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饮食营养与健康·长寿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医疗保健(2)

青光眼病人的自我保健

青光眼是一种以眼压升高、视乳头血流灌注不良合并视功能障碍的眼病,是常见的致盲疾病。该病的病程发展缓慢,在未急性发作时,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多数病人有反复小发作病史,其特点是在傍晚或午后出现程度不同的眼部不适,发作性视蒙(视力模糊)和虹视(看灯周围有彩圈),经过睡眠或充分休息后,眼压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当病人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其视功能往往已受到明显的损害。

为使青光眼患者能保留现有的视功能,控制和改善症状,除坚持执行医嘱外,应根据自己的病情,采用如下一些自我保健方法:

注意眼部保健和卫生习惯

紧张、劳累、过度的体力劳动,对眼施加压力,均可导致眼压升高。因此,青光眼病人应注意生活有规律,工作不能过于劳累,应劳逸结合,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严格控制用眼过度(如中途休息,多看远处景物),平时注意不用手揉眼。长期从事文字工作的人员应适当调整工作节奏。

保持稳定的思想情绪

多数青光眼病人情绪易激动,往往因工作挫折、生活不幸或与他人争吵等,而引起情绪激动,使眼压增高,从而加重对眼的损害。因此,平时应保持稳定的思想情绪,避免眼压增高。

严格控制饮水和保持大便通畅

大量的水分进入体内或用力排便,均可使眼压升高。因此,青光眼病人应少饮茶、浓咖啡等饮料,喝汤、喝牛奶也应适量。饮水时可采取多次少量;如需输液时,也应适量。

定期检查视力、视野

青光眼病人除平时点眼药、服药外,还应定时去医院检查视力、视野,或自我检查视力(遮住健眼,用患眼注视前方,到看清东西为止)和视野(方法同上,在注视前方时,用余光看上下及两侧范围)。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避免久留暗处

青光眼病人不宜久留暗处,以免瞳孔散大,引起房水排出受阻而致眼压升高。因此,青光眼病人应少看或不看电影;晚上看电视时也应开灯。

禁用阿托品类药物

阿托品类药物易扩瞳而使眼压升高。因此,青光眼病人不仅要少用阿托品类药物,甚至禁用含阿托品类药物。

总之,青光眼虽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痛苦和不便。但是,只要人们做到早期发现、确诊,并及时治疗,加上平时注意自我保健,即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保留现有的视力,愉快地生活和工作。

痛风病的治疗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多数为夜间无明显原因而突然发病。有时在急性感染、手术或局部创伤后发生。饱餐、酗酒、寒冷袭击及精神创伤等均能诱致痛风发作。特别要提醒的是青霉素类、氨基酸类药物也可诱发痛风病。

患病后主要特征是大拇趾的跖趾关节受累(足痛风80%);少数为指、手关节及其它关节。剧痛关节的皮肤柔软、肿胀、发红、发热,全身症状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增快、头痛、呕吐等,约半数病例在关节附近软组织中出现痛风石(痛风结节)。痛风石最常见于耳壳和指(趾)关节,并继续增大,可向皮肤穿破,排出白色尿酸盐结晶;痛风石破溃物中发现纯尿酸盐结晶,其结晶对本病的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晚期患者常并发肾脏及心血管系统损害。

治疗措施

在治疗方面采用分期治疗的原则,急性期消炎止痛,间歇期及慢性期使用排尿酸或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以及其他对症处理原则。

急性发作期 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受累关节负重,局部加软垫,休息至关节疼痛缓解72小时后恢复活动。迅速给予秋水仙碱,首次剂量1毫克,口服,以后每2~3小时服0.5毫克,疼痛缓解后改为维持量,每次0.5毫克,每日1~2次。越早用药,疗效越好,如延迟用药,疗效可随时间的推移而下降。

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 通过使用排尿酸或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控制高尿酸血症,使血尿酸维持在360μol/L(6mg/dl)或以下。最常用的排尿酸药有:丙磺舒,每次0.25克,每日2次,二周内递增至0.5克,每日2~3次,约5%患者有胃肠反应、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皮炎等副作用。苯溴马龙,每日2次,口服40~160毫克,对肾功能不全者更适用。目前使用的抑制尿酸合成药有别嘌呤醇,100毫克,每日3次。别嘌呤醇与排尿酸药同用可加强疗效,能促进尿酸盐沉积物动员出来,使组织中的痛风石溶解,特别适用于痛风石严重而肾功能良好的病人。

饮食宜忌

痛风属于代谢性疾病,与饮食结构有密切关系。供给合理的饮食对缓解症状、促进早日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其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肥胖的痛风病人要限制总热量,逐渐降低体重,严禁暴食暴饮。同时要少吃蔗糖及各种甜食,以降低机体对嘌呤的敏感性,对改善症状及缩短病程有一定的益处。

2.低脂肪饮食,尤其是动物性脂肪要少吃。限制脂肪可增加尿酸盐(引起痛风的主要成分)的排出,否则会促发痛风或加重病情。

限制嘌呤和蛋白质的摄入量。正常人每日通过膳食摄入的嘌呤约600~1000毫克,而痛风患者则应控制在250毫克以下。在限制嘌呤的同时,还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因为蛋白质具有的特殊动力作用,可增加内生性尿酸的生成,加重病人的症状。蛋白质食物应以植物性的谷类蛋白为主,搭配含嘌呤少的鸡蛋、牛奶等动物性食品。肉类及鱼类食物均应先煮,去除原汤再进行烹调,因为50%的嘌呤均含于汤内,弃汤吃肉既能补充优质蛋白质,又可减少嘌呤的摄入量。含嘌呤多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香肠、火腿、咸鱼、动物内脏、干豆类及豆制品、浓肉汤、鸡汤、鱼汤以及菠菜、菜花、蘑菇等。

