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语录·中医治疗新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望闻问切——辨证疗疾

我国中医最讲究辨证论治,这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可以说,中医最基本的精华就包括在辨证和论治两个过程中。

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原则,正是辨证论治实质的体现。在具体治疗疾病时,通过辨证就可以分别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的原则,这也是中医的主要特色。

秦越人创立望闻问切

在春秋战国时期,华北平原的东部有座三川郡,当时是齐国的属地。一个忠厚勤善的秦姓穷苦人家出生了一个男婴,他的父亲是城里一家药铺的伙计,母亲以纺织为业。夫妻两人求医拜神,年近40岁方得贵子,在一个黄道吉日,秦氏夫妻请一位卜卦先生给儿子起名“越人”。

秦越人天资聪明,五六岁奇闻过耳能述,八九岁读私塾,读书过目能诵,放学回来,经常帮着父亲摊晒药材。迫于生计,在秦越人十一二岁时,父母把他送到了城内一家客店当小伙计,他手脚勤快,待客如宾,又知书达理,很得老板和来往客人的喜爱。

当时民间医学家长桑君在这一带给人治病时,就住在小越人的客店里,长桑君诊病不分贵贱,小越人非常尊重这位老医生,总是跑前跑后地打水倒茶,并且还经常给长桑君当看病的帮手。

时间一久,长桑君看小越人相貌异常,才智超人即不骄傲自恃,而且对医术药草兴趣颇浓,于是有意收他为传人。

长桑君在当地行医10余载,经过10多年的考察,见秦越人侍奉如一,虚心学习不倦,这才唤他到一个无人之地,郑重告诉他:“我看你天性善良忠厚,人又聪慧稳重,大度能容会体谅人情,气血沉稳异常,是个良医大家的佳材,故千里寻徒到此。可惜,因有法缘耽搁,晚来几年,你年龄多长了几岁,误掉些时光。也是天意如此。叫你受蒙童之育,是来不及了。只好三分药力,三分人力,四分本性,助你天地元功了。”

长桑君说完,取出宝贵竹简,交给秦越人。然后,耳提面授秦越人心记和禁传的秘方。最后,老人又从怀里取出一个小药葫芦交给秦越人说:“用未沾及地面的水服用此药30天,就可以看见隐秘之物了。”然后突然就不见了。

秦越人恭敬地望空拜了三拜,一边精读长桑君赠的竹简,一边依照他的话服药。30天后,果然眼明如镜,不仅能够看见人的五脏六腑,而且能看见墙另一边的人。

秦越人全面掌握了针灸、砭石、汤液、熨法等多种治疗方法,对传统的诊断方法望、闻、问、切有很深的造诣,四诊中尤擅长望诊和切诊。他深入民间,为劳动群众解除疾苦,为满足百姓需要而施展自己广博的医术。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特有的才能,游历了大半个中国,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人们称赞他像喜鹊一样,走到那里把吉祥带到那里,于是称他为“扁鹊”。

在扁鹊之前,切脉法已在祖国医学界广为尊崇,黄帝时岐伯传授的“三部九候法”,这种切脉部位很多,几乎凡有脉管显露或脉动应手、应衣的地方都要进行切脉,俗称“遍身诊法”。这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极其麻烦,往往半天才能诊治几个病人,一些急性病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治。

扁鹊由于具有很强的透视功能,在多次医疗实践中他发现: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也行三寸,脉行于身,复会于手太阴。而手太阴之脉动,位于“寸口”。此后每来患者他就先切“寸口”脉象,并把结果与三部九候法诊断结果比较,结果一模一样。

于是他便得出结论:寸口之脉,是脉之大会,五脏六腑之终始;独取寸口,便可以判断一个病人的生死和吉凶。

有一次,扁鹊行医到了虢国,虢国王太子患尸厥症休克而气息几绝,国王和大臣们均以为太子已逝,忙着为太子料理后事。

扁鹊闻说此情,即往王宫视探,在得到国王和侍医的允许后,为病人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检查。他告诉国王,太子并没有死亡,自荐可以进行治疗。

