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华
名家传略
一、名家简介
李振华先生,名钜镔,号醒斋,汉族,主任医师,天津市名中医。1922年4月14日生于河北省文安县一个中医世家,自幼随其祖父学医,1941年毕业于北京国医学院,师承京城四大名医之孔伯华、施今墨等,同年经天津市第四届中医考试合格,在津悬壶,时年20岁。2012年9月病故,享年90岁。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天津医院中医科主任,天津市卫生局中医处副处长,天津市中医医院院长、技术顾问,兼任天津市中医学会常委、副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常委,天津市卫生职工医学院中医部主任,天津市中青年授衔专家评议委员会委员,天津市新药评审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药研究所终身专家,天津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中华全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天津中医》杂志副主编,天津市卫生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等。多年来,为振兴中医,在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90年被卫生部、人事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先生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治学严谨。在学术上勇于深入探索,善于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并在临床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疗效卓著,深得患者爱戴。先生中医理论深厚,强调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精专,治疗内、妇、儿诸病均有建树,尤擅长治疗脾胃病,承东垣之说,重视后天之本的作用,临证倡燮理中焦、理气宽中之大法。对慢性胃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着深入的研究,并独具匠心,采用整体用药与局部灌肠结合治疗方法,总结出1、2号灌肠粉,并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成果奖。其临床经验被辑入《当代名中医医案精华》《中华名医特技集成》等书中。曾主编《中医秘方验方汇集》和中医外科、针灸、正骨等专科教材,发表了《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310例临床观察》等论文。
先生爱好广泛,尤擅长书法、国画,其书法作品曾获天津市卫生系统书法展览特等奖。
二、业医简史
(一)出生世家,不断求新
先生自幼受家庭的熏陶,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其曾祖父李大春、祖父李文熙精通医术,除具丰富的临床经验外,更通晓中医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济世活人,名闻遐迩。自1932年,先生在其祖父的指导下,熟读《内经》《难经》《伤寒论》与本草、脉学诸书。平日伺诊,耳提面命,尽得其传。他遵祖父“读书千遍,其义自现”的教诲,读诵经书,博闻强记,融会贯通。更遵祖父“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的叮嘱,认为背熟的理论都应为临床服务,而临床实践才是检验诸说的唯一标准。他在侍诊中做了大量笔记,细心揣摩祖父的临证技巧,有难即问,从不满足已掌握的知识。由于他出生世家,又不断探求新知,故在年方十四五岁时,即日有求医者。
(二)研读经典,不囿古书
先生在原有中医理论基础上,1938年8月考入北京国医学院学习深造,于1940年8月毕业。在此期间精研《内经》、《难经》、本草、《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认真领会施今墨、孔伯华等前辈的教诲。他认为经典著作反映了中医的学术渊源和传统思维方法,必须下硬功夫学习,但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中医经典多文辞古奥,言简意赅,一定要克服文字关,要一字一句的领会,不懂的一定查阅工具书,不能望文生义,随意解释。②在领会的基础上,应分析每篇每段的要旨,而不能死于句下。历来不少注家以经解经,以讹传讹。要在学习中善辨真伪,去伪存真,取精用弘。③学习要结合临床,在实践当中领会,不要从文字到文字,苦兜圈子,自圆其说。对某些说不通的,就暂且存疑,不要强辨释义,也不要随意否定。④在学习经典时,为了全面了解其意,应多方查证,吸取各家学说。不囿一家之言,择善而从。这样才不会出现一叶障目的偏见。⑤学习经典著作也有个博和约的问题。要在泛览经文的基础上深钻一些段落,对临床有密切指导意义的条文,要熟读强记,出口成诵。先生为研习古籍,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他按病种将《内经》某些原文分类并做了校勘、选注和述旨,对临证颇有意义。如脾胃病患者经常表现出四肢乏力的症状,他认为这是清阳不能实四肢之故。先生将《内经》中谈到四肢不用的经文罗列在一起,逐条分析。其中《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病四肢不用。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学习了这段经文之后,对慢性胃病患者肢体乏力的问题,就昭然若揭了。以上五点,都是对我们学习经典的极好指导。
(三)实事求是,重在实践
先生为医谦虚谨慎,尊重事实,强调实践。他从不浮夸和言过其实,经常谆谆告诫我们:医学是一门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并强调为医治学有四忌:①忌写文章空洞无物;②忌治病凑药敷衍;③忌科研弄虚作假;④忌教学照本宣科。他不仅这样育人,而且也身体力行。先生平日无用的话不说,无内容的文章不写,临证处方无效的药不用。先生反对空洞的教条主义的教学,强调教学要与实践相结合。中医的发展就是在实践-总结-再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要想掌握纯熟的中医诊疗技术,就要多参加临床实践。除此之外,先生十分重视中医的科研工作。认为不进行科学研究,就难以提高中医的水平,更谈不到发展中医。必须重视科研的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他认为不真实的科研成果对医学及人类的健康危害极大,对继承发展中医学也极为不利,必须努力纠正。
(四)热爱中医,奋斗不息
