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的学与思走与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二十年的学与思走与看

我的家,黑色的瓦砾,白色的围墙,门口一条泥泞小路,小路两边是两块绿油油的菜地。小时候,我总喜欢与周围的小伙伴们在门口的泥泞路上玩耍,玩耍的内容很多,有丢沙包、玩玻璃珠、捉迷藏、跳绳等。有时候小伙伴们兴致很浓,哪怕是下雨天,只要雨滴不是很大,我们都会约在一起开始玩耍,每次活动结束后都得悄悄回家将弄脏的衣服换了,当然,有时候被父母抓个正着,免不了挨骂。于是,我们都学聪明了,父母在家的时候都不要玩得太尽兴,趁父母出门干活了,才约在一起尽情尽兴地玩。

终于到上学的年纪了,怀着一颗好奇心被父亲牵着走,被父亲送进了我们村唯一的小学,入眼的第一画面是这样的,一个大大的黄泥巴操场,一根木质的旗杆上飘着五星红旗,后面就是一栋木质结构的高大瓦房,走近看后才发现真的很大,比自家的瓦房还要宽大。由于我的个子矮,被老师安排在前排第一个位置,桌子很旧,凳子很矮,坐上去有些别扭,要伸长了脖子才能看到前面旧黑板上细小的粉笔字。旧黑板是被木架架起的,老师多次叮嘱我们不要去碰,当心黑板掉下来砸伤我们,就这样,黑板区域就是老师的专属区域了,每一节课后,上课的老师都会将黑板擦干净再离开。

还记得上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特意交代了“一年级学生只能在一楼上学,不要随便跑到二楼去玩”,当时,我心中就疑惑了“为什么不能上二楼呢?二楼应该可以看到学校后面的风景吧!”那时候的我很好奇、很大胆,居然第一个开口喊道“老师、老师,我想去二楼上学”。

我的一年级班主任是一名个子有点矮,年纪比我父亲还要大的男老师,老师深深的望了我一眼,这一眼给我的印象很深刻,这是一种慈爱和关心的目光。“二楼是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学生上学的地方,你们个子小经不起他们欺负”。直到下午放学后,我才知道这位男老师姓“欧”,父亲还说“这位欧老师以前还教过我和你妈呢?”。

那正是农忙时节,家里的重担都在父亲肩上,父亲放下农活陪了我整整一个星期,每天送我上学,放学后还来接我,每次过马路的时候,父亲都会叮嘱下我“过马路要看车、让车”。那时候的马路灰尘扑扑的,很窄、很不平整。一个星期后,父亲就没有再送我上学和接我放学了,我和周围的小伙伴们早晨约在一起上学,放学后约在一起回家。学校离我家要步行二十分钟,有时候回家晚了,父母都会很担心。那时候的我开始有点懂事了,不像其他小伙伴们还要在半路上玩耍好一会儿才回家,我是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生怕父母担心。

渐渐的,我在学校中也有了很要好的朋友,休息期间都会约起到学校后面的松树林中玩耍。丢沙包是我们大家的最爱。听到上课铃声响起,所有玩耍的学生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跑回教室,怕迟到了被老师处罚。老师的处罚是有很多种,有罚站、罚扫教室、罚扫操场、罚抄作业等等,那时候的我只觉得好玩,没能领会到老师的敦敦教诲与关爱。有时候,我也很调皮,总会刁难老师,但每次都被老师完美破解了。

那时候家中还没有自来水、电灯,家中的饮用水是母亲从一公里外的地方挑回来的,晚上用的是蜡烛,为了减缓蜡烛燃烧的速度,母亲在蜡烛上沾了些水份。那微弱的烛光下,父亲总会监督我学习,两个弟弟还小,早早的就睡觉了。有时候我的眼睛很干燥,很想睡觉,却想到很多作业还没有完成,抬头望向父亲、母亲那期盼我成才的目光,我狠狠的揉了揉眼睛,继续在烛光下奋战。