国王接受了扁鹊的建议,于是他便命令弟子子阳给太子针灸三阳五会穴,过了一会儿,太子便慢慢苏醒过来;他又命令另一位弟子子豹用药物热敷,熨帖病人两侧胸胁部,太子即可慢慢坐起身来,接着他按太子的恢复情况,令弟子子游按摩,子同侍汤药等。

进行了20多天的内服药物和按摩治疗,调理其阴阳气血,虢太子便逐渐康复。

这个消息很快在虢国传开,人们都说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但是,扁鹊却实事求是地告诉大家:“越人并非有什么起死回生之术,只是太子并未真死,自当生也,越人能帮助他恢复健康而已。”这种科学的观点,谦虚的态度,一直在我国历代医学家中传为美谈佳话。

扁鹊对切脉和其他诊断疾病的手段,都有较好地掌握。他曾这样对别人讲:“夫越人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有一次,扁鹊晋见蔡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蔡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

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

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

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当然切脉诊断尤为扁鹊之所长。有一次,赵简子病了,来势凶猛,5天时就昏迷不省人事,赵国群臣都很惊慌,扁鹊为赵简子切脉后认为:病人的脉象是正常的,并非死症。经过调治,果然痊愈。

这个病例显示了扁鹊切脉诊断技术的高明,结合他在虢国切脉诊断太子疾病并“起死回生”的事例,人们对他的脉学成就是非常推崇的。

张仲景创立辨证论治

150年农历正月十八,正是东汉时期南阳郡涅阳县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诞生了一个男婴,其父张宗汉曾在朝为官,由于这是他的第二个儿子,于是取名“仲景”。

由于家庭条件还比较优裕,于是张仲景从小就接触了许多典籍,他从史书上看到了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后,对扁鹊产生了敬佩之情,从此发誓成为扁鹊那样的名医。

张仲景从此嗜好医学,他“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10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当时,在张仲景的宗族中有个叔父叫张伯祖,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为了学习医学,就去拜他做老师。

张伯祖见他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尽得其传。

当时有一个南阳名医叫沈槐,已经70多岁了,但无子女,后继无人,没法将医术传给子孙,慢慢愁成病了。他的病谁也看不好,病越来越重。

张仲景知道后,给他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各一斤,搓成团,外用朱砂涂上,叫他一顿吃完。

沈槐看了药方,觉得很好笑,叫家人按方做好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指着药丸取笑张仲景,天天如此,但不知不觉间病就好了。沈槐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张仲景对他使用了一种“情志疗法”,不由对张仲景又佩服,又惭愧。

情志疗法即运用情志相胜理论治疗情志病证或躯体病症的疗法。《内经》按五行归属,将情志与五脏的关系概括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肺在志为忧”、“脾在志为思”、“肾在志为恐”,由于情志致病主要影响五脏气机,故情志病证应运用情志相胜理论,并以协调五脏气机为治疗目的。因此情志疗法也有“五行相胜”和非“五行相胜”之分。

这一年,张仲景的弟弟要出外做生意,临行时说:“哥哥,我这次要出远门,你给我看看,日后有没有大症候!”

张仲景给弟弟抚了抚脉,说:“明年只怕你要长个瘩背疮!”

弟弟惊讶道:“哎呀!常听你说,疮怕有名,病怕无名,长个瘩背疮,我眼看不见,手摸不着,怎么治呀?”

张仲景说:“不要怕!我给你开个药单,到时候,服了这副药,把疮挪到屁股的软肉上好了。日后谁识得瘩背疮,就叫谁医治。谁治好了,要给我来个信。”

弟弟放心地走了。张仲景的弟弟到湖北做了一年生意,第二年在襄阳,一天突然觉得脊背上疼痛,忙照哥哥开的药单取副药一吃了。不几日,疮真的从屁股上发了。他求遍襄阳的郎中,这个说是疖子,那个说是毒疮,都不识得。

后来,同济药堂有个名医“王神仙”,他看后笑了笑,说:“这原是个瘩背疮嘛!是谁把它挪到屁股上啦?”

张仲景的弟弟回答:“是我哥哥挪的”。

王神仙说:“他既然能挪,一定能治啦!”

