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语录·中医治疗新解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百病神针——针灸疗法

自从我们的祖先伏羲氏创立先天八卦,并依照此理论认识人体穴位,使用最原始的针灸、刮痧等方法治疗疾病,因此针灸疗法可以说是在先民最初认识基础上最早应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可谓中医之祖。

针灸经过历代完善发展,成为我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祖国医学遗产的一部分。千百年来,对保卫健康,繁衍民族,有过卓越的贡献,一直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伏羲创八卦开穴治疾

当天地还没有分开的时候,宇宙的景象就只是黑暗混沌的一团,好像一个大鸡蛋。我们的老祖宗盘古就孕育在这个大鸡蛋中。

盘古在大鸡蛋中孕育着,成长着,呼呼地睡着觉,这样一直经过了18000年。有一天,他忽然睡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前面漆黑黏糊的一片,什么也看不见,闷得人心慌慌。

盘古感到很难受,心里一生气,不知道从哪里抓过来一把大板斧,朝着眼前的黑暗混沌用力一挥,只听得山崩地裂似的一声响,“哗喇!”大鸡蛋突然破裂开来。其中有些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另外有些重而浊的东西,沉沉下降变成了地。

后来,盘古又把混沌的整个宇宙世界开了七窍,天地阴阳二气融合,于是人类和万物开始诞生了。

从人类诞生到新石器晚期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混沌未开、纯朴天真、无私无欲、顺其自然的状态下,大家白天生活在森林、草丛中,饿了便摘野果、挖草根为食,渴了则饮山泉河水。晚上便在山崖洞穴中群居。

此时,在西北昆仑山以南,有一相极乐的国土,叫华胥氏之国,国中有个叫华胥氏的姑娘,有一次她到风景美好的名叫雷泽的大沼泽去游玩,突然看泽边有一个圆圆的大大的痕迹,心中很奇怪,又感到很有趣,走上去就用力踏了一脚,顿时像醍醐灌顶一般,心中大动起来,陡然有一条长虹从天上下来,绕着她的身子转了一会就进入了她的身体,她于是怀孕了,后来便生下了我们的祖先伏羲。

由于大家都认为伏羲是天帝下凡,便尊伏羲为首领,而且有了天帝的概念,大家就感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上天在监视,于是便规范自己的言行,这样逐渐形成了好坏美丑善恶荣辱等自我意识和文化观念。

伏羲对人民的贡献很大,他带着人民开始了最原始的生产,并且教会了人民很多文明知识,而且他苦苦探索如何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的办法。

伏羲在麦积山西北的卦台山上仰观俯察时,突然从渭河北岸九龙山之阳的龙马洞飞出一匹龙马,身负图案,飞落在分心石上,伏羲看到后,顿悟出世间之事原来只是阴阳而已。

于是,伏羲用白点表示阳,黑点表示阴,用阴、阳符号来区分男女性别,日、月、白、昼,表现宇宙自然、地理、气候、天文、人与自然环境、人体形态、脏腑、表里等,从此创立了太极、阴阳、五行、八卦学说。

这种思想也从相互消长的发展中形成并奠定了古中医的理论构架,从而促进了中医药学的开端。

《帝王世纪》记载:“伏羲氏……乃尝百草而制九针,以拯妖枉焉”。伏羲尝百药创建了我国最早的中药学,天水自然地理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是野生药材生长得天独厚的天然药苑,天水山川有约600余种中草药,市场流通的常用的约400余种。

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采摘野果、根茎、花、叶为主要的食物,居住条件十分简陋,感风寒,中酷暑,食毒物,各种疾病随时发生。以伏羲为代表的我国先民,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初步总结认识了生长在阴湿和阳坡地带,各种常见植物的药用价值,形成了我国最早的中药学。

当时人们都住在阴暗潮湿山洞的祖先,与野兽搏斗过程中,难免发生风湿和伤痛,他们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会用物去揉按、捶击痛处以减轻痛苦,或用一种楔状石块叩击身体,或放出一些血液以缓解疼痛,这样就逐步创造了以砭石为工具的医疗方法,这就是针刺和刮痧的萌芽。

《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这是我国远古人类以砭石代针治病的佐证。

伏羲氏把石头磨制成各种形状的石针,用以刺激人体阴经和阳经某些部位达到治疗的目的。虽然九针在此时尚无明确的名称,但伏羲既以制出石针,最初的经络、穴位等在当时已经初现端倪。因此,伏羲被我国后世医药学界奉为医药学、针灸学的始祖。

灸法产生于火的使用之后。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起初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后来发展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通过对比总结,发现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于是定型于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