先生在中医事业上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有一颗济世救民的心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他从医六十余载,年逾古稀时,仍勤恳耕耘,坚持门诊,带徒传技,孜孜不倦。他常常教导我们,要想当好一名中医师至少应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有较好的天资,具有进行独立观察、分析和思维的能力。第二要喜欢中医这门科学,要从内心热爱医生这一崇高的职业。第三要善于学习,努力钻研,真正钻进中医的知识宝库中去。第四要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他直言不讳地说:“医生是不能患得患失的,想发财就不要作医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号召振兴中医,当时先生从事中医的行政管理工作,为发展中医做了大量工作,他虽事务繁忙,但一刻也没忘记为患者治病,对病人非常耐心,关怀备至,每天有许多患者登门求诊,从不厌烦,并且不取分文。他非常关心中医事业的发展和后继人才的培养。先生认为中医专科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应当下大力进行发掘,并利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整理研究,定能在医学领域中大放异彩。
三、主要贡献
(一)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勤恳耕耘,呕心沥血
新中国成立后,先生于1952年8月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由个体中医联合诊所调入天津医院中医科任科主任,多年来为天津医院中医科的管理总结了丰富的经验。1978年调入天津市卫生局中医处任副处长,为天津市中医药的发展奔波劳碌,为中医药的科研、教育、管理提出了很多积极的建议。1983年天津市恢复成立天津市中医院,先生亲自挂帅,任代院长,积极为市中医院引进人才、筹集资金,成立老年病、内、外、妇、儿、眼等科,并面向全市诚聘老中医专家应诊,为市中医院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市中医院门庭若市,就诊患者络绎不绝的局面,先生功不可没。先生直到高龄养老在家还念念不忘医院的发展,2003年9月获得“中华中医药协会成就奖”。除此之外,先生还受聘担任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在第五届任职期间,为政府制定政策和政策实施提供了宝贵的咨询建议,对天津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于2005年11月获得“天津市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献计献策荣誉证书”。
(二)为中医人才的培养,传帮带教,循循善诱
先生十分重视中医传帮带的教育,平日门诊总有弟子跟随学习,在天津中医医院培养的数十名医生已成长为骨干力量。当时,鉴于中医专科人才渐渐减少,已成失传之势,先生在职工医学院举办了中医外科、针灸、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等培训班,有200余人学习结业,在各大中医院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为中医学人才的延续起了很大作用。1980 年5月先生因在继承发展祖国医药学工作中做出了杰出贡献,获得天津市卫生局的表彰。1991年,先生被确定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其对临床经验毫不保留,认真传教,循循善诱,经过三年的耐心培养,其弟子通过了卫生部的考核。
(三)为解决病患的痛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先生从十几岁随祖父诊病,行医几十年如一日,从不掉以轻心,总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一次患者有事,打电话告知晚来,先生虽年迈,同事们均劝其下班,但先生执意要等,一直等了一个多小时,为患者诊疗后才下班,那位患者感动不已。先生看病诊脉均一视同仁,耐心和蔼,且总怕加重患者负担,每每想患者之想,忧患者之忧,甚至为患者鸣不平。如某医院请先生任医学顾问,但药价昂贵,同时把内部配制的胶囊卖给患者,赚取高昂利润。先生向院长提出意见,后未被采纳,先生义愤填膺,毅然舍弃优厚的待遇,离开那家医院。先生每次看病,均闭目诊脉,然后耐心听患者讲述病情,望闻问切,辨证论治。先生认为应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病因及其受邪部位,精确辨证,一病必有数症,若合之则为病,分之则为症,有病与症相应者,亦有病与症不相应者。对于症同而病异者,尤当明辨。并且,先生对患者有问必答,从不烦躁,因此得到患者的敬仰与爱戴,1992年荣获第一批“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的称号。
(四)为中医学术的创新,孜孜不倦,勇于探索
先生强调中医的继承必须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其实质是建立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主的思维方法。先生常说:“要努力提高中医的临床效能,并不断发展和创新。”他努力探讨中医和古代哲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关系,阐发中医学的内涵,强调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和自然辩证法,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中医,发展中医。先生学习中医,师古而不泥古,他认为《黄帝内经》虽为中医权威经典之作,但年代久远,将其视为金科玉律是不可取的,应该认真研究,取其精华,发扬光大。先生认为中医学派的争鸣是发展学术的动力,不应非议,但争鸣要在实践基础上,有的放矢,避免空谈。先生治病强调求本,重在脾胃。因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一伤,五乱互作,滋其化源,实为补脾。故古人“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之说,不无道理。先生在临床中,会根据人体整体观念及临床表现,脾肾兼治或兼顾其他脏腑。他大胆地运用“以静制动,以动启静”的治疗方法,并且对“通法”赋予了新的广泛的解释。先生研究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几十年,总结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获得天津市1987年度卫生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在科研方面,先生努力探索,“抗变态反应Ⅰ—Ⅳ号糖浆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哮喘的治疗研究”项目获1993年度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舒脉宁冲剂Ⅰ、Ⅱ、Ⅲ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获1993年度天津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