张仲景的弟弟说:“他远在南阳,远水不解近渴。还望先生劳神治治吧!”

王神仙当下开了药方。张仲景的弟弟吃了药,又贴了几张膏药,不多久,疮就好了,他随即给哥哥写了封信。张仲景接到书信,十分高兴,立即准备盘费,打点好行装,步行奔襄阳而来。

这天一清早,襄阳同济药堂的大门前,站着一位身背行李,手拿雨伞的年轻后生,他向管家的央求说:“我从河南来,生活没有着落,请贵店收留我当伙计吧!”

王神仙闻声从药店走出来。他见后生年轻利落,就说:“好吧!我这里缺人,就收你当个炮制药材的伙计吧!”这个后生,就是张仲景。

从此,张仲景就在同济药堂住下来。他聪明好学,药理纯熟,不但熟悉各种中草药的性能,而且炮制药材,干得又快又好,没几天,就被王神仙替换至药铺当司药。他管司药,又管看病,店里的人有个头疼发热,也来找他诊治,大伙都称赞他是二先生!

王神仙看二先生确有两手,就让他做自己的帮手。王神仙抚脉看病,他抄药单;王神仙遇着疑难病症,抚了脉再叫他摸摸,好叫他明了病在哪里,怎样医治。张仲景把这些医理深深地记在心上,写在本子上,就这样度过了一年。

这天,一个骑驴的老者,匆匆来到药店,说他儿子得了急症候,请上王神仙去了。约摸半个时辰,老者拿回个药方,来到药店取药。

张仲景见药方内有毒药藤黄,知道病人肚内有虫,这味药是治虫的。但又见藤黄只开了5钱,就迟疑了一下,随后抓了药叫带走了。不一会,王神仙回来了。他下了驴,就要到后院歇息。张仲景忙走上前道:“先生慢走!病人很快还要来请的!”

王神仙惊奇道:“病人好啦,还来做什么?”

张仲景说“恕学生直言。藤黄能毒死人体内的虫,便要一两的量才行。先生只开五钱,只能把虫毒昏等它返醒过来,会更凶恶。再用药也不灵了,只怕病人还有性命危险哩!”

王神仙听了,正在半年半疑,忽然那老者痛哭流涕地急匆匆跑来,呼叫道:“王先生!不得了啦!我儿疼得死去活来,你快去看看吧!”

王神仙顿时慌了手脚,急得额上直冒冷汗,在店里左转右转不敢去。

张仲景看了,笑着上前道:“先生,不管是吉是凶,学生冒昧,情愿替先生去一趟!”当下骑着毛驴走了。

这时候,病人疼得在地上直打滚。张仲景一看就知道是虫在作怪,只见他不慌不忙,掏出3寸银针,叫病人脱去衣服,看准穴位,捻动手指,照着虫的头部刺了进去。

虫头被刺中,死命地挣扎。只听病人疼得“哎哟”一声,昏了过去。老者一看大惊失色。张仲景却呵呵笑着说:“别害怕,虫已经被刺死了!”说罢病人呻吟两声,醒了过来。

张仲景又开了一副泻药,让病人吃下。顷刻,一根尺把长的大虫被排泄出来,病人完全好了。

王神仙知道后,又惊又喜,问道:“二先生,你到底是什么人?”

张仲景说:“我姓张,名机,字仲景,到这里拜师学医来啦!”

王神仙说:“哎哟哟,可不敢当!”立刻摆宴款待。后来张仲景回到南阳,两人还相互交往,成了医学上的好朋友。

张仲景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术提高很快,同时收集了许多治病的验方,成为一方有名的良医。汉灵帝时,张仲景由于医术超群,加之为人诚恳,不分贫贱,有求必应,因此南阳老百姓推举他为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张仲景为拯救百姓,常常是在公堂上,边断官司边行医,忙里偷闲给穷苦百姓切脉开方,分文不收。他常在自己的名字前冠以“坐堂医生”4个字。这就是后世中医常以“某某堂”的由来,并将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统称为“坐堂医生”。

