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第二
人百病 首中风
《内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也。昔医云:中脏多滞九窍,有唇缓、失音、耳聋、目瞀、鼻塞、便难之症;中腑多着四肢;中经则口眼㖞斜;中血脉则半身不遂。
骤然得 八方通
中风病骤然昏倒,不省人事,或痰涌、掣搐、偏枯等症。八方者,谓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也。
闭与脱 大不同
风善行而数变,其所以变者,亦因人之脏腑寒热为转移。其人脏腑素有郁热,则风乘火势,火借风威,而风为热风矣;其人脏腑本属虚寒,则风水相遭,寒冰彻骨,而风为寒风矣。热风多见闭症,宜疏通为先;寒风多见脱症,宜温补为急。
开邪闭 续命雄
小续命汤,风症之雄师也,依六经见症加减治之,专主驱邪。闭者宜开,或开其表,如续命汤是也;或开其里,如三化汤是也;或开其壅滞之痰,如稀涎散、涤痰汤是也。
固气脱 参附功
脱者宜固,参附汤固守肾气,术附汤固守脾气,芪附汤固守卫气,归附汤固守营气。先固其气,次治其风。若三生饮一两加人参一两,则为标本并治之法。正虚邪盛,必遵此法。
顾其名 思其义
名之曰风,明言八方之风也。名之曰中,明言风自外入也。后人议论穿凿,俱不可从。
若舍风 非其治
既名中风,则不可舍风而别治也。
火气痰 三子备
刘河间举五志过极,动火而卒中,皆因热甚,故主乎火。大法用防风通圣散之类,亦有引火归源,如地黄饮子之类。李东垣以元气不足而邪凑之,令人卒倒如风状,故主乎气虚。大法补中益气汤加减。朱丹溪以东南气温多湿,有病风者,非风也,由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故主乎湿。大法以二陈汤加苍术、白术、竹沥、姜汁之类。
不为中 名为类
中者,自外而入于内也。此三者,既非外来之风,则不可仍名为中,时贤名为类中风。
合而言 小家伎
虞天民云:古人论中风,言其症也;三子论中风,言其因也。盖因气、因湿、因火,挟风而作,何尝有真中、类中之分。
瘖㖞斜 昏仆地
瘖者,不能言也;㖞斜者,口眼不正也;昏仆地者,不省人事,猝倒于地也。口开、目合,或上视、撒手、遗尿、鼾睡、汗出如油者,不治。
急救先 柔润次
柔润熄风,为治中风之秘法,喻嘉言加味六君子汤,资寿解语汤甚妙。
填窍方 宗《金匮》
《内经》云:邪害空窍。《金匮》中有侯氏黑散、风引汤,驱风之中,兼填空窍。空窍满则内而旧邪不能容,外而新风不复入矣。喻嘉言曰:仲景取药积腹中不下,填窍以熄风。后人不知此义,每欲开窍以出其风。究竟窍空而风愈炽,长此安穷哉?三化汤、愈风汤、大秦艽汤皆出《机要方》中,云是通真子所撰,不知其姓名。然则无名下士,煽乱后人见闻,非所谓一盲引众盲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