限制食盐及对神经有刺激性的食物的摄入量。盐可使体内水分滞留,妨碍尿酸排泄。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勿用芥末,少用葱、姜、胡椒等有刺激性的辛辣调味品。酒为痛风的诱发剂,所以要严格禁忌。

5.增加维生素B、C和水分的供给。维生素B和C能促使组织内淤积的尿酸盐溶解,水既是尿酸盐的溶解剂,又可促进排泄,所以痛风病人除平时多吃瓜(西瓜、冬瓜、黄瓜等)、果、蔬菜外,还应有计划地多饮水,维持每日排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以便有利于尿酸盐的溶解和排出,有利于降低机体的敏感性,有利于病情缓解和治愈。

此外,良好的生活规律,情绪稳定,坚持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等都是预防癌风急性发作的重要措施。

关节炎患者的日常保健

生活保健

衣 关节炎总是与风、寒、湿联系在一起的。而衣服是防风御寒的工具。因此,秋天早穿毛裤、入冬早穿棉裤,是关节炎患者应该做到的事情。此外,衣物被褥要常晒,以防潮湿。

食 关节炎患者的饮食要合理,避免营养过剩,造成肥胖,使关节的负担加重。减肥可以减轻关节所承受的压力,并可使关节疼痛减轻。应禁食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猪、牛、羊、鸡、鸭、鹅肉及动物内脏,对含有一定量嘌呤的鱼虾类、豆类及蘑菇、花生、菠菜等也应少吃。要多饮水,使每日尿量保持2000毫升以上。

住 居室应向阳、通风、湿度小;避免住地下室、地窖、花室、暖窖、大棚等潮湿处。坐椅高矮要适宜,用直背椅代替斜靠背椅;用硬床代替软床,不可睡“席梦思”。北方的火炕可谓关节炎患者的最佳理疗床,但热天不可直接睡在不烧火的凉炕上,受凉会加重关节疼痛。

行 多数关节炎患者因怕痛、怕加重损伤不敢活动,有的人甚至连腿都不敢伸直,结果形成屈曲僵硬畸形,最后只能在地上蹲着或爬着走。其实,关节炎患者更需要通过运动消耗能量,控制体重,锻炼肌肉,减轻关节负担,避免关节强直。不过,运动一定要掌握分寸,方法得当,并要坚持。病情较重、卧床的患者,可做床上运动,重点伸屈患病关节,防止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能下床但不能出户者,可在室内练习,先“8”字形慢步走,再做弯腰、蹲起动作,最后配合按摩;凡能做户外运动者,应定时散步、做健身操或打太极拳,如做成套动作太累,可选几节操练。另外,坚持走路、耗氧运动、在水中锻炼等多种形式。都适合关节炎患者选用。

运动保健

伸展运动 患者通过伸展运动,能够使肌肉和肌腱柔软,增加关节的灵活性。手指的伸展运动很简单,患者只要把一根橡皮筋绕在5个手指上,然后用力慢慢张开手指即可。

背部伸展运动 方法是,身体直坐在椅子上,两脚分开平放在地上,两手的手指放在同侧肩上,双臂向外伸开,轻轻地向前弯腰,同时转体用左臂肘部碰右腿的膝盖,再慢慢恢复开始时的姿态。换右臂重复以上动作。

划船运动 患者坐在地上,脊背挺直,双膝放松伸直。把一根有弹性的带子套在双脚上,双手自然伸向前方,手的位置比肩稍低,手掌向下,抓住带子的两端,把带子拉向腋窝。注意不要抬高肩膀或者让背部过分向后。恢复原位重复划船动作。

其他运动

关节炎患者进行全身的耐力训练也非常重要,每周锻炼3次,每次20分钟,能够增强心血管系统的输氧能力。锻炼时的心跳次数最好要达到预定目标,但运动次数和运动量可少一些。

游泳,特别是在温水里游泳好处很多,因为在做全身运动时水起了支撑作用。走路也是很好的运动。关节炎患者应当避免剧烈运动,如打网球、做健美操或者跑步等,因为这些运动给关节造成的压力过大。关节炎患者在开始运动之前要经过医生检查,在确定身体能够承受运动压力后,再开始运动锻炼。另外,个人的情况不同,应该做哪些锻炼,怎样锻炼应当因人而异。

总的来说,关节炎患者在锻炼的时候应当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才能锻炼到身体各部分的关节,增加控制关节肌肉的肌力。运动前一定要做热身准备活动,避免过分剧烈的运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急性炎症期的关节炎病人不仅不宜活动,还应限制活动。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非化脓性多关节炎为主的全身性常见病,主要累及四肢大、小关节(以指关节为常见)。关节损害的特点是多发性、进行性和对称性。早期症状为受累及关节的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长期不愈则可转变为关节僵直、关节畸形等。

中药治疗

此病因无特效药,在治法上应对症治疗,宜用增强体质的药。中药方面多为健脾胃、养气血、补肝肾等常用扶正大法。如金匮肾气丸、山楂丸、龟灵集、人参蜂王浆等可用于急性期以后各期,有增强体质,调解代谢,提高抗病能力的功效。

西药治疗

如布洛芬、消炎痛、阿斯匹林等可用于急性期及以后各期,主要是减轻关节疼痛,中和毒素。近年来国内科研成果雷公藤片为一有效药物,可在各期遵医嘱使用(因有血小板减少和精子减少等副作用)。比雷公藤片更为有效的药物为雷公藤多甙,此药为雷公藤纯化而成,可以应用,但有副作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定期验血、查血小板是否正常,不可擅自服用。

