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第三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计篇(4)

越国作为一个较弱小的国家,能战胜实力强大的吴国,首先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越国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革政治,争取了民众的支持。勾践在会稽战败后,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同时,勾践以复仇雪耻为号召,激发民众积极参与灭吴战争,这正顺应了越国人民要求摆脱处于吴国臣属地位的愿望,因而获得了越国人民的支持。其次,在战略上,面对强敌,越国能够避其锋芒,制定以退为进、休养生息的政策,以保存自己的实力,增强国力,为最终战胜强敌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针对吴国君臣的弱点,采取“利而诱之”、“强而避之”、“亲而离之”等策略,使吴王夫差妄自尊大,放松警惕,穷兵黩武,削弱了自己的实力。最后,越国在袭击吴国条件成熟时,采取了乘虚捣袭的作战方针,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给吴军以致命的打击,最终战胜了吴军,取得了灭吴之战的胜利。

从越国最终战胜、消灭吴国的全过程中可见,越国用以战胜敌国的许多策略都与《孙子兵法·始计篇》所述的思想相符合,因此,我们说越灭吴之战,正是孙子军事思想合理性与正确性的极好佐证。

商纣可伐殷商灭亡

商朝后期,纣王对外连年发动战争,对内滥施酷刑,残害忠良,他还大兴徭役,建造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离宫,整日过着奢侈荒淫的生活,激起百姓和各诸侯国的强烈不满。

这时候,一个足以与殷商王朝对峙的奴隶制强国——“周”在沣水西岸悄然兴起。

公元前约1069年,周武王命八百诸侯会于孟津,在孟津举行了声势浩大的誓师仪式,发表了声讨商纣王的檄文,八百诸侯群情激奋,都说:“商纣可伐!”但是周武王听从了国师吕尚(姜子牙)的劝告,认为商纣王朝力量还十分强大,征伐商纣的时机还未成熟,断然班师返回。

公元前1066年,殷商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王子比干被杀,箕子、微子、太师疵等朝廷重臣或被囚或外逃,纣王已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吕尚对周武王说:“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力劝周武王出兵伐纣。周武王盼这一天盼了十几年,立刻下令遍告诸侯:“殷有重罪,不可不伐!”随后以吕尚为主帅,统兵车三百辆、猛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誓师伐纣。

周军东进,开始的时候,一路之上颇不顺利:狂风肆虐、暴雨倾盆、雷电交加,折旗毁车,人马时有伤亡。吕尚巧妙地把这天地肃杀之征解释为鬼神对殷商发怒之状,并大力加以渲染,居然不但稳定了军心,还增强了斗志。由于商纣失尽了人心,四方诸侯及沿途百姓纷纷加入武王的伐纣行列,周军士气日益高昂。

这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吕尚率军渡过黄河,在距殷商都城朝歌仅七十里的商郊牧野(今河南汲县)召开了誓师大会,历数纣王罪过,揭开了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的序幕。

此时,纣王正与东南边疆的夷族人交战,朝歌兵力空虚。周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传人朝歌,纣王慌忙把奴隶和战俘武装起来仓促应战。双方在牧野短兵相接。战斗中,吕尚身先士卒,率战车和猛士冲入商军,打乱了商军的阵脚。商军本来就没有斗志,不但不再抵抗,反而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杀人朝歌。纣王见大势已去,登上鹿台,自焚而死,在中国历史上为时五百多年的奴隶制国家殷商,从此灭亡。

公元前1066年底,周武王班师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

伐魏救韩一箭双雕

公元前341年,魏惠王出兵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国求救。齐王早就有讨伐魏国之心,立刻召集群臣商议救韩之计。

相国邹忌说:“劳师救韩,得不偿失;万一失败,更加不利。不如不救。”

大将田忌说:“如不救韩,韩国归降魏国,对我们齐国有百害而无一益,应该马上出兵相救!”

军师孙膑对邹、田的意见都不赞成。他说:“魏国攻韩,我们不能不救,但出兵过早,这等于我们代替韩国去跟魏打仗,实在是下策。我们应等到魏、韩两国都打得疲惫不堪时再出兵,这时定能大获全胜。”

齐王采纳了孙膑的策略,亲自召见韩国使者,与韩国使者畅谈齐、韩的友好,然后告诉使者,齐国决定派兵援助韩国。

韩国使者回国复命。韩王得到齐王的许诺,信心大增,命令三军拼死抵抗,给了魏军以极大杀伤。齐王看时机成熟,便命令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救援韩国。