那还是黄牛耕地的日子,每天早晨,父亲很早就起床了,早餐都没吃就拉着大黄牛,杠起泥锹出门了。母亲打理好家务活,将我送出家门就出门干活了,那时候只能是肩挑马驮,每一次望着父亲和母亲早出晚归忙得不可开交,那时候的我根本帮不上家里的忙,唯一能够让父亲母亲高兴的就是那一张张奖状。领奖状的时候也是我最高兴的时候,一脸蒙呆的我居然还是班里的前几名,我的成绩在班里排多少名,我是不知道的。全校开颁奖大会的时候,我的名字第一次被校长点中,我才知道我的成绩在班里排多少名,那是我一次近距离看见校长的模样,也是第一次傻傻的接过奖状,然后就直接跑了,惹得颁奖台上的所有老师哈哈大笑。学校每一学期都要召开颁奖大会,我上台的次数多了,也就不会紧张和没有礼貌了,接过奖状,先向所有老师深深鞠躬,然后转身对着下方所有学生深深鞠躬,换来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我读四年级的时候,家里终于安装了自来水水管,电线也安装进屋了,终于给母亲减压了,母亲不用每天奔波数次来回往家里挑水。当电灯第一次在我眼前亮起的那一刻,我久久的盯着它望了好一会儿。同时,我们也搬进了四层楼高的教学楼,那破旧的瓦房被拆除了。我们班正好在最顶楼靠右边一间教室,因连续三年的优秀成绩,我被选为班里的“学习委员”,连续当了三年的“学习委员”。

在这三年间,国家教育政策开始变好了,教学楼后面建起了好几栋新的教学楼,开始招收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学生,看到的学生越来越多了,教学的老师也越来越多了,学校越来越热闹了。篮球场、乒乓球台、图书馆、运动跑道等开始建设,我们玩的活动就更多了,学的东西也更多了。我开始接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白雪公主》等等,视野得到了开阔,也将看的学的知识写入作文中,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那时候我的梦想就是长大后成为一名“小说家”。

小学时光很快就过去了,马上就要到初中升学考试了,紧张的竞争无形之中产生。父母对我的要求很高,每天放学后一般的杂活都不让我干,吩咐我要好好准备升学考试。终于在一番努力下,六年级期终考试成绩排前三名,我成功进入初一“尖子班”。

进入初中也是进入了一个新的学习氛围中,与来自其它各镇各村的学生一起学习,学习压力非常大,时常因更不上课程而气馁,也会因被老师唠叨而生气,成绩也跟着下滑了,但父亲没有责怪我,反而更加的鼓励我“学习的同时要学会思考,要劳逸结合”。父亲四年级没有读完就被爷爷喊回家干农活了,母亲刚读完三年级就被外公喊回家干农活了。父亲居然能说出这样的话,让我很吃惊,一直以来都是我自己给自己施加了太多的压力。

为了供我们四姊妹读书,光靠种植包谷水稻是没有多大经济效益的,父亲开始思考,到其它地方去学习种植“薏仁米”(俗称“五谷”)和辣椒,将家中的一大半土地种上了“薏仁米”和辣椒。每天,父母都是早出晚归,很少有时间陪伴我们,也没有时间监督我们的学习了。初中三年,每日下午放学后,我都会承担起煮饭的工作,那时候没有先进的煮饭工具,都是柴火米饭。当然,父母是什么时候回家的,我是不知道的,将米饭煮熟之后,随便吃点,我就得去上学,父母干完农活回到家就可以吃饭了。

初中时候,周一到周四以及周日晚上还有课程,老师有时候要讲很多的内容,等讲完的时候都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左右了。曾经能够约在一起的同村伙伴们都早已经回家了,孤零零一个人打着手电筒往回赶,有时候手电筒不争气,只得摸黑赶回家,每走一步心中的害怕就增加一分,都不敢回头望。三年如一日的坚持,终于胆子也大了,哪怕是一个人也敢走夜路了。