另外,激素类药物,如可的松、氢化可的松等,疗效显著,但副作用较大而多,停药后症状反而加重,此点也应因人而异,根据医生意见进行。至于一些免疫抑制剂如氯喹等,因毒性大则更应根据专科医生意见决定。

运动治疗

病人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肌肉萎缩,曲伸困难,活动不灵,因此有的病人则畏缩不前、不愿行动,久而久之,关节强直、畸形,想动也不可能了。因此,必须反其法而治之。不管怎样,病人应要求自己每天强行活动关节,虽病也不停止。可用广播操、太极拳、迪斯科等各种形式练习,坚持每日,终年不懈,可促进病的痊愈。

温泉疗法

应选择含有氡离子或其他离子的温泉进行,单纯硫矿温泉无效。每年1次,每次3~4个月,连续2~3年,疗效显著。

本病的发病近年有增加趋势,这可能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气候变化异常、人们生活行为更加复杂化有关。因此加强预防甚为必要。预防方法首先应防止感染,在各种手术如拔牙、美容及其他手术后防止感染,可用磺胺、抗菌素等抗感染药物。一旦发现感染应尽快治疗。另一方面应清除体内病灶,如牙周炎、扁桃体炎、中耳炎、肾炎等,应积极治疗,务使痊愈,不致贮存细菌、病毒为宜。

饮食调养

重视饮食调养是预防及治疗此病的重要方面。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调适饮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控制饮食摄入量 也就是说适当地减少食量。一般成人主食每日应为250克左右,每餐以七八分饱为宜,切勿贪吃。少吃一些能减轻脾胃负担、充分发挥胃肠消化及吸收功能的食物。从表面上看,进食的数量少了,但实质上由于身体对食物的利用率提高了,营养反而更充足,最重要的是杜绝了生疾之源。

多吃蔬菜水果 适当多食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胡萝卜、丝瓜、冬瓜、荸荠、山药、白菜、黄瓜、西红柿、西瓜、苹果等。因为这些食物里不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可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而且好消化、易吸收,对类风湿病的康复极为有利。

限制高脂肪食物的摄入 脂肪在人体内的氧化过程中能产生酮体,过多的酮体可以强烈地刺激关节,使疼痛加重,对类风湿病的康复极为不利。而且大鱼大肉、肥甘厚味的食品也容易生痰,所以应尽量少吃。

控制蛋白摄入量 对于瘦肉类以及其他高蛋白的食物,也应适当控制。牛肉、羊肉、鱼、鸡肉、瘦猪肉、鸡蛋、奶制品等虽含热量较高,营养丰富,但过多食用可加重胃肠道的负担,从而影响消化功能,成为生疾之源;同时能增加病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尤以鱼类更为明显),使疼痛加剧。因此蛋白质的摄入量应以胃肠道既能充分消化吸收,又能满足人体的生理需要为度,不可因美食而多吃,也不可为增加营养而多吃。少食有益,多食为害,不可不知。

少食糖和冷饮 食用过多的甜食,会壅遏脾胃,伤及消化功能而生痰湿。冷饮也易损伤脾胃消化功能,亦属禁止之列。

以上几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一个原则,即类风湿病患者的饮食应当以有利于消化为准。只要能注意保护脾胃,杜绝痰饮的来源,再积极配合功能锻炼和正确的药物治疗,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类风湿病是能够战胜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保守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35~50岁的中年人,男性较多。往往有急性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的经历,有的起病突然,有的缓慢。

通常表现为单侧腰腿疼痛,从一侧下腰部经臀部向下肢后方放射,直至踝关节、足背或足底。并有同侧小腿及足部的皮肤感觉减退,感到麻木。咳嗽,打喷嚏或用力排便时更为明显。平卧休息后症状可减轻,行走、站立时加重。病情较轻者,仍能从事中等程度的体力劳动;病情较重者,连轻工作也不能坚持,甚至终日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许多人症状常有变化,反复发作,病程可达数月、几年甚至十几年之久。

症状重的病人,因为疼痛,自然而然要采取一种保护性姿势,样子很特别:一侧肩部耸起,臀部上撅,患侧下肢跛行。脱去衣服,观察病人的背腰部,可见正中的脊柱沟不像正常呈一条直线,而是带有弯曲。病人向前,向两侧弯腰的活动幅度变小,或几乎不能做这些活动,活动即会引起症状加重。

疼痛一侧的腰部常有明显的压痛点,最常见的位置在相当于大肠俞和关元俞的穴位。根据突出的部位不同而局限于其中一点或两点。用拇指按压这个点,可引起下肢的疼痛和麻木。

病程长者,可见疼痛一侧的小腿肌肉萎缩,周径变细。如果仔细检查,用大头针尖轻刺或用棉签轻触患侧小腿及足部的皮肤,并与对侧相对照,可以发现痛觉或触觉减退。

另外一个简单常用又颇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叫直腿抬高试验。病人平卧在床上,膝关节保持伸直位慢慢抬高,一般人能抬高到与床面成80°~90°的角度,如抬高不到这个角度而发生坐骨神经痛,就是阳性,提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到坐骨神经的根部。需要说明的是,其他原因如病人年龄较大、关节活动度减少,直腿抬高就不一定能达到80°~90°。所以要与对侧相对照。

以上介绍的是比较典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早期,一般仅有腰痛,无腿痛的症状。也有少数病人,发病突然,表现为大小便困难和双足麻痹、瘫痪,需要立即手术。

