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七节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发疹前可有低热、咳嗽、鼻炎、食欲不振、腹痛等全身不适症状。皮疹可同时发生在手足口处,也可单发于一处,口腔损害主要发生于硬腭、颊黏膜、舌、唇、齿龈等处,初为疼痛性小水疱,很快糜烂,或发展成小溃疡,周围绕以红晕,手足出现水疱,多发生于手掌、足底及指(趾)侧缘,米粒或绿豆大小,半球形或椭圆形,其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可伴下颌淋巴结肿大、眼结膜炎等。重症病例可合并脑炎、脑膜炎、肺水肿、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治疗】
方一
1.取穴
主穴为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肺俞、委中。发热、咳嗽配大椎、少商;食欲不振、呕吐或腹泻配中脘、天枢。
2.操作方法
少商点刺出血,余穴按常规针刺,捻转刮针手法,短促行针,每日针1~2次。
方二
1.取穴
大椎、曲池、合谷、少商、天枢、足三里、血海、肺俞、心俞、膈俞。
2.操作方法
用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现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周楣声主任医师的周氏万应点灸笔点灸治疗,每次选用4~5穴,每日用点灸笔点灸治疗1~2次。
【按语】中医认为手足口病为湿热疫毒侵袭所致,病位主要在肺、脾、胃,肺主皮毛,“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出现发热咳嗽及皮肤疱疹等症状。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胃主受纳,主通降,可见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等表现。故取穴多以肺、脾、胃经及其表里经经穴为主,达到宣肺清热、健脾和胃及清热解毒的目的。轻者,日针一次,重者,日针两三次,方一和方二可配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