一转眼,就快到初中毕业的时候了。姐姐的多次复读也没有考上高中,给我的压力很大,也听老师说起过,全校学生的成绩普遍很差,很多学生都是高中无望。“我决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一定要考上高中”就是这样坚定的信念,让我在烛光下坚持奋斗了半年,有时候忘了时间睡得很晚,导致第二日上学迟到了,但我成绩却是直线上升,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县最好的高中。

读高中的费用很贵,每个月都要自己掏钱买吃的,父亲都是东拼西凑每个月准时给我寄生活费。后来,家里面正好赶上了种植烤烟的好时机,开始大面积种植烤烟,家中的负担加重了,但经济条件开始好转了。家里买了电磁炉、电饭锅、电视机、电冰箱,父亲还买了一辆三轮车,外出务农更方便了。

高中三年,接触的东西更多了,学习的学科也更多了,高中的教学条件比初中时好了无数倍。图书馆的书之多,内容之广泛,让我惊讶万分,第一次认识到“学海无涯”四字的真正含义。那时候因为没有多余的钱,每天的生活费都是计划好的,想法也很简单,除了周末的乒乓球活动外,其余的都没有学习重要。周末的乒乓球活动,是我最喜爱的活动,有时候沉迷于活动而忘了吃饭时间,或是忘了还有作业没有完成。

高中老师评判一个学生好与坏的标准也有些单一,在很多老师眼中,成绩好的都是好学生,成绩差的至少有一半是“混日子”的,还有另一半是学习方法不对的,而我正是那学习方法不对的学生之一。我的成绩每学期都是中等,在沉默与挣扎中度过了一年半,终于迎来了好的转机,开始分文里科了,这样就不用学所有科目了。那时候的我,因为化学、物理、生物三门成绩都很差,也就果断的选择了攻读文科。学习负担终于削减不少,综合成绩开始上升了。

一个更大的考验即将来临,“高考”一个让人很担忧的词汇,也是一个让无数学生头疼的词汇。那时候的我面对这个词汇充满了担忧,“高考,将是我人生最大的转折点之一”当时我是这样想的。面对前所未有的迷茫,父亲的话语“学习的同时要学会思考,要劳逸结合”再次在我脑海中响起,就像警钟一般震耳欲聋。被敲醒的我开始查找不足,对成绩差的科目进行夜晚突击,也放弃了很多玩耍的机会,同寝室的学生都在议论着毕业后要干这样、干那样,而我却没有想那么多,“高考,我战之必胜”,就是怀着这样的倔强,完全忘却了自我。挤出生活费买了一个小台灯,每个夜晚在台灯下至少奋战到两三点。高考考完之后,才发现自己的视力下降了很多,最严重的时候过马路看行人都有些模糊,“如果考不上,这代价也太大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高考成绩超出本科分数线四十多分,被一所大学录取了。期待已久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到手了,父亲那颗担忧的心终于放下了。大学四年,需要接触和学习的东西更多了,看到的更宽阔了,一条条高速路四通发达,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辆辆轿车呼啸而过。家乡的变化也很大,水泥路通到了家门口,家里也买了拖拉机。父亲开着拖拉机开始到工地接活干。

有一次放暑假回家,回到村里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拖着行李箱下车,抬头入眼竟然是一片明亮,每隔五十米左右就有一盏路灯,望着路灯,再望向身后,几个没有住宿的初中生慢慢的走了过来,然后快速从我身边走过。“还是共产党的政策好啊!他们再也不用像我以前那样摸黑回家了”。回到家的第二日,才听父亲说起,“咱家今年加入了农村合作社,每年都可以分红呢?”、“现在很多老板看中了我们村的土地,要租去种植香芋、辣椒,家里的土地很多都租出去了”、“家里人都交了医疗保险,看病不用发愁了”,身上的担子轻了,并且在国家的优惠政策下,家里瓦房翻新了,也安装了无线wifi,父亲、母亲都学会了手机上网、看电视、与亲戚朋友聊天开视频,两老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仿佛年轻了十几岁。

全书完,更多原著好书尽在QQ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