田忌采用了孙膑的“围魏救赵”之计,与孙膑一起,统率大军,直取魏国都城大梁。魏王害怕了,连忙命令进攻韩国的魏军班师回国,随后又任命太子申为将军,任命庞涓为大将,率十万精兵与齐军决战。孙膑对田忌说:“魏兵悍勇,交战之时,我军可佯装败退,引敌冒进,然后因势利导,消灭魏军。”说罢,讲出一条妙计。田忌大喜。按照孙膑的计策,第一天撤军,田忌令兵士挖了供十万人做饭的军灶;第二天撤军,只挖了供五万人做饭的军灶;第三天撤军,军灶的数量减少到仅供两万人用。

魏军统帅庞涓见齐军军灶的数量急剧减少,不由喜形于色,骄傲地对部下说:“我早就知道齐军怯懦,才进入我境内三天,他们的兵士就跑了大半了。”他嫌步兵行动迟缓,就丢下他们,只带领轻车精骑,一路猛追,沿途又见齐军丢下一些辎重,庞涓认为齐军已经混乱,竟一直深入齐国境地。

庞涓率军追到马陵(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天色已晚。这里地形险要,道路狭窄。庞涓突然发现路边一棵大树被刮去树皮,写着字,一时又看不清楚,就让兵士点燃火把照看。庞涓还没看完上面的字,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齐军万箭齐发,魏军顿时大乱。庞涓领兵舍命厮杀,想冲开一条血路,无奈齐军重重包围,地形又十分险要,冲不出去。惨败之下,庞涓又羞又愤,挥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俘虏太子申,十万魏军全军覆灭。从此,魏国一天天走向灭亡。

齐国既救了韩围,又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魏国,可谓一箭双雕。

燕王刘旦自取灭亡

汉武帝死后,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礴、左将军上官桀奉遗诏辅佐少主刘弗陵,即汉昭帝。当时,汉昭帝年仅八岁。

汉昭帝登极,大赦天下,同时对诸侯王都有赏赐。各诸侯王对汉昭帝均回书表示感谢,惟独燕王刘旦气愤地说:“皇帝应该让我来做!我不需要什么赏赐。”刘旦与刘氏宗室刘长、刘泽等人朝夕谋划,企图造反,但行事不周,被人告发,刘长、刘泽被朝廷逮捕,处以极刑,昭帝则下诏,没有处罚刘旦。

刘旦幸免于死,而且继续作燕王,本该悬崖勒马,对昭帝感激不尽,但刘旦不思图报,反认为昭帝好欺负。他勾结对霍光不满的权臣上官桀和御史大夫桑弘羊、鄂邑长公主,又用重金收买朝中大臣,密谋先杀掉大将军霍光,然后夺取最高权利。

刘旦上书汉昭帝,密告霍光谋反,奏书写道:“霍光出行,擅羽林军为他开路;霍光擅自调动军队,企图谋反。”又写道:“臣旦愿人京保卫皇上,监察奸臣。”汉昭帝虽然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但聪明、有主见。他说:“大将军大权在握,要想造反,早就造反了,何必还要调动京城外的军队,这奏章肯定有假。”汉昭帝下令逮捕为刘旦送奏章的人,吓得此人慌忙逃离京城。

刘旦不甘心失败,又与上官桀、鄂邑长公主通过驿书往来,密谋杀害霍光,迎立刘旦为帝。刘旦还许诺上官桀为主帅。刘旦的相国惴惴不安,劝刘旦道:“大王上次轻信刘泽、刘长,险些闹出大事,现在又与左将军、车骑将军密谋,这两个人轻狂傲慢,不足以成大事,我担心他们败事有余,到时候反受牵连。”刘旦说:“我是武帝的长子,理应做皇上,到时候,天下的人肯定都会拥护我!”于是,不顾相国的劝阻,派出使者,拿着贵重礼物,四处活动,其党羽遍布全国各地,达数千人。

刘旦得意洋洋,准备起兵。但尚未来得及调动军队,阴谋再一次被人揭露。汉昭帝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一一处死。消息传到刘旦耳中,刘旦顿时惊呆了。

汉昭帝下诏追究刘旦的罪过,刘旦走投无路,只好上吊自杀。

吴起爱卒如子所向无敌

吴起是战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家。他曾在鲁国做将军,为鲁王打了不少胜仗。后因鲁王不信任,吴起便离开鲁国投奔了魏国,被魏文侯封为将军。

吴起治军,以爱惜士卒,与士卒共患难而闻名。魏文侯命令吴起统率大军攻伐秦国。西征之中,吴起与普通士兵一样,背着粮袋,徒步行走,而将战马让与体弱的士卒骑。吃饭时候,吴起也不吃“小灶”,而是与士兵们坐在一起,围着大锅,喝大碗汤、吃大碗饭,有说有笑,俨然一名小卒。睡觉的时候,吴起还是与士兵们滚在一起,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士卒们深受感动,打起仗来,都愿意为吴起出死力。

