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为师之道——言传身教、学问不厌、诲人不倦
马智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了解教学工作,熟悉教学规律。马智教授风度翩翩,语言文雅、规范、准确、简洁、生动,知识渊博,讲授重点突出、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易懂易记,并且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理解、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生活及成长。工作至今,已是桃李满天下。他1988年成为硕士生导师,2000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1年收徒,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他的学生很多是各单位的骨干,故马智教授不愧为优秀教师。
马智教授传承自己的经验主要通过研究生教育和师带徒这两种途径。马智教授认为:“为师者当诲人不倦,为徒者当学而不厌。师徒应教学相长,徒以师尊,师以徒传,方可师徒相得。”学习方式为跟师抄方、课堂授课两种。“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马智教授多年的教学经验,使其理论知识扎实,教育规律详熟于心。他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循循善诱,不吝赐教。他传授理论知识,条理清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易懂易记。临证之时,常向我们备述观疾查病之法,潜方用药之则;详述临证经验,见病授病,用法解法,遣药论药,毫无保留地把他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传授给我们,尽显大家、大师之风范。马智教授认为,从事中医教学的教师必须改变从书本到书本的教学模式,不仅应该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更应该在闲暇之余经常反复地研读中医经典著作。马智教授认为,经常接受理论-实践-理论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训练,才能保证对中医的认识不断提高,才能在授课时做到言之有物。马智教授临床实践时期,更是师承名老中医李玉奇、谢振芳等,认真学习其宝贵临床经验与学术思想,活学活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潜心钻研。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分析失败的教训,认真研究,追求其所以然,然后归纳出新的理性的思辨原则、用药规律等,用以指导下一阶段的实践。马智教授常常与其师讨论其临证的思维特点,勇于发问。在其独自从事临床诊疗过程中,每遇一典型病例,必留之,随访其预后,反复推敲总结经验。
教书育人,医德高尚。马智教授认为:为人之道重在踏踏实实做事,光明磊落做人;要胸怀日月,豁达开朗,乐观向上;待人亲切,与人为善,彬彬有礼,团结协作,乐于助人;为师之道要有师德,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对学生一方面要不吝赐教,慈爱尊重,另一方面要严格要求,严而有理,严而有方,严而求恒,严中有细;培养学生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