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全针灸治疗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十二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起病急,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昏迷或谵妄,儿童常有惊厥,多数患者在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或紫癜。颈项强直,有抵抗感,布氏征阳性,克氏征阳性,婴儿常有两眼凝视,尖叫,前囟门隆起。患者有时留有聋哑、癫痫等后遗症。

【治疗】

方一

1.取穴

背部正中线及脊柱两侧,肘弯和腘窝。

2.操作方法

用刮治器(古铜钱、五分硬币及边缘平滑的酒盅或茶杯等),蘸上油(花生油、豆油、茶油均可)先在背部正中线自上(大椎穴)而下(尾椎骨)刮1行,再沿脊柱两侧自上而下各刮一行,如此反复地刮,油干后蘸油再刮,刮至皮肤出现紫红色为度,然后再用此法分别刮肘弯和腘窝部。刮治时应注意用力适当、均匀,防止刮破表皮。

方二

1.取穴

主穴为印堂、大椎、安眠2、曲池、内关、涌泉、委中、尺泽。颈背强直配百会、后溪、人中;高热昏迷配十二井(出血)、十趾端(出血)、人中;呕吐配中脘。

2.操作方法

先用三棱针点刺印堂、尺泽、委中等出血;再刺大椎,刺法同“流行性感冒”一节中的方二,后针安眠2、曲池、内关、涌泉等。均用提插捻转方法,间歇行针30~60分钟,10~15分钟行针一次,至症状缓解或消失后起针。病情重者,每日针2~3次,轻者每日1次。

轻者可单用方一或方二治疗;重者先用方一刮治,再用方二治疗。

附:流脑后遗症的治疗

方一

取俯卧位,头位低下。局部常规消毒后,医者右手持皮肤针,先由上(第1颈椎)而下(尾椎)叩打脊柱1行,再分别在脊柱两侧各叩打1行,如此反复叩打3~5遍,叩打至局部红润或微出血,间日治疗1次,5~10次为一个疗程。

方二

1.取穴

主穴为百会、大椎、内关、足三里。配穴根据情况对症选用,如口噤舌强配下关、合谷;聋哑配下关、翳风,或听宫;失明配睛明、翳明、光明;反应迟钝,精神痴呆配百会、风池、上星、神门;四肢不用配肩髃、曲池、外关、环跳、阳陵泉、悬钟等。

2.操作方法

大椎徐徐提插手法,余穴捻转手法,均短促行针,每日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5天。

方一主要用于流脑恢复期;方二用于流脑后遗症期。两方亦可间歇交替使用。

【按语】针灸治疗本病,在中医学文献中早有记载,历代医家对本病的治疗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代临床实践证明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是肯定的,如王雪苔指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针灸效果较好。”此法治疗本病方便及时,收效迅速,既可单独应用,又可与其他方法配合治疗,而且针灸治疗的患者,很少留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