张仲景经过10多年的努力,他勤求古训,博采众方,集前人之大成,揽四代之精华,写出了不朽的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这部医书熔理、法、方、药于一炉,开辨证论治之先河,形成了独特的我国医学思想体系,对于推动后世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仲景在中药方面的贡献是发明了多种汤方。如麻黄汤类、桂枝汤类、葛根汤类、柴胡汤类、栀豉汤类、承气汤类、泻心汤类、白虎汤类、五苓散类、四逆汤类、理中汤类等,大大丰富了中药治疗的内容。

此外,张仲景还提出“舍脉从证,舍证从脉”的灵活辨证方法,在讨论治疗中要根据病情的标本缓急,运用先表后里,先里后表以及表里兼治的方法,并对治疗的禁忌,以及针灸综合疗法,都有所论述。

张仲景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从而使中华民族的医学独具特色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孙思邈采取辨证施治

孙思邈生于581年。他天资聪敏,治学精勤,善言老庄,喜好释典,通经史,知百家,是集佛、道、儒三教于一身的饱学之士。

孙思邈自幼多病,为筹汤药之资几乎罄尽家产,生活显得极为困难,但他从不为此而放松经史、医药知识的学习。20岁时,他开始行医于乡邻亲友之间,每得良效。自己多病的身体,也靠自行调治变得强壮起来。

从此,孙思邈更加勤奋地钻研古代名医的著作,寻求民间的治病经验,往往因为一个单方、一味药物、一种炮炙方法等,不远千里虚心向人请教。因此,他的医疗技术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医名鹊起。

孙思邈刚开始行医时,就在故乡孙家原村。有一次,邻里的一对中年夫妇抱着小孩,急急忙忙地找他看病。小孩呕吐不止,手捂腹部喊痛,父母慌得不知所措。

孙思邈仔细诊断后,认为是受寒而得。这时看到旁边有一堆锯末,他忽然有所醒悟:檀香木理气止痛,其锯末也有同样效果。于是他抓了一把锯末,让父亲加点生姜作为引子,当即熬药服下。

夫妇半信半疑地回到家,照他说的方法煎药,孩子喝了后,果然呕停痛止,病很快就好了。夫妇俩高兴地逢人就说,孙思邈医术高明,救了小孩的命。从此他在乡里声名大振,得到周围村庄乡亲们的信任,一有病便纷纷前来就医。

孙思邈所用方法中,檀香为檀香科植物檀香的心材,性味辛温,功能理气止痛,温中和胃,主治恶心呕吐,脘腹胀痛。生姜为姜科植物姜的根茎鲜品,性味辛温,功能散寒解表,温中止呕,主治畏寒呕吐,风寒表证等。两药配伍,温中止痛,理气降逆,故获良效。

孙思邈出外行医,有一天正在行走,忽然看见一行出殡队伍迎面而来。他停在路边,忽然上前一步,按住棺材大喊:“且慢!”

送殡的人以为他是疯子要赶走。

孙思邈便说:“这人还没死,你们怎么忍心埋了呢?”

众人说人早死了,你不要胡说。

孙思邈说:“人要死了,血会凝固的,你们看棺材底下正在滴着鲜血。”

众人果然发现有血丝向外流,就打开棺材请孙思邈看。只见有个妇人面黄如纸,而且怀有身孕。丈夫哭诉说结婚10年没生育,这次怀孕几月,昨天忽然胎动并大出血。

孙思邈试了妇人的鼻息和脉象,以红花烟熏其鼻孔,又急取琥珀粉灌服,孕妇很快苏醒过来。他又送给病家一副药、一幅图,嘱咐把病人抬回去,喝下这副药,再按图接生,保证母子平安。

后来妇人果然顺利生下个胖娃娃,于是众人把他当成了神仙,孙思邈却说:“此乃琥珀之功也。”

孙思邈有一天到青城山上采药,师徒们在混元顶松林中休息时,发现不远处有一只雌鹤卧倒在地,好像生病了,旁边几只幼鹤在哀鸣。过了一会儿,空中飞来一只白鹤,嘴里叼着几株草药,从高空落下,幼鹤便急忙把药送去,病鹤吃药后不久,病果然好了。

