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中原文化的发祥(三)
现在可讲究的比较可靠的古史,姑且从虞、夏起开始。【尚书写于尧、舜时期,论语也仅仅写了最开始也仅只有尧、舜,史记才上溯黄帝。此从孔子与六经来讲,确实不失为其谨严的态度。】唐、虞时代的情形,决不能如尚书、尧典中所记载的美,盛。尧典虞廷九宫,【上有百揆,即宰相。】禹为司空,【主治水而司内政。】弃后稷,【掌管农政。】封为司徒,【掌管教化。】皋陶为士,【主要掌管司法与军事。】垂共工,【掌管工务。】益掌虞,【掌管山泽。】伯夷为秩宗,【掌管郊庙祭祀。】夔典乐,【掌管诗歌音乐助祭。】龙纳言,【掌管出纳诏命,就好像周朝的内史、汉朝的尚书。】与秦、汉的九卿相似,意义深长远。从这可以看出儒者的依托古代改制。不然唐、虞时期中国的政制已如此完美,那为什么二千年后到秦、汉时期,转而开始倒退。大抵尧、舜、禹的禅让,只是古代的一种君位推选制,经后人的传述而变得理想化。
唐、虞为今山西南部的两部落。陶唐氏也为今山西南部【尧建都城于平阳。】一个精于烧制窑土的氏族,【“陶”、“唐”、“尧”皆指烧窑事业一说。】有虞氏则是一个山泽渔猎的氏族,【“虞人”掌山泽狩猎的事物。】而与陶唐氏的聚居地略微相近。【舜建都城于蒲阪,与有虞乡县靠的比较近。】而夏人则发源于今河南省中部,正是所说的中原华夏之地。鲧与禹则又分别为一族,其居地起始于河南嵩山山脉中。曰“有崇伯鲧”崇即嵩。山海经中所写“南望禅渚,禹父之所化”,禅渚在河南陆浑。禹都阳城,【世本。】阳城在嵩山下。【又有人说禹建都城在阳翟。阳城河南登封;阳翟,今禹县,方圆数百里。游牧的民族习惯移徒,古人的都城,同时有两三处不足以成为奇异。】华夏连称,嵩山山脉亦得华名。国语“前华后河,左洛右济”,华在洛的东边,即现在的嵩山。又说史记里魏有华阳,司马彪说:“华阳,亭名,在密县。”周礼职方豫州“其山镇华”。都可以作为存在的证据。即舜的故事,亦先发源于与夏氏族相靠近的地方。世界上本“舜居妫汭”,在汉中西城县。舜的两个女儿为湘神,湘即襄水,是现在的汉水。与四岳、三涂齐称,也都在嵩山山脉。夏氏族从这里向北方移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相交绕着黄河西部的一个地方,【就是“西部”,于是下面称“东部”者来说。】有几个天然的渡口,开始为古代虞、夏氏族活动的区区。史记记在虞夏都在颛顼的后面,证明他们血统相近。【少康奔虞,虞思妻之以二姚。虞、夏或如姬、姜。】当时还没有有国家的概念,各部落之间互相推举一个有威望的酋长当各个部落的共同的酋长。【即尚书中所说的“岳牧咸荐”。】比如乌恒、鲜卑、契丹、蒙古,他们的君主都是由推选渐渐演变为世袭。唐、虞时代的禅让制,也可以当成这样子看。
禹的后代是启,大概从这开始进入了君位世袭的时代,那么已经俨然有了国家的规模。【这就像契丹中有耶律阿保机。蒙古自从成吉思汗后,大汗的位置,虽然并非成吉思汗的子孙莫属,然而忽必烈仍然有理由推辞上位,从仁宗开始自建立皇储。】从启上位以后以后因为君位世袭的制度已经定了下来,于是有了夏王朝的建立。
三、夏代帝王及年历史记夏本纪纪载:夏帝王只有名字以及皇帝在位次数,并没有在位年数。【大戴礼记少闲篇:“夏朝,于十七世结束,有末代皇帝夏桀。”国语辕语:“孔甲乱夏,历经四世皇帝崩塌。”都与历史中所所记载的相符合。】夏朝大概在四百、五百年之间。夏代帝王系表:史记仅仅说:自禹至桀,十七个皇帝,十四世。【从这里可以看出司马迁写书的谨严。如果不是没有证据,这十七君、十四世的名字顺序,从哪里凭空写出?凭空写出又又有什么意义呢?