保守治疗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腰腿痛病的常见症之一,目前医学界对此论述极广,经验甚多。但是手术治疗远期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同时好多病人并不愿意也不需要手术治疗,因此,保守综合治疗的方法颇受欢迎。

微波疗法 采用微波多功能治疗机,局部和穴位照射辅助治疗。方法是将微波辐射器分次对准椎间盘突出的相应位置上和环跳穴部位,辐射器与皮肤距离在3~5cm之间,照射功率为40w,每次照射20分钟,每天1次,15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可根据患者的神经根水肿及粘连情况,进行第二疗程。

推拿疗法 让病人取仰卧位,嘱病人全身放松,医者站在患者一侧,双手拇指搭于次 穴处,其余四指处于环跳穴部位,以双手拇指为动力点,从次 穴开始向上用蝶形揉法和分椎法直上大杼穴,各法反复做3次,再从大椎穴用拇指按揉法向下至骶尾部,以疏通督脉。然后分别用揉法,掌根、大鱼际揉法及拇指弹拨法,由脊柱两侧自上而下至腰骶部,再由环跳穴分别沿大腿的外侧和后侧向下至足心部。做放通手法使其腰背及下肢静脉疏通肌群松弛,为旋转扳拿法做基础手法。

旋转扳拿法 让病人正坐于方凳上,一助手将其下肢固定。以左侧腰椎间盘突出为例,术者位于患者左侧,取半蹲位,左臂从患者左侧腋下穿过,手扣住患者颈后部,使其头略前倾,右手拇指按于左侧脊椎旁侧筋膜处,然后左臂用力使患者上身尽量前屈至最大耐受限度(最好达90°),继而使其上身弯向左侧并向左后方旋转至最大限度,在左侧弯转的过程中,右手用力要稳、准、透地扳向右椎棘突,听到腰部有弹响声,可使患者恢复正常坐位,然后嘱病人上床分别取仰、俯卧位,用整理手法结束该法治疗。隔5日1次,以3次为宜。

牵引疗法 由于椎体后缘的纵韧带比相邻的其他韧带耐拉力小,采用自动牵引床要因人而异,可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工作性质及神经水肿粘连等情况来设定牵引重量,一般在294~392牛顿力之间,每次牵引时间设定30~40分钟可调。方法:嘱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用固定带固定胸腰段及腰骼段,启动连续牵引开关,治疗床处于自动牵引状态,牵引完毕自动回位后,嘱患者在此床上休息10分钟再下床。每日1次,15天为一疗程。

由于本治疗方法涉及到人身安全,故应由专业人员实施。另外,为配合治疗,尽快恢复,患者应加强功能活动锻炼,使腰部周围组织保持相对的平衡稳定,对脊椎之间的间盘有一个稳固的重心,是预防本病复发的条件之一。

防护措施

无论是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患者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加强自我护理。一般来说,在发病的急性期(也就是出现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时)应当做到:

卧床休息 应当平卧硬板床,以保持腰椎的稳定性,翻身时要先挺腰再翻身,在每次的保守治疗后应当在腰部放置一个10厘米厚的枕垫抬高腰部,同时将枕头放低,采用卧位休息半小时。

腰部保护 水平工作的时候可选用腰围来保护腰椎,卧床休息时将腰围解除。要注意腰部的防寒和保暖。尽量避免久立、久坐、久行,避免做强用力的动作,以免病情加重。

适试锻炼 在疼痛稍稍减轻后就应该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如仰卧起坐、抱膝屈髋、慢步行走或原地踏步等,要注意不能运动量过大,一定要量力而行。当疼痛症状已不明显,但仍有局部功能活动受限时,需要适当加大运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功能活动,可进行以下几种活动:

托腰旋转:用两手手掌向前托住腰眼,按顺时针方向做前弯、右侧弯、后仰、左侧弯的转腰运动,每次5分钟,再按逆时针方向重复进行。

腰背肌锻炼:首先俯卧于床,双手与上臂后伸,头后仰,使得胸部离床,同时两下肢做背伸动作,不能屈膝,使得腹部着床,身体呈反弓状,并保持此姿势5~10秒钟,再重复上述动作10次。

腹肌锻炼:每日进行20~30次仰卧起坐。

慢步倒行:每次10~15分钟。

运动量以锻炼后不感到疲劳和疼痛不加重为度,如果在运动后出现疲劳或疼痛加重,就应该停止l~2天后再进行。锻炼既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也不能随意中断,要持之以恒。伴有大小便失禁、垂足或合并有脊柱骨折的患者不宜进行此类锻炼,应尽快找医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坐骨神经痛的体育疗法

在人体两条腿的深处各有一根坐骨神经,它上起腰骶部的脊髓,下达小腿及足底的肌肉和皮肤,是支配下肢运动与感觉的重要神经。

坐骨神经痛是中年人的常见多发性疾病。其病因很多,但95%左右是由于腰椎间盘病变、腰椎关节强直或骶关节病变所致,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风湿性关节炎、结核等病变多见。

患者一旦得病,急性期会相当疼痛,从腰骶部直痛到足底,无法行走。慢性期则经常有牵拉样隐痛,行走、抬腿十分不便,腿部的感觉有时也会变得麻木。

急性期坐骨神经痛需要卧床休息,限制腿部活动,服用止痛药或进行理疗与针灸。慢性期坐骨神经痛病人,痛史久远,已采用多种药物疗效不佳者,不妨采用以下体育疗法,也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旋腰