伏羲还通过阴阳的变化,演绎组合出了四象和八卦。八卦是由阴爻与阳爻组成,但通过排列组合便形成一种借以通晓万物变化的体系,并成为后代中医的理论基础。

伏羲还根据多年的实践著成《皇帝针灸》,成为古代三世医学的重要内容。从伏羲九针演进的砭石疗法是我国古代最原始的医疗保健技术之一,是中医传统的外治疗法,这都充分说明了伏羲古中医药学对祖国中医药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中医药学的形成发展是伏羲氏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框架。所以,伏羲是中医药学当之无愧的始祖。

皇甫谧规范针灸理论

皇甫谧,生于215年,后来他的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皇甫谧小时候,过继给叔父,迁居新安。叔父、叔母很疼爱他。而皇甫谧自幼贪玩,无心向学,人们笑他是傻子。到了17岁,人高马大,竟“未通书史”,整天东游西荡,像脱缰的马。

叔母对皇甫谧如此调皮捣蛋非常气愤,恨铁不成钢,常常为他的前途而忧虑。

一天,她把贪玩的皇甫谧赶出家门,想要教训他。不料皇甫谧到了外边弄来了香瓜、甜果之类,洋洋自得地呈献给叔母,以为如此“孝顺”一番,便可平息叔母的盛怒。

谁知叔母更加气愤,接过瓜果,狠狠地摔在地上,流着泪说:“你快20岁了,还是志不存教,心不入道,你要真心孝顺父母,就得修身笃学。”

皇甫谧很受触动,噙着泪花向叔母发誓要悔过自新,改弦更张,矢志苦学,他尤其刻苦攻读我国传统的针灸疗法,虚心求教,一天也不懈怠。

对于针灸方面的经验,早在汉代以前医家已进行了系统总结。如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了多种周代编写的医书,其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也有许多论述针灸的内容;东汉初期针灸名医涪翁还有《针经》的专述。

但是晋代以前涉及针灸内容的医书,“其父深奥”,“文多重复,错互非一”。加上当时用竹木简刻书,书被视为秘宝,普通的人是不易得到的。

由于参考书奇缺,这给皇甫谧编撰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皇甫谧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他用百折不挠的精神,设法借来了需要的医书,经穷搜博采,获得了大量的资料。

皇甫谧于是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收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共12卷,128篇。内容包括脏腑、经络、腧穴、病机、诊断、治疗等。书中校正了当时的腧穴总数的穴位654个,记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说明了各种操作方法。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有重大价值的针灸学专著,被人们称作“中医针灸学之祖”。

《针灸甲乙经》在针灸理论上,除了强调“上工治未病”之病,并要求一位高明的针灸医生要学会运用针灸来达到保健预防疾病之目的。皇甫谧所指出的“中工刺未成”仅能做到疾病早期治疗者,也只能算作一位比较好的针灸医生,即中工。这表现了该书对预防疾病和提倡早期治疗的重视。

然后,皇甫谧以“下工刺已衰,下工刺方袭”,将不能做到预见和早期诊断治疗的针灸医生则一概称之为下工、下下工,视之为不合格的针灸医生。这一先进思想促成了历代针灸医生的勤奋学习和为发展针灸作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针灸甲乙经》还对针灸用针之形状制作、针灸之禁忌、针灸经络、孔穴部位之考订、针灸的临床适应症、针灸操作方法,以及临床经验的总结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该书对针灸穴位之名称、部位、取穴方法等,逐一进行考订,并重新厘定孔穴之位置,同时增补了典籍未能收入的新穴,使全书定位孔穴达到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比《内经》增加189个穴位,即全身共有针灸穴位649个。

《针灸甲乙经》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针灸治疗的疾病和症状等共计800多种。例如该书所分述的热病、头痛、痓、疟、黄疸、寒热病、脾胃病、癫、狂、霍乱、喉痹、耳目口齿病、妇人病等,也基本上达到了条分缕析,内容比较丰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的治疗学水平。

《针灸甲乙经》还阐明了针灸的方法和临床禁忌,书中强调:

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合。

提示针灸医生为病人施治时,必须掌握时机,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不同病情,采用不同的针刺艾灸的手法和技术。要求选穴适宜,定穴准确,操作严谨,补泻手法适当等。

《针灸甲乙经》还在选穴治疗方面论述了后世始形成的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甲乙经》专篇阐述了每日时辰不同与选穴、针刺补泻方法的关系,这一时间医学问题至今在临床上还在应用,并为国际学者所注目和研究。