孙思邈感到很意外,将散落的药与自己采的药进行对照,才知这药是川芎,具有活血止痛作用。于是他不禁吟道:

川西青城天下幽,神仙洞府第一流。

白鹤巧衔送仙药,来自苍穹云霄头。

孙思邈善于发现各种中药材的性能,被后人奉为“药王”。关于他的民间传说很多,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他精湛的医术。其中,他用密蒙花为小白龙治眼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孙思邈还神奇地采用悬丝诊脉,用针灸治好了皇后的难产病,唐太宗非常高兴,赏赐他金银财宝,封他官。孙思邈都没有接受。唐太宗就封他为药中之王,并赐予他冲天翅的王冠和赭黄色的王袍。

开国元勋尉迟敬德听到消息后大为不悦,心想自己为唐朝打天下,屡立战功,也没有封王,孙思邈进京才几天,竟得到如此殊荣。他要追赶孙思邈,夺回王袍王冠。

孙思邈预知有人要来夺王袍,就把冲天翅扳成顺天翅,把黄袍翻穿成红袍。

敬德领兵追到灞桥时,见孙思邈身穿红袍,头戴顺天翅,在柳荫之下恭候。敬德感到不好意思,便改口说:“我专程赶来,想讨些灵丹妙药。”

孙思邈于是送给敬德灵丹十八丸,保他东征胜利。后来敬德后悔自己不该妒忌,便击掌发誓,愿在孙思邈成圣后站班助威,听凭调用。

四川阆中古称“保宁府”。远古时候,这里本是一片穷山恶水的不毛之地。后来,玉皇大帝派小白龙到这里来治理山水。他不辞劳苦,呼风唤雨,将阆中打造得处处山泉清冽,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谁知有一年却忽遭大旱,一连七八个月没下过一滴雨,土地龟裂,本来烟波浩渺的嘉陵江也干涸见底断了流。

小白龙眼见就要颗粒不收,生灵涂炭,一时间肝胆俱裂,血泪横流,“嗷嗷”放声大哭。震天动地的哭声感动了玉帝,玉帝便恩准他耕云播雨,以解芸芸众生的燃眉之急。然而,小白龙却从此一病不起,两眼红肿疼痛,泪如热汤,长流不止,倘不及时治疗,他就很快要双目失明,变成一条瞎龙。

恰在这时,孙思邈来到阆中采药。孙思邈一见小白龙的眼睛又红又肿,心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他仔细地把了脉,看过舌头,长叹一口气说:“此病根在久郁伤肝,虽然病得不轻,但照我的方法治疗,不出7天就会全好。”

孙思邈说着,便从身旁的药箱里掏出一大把密蒙花,洗净,加水熬汤。随后用药汤洗过小白龙的眼睛,又让他喝了剩下的一半密蒙花水。

在孙思邈悉心地治疗下,果然不到7天,小白龙的眼睛红肿全消,又变得明亮清澈了。后人为了缅怀孙思邈和小白龙,便将这个故事塑在了大佛寺的药王殿里。

就针灸与药物治疗的关系而言,孙思邈很重视针灸与药物并用的综合治疗原则,指出:“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也;针灸不药,药不针灸,尤非良医也。知针知药,固是良医。”也就是说,孙思邈认为良医的标准必须是既精于针灸,也精于方药,这是很有道理的。

孙思邈对辨证施治原则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强调:“或一病用数十穴,或数病共一穴,皆临时斟酌做法用之。”

孙思邈在甄权针灸图的基础上创造性绘制了3幅大型彩色针灸经络俞穴挂图,3幅图分别将人体正、背、侧面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用不同颜色绘出,创彩色针灸绘图之始,这对提高针灸教学质量、准确取穴定位等有着重要的作用。

另外,疗效显著的“阿是穴”也是《千金方》中最先记载的。据说有一天,一个患腿痛的病人来找孙思邈看病。孙思邈按通常的药方开了一些药,病人一连吃了好几天,可病情未见好转。

孙思邈就改用针灸给他治疗。扎了好几次针,可病人的腿痛仍丝毫没有减轻。孙思邈查遍了几乎所有有关的书籍,可是都没有找到一个有效的穴位。他想:除了书上所记载的300多个穴位,是否还存在尚未发现的有效穴位呢?