两脚分开平行站立,双手叉腰,做180度的旋腰动作。早晚各做1次,每次正逆各旋转15次左右。

做不倒翁

仰卧在硬板床或地毯上,双手抱住一侧大腿,使身体屈曲成“U”形,用自身的力量(初学者可求助于他人),像不倒翁一样滚动。一侧练完再练另一侧,每日练2~3次,每次滚动20次左右。收效后,可以增加次数。

交替直腿上抬

仰卧位,轮流将左右腿直伸后抬起,健腿往往能顺利地举直,而患腿通常举到与床面呈30°~40°角水平即感疼痛,经常锻炼可逐步提高举抬的角度,最终也能达到与床面呈90°角的水平。

踏自行车运动

仰卧位,假设骑自行车,两下肢宛如真骑车般轮番踩踏,踩踏的幅度可逐步增加。

正坐举腿

坐位,两脚紧靠后或夹上一本厚书,直膝,脚跟着地,手握凳边,抬腿过脐,随即放下。开始时抬腿未必很高,锻炼后在好腿的带动下,患腿抬高程度会逐渐增加。

平坐推腿

坐位,足跟着地,足尖翘起,两手平放在大腿上,随即逐步向前弯腰,两手也同时推向足部。初练时,两手很难推到足部,坚持一段时间后会收到较好效果。

做吊单杠动作

做吊单杠动作,每日数次。根据自己的体质,决定在单杠上垂吊的时间,持续时间越长越好。也可利用室内门窗做此动作。体质差的患者,可趴在桌边上,让下肢自然下垂,锻炼次数及时间同上。

左右摆腿

站立位,双手扶墙,轮流向左右方向摆动两腿,要求摆动时足部不触地面。

蹲跳

双手扶凳面,左腿屈膝蹲下,右腿尽量向右侧伸直,左脚蹬地向左侧伸出,右腿收回成屈膝蹲下,如此左右交替进行。

在进行上述治疗时,动作应缓慢柔和,方法应得当。如果采用以上措施而症状不见减轻,甚至反而加重者,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腰痛的治疗

中年人如平时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体能渐衰,骨骼、肌肉、韧带都会相继发生变化,骨质变脆、肌肉萎缩、韧带弹性减弱,常会出现功能性腰痛,如腰肌劳损症、脊椎骨增生、椎间盘突出、根性坐骨神经痛等腰疾。其表现为腰部隐痛或酸痛,病程长,疼痛时轻时重,劳累时加重。患有腰痛的中年人,除了及时就医,遵医嘱服药打针外,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的日常自我保健,并注重腰部的体育锻炼。

运动疗法

摩腰眼 这是一种很好的腰部保健操,也是治疗功能性腰痛的一种体疗方法,动作简单易行,效果明显。中医学认为,腰眼和腰正中是太阳膀胱经的腰段和尾骶部,进行适当的按摩,有散风祛湿、驱寒温肌、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固精益肾和止痛的作用。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按摩腰部可以使腰部皮肤里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腰肌的血液供应和营养,加速代谢产物的排除,使腰肌发达,防止萎缩,使韧带的弹性、韧性及腰部脊柱关节的灵活性增强。所以,摩腰眼可以预防和治疗功能性腰痛,特别是对于慢性腰肌劳损、急性腰扭伤和体位性的腰痛,治疗效果较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也有一定的疗效。

摩腰眼的方法是:每晚临睡前或早晨起床时,端坐床沿,或盘腿或垂腿于地,将双手搓热,紧接腰眼,反复摩揉至浑身发热或出汗为止。如果只是为了预防腰痛,一般在36次以内即可,此法可温肾强腰。但由结核、肿瘤、骨折和细菌感染性炎症引起的器质性腰痛,则不宜做此功法,以免病情加重。

弓弯腰 取立正姿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弯腰下俯,让两手指尖或掌心尽量着地,一起一俯约40次左右。腰痛较重者,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只要坚持下去,腰部一般可变得灵活自如,克服腰板僵直、不能久坐久立的毛病。

旋转腰 双脚自然分开,约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扭动臀部,缓缓旋转腰部,先顺时针40次,再逆时针40次。注意两手用力向前推使腹部凸出,体向后仰;左手用力向右推,上体尽量左弯;两手向后推;臀部竭力后坐,上体尽量前弯;右手用力左推,上体尽量右弯,以上4个动作为一圈(次)。但在旋转腰时要缓慢,不可过快或过于用力,以免扭伤腰。此功法可在每日早晚进行。

搓脚 每晚就寝前、热水洗脚后,用手揉搓脚心(左手搓右脚,右手搓左脚)60次左右。中医认为足少阴肾经与腰“关系密切”,搓脚心亦可温肾壮腰,并可治腿脚麻木。

擦肾俞 每晚临睡时,坐于床边,两足下垂,解衣松带,阔气,舌抵上腭,目视头顶,提缩肛门,以两手擦两肾俞穴(第二腰椎下,旁开5厘米,约与裤腰带平行)左右各120次。

暖腰肾 腰背痛患者,应注意卧榻的温暖,即使在炎夏,亦不可贪图一时凉爽卧砖地、水泥地或让电风扇对准腰部猛吹,冬季更应注意防寒保暖,睡卧时最好在腰际垫一块狗皮褥子或毛毯,这样有利于促进腰部血液循环,温暖肾脏,从而防治腰痛。