《针灸甲乙经》中关于针刺操作手法,从理论到具体操作要领,均作了比较具体的叙述。例如,持针之姿势和方法,针灸施术必须全神贯注,审视病人接受治疗前后的神态反应,掌握针刺之浅深、方向、轻重以及事故之预防。对留针时间、艾灸壮数、某穴禁针、某穴不能深刺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

所有这一切,既具有对前代经验的总结性,又富有一定的创造性,无论从文献学价值和指导后世针灸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王惟一完善针灸体系

1023年,宋仁宗赵祯诏令翰林医官院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考次针灸之法,绘制针灸图经,铸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之准则。

王惟一生于987年,是宋代著名针灸学家,曾任医学研究机构翰林医官院医官、为王室服务的殿中省尚药奉御等医药要职,他对古医书中之有关针灸理论、技术、明堂图经等有着深入的研究。

宋时针灸学非常盛行,但有关针灸学的古籍脱简错讹甚多,用以指导临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根据这些情况,王惟一及其同行,产生了统一针灸学的念头及设想,并多次上书皇帝,请求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及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及穴位的铜人,以统一针灸诸家之说。

在接到皇帝的旨意后,王惟一亲自设计铜人,从塑胚、制模以至铸造的全部过程,他都和工匠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历经4年,终于在1027年铸成了两座针灸铜人。

铸成后,仁宗看了赞不绝口,把它当做一件精湛的艺术品,经王惟一等在旁的医官介绍了铜人的用途和在医学上的价值之后,下旨把一座铜人放在医官院,让医生们学习参考;另一座放在宫里供鉴赏。并让史官把这件事作为一件大事,写入史册:“这铜人于天祯五年十月经‘御制’完成,以便传到后代。”

这时,王惟一又将自己编绘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献给仁宗,以作为铜人的注解和姊妹文献。仁宗阅后,非常高兴,又下了一道命令:“御编图经已经完成,把它刻在石上,以便传到后代。”

我国历史上铸造铜人之举虽然早已有之,但在普及和推广针灸医学并使经络穴位规范化方面,铸造针灸腧穴经络铜人确以宋代王惟一的创造为最早。

王惟一设计铸造的针灸铜人,体同成年男性,躯体外壳可以拆卸,胸腹腔能够打开,腔内五脏六腑可见,而且位置、形态、大小比例也较合理;体表则精刻人体14条经络沿任督二脉循行路线,各条经络之上的穴位悉备,并各注明穴位名称,尺寸比例正确,各与体腔相通。

针灸铜人是我国针灸医学教学最早而且是最珍贵的教学模型。平时,它发挥着穴位规范化的作用,教学时它是针灸学生等学习针灸经络穴位的依据。

根据文献记载:考试医学生时,铜人体表涂蜡,使经络被覆盖,孔穴被堵塞,然后再向体腔内注入水银,令被试者针刺,若取穴刺之有误,则针不能入;如果取穴正确无误,则针从孔穴刺入体腔内,拔针后水或水银即可从针眼中射出。设计如此精巧科学,实属罕见。

有了这样高级的教具,无疑大大方便了针灸教学,从而对统一穴位和促进针灸学术的发展,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两具针灸铜人铸成后,颇得国人之注目。12世纪中叶,宋金战争宋人失利,在宋金议和时,金人即以索取针灸铜人作为一项议和的条件,可见金统治阶级是如何看重针灸铜人。

王惟一《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共记载腧穴657个,其中青灵、厥阴俞、膏肓俞、灵台、阳关等穴,是王惟一总结宋代针灸学家常用孔穴而新增加的,因为这些穴位在《针灸甲乙经》一书中尚未收载。

关于穴位的排列方法,王惟一兼采《针灸甲乙经》和《千金方》之长,除四肢仍按十二经次序排列外,躯干穴位则分为偃、伏、侧、正四个方面进行叙述;头部、面部、肩部、侧颈项、侧腋、侧肋等,则按部位论述。这样的叙述既能使人了解古代经络系统,又有一定规律,而且便于学习记诵和临床取穴,很是实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宋代以前的针灸学成就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对宋代及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针灸铜人的设计和制造,更是医学史上的一大创举,两具铜人作为最早的人体模型和针灸直观教具,在医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王惟一为此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明代针灸研究进入高潮

针灸学的发展,在明代进入了它的一个高潮时期。其主要成就表现在:

一是对前代针灸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收集整理,出现了丰富的汇编性针灸著作,尤以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内容最为丰富,对后世针灸发展的影响也最大;二是开展了内容广泛的针刺手法的研究,并围绕着针灸手法研究形成了学术争鸣。

同时,灸法研究也趋于多样化,从艾炷的烧灼灸法向用艾卷的温热灸法发展,并于艾卷中加药,实现了辨证论灸的新学说。另外,整顿历代经外穴位,使之向规范化发展,形成“奇穴”,对扩大针灸学的治疗范围作出了新贡献。

