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无为之治”的四原则 四标准
【原文】
以正①治邦,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也哉?
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人多智巧而奇物滋起,法物滋彰而盗贼多有。
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②而民自朴。
【注释】
①正:端正、公平。
②无欲:勘校本作“欲不欲”,帛书甲本缺,乙本作“欲不欲”,王弼本作“无欲”。以为从王弼本妥。
【译文】
以清静无为之道治国,以出奇诡秘的计谋用兵,用无为的政治统治天下。我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根据下面这些:
天下的禁忌越多,人民就越贫穷;民间武器越多,国家就越混乱;人民的技巧智慧越多,邪恶的事情就层出不穷;法令越严明,盗贼反而越多。
所以有“道”的圣人说:“我无为,人民就能自我化育;我好静、人民就能自然端正;我不挑扰人民,人民就能自然富裕;我不贪婪,人民就能自然朴实。”
【评析】
先说“以奇用兵”。《道德经》不是兵书,但其中不排除有关于军事方面的内容,这是我们在前面章节里已经说到的问题。例如本章讲“以奇用兵”,实际上讲的是军事问题。在老子的观念中,用兵是一种诡秘、奇诈的行为,因而在用兵时就要注意想奇法、设奇计、出奇谋,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出奇制胜。这表明,老子的用兵之计与治国安邦有截然的区别,即用兵要奇,治国要正。“以奇用兵”实际就是要变化莫测、神出鬼没。战争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是国家政治无法正常运轨时不得已而采取的下策。老子反对战争,但战争却不可避免。因此,老子在《道德经》里就不能不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以奇用兵”之计,不是为昏君、暴君出谋划策,而是为弱者、为正义之师设想的。
再说第二层意思。老子说“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这是老子对国计民生的具体思考。胡寄窗写道:“老子把工艺技巧认定为社会祸乱的原因,他们要求废除工艺技巧,甚至认为盗贼之产生也是由于工艺技巧的关系”,“可见他们对工艺技巧的深恶痛绝。坚决反对工艺技巧是道家经济思想的特点。初期儒家并不根本反对工艺之事,只不赞成儒者从事工艺,甚至有时还承认工艺的重要作用。墨家之推重工艺自不必说。战国后期的儒法各学派,虽鄙视工艺,但尚肯定工艺之社会作用。只有道家才错误地把工艺看作是社会祸乱的根源。”“老子反对工艺技巧的这一观点,非常奇特,与战国各学派以及战国以后各封建时期的思想都迥然不同。
这一观点本身不仅是消极落后,而且是反动的。”这种分析虽有其道理,但我们感到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再作分辨。老子重视“无为”,重视“质朴”,重视“勤俭”,他反对工商的观点有其指导思想的原因,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客观地讲,老子并不是笼统地、绝对地反对工商,他主要反对的是统治者借工商积敛财货,过奢侈豪华、醉生梦死的荒淫生活,并不反对老百姓求富,因为在本章中,老子说“我无事,而民自富”。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证据。笼统地讲老子反对工商业的发展,恐怕还要再找一些论据。
【解读】
哲学家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并经过不断学习,最后功成身遂通达世出世间法,阐述出了哲学文化,形成了一套实用主义的价值体系。然后以权效国者们将其学习将其参考来作为一些治国的理念。忠效国家,忠效人民,是以权效国者的根本。一个人从庶民过渡为一个以权效国者,那必然是以权效国。要创造实用主义的价值奉献于国家,奉献于人民,奉献于社会。最伟大的以权效者是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个人从庶民过渡为以权效国者一定是以权效国的,如果不是以此作为,那就完全是一个从刁民投机到国权中的奸贼。这些败类不会为人民大众服务,只会为自己的升官发财着想。受损的是国权,得利的却是这些奸贼。