此外,为预防腰背疼痛,可早晚在比较宽敞安全的场地顺着朝前走、横着向外走、倒着往后走、大步疾速走都行。对于不常走路的人,可做下列运动:两手放在两侧趴在地面或床上,先用力抬上半身,包括头胸,然后膝盖挺直再抬脚,各做15次后,不要用手支撑,再把上身与下肢一起抬起,只用腹部支撑成弧形,坚持1分钟即可;另一种运动是上身挺直蹲下,把体重放在脚后跟上,然后挺直站立再蹲下,每天坚持锻炼1次,每次5分钟,即可达到预防腰背痛的目的。

腰痛保健澡

练习本操时,可根据身体状况、年龄大小及腰部肌力强弱,或10节全做,或选择部分练习。如无明显不适或疲劳感,一般需锻炼一个月左右,才能见到效果。

屈膝抬腰 仰卧位,膝尽力屈曲。向上抬腰离床,足跟及双肩部作支撑,维持15秒钟放下,重复15次,每日2次。

腰背肌明显力弱的人,开始时可维持5~10秒钟,经l~2周练习后,可逐渐增加到15秒为一次。再经1~2周练习后,可增加到20~30秒。重复次数也可逐渐增加到20~30次。

半屈膝抬腰 仰卧位,半屈膝。向上抬腰离床,其他动作同第一节。

一般先练习第一节2~3周后,再开始练习第二节。开始可持续15~20秒为一次,经过一周左右练习后,可增加到25~30秒。重复次数增加到20~30次。

平卧抬腰 仰卧位,两下肢平放伸直。向上抬腰离床,两足跟支撑,其他动作同第一节。

一般练习第二节动作1~2周后,再开始练习第三节。起初抬腰可维持15~20秒,经过二周左右练习后,增加到25~30秒。重复次数可增加到30次。

腰部背伸 俯卧位,两下肢放松伸直。两上肢、两下肢伸直向后挠起,头颈部后仰,腰部做过度挺胸背伸动作。维持10~15秒,再平放。重复做10~15次,每日2次。

腰背肌明显力弱的人开始时可维持5~10秒钟,重复练习1~2周后,可逐渐增加到15秒为一次,个别体格强壮者,可增加到20秒。重复次数逐渐增加到15~20次。

腰部滚动 平卧位,屈膝抱腿。身体重心往前倾坐起,进行腰部滚动练习,开始先做10次,间歇一会,再滚动10次。

体重较重者一时难以独立坐起抱膝做滚动练习,可请人在旁协助做8~10次,逐渐掌握滚动要领后可增加到15次,中间可间歇片刻。

腰大肌牵伸 仰卧床边。右侧屈膝,左下肢垂落床边作牵伸,可维持10~15秒,休息片刻后,换左侧屈膝,右下肢下垂牵伸。

床不要太高,下肢垂落床边做牵伸先缓慢进行,开始维持时间可稍短,熟练后可延长牵伸时间。

腰部摆动 站立位,两脚分开同肩宽。腰部向前摆动、向后摆动各20次。

两手可叉腰或随腰做前后摆动,腰部摆动时尽量放松,可逐渐增加到30~40次。

腰部旋转 站立位,两脚分开同肩宽。腰部向左(顺时针)、向右(逆时针)方向旋转各20次。双手可叉腰或随腰部作顺逆方向旋转。

无高血压、不眩晕者,腰部旋转时头部可同时旋转,而高血压、眩晕者做腰部旋转时,头部应保持直立不变。

弯腰下双臂伸展 站立位,两脚分开同肩宽。向前弯腰时,双上肢向左后上方尽量伸展并牵伸,腰顺势向左转,重复5次,还原,稍歇后,再向前弯腰,双上肢向右后上方做类似动作,重复5次。

开始速度宜缓慢,逐渐转为中速。重复次数左右各增加到10次。

腰摆动和滚动 仰卧位下屈膝抱腿。开始时腰部左右摆动各10次,稍歇后,腰部前后滚动各10次。

除与第九节相同外,重复次数可增加到15~20次。

药浴疗法

处方 秦艽18克,威灵仙18克,川芎12克,蔓荆子15克,生姜15克。每日1剂。

用法 先将上药放入药罐中,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煮1小时后,用纱布过滤,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备用。使用时将制好的药液全部倒入浴盆中,加温水适量后,即可入浴盆浸泡,注意室内保温,待全身遍出微汗10分钟后结束。每晚睡前浴1次,连浴10晚为一疗程。

功用 本方以秦艽、威灵仙为主,既能祛风除湿,又能通络舒筋。以芎芎、蔓荆子、生姜为辅,川芎活血行气、散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生姜辛温发表,使湿邪随汁而解,诸药合用,有祛风除湿止痛之效。

高粘血症的饮食调养

高粘血症是血液粘稠度升高引起的病症。正常的血液粘度(BV3.5~50)是保证血液循环,尤其是微循环的重要条件。一旦血液粘度升高,血流速度必然减慢,血液中的脂质、脱落的内皮细胞等就会沉积于血管内壁,使血管狭窄;还易在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的作用下形成凝血块,即血栓。血栓阻塞脑动脉就会发生脑卒中(中风),阻塞冠状动脉就会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还可引起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肺心病、肾脏病以及视神经、视网膜缺血而出现视力模糊等疾病。总之,高粘血症所形成的血栓,就像猛烈的骤风,所到之处无不造成危害。

高粘血症是直接引起心脑血管病的罪魁祸首,也是吃出来的疾病,属于现代富贵病之一。积极防治高粘血症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危及生命的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高粘血症早期的患者有晨起头晕,晚上清醒的症状。有的蹲着干活感到气短,甚至蹲下困难。有的还出现阵发性视力模糊。此病多发生在身体肥胖的中年人,若抽血时发现血色暗红或紫黑而又浓稠,就应立即去医院作“血流变”检查,以便及时作出诊断。