宋代针灸铜人的铸造,是我国医学教育和针灸发展的一项重要创造。不论在宋代或金元时期,针灸铜人都被视为珍宝,它确实在针灸教学和普及针灸,正确掌握针灸经络穴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443年,明代朝廷为了针灸学发展的需要,继承宋代的优良传统,指定专人负责仿照宋代针灸铜人的式样,另行铸造了针灸铜人。由于铸造于明正统年间,即命名为“正统针灸铜人”。

明代著名针灸学家高武鉴于针灸穴位在男、女、儿童身上存在着差异,而且每多错误,他精心设计铸造了男型针灸铜人、女型针灸铜人和儿童型针灸铜人各一座,用以作为取穴定位的规范化标准,其用心可谓良苦,这对针灸学的发展肯定是很有益的。

明代对以针灸铜人为考试针灸医生的依据十分重视,往往以其针刺铜人能否得中来测其针灸水平的高低。如明初河南扶沟县针灸学家宁守道,即以精于针灸法应诏入京,经针刺铜人得中而被选为太医院院使。

据载,明代中叶仍以此法作为考试针灸医师技术水平的依据,如明孝宗朱廆樘听说针灸学家凌云很有名声,便把凌云从原籍浙江吴兴县召至京城,命太医院医官出针灸铜人,给铜人穿上衣服,然后出题命凌云以针刺之,凌云按题取穴针刺无不中,孝宗即授予太医院御医。

明代影响较大的针灸著作当属《针灸大全》,全书共6卷,成书于1439年,作者是当时著名针灸学家徐凤。该书是一本综合性针灸学著作,次第论述了针灸经穴,经脉宜忌,治疗原则;全身折量寸法,十二经络穴位取穴法;灵龟八法取穴及主治配伍子午流注针法,点穴、艾炷、壮数以及有关问题等。

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是针灸学家按季节时辰不同,选用人身不同部位经穴,进行针灸治疗的一种经验总结。这一学说与后世国际上所研究的生物钟学说十分相似,后世应当给予这一学术思想和价值以重新估计和科学的研究。

《针灸聚英》,或名《针灸聚英发挥》,著者为针灸医学家高武,浙江鄞县人。他除铸造针灸铜人外,该书是他在针灸学发展上的又一贡献。

《针灸聚英》共4卷,刊行于1529年。作者认为:《针灸甲乙经》等许多针灸书,多源于《素问》、《难经》之理论,但多异而少同。他取各书之同,而议其异,故编其书以《针灸聚英》为名,集明以前针灸学的主要成就,并以按语形式提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

《针灸聚英》首先简单介绍历代针灸学著作;次论五脏六腑,仰伏人尺寸,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循行主病;再论骑竹马法、四花法、子午流注等各种取穴方法和特点;再次专论煮针、火针、温针、折针,以及艾炷、灸疮和禁忌等;最后记述有关各种针灸歌赋等。

《针灸聚英》的内容反映了明代中期对针灸学发展的又一次较高水平的整理提高,对发扬中医针灸学的特点和优势作出了新的贡献。该书流传广,影响大,国外也有复刻本。

高武在《针灸聚英》一书中,已经注意到针灸学的普及和便于初学的需要,为此,他还著有《针灸节要》,更是初学者必读之书,影响也更为广泛。

明代末期,也可以说明代第三本颇富代表性的针灸学著作,当推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由于分别晚于《针灸大全》近200年和《针灸聚英》近100年,其内容更为丰富,也可以说是明代针灸学集大成的著作。

杨继洲生于1522年,浙江衢县人。出身世医,祖父任当时太医院太医职务,名盛于时。杨继洲从小攻读,欲进仕途,终未能成,转而继承家学,40岁时即以医名,1568年被召任职太医院,并在太医院度过了晚年的经验总结和撰著针灸专书的生涯。

由于杨继洲专心针灸医疗数十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其间生活安定,有着比较优越的读书条件,能读一般人难以寻觅的针灸文献,又有数代家传,这就为他晚年从事针灸著述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杨继洲的针灸巨著《针灸大成》10卷,正是在他早年整理祖上所留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一书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自己数十年针灸经验和参阅明以前历代针灸专著等编集而成的。

《针灸大成》一书,有理论,有经验,有技术,有适于记诵的歌诀诗赋,既是学术专著,又有普及特色,深入浅出。因此,于1601年刊行后,影响于后世颇大,据统计已有50余次刻版排印,可见在国内影响之广泛。