如此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忠效国家忠效人民的以权效国者把握国家大权,守持正道,引领国家引领民族有着正确的走向。这些以权效国者们有共同的信仰,他们为了信仰生,为了信仰活,为了信仰死。这些以权效国者在一起就是人民的政党,其政权当然也是人民的政权。因为有着至高无上的信仰,所以绝不容许有投机分子混入政权来蚕食国家的政治命脉。若被那些乌合之众掌握了大权,那政权就会不断腐败,最终而腐朽绝顶。然后就又是一次巨大的历史变革,改朝换代的悲剧就又再重演,成千上万的人就会无辜死去。当权者创造法律将其公布,然后用来维护社会的秩序。法律的义务是先卫国,再卫民,最后卫党。若顺序相反,那就会国法刻薄,天下皆罪民,人民干什么那都是犯罪。国法岂能尽以当权者的利益为核心?只有昏庸的国君,无道的政权才会如此作为。社会是要有讲究的,但也不能穷讲究。该讲究的不讲究,不该讲究的穷讲究,这就限制了社会的进步,限制了国民素质的提升,限制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正确的治国之道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着国家的走向,关系着人民的安危,甚至关系着人类的命运。
【故事】
天下第一谏臣魏征
魏徵的父亲魏长贤精通文史,博学多才,曾做过北齐著作郎,后因直谏朝政,贬为上党屯县令。父亲正直倔强的品质,对青少年时代的魏徵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然而由于父亲去世较早,家业也因此衰落。穷困的生活,并没有磨灭魏徵的意志,他性格坚强,胸怀大志,喜好读书,多所涉览,尤注意于历代兴衰得失之道,这为以后他的从政、治史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魏徵备经丧乱,仕途坎坷,阅历丰富,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而且为人耿直不阿,遇事无所屈挠,深为精勤于治的唐太宗所器重。
唐太宗屡次引魏徵进入卧室,请教执政得失,魏徵也喜逢知己之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朝政得失,频频上谏。
魏徵的谏诤涉及面很广,除了军国大事外,还对唐太宗其他一些不合义理的做法提出善意的批评。很多时候,尽管唐太宗对魏徵的尖锐批评一时难以接受,但他毕竟认识到魏徵是忠心奉国,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魏徵鉴于隋末人口流亡、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的事实,力劝唐太宗偃戈兴文,实行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休养生息政策。
唐太宗即位之初,曾与群臣谈及教化百姓之事。唐太宗认为,大乱之后,恐怕难以教化。魏徵则认为,长久安定的人民容易自满,自满就难以教化;经历乱世的人民容易愁苦,而愁苦就有利于教化。这就像饥饿的人渴望食物,焦渴的人渴望饮水一样。
唐太宗采纳了魏徵的建议,制定了经国治世的基本国策,对于“贞观之治”有着深远的影响。
魏徵还提出了以静为本的施政方针。
他认为,隋朝虽然府库充实,兵戈强盛,但由于屡动甲兵,徭役繁重,虽然富强,最后失败,其原因就是因为“动”。现在唐朝初定,在大乱之后,人心思治,所以当以安静为本。他以静为本的思想,主张社会有个安定的环境,与民休养生息,以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为了防止劳役百姓,魏徵还劝谏唐太宗停止周边诸国的入朝贡献,并停止一些规模较大的活动,以减少国库的开支。
在当时,文武百官都以为封禅为帝王盛事,又天下乂安,屡次请求东封泰山,唯独魏徵不同意。
他认为,尽管唐太宗功高德厚,国泰民安,四夷宾服,但皇上大规模车驾东巡,千乘万骑,其费用实属不该。唐太宗在魏徵的规谏下,又恰遇河南、河北数州闹水灾,就停止了东封活动。
魏徵认识到,帝王修饰宫宇,奢侈无度的结果,必然会疲劳百姓。在与唐太宗谈及此事时,魏徵曾以隋亡为鉴,说隋炀帝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提醒唐太宗切忌奢侈,以防重蹈覆辙。
唐太宗曾让人在益州及北门制造绫锦、金银器,魏徵就上言,劝阻此事。唐太宗东巡洛阳,住在显仁宫,因州县官吏供奉不好,大都受到了谴责。魏徵认为这是渐生奢侈之风的危险信号,于是马上给他敲一下警钟。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何谓明君暗君?
