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提升人际敏感度
在闭门会上,CEO敏锐地发现了老狄、小艾、司哥、西西的不同,总结各人的特点也入木三分,这难道是一种超能力吗?显然不是,专业名词叫作“人际敏感度”。
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大师戴尔·卡耐基[6]先生说过:“一个人的成功,80%跟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技能无关,而跟他对人际的敏感度有关。”
人际敏感度包含三个层次:识别—运用—管理。
识别:观察不同人的不同反应。
运用:知道对方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管理:给对方想要的,并且优化结果。
举个例子,假如我是一名服装店店员,顾客上门时,我会说“您好,欢迎光临”,慢慢地,我发现,顾客对待我的反应似乎是有差别的。
第一类顾客,喜欢跟我点头示意,有时还会回应“好呀好呀”,偶尔还询问当季新品,让我给予推荐。第二类顾客,理都不理我,径直走进去,脸上仿佛写着四个大字“生人勿近”。
这就是人际敏感度的第一层——识别,观察不同人的不同反应。
既然如此,针对两类顾客,我们是从旁陪购还是保持距离?第一类顾客,喜欢让你陪着选衣服,给他提提意见,顺势夸上两句,第二类顾客,喜欢独处,自己挑选,自己决断,你的热情犹如杀伤性武器,保持距离方能和平相处。
这就是人际敏感度的第二层——运用,知道他人想要什么。
最难的是第三层——管理。假如今天顾客盈门,店里却只有我和你两名店员,你说,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类还是第二类顾客身上?同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类顾客身上的请举左手,同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二类顾客身上的请举右手……
两种答案都是可以的,我提供一个我的思路——试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二类顾客身上!对于第一类顾客,你可以说“帮您选了几件新款,您可以试穿,有问题随时找我噢”,对方的回复可能是“好呀好呀,没关系哒,你去忙吧”。我们把更多精力放到第二类顾客身上,当对方转身,流露出寻找店员的神情时,你“从天而降”,开口就说:“您好,有什么能为您效劳的吗?”对方淡淡地问几个问题,譬如有没有某种尺码、有没有其他颜色等,一旦问完,直接刷卡。
倘若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一类顾客身上,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花了很多时间,双方聊得也很开心,最后没成交,顾客只留下一句“我再看看”。而第二类顾客如果找不到你,会觉得商家的响应不及时,自行离去,可惜可惜!
这就是人际敏感度的第三层,管理,给对方想要的,并且优化结果。
跳出这个案例,你有没有见过一些人,无论面对谁,都只有一个出牌套路,哪怕碰一鼻子灰,也从未有过一丝丝改变的意愿,美其名曰“性格使然,本性如此”。
这样的人,缺什么?人际敏感度!
一个人不宜过度敏感,但是,如果连最基本的人际敏感度都没有的话,那将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
假如你有幸参与“山庄闭门会”,却毫无人际敏感度可言:
当老狄汇报工作的时候,一再打断他;
当小艾想要展示新款手表的时候,轻蔑地说“一般般啦”;
当司哥屁股还没坐稳的时候,邀请他第一个发言;
当西西讲解报表的时候,摊手说“好无聊的数据”。
那么你的下场,一定会很惨……
老狄喜欢高效,那就跟他一起锁定目标、提升行动力;
小艾热爱交际,那就找到一些共同话题,学会做她的“粉丝”;
司哥倡导和谐,多给他一些信任与支持,尽量不去为难他;
西西追求完美,提交给她的文档,多检查几遍,数据务必精准。
果然,插上人际敏感度的翅膀,感觉整个人都要起飞了,迫不及待想要搭载DISC号飞机,翱翔在知己解彼的天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