高粘血症既是吃出的疾病,就主要应从吃上加以调养。

1.饮食清淡,粗细搭配。平时以素食为主,多吃粗粮,少吃细粮;多吃绿叶蔬菜、瓜果,少吃动物脂肪;一日三餐,晚餐宜少,尤其要少吃甜食,防止血中甘油三脂升高,甘油三脂高,血液粘度必高。

2.常吃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的食物,如黑木耳、大蒜、洋葱、柿子椒、香菇、草莓、菠萝、柠檬等。其中黑木耳是防止血小板凝聚的上品,长期食用可防止血栓形成。木耳烧豆腐就是一道降血粘度的可口佳肴。

3.多吃溶血栓的食物,如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等,有抗血凝,降低血粘度,溶解血栓的作用。

4.血脂高特别是甘油三脂高是高粘血症的物质基础,防止高脂血症就能有效地防治高粘血症。应多吃降血脂特别是降甘油三脂的食物,如螺旋藻、香芹、胡萝卜、酸芋、生山楂、紫菜、海带、马齿苋、苹果、猕猴桃、玉米等。

5.多饮水,稀释血液。早晨起床后,每餐饭前1小时,就寝前,饮用20℃~50℃的白开水或淡茶水。每天总量在2000毫升以上,可冲淡血液,缓解血液粘稠度,使体内血液循环畅通,脂质和血液中的杂质就不会沉积在血管壁上,也不易形成血栓。不论口渴与否都必须饮用。

6.选服非处方药,如维生素C、肠溶阿斯匹林(每天81mg)、复方丹参片(每次4片,一日3次)、潘生丁(银杏叶制剂,按说明书服用)等。任选服一二种即可降低血粘度。

此外,坚持运动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脂质代谢,也是降低血粘度的良法。

心绞痛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方法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心脏病,在治疗的同时,重要的还是预防,其预防方法如下:

1.注意饮食。要少吃动物脂肪和奶制品。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标准体重。

2.适量饮酒。中等量饮酒对心绞痛影响不大。大量饮酒会损害心脏功能,诱发心绞痛。

3.注意适当活动。一般说来,心绞痛病人应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但以不发生胸部不适或胸痛为限。活动量大小,要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或遵医嘱。

4.注意血压变化。血压应保持正常,如血压有波动,要积极进行治疗。

5.注意充分休息。若属稳定型心绞痛,午后要适当休息,每天最好保证8~12小时睡眠。

6.避免过度旅行。心绞痛病人是可以旅行的,但是要避免过劳,如过度的步行,特别是登山、爬坡等,更不能进入8000米以上的高度。

7.忌烟忌咖啡。心绞痛患者一定要忌烟,因为吸烟会促使心绞痛发作。也不要饮用咖啡,如果是稳定型的心绞痛,可适量饮用咖啡,其余型的应禁饮咖啡。

8.注意尽量节制性生活,以免心跳不稳,促发心绞痛。

处理措施

心绞痛常发生在繁重的体力劳动、长途跋涉、情绪激动、饱餐之后,或天气突变寒冷之时。患者感到心前区疼痛难忍,并常常放射到左臂、左肩以及颈部或左侧背部。疼痛带有压榨、沉闷、紧缩之感,少数病人甚至伴有恐惧及死亡来临的感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这种疼痛一般仅持续2~3分钟,最多也不超过15分钟。

当遇到发生心绞痛时,首先要就地休息。这样可以减少心脏的负担,使心脏对氧气和营养的需要量减少,同时使用扩张冠状动脉血管的药物,常用的有硝酸甘油片,舌下含化1片,10~60秒钟即可见效,持续15~30分钟,严重心绞痛也可嚼碎口服。如能在发生心绞痛前数分钟用药效果更好。舌下含服以坐位较适宜,如含化时出现严重头痛或颜面潮红,可改为吞服以减少吸收;或用消心痛片舌下含服5~10毫克,1~2分钟生效,维持2小时,口服则吸收较慢,约30分钟生效,维持2~4小时,由于作用时间长,常用作预防发作;或者服用速效救心丸、冠心苏合香的一种1~2丸,也可奏效。

一般经休息和用药,心绞痛发作会很快消失,如果休息用药后,疼痛仍不缓解,并且加重时,应考虑心肌梗塞的发生,要速请医生前来急救。患者避免走动。

心肌梗塞的预防

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一种急剧而严重的临床表现,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突然阻断,致使供血区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缺血性心肌坏死。此病易发于冬季。由于寒冷对机体的刺激,特别是当寒流突至,气温骤降时,在寒冷的刺激下,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后者使得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心率加快,使心脏的工作负荷增大,耗氧量增多。这时,冠状动脉的供血若跟不上心脏耗氧的需求,心肌就会缺血缺氧,引起心绞痛发作。另一方面,交感兴奋,儿茶酚胺浓度的增加,可使冠状动脉痉挛的阈值降低,也就是说冠状动脉易于发生痉挛。并且交感兴奋和儿茶酚胺本身就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若冠状动脉痉挛持续较久(半小时以上),那么由这支冠状动脉供血的那片心肌就会因缺血而坏死,也就是说导致了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心肌梗塞的征兆

1.胸部有一种强烈的闷压感。

2.胸部持续疼痛,并扩散到两臂、腹部、肩胛骨之间和下颚。胸腔常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脖子或上腹部也出现疼痛。