郭右陶详解刮痧针挑法

1675年,清代康熙名医郭右陶把民间挑、刮、放血等治疗痧胀的方法加以总结,著成《痧胀玉衡》一书,梅里词人王庭在该书《序》中说:

先是乡人用粪秽感痧,例制用钱蘸油而刮,然行之大都为妇人,为名医所不及。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雏形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往往会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抚摩、捶击体表某一部位,有时竟使疾病获得缓解。通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砭石是针刺术、刮痧法的萌芽阶段,刮痧疗法可以说是砭石疗法的延续、发展或另一种存在形式。

随着历史之发展,刮痧未能像针灸等疗法一样得以系统发展,而是流于民间。

刮痧最初适应证仅为痧证,痧证的记载较早见于宋代王荣《指述方瘴疟论》中,称之为“挑草子”。元代医学家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对痧证的描述:“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

危亦林在1337年撰成《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在明代医书中,多沿用了危亦林的说法,但将“沙”字变为了“痧”。如明代张鹤腾在《伤暑全书》中载有“绞肠痧”一症。直至郭右陶《痧胀玉衡》使痧病的证治始备,在痧病病源方面《痧胀玉衡·痧原论》中指出:

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痧从秽气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

《痧胀玉衡》将痧病分为遍身肿胀痧、闷痧、落弓痧、噤口痧、角弓痧、扑鹅痧、伤风咳嗽痧、痘前痧胀等45种痧病。

郭右陶详细阐述,痧病主要由于气候因素如夏日暑气炎蒸,燥气炽灼,间或淫雨连绵,忽而烈日蒸晒,所酿不正之疠气,流于天地间,人在气交之中,触其毒者,无论男女老幼皆可能染病。痧病的盛行季节,以夏、秋为最,春次之,冬极少见。

痧病主要特征有二:一是有痧点;二是酸胀感。痧病主症多现头昏脑涨,胸烦郁闷,全身酸胀,倦怠无力,四肢麻木,甚则厥冷如冰。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蓄为瘀;遇食积痰水,结聚而不散,则脘腹痞满,甚则恶心呕吐。

针对痧病治疗方面,《痧胀玉衡·刮痧法》指出:“背脊颈骨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土腹软肉内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痧胀玉衡》记载刮痧的方法有:

刮痧法,是针对背脊颈骨上下及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症,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子脚蘸香油刮之。头额腿上之痧,用棉纱线或麻线蘸香油刮之。大小腹软肉内之痧,用食盐以手擦之。

淬痧法,是针对在头额和胸胁出现小出血点或小充血点,用纸捻或大个的灯草蘸上少量香油点燃,然后用火头直接粹到痧点上,火头爆出一声响即熄灭,再点燃去粹烧其他痧点。

搓痧法,是用手指撮拧、拿捏、提拉患者的皮肉,使局部充血或现出血点,此法若用于治疗痧症时,也叫“撮痧法”。

民间刮痧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选取刮拭部位,基本上采取哪疼刮哪的“阿是”穴取穴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中暑、急性胃肠炎、其他传染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初起,肩、背、臂肘、腿膝疼痛等一类症证。刮痧法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外治法,以其有立竿见影的疗效,既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重视。

《痧胀玉衡》中还有一种放痧法,是指在委中穴或在十指尖放血,就是“放痧法”,也叫刺血疗法或放血疗法,后来发展成挑治疗法。

挑治疗法又称“挑病筋法”、“截病根法”,是在人体的腧穴、敏感点或一定穴位或部位,用针具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这是通过疏通皮肤经络,使脏腑得到调理的一种治疗方法,有调理气血、疏通经络、解除淤滞等作用。

挑治疗法用于血管神经性头痛、肩周炎、慢性喉炎、神经衰弱性失眠、胃脘痛、腰肌劳损、脑血栓形成而引起的偏瘫、颈椎综合征、坐骨神经痛、支气管哮喘等多种疾病。

针挑疗法源于古老的砭石、砭针,也是针灸中一种特殊针法,由我国传统中医九刺中的“络刺”发展而来,历史悠久,疗效显著,自古历代多以祖传口授的形式流落民间,无人整理发扬,故历代针灸书中无记载。

1675年,郭右陶排除外界干扰,不怕被同行讽笑,把民间挑、刮、放血等治疗痧胀的方法加以总结,写成了《痧胀玉衡》。清代著名医学家陈修园在治疗痧胀急症中也介绍使用针挑法、针刺法。1

865年,吴尚先因为见到民间很多治疗方法效果甚佳,也排除一切困难,对民间各种外治疗法进行收集和整理,写成了《理瀹骈文》一书,介绍了不少民间挑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