魏徵率直地回答说:“君之所以明,是因为他兼听;君之所以暗,是因为他偏信。”
他主张君主兼听纳下,听取臣下的正确意见,以克服君主的主观片面性。帝王久居深宫,视听不能及远,再加上自己的特殊身份,很难了解社会实际。可见,兼听纳下,也是魏徵的政治思想之一。
唐太宗在实践中推行了兼听纳下的思想,调整了君臣关系,改变了帝王传统的孤家寡人做法。而臣下也对朝廷施政中的失误之处,积极上书规谏,匡弼时政。如此一来,君臣同舟共济,集思广益,上下同心,从而开创了贞观年间的谏诤成风的开明政治。
在一次奏疏中,魏徵援引了管仲回答齐桓公在用人问题上妨害霸业的5条:一是不能知人;二是知而不能用;三是用而不能任;四是任而不能信;五是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可以说,知、用、任、信、不使小人参之,基本上概括了魏徵的吏治思想。
知人是用人的首要问题。在用人问题上,魏徵特别强调君主的知人。魏徵指出君主知人,才能任用忠良之士,这是天下致治的先决条件。
魏徵认为识别人臣的善恶是知人的一个重要内容。魏徵认为,在不同的时期,在用人标准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天下未定时,一般是专取其才,天下太平之时,则非才德兼备者不可任。
他的这一用人思想,是和变化的客观形势相适应的,也是可取的。赏罚分明,不徇私情,也是魏徵的用人思想中的一个内容。此外,他也反对重用宦官。
在这方面,唐太宗很多时候都采纳了魏徵的意见。
魏徵在与唐太宗等人讨论创业与守业之难时认为,要守成帝业,使国家长治久安,最重要的就是居安思危。他认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是由于帝王忘乎所以,无心政治,因而导致了国家的危亡与覆灭。
他以此提醒唐太宗,要小心在意,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魏徵常以亡隋为借鉴,以说明居安思危的迫切性。他总结隋亡的教训,作为唐太宗治理国家的一面镜子,以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639年5月,魏徵趁唐太宗诏五品以上官员议事之机,全面地、系统地总结了政事不如贞观之初的事实,上奏唐太宗,这就是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疏中列举了唐太宗搜求珍玩,劳役百姓,昵小人、疏君子,频事游猎,无事兴兵等10条弊端,言辞直白,鞭辟入里,再次提醒唐太宗慎终如始。
唐太宗看完奏疏后,欣然采纳,并对他说:“朕今天知道自己的过错了,也愿意改正。如若违背此言,再无面目见到诸位爱卿!”
说完亲手解下佩刀,赐予魏徵,还赐予魏徵黄金10斤、马两匹。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尽股肱之力,辅助唐太宗理政,已成为唐太宗的左手右臂,以至于助成“贞观之治”。
魏徵不但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史学家。他对历史有深刻的了解,善于将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以史为鉴,以此论治道,劝唐太宗。
他根据唐太宗的诏令,修撰了《周史》、《齐史》、《梁史》、《陈史》、《隋史》五朝历史。五部史书总监虽是房玄龄,但房玄龄政务繁忙,魏徵是实际的总监。
他还亲自动手,撰写了《隋史》的序和论,还为《梁书》、《陈书》、《齐史》写了总论。他治史谨严,有“良史”之称。
636年,五朝史书修撰完毕,唐太宗为嘉奖魏徵,加封魏徵为光禄大夫,进封郑国公。
642年7月,魏徵病重,唐太宗下手诏慰问。
魏徵居室简陋,生活俭朴。唐太宗还特别下令为他建了一个正厅,还赐给屏风等物。
同年9月,唐太宗说:“方今群臣,忠直没有超过魏徵的。”于是,罢去魏徵的宰相职务,拜为太子太师。魏徵去世时,唐太宗亲临魏家哀悼,悲痛异常。他停朝5天,令百官参加葬礼。送葬时还登楼遥望魏徵灵柩,还亲自为魏徵写了碑文。