3.呼吸困难,不得不坐下或躺下。

4.脸色苍白无血色,额头、上唇甚至整个脸都会沁出冷汗。

5.突然出现虚脱,但并不失去知觉。如上述病痛15~30分钟仍不见好转,那就必须及时请医生诊治。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往往吃得多而动得少,四季中也以冬季的血脂水平为最高,血液的粘度最大。气候变化、过度疲劳、大吃大喝等都是诱发心肌梗塞的重要因素。北京地区冠心病协作组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冬季是急性心肌梗塞的多发季节,高峰在11~1月;上海市心肌梗塞科研协作组的资料也表明,12~2月心肌梗塞的发病率为最高。因此,中年人特别是有冠心病患者,在冬季更应警惕和预防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其预防措施主要有:

1.注意防寒保暖。尤其在天气预报预示寒流即将到来之前,应提前做好准备,以避免寒冷刺激引起的血管收缩,甚至全身动脉痉挛,以至冠状动脉痉挛。

2.注意节日保健 由于冬季节日较集中,如圣诞节、元旦、春节、元宵节等,忙碌的买、送、烧、请,要避免过度疲劳、紧张和激动。同时还应避免大吃大喝,坚决戒烟少酒,饮食不宜过饱,尤其要少食高糖、高脂肪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3.40岁以上,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冠心病易患因素的人,尤其是已患这些疾病的人,即使目前无心绞痛等冠心病表现,也要按时服药。如果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脉律不齐、胸闷气喘、皮肤汗湿、坐卧不安、恶心呕吐等,要考虑心肌梗塞,应立即电话呼叫“120”急救或及早就医。

4.初发心绞痛或心绞痛程度加重,或心绞痛频繁发作,可口含硝酸甘油,疼痛仍不能缓解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应立即卧床休息,及早就医,接受系统治疗。

5.不明原因的突发性头痛、胃痛、牙痛等,应及时就诊,接受心电图检查,排除不典型的心绞痛,预防心肌梗塞的发生。

6.阿斯匹林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心肌梗塞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根据病情和需要,每日饭后可服0.3克。另外,心得安10~20毫克,每日3次,或氯酸心安25毫克,每日1~2次口服,也能减少心肌需氧量,减少心绞痛发作,对预防心肌梗塞,或再次梗塞和猝死有一定的效果,但有一定副作用和禁忌症,故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7.一旦出现“梗塞前综合症”,如显著的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伴有恶心、呕吐等,应立即采取如下家庭急救措施:保持病人绝对卧床休息并注意保暖,不要随意搬动病人,保持病人镇静,尽量少让病人讲话。提前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3毫克或消心痛片10毫克,10~15分钟后可重复给药,也可选用中成药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等药物,可避免心肌梗塞的发生。

8.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和长途旅行。

“冬痒症”的防治

冬季到来后,因天气转冷,一些人自觉皮肤瘙痒难忍,夜晚症状尤为严重。医学上把这种有皮肤瘙痒症状而无水泡、丘疹等原发疹的皮肤病称为瘙痒症,患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

病因

1.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内的新陈代谢较为缓慢。机体为了防止体温的散失、皮肤及皮下的小血管收缩,皮脂腺与汗腺的分泌随之减少,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大多数不能通过皮肤排泄,加上气候干燥,因而使皮肤变得干燥、粗糙,容易引起皮肤瘙痒症。

2.冬天换衣服的次数减少了,皮肤和内衣上的污垢增多了,加之皮肤本身的一些细胞衰老死亡,堵塞了皮肤的排汗毛细孔,以致使皮肤产生瘙痒感。

3.身体瘦弱者及中老年人,因皮肤萎缩、退化,加上皮肤神经功能的失调,更易发生搔痒症。

4.情绪不安、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糖尿病等也会引起皮肤瘙痒症。冬季皮肤瘙痒症的发生虽是以天气变冷为前提,但真正的诱因都是热。每当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或是躺入热被窝以及用热水烫洗时,瘙痒就会随之而来。

预防方法

皮肤瘙痒使得患者去搔抓患处以求舒适,却越抓越痒,形成了恶性循环。为了预防皮肤瘙痒症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饮食宜清淡,适当摄取脂肪,要尽量少吃或不吃酸辣食品和其他刺激性食物,不要饮酒吸烟,浓茶和咖啡等也不宜多饮。

2.要经常洗澡,注意皮肤卫生。洗澡时不要用过烫的水,更不要用碱性较强的肥皂或擦洗过多。洗完澡后在皮肤易瘙痒的部位涂擦一些香脂、冷霜、护肤油等,避免因皮肤过于干燥而引起的瘙痒。

3.衣服要合体,内衣不要太紧,以柔软的棉制品为好,同时经常换洗,保持内衣的干净。

4.居室温度、湿度要适当,寒流来时尽可能减少外出。

治疗方法

1.取米泔水(浸泡生米的水)1000毫升,加食盐100克,共置于铁锅内煮沸5~10分钟,倒入脸盆内待温,用毛巾蘸取药液擦洗患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1~3分钟。

2.取地肤子50~70克,加水适量煎汁。头煎汁作2~3次于1日内服完;二煎汁外用,洗浴瘙痒部位。

3.取鲜冬青树叶500克,加清水5公斤,煎汁待温,用毛巾蘸药液擦洗患部或煎大量水洗澡。

4.取苦参90克、川花椒9克,共装入纱布袋内扎口,加清水5公斤煎汁,用毛巾蘸取药汁擦洗患部。如全身瘙痒,可用药水洗浴。

5.若因瘙痒而抓破皮肤流黄水者,可用适量绿豆粉炒黄,以香油调糊敷于患处。

说明:在治疗皮肤瘙痒症过程中要忌饮酒,戒食鱼、虾、蟹等海食品;勿用碱性强的肥皂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