孙思邈决定大胆地尝试,探索新的穴位。他耐心地在病人的腿上摸来摸去,摸一处,掐一下,然后问道:“这儿的感觉怎样?”

终于,病人突然皱着眉头大叫起来:“啊!是,是,就是这儿痛!”孙思邈随即在这个部位扎了一针,病人的腿痛顿时就解除了,高兴地说:“好了,好了,一点也不痛了!”

病人走后,孙思邈想为这个穴位起个名字并记录下来。起个什么名字好呢?想着想着,病人那句话突然又在耳边回响:“啊!是,是,就是这儿痛!”对了,孙思邈轻轻一击桌子,就叫它“阿是穴”吧!一个形象化的名字就这样产生了。

“阿是穴”的发现,使针灸治疗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哪里痛就在哪里扎针,这种方法称为“以痛取穴”。从此,这种穴位也被统称为“阿是穴”。

孙思邈非常注意按摩导引之术,提倡吐故纳新的静功和熊经鸱顾的动功相结合的锻炼方式,劝告老年人要从事一些不致疲劳的轻体力劳动。还强调人们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食用不熟、不净、有毒的食物,饮食不得过量,咀嚼要细、吞咽要缓,饭后要漱口、要散步,睡眠时不要张口、不要蒙头。

他提出的这些细微、具体的要求,都是符合科学道理的。他以自己超乎常人的寿命,证明了他的养生理论不是妄说,而是真诠。

朱丹溪巧用奇法治奇病

朱丹溪,生于1281年,浙江义乌赤岸人。他所居的赤岸村,原名蒲墟村,后改名赤岸村,继而又改为丹溪村。所以人们尊称他为“丹溪先生”或“丹溪翁”。

朱丹溪祖父名环,父名元,母戚氏出身名门。祖父辈均以孝闻名乡里。朱丹溪的堂曾祖朱杓精通医学,著有《卫生普济方》,重医德。堂祖父叔麒是宋咸淳进士,晚年从事医学,医德十分高尚,他们均对丹溪有一定的影响。

朱丹溪自幼聪敏好学,日记千言。1295年,他的父亲因病去世,朱丹溪和两个弟弟都尚年幼,全家靠戚氏一人支撑。在逆境中成长的朱丹溪,性格豪迈,见义勇为,从不肯屈之人下,因而深得民众的拥护。

朱丹溪30岁时母亲患病,看了许多医生都束手无策,因此他就立志学医。他刻苦钻研《素问》等书,“阙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克服了学习上的种种困难,经过5年的勤奋苦学,既治好了母亲的病,也为日后的医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朱丹溪36岁时,他在强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到东阳从师许谦学习理学。过了4年,许谦卧病日久,于是,朱丹溪决意断绝仕途,专心从事医学事业。他一心扑在医学上,学业大有长进。过了两年,丹溪42岁时,治愈了许谦多年的顽疾。

1325年,朱丹溪45岁,渡钱塘江,千里迢迢来到吴中,后到宛陵,上南徐,辗转建业,但始终没有找到一位适合当老师的人。有人告知,杭州罗知悌医术高明,学问精湛,他就不顾夏日的炎热,日夜兼程,匆忙赶到杭州求教。

罗知悌对朱丹溪既有理论的传授,又有实践的教诲。使朱丹溪的医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年半后,罗知悌去世。丹溪安葬了师傅后回到义乌老家。朱丹溪济世救人,为百姓治病,数年后声誉顿著。

朱丹溪的医学成就,主要是“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倡导滋阴学说。而且,朱丹溪还善于用以些出人意料的疗法来治疗病症。

一天,朱丹溪出诊。在城门外,见一群流氓正在欺负一个农民。只见一个流氓夺过旁人的扁担,趁对方不备,狠狠地朝农民后背腰脊处打去。只听得农民一声惨叫,顿时脸孔蜡黄,一个坐马跌,跌倒在地。