唐太宗对魏徵的去世,十分悲痛。曾感叹地说: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
他的这段话,可以说是对魏徵的历史性评价。
救时宰相姚崇
姚崇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父亲姚懿,在贞观年间做过巂州都督。姚崇年少时不拘小节,长大后好学不倦,后经科举入任,始授濮州司仓参军,后又任司刑丞。
此时正值武则天执政时期,严刑峻法横行,姚崇理案刑狱,执法公正,把很多人从冤狱中救出来。他的才能引起了上司的重视,连连晋升,不久任夏官郎中,成为兵部的一名要员。
武则天是个重视人才的女皇帝,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发现了姚崇。其时,契丹举兵攻陷河北数州,情况相当危急。姚崇上书提出应急对策,武则天见他的上书剖析周密,论理精到,便破格升为兵部侍郎。
武则天前期执政,奖励告密,重用酷吏,闹得满朝文武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姚崇以自身和全家人性命担保,恳求武则天,今后收到告发谋反状子,把它收起来,不再追究。假如以后发现证据,真的有人谋反,他甘愿承受知而不告之罪。
武则天听了很高兴,说:“以前宰相什么事都表示顺从可办,使朕陷于滥施刑罚的境地,现在听到你的话,很合朕的心意。”特赏给姚崇白银1000两。
姚崇为官刚正不阿,不畏权势。
当时,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倚仗武则天,横行朝中。
704年,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要把京城的10个和尚派往自己修造的河北定州的佛寺。此事本来是件小事,但为了遏制张易之的气焰,姚崇就是不同意,张易之几次请求照顾,姚崇就是不答应。
张易之因此记恨在心,暗中在武则天面前说姚崇的坏话,武则天就借突厥犯边的机会,把姚崇调任灵武道行军大总管,后又改任灵道安抚大使。虽然姚崇还是三品,但其实已是徒有官名,并无实权。
赴任前,武则天要姚崇荐举宰相人才,姚崇继狄仁杰后,再次推荐张柬之,认为张柬之沉厚有谋,能断大事。武则天就让张柬之做了宰相。
张柬之做宰相后,对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在朝中跋扈横行,包藏祸心,深感不满。同时朝臣们又多次上书,要求惩治二张,更使张柬之下定决心,要收拾他们。
由于武则天袒护,二张始终在逍遥法外。后来,张柬之与杨之琰密谋,率500名御林兵,直接进入玄武门,杀死了这两个不法恶徒。
随后,又对武则天施加压力,迫使武则天将帝位让给太子李显。这就是唐中宗。
唐中宗以姚崇、张柬之为宰相,又因为姚崇有功,加封他为梁县侯,食邑200户。
但姚崇心里明白,唐中宗昏庸,武氏家族的势力还很大,将来一定会有一场激烈的斗争,他不愿遭到武氏势力的暗算,因而罢相远离京城。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在中宗的支持下,削了张柬之等5人的实权,5人在流放中被害,而姚崇独得以免死。姚崇罢相后,先后在亳州、宋州、常州、越州、许州等地当刺史,远离京城,没有参与朝廷内部的斗争。此时,朝廷几经皇权争斗,相王李旦在儿子李隆基以及妹妹太平公主的扶持下,恢复帝位,这就是唐睿宗。
唐睿宗于710年6月,拜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姚崇第二次当了宰相。
唐睿宗的妹妹太平公主干预朝政,也想走其母武则天的道路。于是,姚崇和宋璟联名上奏,建议把太平公主安置在东都洛阳,其余掌握兵权的诸王派往各州当刺史。
昏庸的唐睿宗如实将姚、宋的建议转告给太平公主。于是,姚被贬为申州刺史。以后,又先后任扬州刺史,淮南按察史,在地方官任上,姚崇为官清廉公正,颇受百姓爱戴,后调任同州刺史。
712年,李隆基登基做了皇帝,这就是唐玄宗。唐玄宗是个励精图治,想使国家振兴的君主。他决定起用姚崇为相。
713年,唐玄宗密召姚崇前来,征求他对国事的意见。姚崇侃侃而谈,不知疲倦。
