“虚里跳动”和“虚里搏动”。详见《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王宏图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我认为该段经文是现象直观和推理判断,是最先观察到“左乳下,其动应衣”“绝不至”等现象,然后推理判断形成的经文。“左乳下,其动应衣”,描述得如此准确,如此生动具体。部位就在左乳下,现象即是连带衣服跳动。更令人震撼的是观察到“绝不至”。“绝”即是跳动突然停一下;“不至”即是频频发生。连起来就是频频发生突然停跳现象。
“脉绝不至曰死。”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该段经文没有“脉”字,仅有“绝不至曰死”。显然不是指手摸的脉绝不至曰死,而特指“左乳下,其动应衣”“绝不至曰死”。
从此,中国古代医学家,不仅摸脉能摸出绝不至曰死,而且用眼睛也能看到左乳下动应衣,如出现绝不至也可死亡。
“左乳下,其应动衣”,医学家一直认为是“虚里”之动,我认为是心脏跳动。这应该是古代医学家用眼睛直接观察到心脏跳动的最早记载。现代医学知识证明,心脏正常跳动在体表是看不见的。只有在患心脏病,当心脏扩大时,常在左乳下能看到心脏跳动。其特征是心尖冲动弥散,如出现频发性心律不齐、期前收缩等,可引起死亡。
上述现象与“左乳下,其动应衣”“绝不至曰死”有一致性。据此而知,中国古代医学家在心脏扩大时,用眼睛已观察到左乳下连带衣服跳动的现象,并发现频频发生心律不齐、期前收缩等可使病人死亡。
此种现象不仅是脉动源于心动的物证,而且是在体为脉动,在脏为心动的铁证。
由此,使中国跨入摸脉动知心动的时代,使脉学研究进入更高境界,也给血液循环奠定了基石。
历史天天都在发生,澄清历史也是历史,如此不仅是发现了历史,而且是续写历史的辉煌。
如果能正确认识“左乳下,其动应衣”“绝不至曰死”,将会化平常为神奇,使中国的脉学和血液循环系统研究更完善、更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