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序
我是一名乡村医生,是一个酷爱中医并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乡村医生。
我本兄弟姊妹五个,因为疾病,四个早早弃我而去。其中二弟因为麻疹、二妹因为拉肚子而夭折。我虽幸免,却落了个麻痹后遗症。
痛亲人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遂立志学医,并誓言干好。
1968年,高中肄业,我回到了家乡,在村卫生室谋到了一份边干边学的活儿。在缺医少药的年代,没有老师,没有书籍,连一份像样的医学资料也没处找。说是学习,实际上就是打杂。后来,好不容易买到一套1960年版的全国中医学院统编教材,如获至宝。白天干活,晚上看书,抽空就学,得闲就背。当年背过的不少篇章,现在尚能熟读成诵。这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是它引领我走近中医并迈进医学之门。
1976年,我有幸参加淄川区中医培训班,第一次脱产学习半年。
1979年,我参加了全省中医选考,虽然成绩名列前茅,但因左腿有疾,最终还是名落孙山。
1982年,我参加了全国医古文函授班。1年的时间里,我系统学习了文言文常识,并集中阅读了大量古代名篇,为以后研读古典医籍打下了基础。
1988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始,我率先报考了中医专业。我边工作,边学习,边考试,边实习,起早贪黑,历时3年半,于1992年拿到了山东省首届高教自考合格证书,获得了山东中医学院颁发的大专文凭。
从自己闷着头看书,到集体培训;从函授、自考,到临床、实习,从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回到理论,我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这就是我的学医之路,一条曲曲折折的自学之路。自学,我吃了很多苦,深知学点东西很不容易。但自学也磨炼了我的意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我热爱和珍惜自己的工作,同情并尊重我的病人。面对病人,我总有一种责任感,恨自己不能一下子把他们的病治好。我乐意与病人倾心交谈,这有利于全面了解病情;我更乐意听取病人的意见和要求,这样可促使我去分析,去思考,去完善治疗。
几十年的医疗生涯,我深深体会到:干医,特别是干中医,必须下到最基层,与病人心贴心,面对面,俯下身子,踏踏实实地干上10年、20年,只有这样才能学到真知识,才能学到真本事。
真心诚意,认真仔细,我赢得了病人的信赖;不惜求索,精益求精,我一直严于律己。
我临证,辄按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全面搜集病情资料,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症状也不轻易放过,继而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分析,找出病因、病位和病机,再结合西医病名、病理,融会贯通,最后确定证候和治法,给出方药。这是理、法、方、药综合运用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也是中、西医有机结合的过程。我把这一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名之曰“临证随笔”。
我始终坚持这样临证。几十年下来,“临证随笔”已是满满的两大箱子。我很欣慰,这是我劳动的成果,是我心血的结晶。
临证、笔录、总结、感悟,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四十年如一日。
2011年底,孩子们见我太累,年事已高,把我接到了济南。从此,我远离了繁忙的诊务。日子清闲了,但心里却有几分失落,我舍不得一生钟爱的事业,我惦念我的病人朋友。
闲来无事,重新翻阅伴随我大半生的“临证随笔”,当年为人诊病的情景犹历历在目。合卷暝思,颇多感悟,因而萌生了把它整理成册的念头。
我从十几万个病例中反复遴选,最后限定为300例。这300例病案,涉及内、外、妇、儿诸科,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示范性和启发性。
这是我几十年的实践,几十年的积累,几十年的思索和感悟。虽是一孔之见,但案案真情,例例实感,亲力亲为,不尚空谈。
今不揣鄙陋,倾情奉献。不在孤芳自赏,亦不想一鸣惊人,但愿《临证随笔三百例》能给患者带来福音。
王善公
乙未仲秋中浣于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