唐玄宗就要拜姚崇为相,姚崇说:“我有10点意见要上奏,陛下考虑,如果做不到,那我这个宰相就不能做。”
姚崇所说的10点意见,大意是:
1.朝廷以前用以严刑峻法治理臣民,臣希望今后施政,应当以仁恕为先。
2.先朝高宗,征伐吐蕃,兵败青海,臣希望陛下不要贪求边功。
3.近来奸佞之徒触犯国法,而这些奸佞之徒,皆受宠幸而免罪,臣希望守法从近臣开始。
4.武后临朝,传达旨意的重任出自宦官之口,臣希望今后宦官不得干预朝政。
5.豪门贵戚为了媚上,随意征缴苛捐杂税,搜刮百姓,公卿方镇也多效法,臣希望除国家的租庸赋税以外,杜绝一切苛捐杂税。
6.皇亲国戚争权,朝廷内乱,政权不稳,臣希望皇亲国威以后不要担任台省要职。
7.先朝对群臣轻慢无礼,有失君臣之敬,臣希望君主对大臣须待之以礼。
8.先朝擅杀忠臣,使诤臣灰心丧志,臣希望敢于犯颜直谏,批逆鳞,犯忌讳。
9.武后建造福先寺,上皇建造金山、玉真二观,工程浩大,耗费百万,臣请以后杜绝营造佛寺道观。
10.汉朝外戚吕禄、王莽等横行不法,乱了天下,坏了国家,臣请以此为鉴,作为后世万代吸取的教训。
这十点建议,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治诸方面,可谓切中时弊,为救世之良方。这对急于振兴国家的唐玄宗,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对每一项建议,他欣然表示赞同,并且一一采纳。并拜任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姚崇第三次当了宰相。
当上了宰相的姚崇,得到了玄宗的充分信任。举凡军国要事,玄宗都一一要和宰相商议。唐玄宗为姚崇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姚崇既掌相权,又掌军权,是这时的大刀阔斧的政治家和行政长官。
姚崇首先从整顿吏治入手。他看到武后末年以来,皇亲国戚多居台省要职,诸王又掌握指挥禁军大权。为了争权夺利,他们勾结朝官,多次发生政变。
自武则天以来,短短的八九年间,就接连发生了5次政变。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姚崇协助玄宗,把诸王改任外州刺史,并规定诸王不任职事。从此,诸王只享有爵位,不再掌握军政大权,因而失去了兴风作浪的资本。
姚崇还规谏唐玄宗,皇亲国戚不得任台省。所以,开元初没有大封皇亲国戚。
姚崇还设法抑制功臣权势的膨胀,把一些官高势盛,居功自傲的功臣降到地方做州刺史。
上述这些措施,像釜底抽薪一样,消除了中央政局动乱的隐患,结束了多年来动荡不安的局面。姚崇“救时之相”的称誉也由此而来。
姚崇在整顿吏治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唐中宗以来,卖官鬻爵,官吏增多,机构庞大。于是,姚崇大量裁减冗员,罢免了员外官、试官、检校官,并申明这三种官今后如果没有政绩和战功,不经皇帝特别诏令,吏部和兵部不得录用。同时,还撤销了一些闲散诸司、监、署等10余所机构。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冗员,也减轻了国库的负担。
姚崇荐官取士,以品德才能为主要。他所推荐的广州都督宋璟,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是唐代的四大贤相之一。
姚崇还重视用法治来约束官吏,对违法乱纪者,即便是皇亲国戚,也一视同仁,决不宽赦。
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倚仗权势,欺凌百姓,受到御史的弹劾,将依法治罪。薛王到玄宗那里求情,玄宗下令重新审查,意欲宽免。
姚崇于是上书玄宗说:“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正确,不可赦免。”由于姚崇的大力整顿,开元初期的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获得了大发展。