有一名士兵的背上生了个大疽(一种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由于军队正在行军,一时找不到好药进行治疗,吴起就亲自为士兵把疽中的浓汁用嘴吸出来,为士兵治好了病。这名士兵的母亲闻讯后,竟放声大哭。邻居大惑不解,说:“吴将军为你儿子吸毒治疽,你不感谢吴将军,却哭泣不止,这是为什么?”这位母亲回答道:“不是我不感谢吴将军,我是想起了我的丈夫啊。我丈夫以前也在吴将军手下当兵,也曾长了背疽,是吴将军为他吸出毒汁治好病的。丈夫感激吴起,打起仗来不要命,终于战死在沙场。我儿子一定也会对吴将军感恩不尽,恐怕儿子的性命也不会长久了。”说完,又哭了起来。

吴起爱惜士卒,士卒甘愿为吴起拼死作战。魏、秦两军交战后,魏军连战连胜、所向无敌,秦军一退再退,接连被吴起攻占了五座城池,魏军大获全胜。魏文侯闻报,非常高兴,任命吴起为西河郡(今陕西华阴附近)守将,把保卫魏国西部边疆的重任交给了吴起。

孙膑计擒庞涓

在历史上,孙膑与孙武并称为孙子。孙膑是孙武的后世子孙,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

孙膑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因魏、韩、赵、燕等国常常攻打齐国,孙膑的家乡屡遭战祸。这使他深深地感到国家的安危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他决心习武学谋,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做一番事业。

于是孙膑离开家乡,到深山老林里拜鬼谷子王栩为师。鬼谷子把《孙子兵法》十三篇传授给他,不到三天,他背诵无误,对答如流,并有许多深刻而独到的见解。鬼谷子十分惊奇地赞叹说:“孙武子可真是后继有人了!”

和孙膑一起学习的,有个人叫庞涓,他与孙膑相互约定,日后一旦谁个得志,彼此决不相忘。不久,庞涓提前下山,投奔魏国。魏国东征西讨,急需人才,庞涓又颇有机谋,便得到魏惠王的宠信,当上了魏国的将军。庞涓想:“孙膑将来下山,倘若来魏国,那就会妨碍我的声誉与地位;倘若去别国,我在战场上绝不是他的对手。要保证我无敌于天下,必须先除去孙膑。”于是,他派人上山,用花言巧语骗孙膑到魏国来。孙膑想:“庞涓得志,没忘当年之约呀!魏国地处中原,实力强大,正是我辈施展抱负与才能的好地方。”于是便欣然许诺。不料,孙膑一到魏国,便落入庞涓早已设好的圈套。

庞涓心怀鬼胎,他并没有把孙膑推荐给魏惠王,而是悄悄地把孙膑留在自己府中做幕僚,想利用孙膑的才能为自己效劳。但久而久之,孙膑还是被魏惠王知道了,魏惠王传令会见孙膑。庞涓不敢不从,便带孙膜去拜见惠王。惠王面试阵法,发现孙膑才华超群,有心想委以重任。庞涓一看情势不妙,便悄悄地对魏惠王说:“孙膑是齐国人,是不会为魏国卖力的;倘若让他跑到齐国去,对我们不利!杀了可惜,留下又是祸患,不如施以重刑,让他变成残废,这样让他既死不了,又跑不掉,便会乖乖地为我们魏国所用了。”昏庸的魏惠王听信了庞涓的谗言,旋即令刑吏给孙膑处以膑刑,又在他脸上施以墨刑,使他无法行走,无法见人。

孙膑突然遭此横祸,蒙受奇耻大辱,真是欲活不忍,欲死不能。然而他毕竟是个意志非凡的人,孙膑不但没有向恶势力屈服,反而身残志坚,发愤自强,更加苦苦钻研《孙子兵法》等兵书,准备有朝一日逃离虎口,报仇雪恨。

不久,齐国的使者来到魏国。孙膑乘人不备,暗中去见使者。他把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远大的抱负告诉了齐国使者。使者看到孙膑这样的有识之士竟遭此厄运,便心生同情与敬意,临行前悄悄地用车把他载回了齐国。

孙膑回到齐国后,大将田忌以上宾之礼接待了他。在会谈中,田忌被他惊人的才华折服了,便留他在府中住下,拜他为师。

当时因战争的发展,一个新的兵种——骑兵正在日益发展壮大。赛马活动在各国都很流行。田忌很喜欢赛马,常常同齐威王等人打赌比赛,但输过多次。孙膑见田忌的马同齐威王的马足力相差不大,便在一次比赛前给田忌出主意说:“马分为上中下三等,按比赛的规则是三局两胜,今天你可用下马对威王的上马,用上马对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威王的下马,便可取胜。”田忌按此计去做,果真一负二胜,赢得千金。

齐威王十分惊奇,便问田忌如何想起这一高招。田忌乘机把孙膑举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大喜,当即召见孙膑,面试兵法,发现孙膑是个难得之才,便任命他为齐国的军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