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散墨:王庆其医论医案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施 序

时维三秋,天高气朗,风和景明,正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我校终身教授王庆其先生又一新作《杏林散墨——王庆其医论医案集》近已完稿即将付梓,余有幸拜读,顿生敬意。该书收集先生从医近50年之理论建树和临证经验,薪火相传,并以医论文丛及医案实录载入,于中医学说颇多钩玄,独创己见;于辨证用药每每圆机活法,功夫过人,实是一部杏林躬耕朝夕心悟之作,光灿可鉴。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王庆其工作室数年研究成果,不仅匠心独具,亦成为业界同行之楷模范本,功莫大焉。

王庆其教授家学渊源,早年先后师从我国当代著名国医与国学大师方药中先生和裘沛然先生,尽得真传,乃门人高足,于医于文底蕴深厚,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重点学科(培育)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是一位闻名遐迩的中医学家和中医临床家。先生多年执教黄帝内经,殊深造诣,奉献良多。《黄帝内经》古谓三坟之书,文简意博,其理深奥,天地象分,阴阳候列,死生兆彰,斯为至道之宗,被历代医家奉作经典,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理论体系之基础。如此皇皇巨著,不仅汇集生长壮老已之生命百科大全,且集我国古代哲学、天文、地理、农耕知识于一炉,两千年来众家探究未有休止。先生对《黄帝内经》之研究无论典籍版本点校、艰涩词语释疑、内涵真谛阐微,还是养生大义、临证应用等可谓无不通达,论著等身,为人仰止,实非一朝一夕之功。明窗万卷,午夜一灯,俯仰古今,直通心源,大医精诚也,学以成人。中国哲学有“本体”和“工夫”的讨论,按照儒家的观点:“人皆可以为尧舜。”通过知行,实现本体和工夫的联系,“为己之学”“学不可以已”。我们从庆其教授执着追求的治学精神中看到前贤关于学“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训导的践行,诚如《论语》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五千年厚重历史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独特创造和思想精髓,是我们当代人的使命,也是民族自信和价值观的体现。无疑,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当属题中要义,每一位炎黄子孙都不能忘却自己的历史责任。大道岐黄,薪火相传。如何把这份宝贵遗产代代相传,最佳的路径是在实行现代学位教育制度的同时,有效地运用师徒传授的模式(导)师教(弟)子承,耳提命受,真正做到“读经典,做临床”,让更多青年学子练就一身功夫,把握中医学的精髓和真谛。我以为《杏林散墨——王庆其医论医案集》不仅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论著,而且其编著成书更是无数次生动教学过程的艰辛积累。该书以散墨取名亦多新意,彰显特色。散者,广也,自由论说,陈述己见。我国自六朝以来,凡不押韵,不重排偶之散体文,包括经传史书,概称曰“散文”,以别于韵文及骈体文等。墨者,学问,文字之代称,亦寓绳墨,矩墨之意,规矩也。书中所述皆先生之悟道与体验,宏采约收,研机循理,考究坟索,典常揆方,多有悬河之口,惊座之句,扶神圣之玄,开斯人之瞆,可谓散不离宗,墨无泥古。传先师之道,沐绛帷春风。师道尊严,先生一表儒雅风度。“垂img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唐·虞世南《蝉》),先生之写照也。谨以为叙。

施杞

识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

二零一五年秋月

(注:施杞先生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原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原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原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原会长,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终身教授、全国名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