716年,山东等地连续发生严重的蝗灾,人们认为这是“天灾”,只好坐以待毙,求上天显灵禳灾。在满朝文武一筹莫展之际,姚崇上书玄宗,主张应想尽办法捕杀蝗虫。
当时朝议纷纷,姚崇力排众议,消除唐玄宗的疑虑,坚定他灭蝗的决心。于是,姚崇排除了干扰,下令捕蝗。
他特派遣御史,取名“捕蝗使”,分赴各地,督促捕蝗。仅汴州一地就捕获蝗虫14万石,而入汴渠顺流而下的不计其数。因为山东人民的奋力捕杀,山东地区免遭了一场大灾难。
716年,姚崇辞去宰相之位,朝廷授予他开府仪同之司。虽然不在相位,但有关军国大事,唐玄宗还是经常听取他的意见。
721年9月,姚崇病逝,终年72岁。病危之时,嘱咐子孙不要铺张,一定要薄葬。唐玄宗对姚崇的逝世,十分悲哀,下令为姚崇撰写碑文,赞誉姚崇。
刚直果决的寇准
寇准生于书香门第,他的祖父寇延良,颇有才学。其父寇相,善书画,能诗文。寇准由于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天资聪颖,好学上进。
19岁时赴京应试,一举中第,从此开始了他几十年的政治生涯。
寇准为政清廉。他在任知县期间,对属下衙役要求严格,不准他们横行乡里,搜刮民财,鱼肉百姓,严格按照朝廷的明文规定征收赋税和徭役。为了防止属下不法之徒巧立名目,额外增收,以饱私囊,他令人把县中应当纳税、服役者的姓名、住址等项写在纸上,张贴在城门中,公布于众。
老百姓见寇准执法公正,为政清廉,体察民情,爱民如子,都深受感动。凡是应该缴纳赋税者,无不如数按时送交,从不拖延时日。后来寇准到了宋太宗身边,他更是断案如鉴,反对徇情枉法,深得宋太宗器重。
寇准在两次废立太子的重大事件中,充分显示了他的足智多谋和善断大事的品质。
一次是废楚王赵元佐太子。
赵元佐是宋太宗的长子,由于营救宋太宗之弟赵廷美没有成功,得了心病,行为变得粗暴残忍。身边的人稍有过失,他就用残酷的刑罚处死。
宋太宗多次训诫他,始终未见好转。宋太宗召见当时在郓州做通判的寇准,请他筹划一个万全之策。
寇准对宋太宗说:“请陛下找个机会,命太子代您主持某项典礼,他左右人员必定随行,然后陛下派人往东宫仔细搜查,果真有不法的事情等太子回来拿给他看,把他废除。到时候只要一个太监的力量就够了。”
宋太宗接受了寇准的计策,趁太子外出,派人从他的宫中果然搜出了许多刑具,有剜眼睛的、抽筋条的、割舌头的等。在大量物证面前,赵元佐只好低头认罪。于是,他被顺理成章地废黜了,没有发生任何风波。
另一次是立襄王赵元侃。
那是994年的事。当时宋太宗已近暮年,为立太子事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加上身患脚疾,疼痛难忍,真可谓心力交瘁,苦不堪言,很需要一个情投意合的人与他为伴,向他一吐衷肠。
于是,宋太宗就召见寇准,询问谁可以继承皇位。寇准此时虽然心中有个人选,但不知宋太宗心中倾向于哪一个,因此不便直接回答宋太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只给宋太宗提出一个选立太子的原则:“只要陛下您自己选择能符合天下人所期望的人,就可以了。”
宋太宗听罢,低头思之良久,然后屏退左右,对寇准说:“你看襄王赵元侃可以吗?”
其实寇准心中所想的也是襄王赵元侃,于是连忙说道:“知子莫如父。陛下既然认为可以,愿您当即决定。”
立太子的事,君臣两人就这样决定了,宋太宗从此了却了一桩心事,心情也就舒畅了。
宋真宗继位时,边患吃紧。1004年,宋真宗任寇准为宰相。同年9月,辽朝又派小股游骑侵犯宋边境,作战稍有不利,就急忙引军退却,似无大举进兵与宋军交战之意。
寇准接到这个军情报告,料定此为辽朝兴兵南下大举侵犯的前兆,故立刻上奏宋真宗说:“辽军此举是想麻痹我们。我们应当加紧训练部队,任命将帅,并且要选派精锐部队占据军事要地,以防辽军大举进犯。”
在寇准的建议下,宋军调兵遣将,严阵以待。果然不出寇准所料,1004年11月,辽军大举南下。辽朝萧太后、圣宗耶律隆绪御驾亲征,大将萧达率军20万直进中原,军情十分危急,宋朝上下一片惊慌。一个晚上竟有5封军情机密文书由探马飞送相府。而身为朝廷重臣的寇准却十分镇定,他对紧急军情文书连拆也不拆,照常饮酒,谈笑如常。第二天,有人将此事奏报宋真宗,宋真宗大惊,责问寇准为何如此?