朱丹溪立即分开人群冲上去,接住打手的扁担,抬起脚就朝农民受伤的腰脊处踢了一脚,一边轻描淡写地说:“算了,算了!”围观的人们见一向正义的朱丹溪此举都大为惊讶。

跌倒在地的农民痛斥朱丹溪,朱丹溪见这农民自己能从地上站起来,便微笑道:“不要急。我问你,当时你挨了一扁担,马上跌坐在地,你是否还记得,耳朵里发出‘嗡嗡’之声,下肢一阵麻木……”

农民呆了一下,然后说:“是这样。”

朱丹溪说:“我踢你一脚,是因为你的腰部当时已经受损移位,如不及时复位,将会引起终身瘫痪。踢了你后,你又感到怎么样?”

农民想,对呀!踢一脚不是反而能站起了吗?原来这一脚是替他治伤的啊!当下农民连连赔罪。

婺州城里有位坐馆教书的郑老先生,一次弯腰去捡地上的一张纸,只觉腰部一阵剧痛,就再也伸不直,成了两头弓的驼背公公了。请了多少医生都治不好,因为稍稍一动,他就喊天叫地,疼痛难受。他的儿子就去请来了朱丹溪。

朱丹溪问过起病原因,切切脉,看看舌苔,也觉得这个病难治。夜深了,他怎么也睡不着,索性下床踱步,走走坐坐,坐坐走走,一不小心,坐偏了椅子。只听“啪嗒”一声,一个踉跄差点坐空跌倒。

这一吓却吓出个好主意来了。朱丹溪连夜叫醒郑老先生的儿子,将自己的主意告诉他,并要他绝对保密。郑老先生的儿子连忙去搀扶父亲,来到朱丹溪的住房。正当郑老先生在一把交椅上坐下时,听得“扑”的一声,椅子的后脚断裂,人一个踉跄险些儿仰面朝天。

说时迟,那时快,在旁的朱丹溪左手拖牢他的右臂,右手立即顶住他的腰脊,顺势用手一按,说也奇怪,未听他叫一声痛,他的腰板却已经挺直了。

原来这正是朱丹溪事先安排好使其腰骨复位的妙法。郑老先生虽然吓出一身冷汗,却意外地治好了病,那高兴劲儿就甭提了,马上决定让儿子做朱丹溪的入室弟子。

有一个女子20多岁,患了怪病不吃东西。每天只吃一点点东西,没食欲,整天不说话。脸冲着墙,有大半年了。父母着急,所以请了许多医生。来了后都觉得奇怪,这是什么病呀?都没有治疗思路,方子也不灵。

朱丹溪被请来了,他也觉得奇怪。因为这姑娘根本不搭理他。诊脉完他有点数了,把父母都叫出来,其他人回避一下。跟他们说:“没出嫁是吧?她想男人了。”

这父母一听,真是神医呀!真跟这事有关。原来姑娘已经订婚了,但是订婚后小伙子到广东经商了。这本是好事,可是他一走几年没回来,还音讯皆无。她受不了患上了病。

朱丹溪确定了病的来因,这是情志而导致的疾病。他跟父母说:“此思想气结病,是不能单独用药物来治疗的。你们要是接受,她思虑过重,我要气她来治她。但有条件,要知道我是在治病,不要因此记恨我。”

父亲说:“行,你去吧。我们心里有数。”

朱丹溪走进房间,上去指着姑娘说:“你可不怎么样,不守妇道呀。你有人家了,怎么能又看上别人了?”

姑娘开始生气了。朱丹溪还不够,上去给她一耳光。她大怒而哭。朱丹溪于是出去叫父母来劝。

姑娘慢慢气消了,不哭了,而且哭得饿了,开口要吃东西。父母感觉奇怪呀!原来朱丹溪使用的就是情志疗法,以情胜情。

朱丹溪又跟她父亲商量,使个小花样,假装说这个未婚来信了,不久要回家了,他们要成亲了。结果读了之后,姑娘很高兴,没多久,她的未婚还真回来,她的病也彻底好了。

朱丹溪有很多利用情志对人的影响治病的例子,于是后世都说“杂病用丹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