刘歆三次修改【见汉书律历志引。】说夏四百三十二年。竹书纪年【史记集解引。】夏四百七十二年,今按照:史记商本纪所记载商代帝王已经有殷墟中所得的甲文为证,了解了这个朝代不是虚构的。商本纪诸帝王可以相信,夏本纪诸帝王可以信也可以不信。【商汤以前商代先王先公,正与自从禹开始的年世相当。史记所记载的商先王公已经有了甲骨文为证据,史记中记载的夏朝的事,自可不必验证并相信。】以三十年一世这样来说,那么十四世、十七君,四百七十余年,也有很大的相似。孟子说:“由尧舜到汤,大约五百多年”
四、虞夏大事
虞、夏时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舜、禹与苗疆的斗争。
舜、禹征战三苗,可以在尚书中见到很多次、【尧典、皋陶谟、禹贡、吕刑都说过这件事。】战国策、【秦策一见,魏策二见。】墨子、【二见。】荀子、【二见。】韩非子、贾子新书、准南子、【三见。】盐铁论、说苑诸书,可以肯定是古代的一件大事。
比较古老的说法为三苗是九黎蚩尤氏的后代。【尚书吕刑以及楚语。】又说三苗、九黎都是颛顼的后代。【山海经大荒北经。】如果是这样子,那么三苗和虞夏是同族相争。史记说:昌意取蜀山氏女生下了颛顼。蜀山即是涿鹿之山,涿鹿又是蚩尤的故乡,那么虞、夏与三苗的这一战争,就好像黄帝与蚩尤的斗争,都几乎在今河南西境北及山西两省黄河中游的两岸。
魏策吴起说过:“昔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洞庭之水,汶山在其南,衡山在其北。”后世误认为渭水在湖湘之间。只有洞庭、彭蠡地位左右互换,又说古衡山不是指湖南,并且不在三苗的北方。古河域也有叫彭蠡的地方。【详见吕氏春秋爱类、淮南人间训。】江北汉水流域也有叫洞庭的地方。【楚辞所泳洞庭是也。】春秋时期河东地区有茅戎,又有陆浑蛮氏,也称为戎蛮子。杜注说:“在河南新城县。”苗与茅、蛮发同一声。古三苗疆域大概便以此衡量。正好和虞、夏地盘接壤。舜、禹驱赶逼迫苗民,缓慢的向西迁徙,这就是所说的“窜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如果三苗在湖湘等地,不应该驱逐到今天的甘肃境内。古时候又说:三苗,姜姓。尚书吕刑说到苗民制刑,吕国河南南阳,正是古代四岳姜姓的聚居地,本来是古时候苗族的地盘,故引以为诫罢了。【范氏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其国近南岳。”汉人多指南阳衡山为南岳。】
又有禹、启与有扈部的战事。启讨伐有扈,详情见尚书甘誓、吕览先己诸篇。郑玄以为在魏。大战于甘,即左氏王子带兵出征邑也。【见僖二十四年。】地址在今洛阳的东南方。尚书甘誓,墨子引作禹誓,庄子人间世也说:“禹王攻击有扈。”吕氏召类云:“禹攻曹魏、屈鷔、有扈以行其教。”是禹王朝时势力向东扩散到扈。汉书地理志:右扶风鄠县古有扈国。特以同音说之,恐不如郑玄以为在东者为信。【高诱注:“有扈是夏启庶出的兄长,因为尧、舜举贤,禹偏偏让位给子,因此讨伐启。”那么和墨子、庄子所说的均不符合,恐怕是后人猜测说出的。】因此自舜、禹、启以来,虞、夏氏族驱逐苗民来巩固西方边境,又攻击有扈部来扩张东边的领土。
大多说夏人先发源于今河南嵩山山脉的中部,在伊、洛上游,夏朝的势力依次沿着伊、洛向东北下游扩张。另一方向自河南省西部向北渡过黄河抵达今山西省的南部,东及太行山南端尽头的以西。因此其地都称为大夏。史记说:“禹凿龙门,通往大夏。”又说:“齐桓公讨伐大夏国。”左传祝佗说:“唐叔封于夏墟。”古时候的人又说禹定都安邑,都指的是山西南部中条山经过南方沿河一带而说。又一方面则说沿河南边向东往下,慢慢的到达于今山东、河北境内,于是与东方黄河下游各个民族势力相接触。这可以和后羿、寒浞与少康中兴的事一起说之。【此事见左传襄公四年、哀公元年。】后羿本国在锄(河南北部滑县东),【史记正义引括地志:“故锄城在滑州卫城县东十里。”即今滑县东十五里之锄城。】入夏朝为臣而迁到有穷。【史记正义引晋地记:“河南有穷谷,本有穷氏所迁。”左传定公七年:“单武公、刘桓公败尹氏于穷谷”,文选洛神赋注引华延洛阳记:“城南五十里有通谷”,就是那个地方,后人因“穷”名不美而易之。】因太康之畋于洛表,【水内为汭,外为表,洛表,洛之南。】拒绝太康而入居斟寻。【史记夏本纪正义引臣瓒汉书音义:“斟寻在河南。”竹出纪年:“太康住在斟寻,羿也住在斟寻,桀又居之。”左传(昭二十三年):“郊、寻溃”,杜注:“巩县西南有在名鄩中。”张仪列传正义引括地志:“巩县西南五十八里故鄩城。”】取代夏朝当皇帝,又被他的大臣寒浞灭亡。寒国名,本来在东方。【杜预云:“北海平寿县东有寒亭。”今山东潍县东北五十里。】浞又取代后羿,又灭夏朝的斟灌。【“斟灌”殆即“武观”,夏后相(太康子)为羿所逼,出依斟灌,见吴世家集解,及左哀元年疏引贾逹说。灌临河津,故亦曰“灌津”。为斟姓之墟,故曰“斟观”。在今山东曹县西故观城。即春秋卫国地界。其时夏都盖自斟寻东北退至斟灌。】使其二子浇处过,豷处弋。【“斟灌”或作“斟戈”,则戈即灌也。则“过”或即是:“鄩”。盖寒浞灭此二邑而分使二子处之。】而夏后相的儿子少康出走前往有虞,【在河南。左传杜注:“梁国有虞县。”】夏臣伯靡自有鬲氏【水经注:“大河渎西流经西平原鬲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鬲津,故有穷氏后羿国。”】杀寒浞。而少康自尽【汉书续志:“梁国虞有纶城,少康邑。”在今归德。】复国。【少康灭浇于过,至其子杼。又灭豷于戈。寒氏遂亡。】此一事可以见夏代国家的规模已经颇为壮大。有同一个主人、属邑、分国、敌国等关系,不能仅仅以游牧民族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