寇准于是回答说:“陛下想了结此事,不出5天定见分晓。”
宋真宗问寇准有何退兵良策。
寇准提出要宋真宗御驾亲赴澶州坐镇,这样必能克敌制胜。朝内群臣见寇准提出要宋真宗御驾亲征,感到事情重大,也怕自己被派随驾前往,因此个个胆战心惊,纷纷准备退朝,以免皇帝怪罪。寇准见群臣如此萎缩退却,心中甚是不悦,便严词厉声制止。
宋真宗也感到十分为难,想要回到内宫,然后再议决此事。寇准一看宋真宗有不愿亲征之意,一旦回宫,这件事就难办了。就急忙对宋真宗说:“陛下一旦回宫,群臣就再难见到您,那就要误大事了。请您不要回宫。”宋真宗在寇准的强谏之下,万般无奈,只好同意讨论是否亲征事宜。
1004年12月,宋真宗亲率大军行至澶州南城。当时辽军气势正盛,众人都请宋真宗住下,以观察敌我形势,然后再决定进止。而寇准则坚决请求宋真宗继续前进。
在寇准等人的竭力主张下,宋真宗渡过了黄河,来到了澶州北城的门楼之上。远近的宋军望见帝辇的华盖,无不欢呼雀跃,军威大振,其声音数十里之外都能听见。而辽兵听到宋军的欢呼声,个个面面相觑,惊愕不已。
宋真宗到澶州后,委托寇准全权处理军务大事。
寇准治军号令严明,处事果断,指挥有素,士卒既畏惧又心悦诚服。有一天,辽军为探虚实,派数千骑逼近城下。寇准命令士卒出击,斩杀和活捉了辽军一大半,扭转了被动局面。后来,辽军统帅萧挞凛亲临战场督战,宋军威虎军头张瑰守用床子弩,一箭射中挞凛前额,挞凛中箭身亡,辽兵只好退去。
宋真宗留寇准在北城之上坐镇指挥,但过些时候,他又派人去看寇准在干什么。派去的人回报,寇准正在饮酒、下棋,他屋子里的戏谑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宋真宗见寇准如此从容镇定,心中不再忧虑。辽朝是损兵折将,损失十分惨重,无力再战。萧太后只好派使前来澶州,请求罢兵议和。辽朝提出要宋朝把关南的土地让给辽朝。宋真宗听说后认为,辽朝使臣所说割地一事,毫无道理。但如果只索要金银玉帛,对朝廷倒也无伤大体。
寇准不愿给辽朝金银玉帛,而且还提出要辽朝向宋朝称臣,并献上幽、蓟二州的土地。他向宋真宗说:“只有这样,才可保边境百年无事,否则数十年之后,戎狄又起贪心了。”
宋真宗急于求和,对寇准说:“数十年后自然有守土尽责之人,我不忍心百姓生灵涂炭,姑且按辽朝提出的要求讲和算了。”并立即派曹利用前往辽朝谈判。宋真宗还对曹利用说:“实在不得已,就是百万钱也行。”
寇准得知此消息后,立刻召曹利用到帷幄之中,对他正色道:“你虽有圣旨,但你答应辽朝如超过30万,我就砍你的头。”
曹利用到了辽朝,最终以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为代价与辽朝达成和约而还。
这一次,寇准虽然未能彻底改变宋朝给辽朝输送金银玉帛的结局,但却保住了宋朝的北方领土,并且使经济损失控制在一定的限度。
宋军在澶州大胜辽军,首功当归寇准。宋真宗对他特别厚爱,寇准也十分高兴。
宋真宗的宰相王钦若因为以前请驾南迁一事,曾经当众遭到寇准的痛斥,因此,他对寇准怀恨在心,总想借机谗言陷害寇准。
一天,宋真宗召见群臣,寇准未等散朝先走一步。王钦若一看时机已到,便乘机进言说:“陛下如此尊敬寇准,那您看他是不是匡扶社稷之臣呢?”
宋真宗说:“当然是了。”
王钦若说:“澶州一战,陛下不以为耻,反而还把它当成寇准的功劳,这是为什么呢?”
宋真宗不觉愕然惊诧,忙问其中缘故。
王钦若说:“城下之盟,《春秋》以为奇耻大辱,而陛下为万乘之主,与虏订盟于城下,还有比这更耻辱的事吗?”宋真宗愀然不乐。
王钦若又进谗言说:“陛下知道赌博吗?赌博者赌钱非输光不可,常常罄其所有以做抵押,这就叫‘孤注一掷’。陛下您成了寇准的‘孤注’了,这是很危险的呀!”
宋真宗听了小人的谗言,逐渐疏远寇准,罢了他的宰相之职,降为刑部尚书,让他外任陕州去了。
1023年,寇准在贫病交加和心情抑郁中去世了。同年登基的宋仁宗调任寇准为衡州司马的诏书下到雷州贬所时,可惜寇准再也难以从命赴任了。在寇准灵车北归洛阳的路上,沿途官员和百姓设祭哭拜,并在路旁遍插竹枝,上面悬挂纸钱。
据说一个月之后,那些插在路旁的竹枝上都生出了新笋。百姓纷纷议论:寇公之死,感天动地,插竹生笋,乃是寇公感化上天所致。其实,插竹生笋,是人们表示对寇准的爱戴之情,是歌颂寇准的高风亮节。后来,百姓又为寇公修祠筑庙,并年年按时祭奠,这也是对寇准的永远怀念。
执法如山的包拯
包拯在28岁时考中了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当初考取进士后,担任大理评事,实职为建昌知县。
但包拯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不忍心离开,就推辞没有去就职,后来调任和州管收税的官。父母不愿离开家乡,包拯就辞掉官职,日夜侍奉双亲,这样过了10年。
父母相继去世后,包拯还在父母的坟旁建造了一个茅屋守孝。守孝期满后,还在父母坟前徘徊,久久不愿离去,最后经别人劝说,才到吏部报到。
包拯做官期间,每到一个地方都为当地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由于他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所以很受人民爱戴。
包拯在出任扬州天长知县时,一天,有个农民来告状,说他家的牛昨晚被人割了舌头,请求查清此案为民伸张正义。
包拯询问了一些问题,估计是冤案,但没有证据,就对农民说:“你先回去吧!”
那农民不走,说:“我的牛流血不止,不能吃东西,怕是活不长了,那该怎么办?”
包拯说:“你回家把牛宰了,但不要声张。”
按照当时的法律是不能私自宰杀耕牛的。农民回家后,真的把牛给杀了。
几天后,有人举报说:“有人违反官府命令私自宰耕牛。”
包拯盘问:“你知道他为什么宰杀耕牛吗?”
那人回答:“不清楚,听人说好像是舌头割掉了。”
包拯脸一沉,说:“给我拿下!”
那人大吃一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忙认罪求饶,一桩奇案立刻真相大白。从此民间流传有个审判牛舌案的包公。
包拯刚到庐州时,县衙门口告状的人忽然多了起来。包拯感到奇怪,于是亲自到县衙了解实情。原来好多人是告包拯的舅舅抢占民田,欺压百姓。
包拯很生气责问县令:“这些案件为何不审理?”
县令说:“那些人是诬告,我已命令派人把他们赶跑了。”
包拯听了更生气,厉声问道:“你怎知是诬告?身为县令,你本应为民做主,却不体恤民情,反把告状的人赶跑,理应将你查办。姑念你是初犯,暂且放过。你现在要加紧审理!”
县令并不知道包公是什么意思,还以为他与其他的上司一样要贪污包庇,所以不知如何是好。按法律应该逮捕包拯的舅舅,但是他不敢这样做。
因此,他吞吞吐吐地说:“包大人,现在公务繁忙,这个案子就先压一下。”
包拯坚决不同意,他亲自派人将舅舅缉拿归案。
包拯夫人董氏劝他手下留情,包拯说:“不是我包拯无情无义,是舅舅胡作非为,天怒人怨,我是这里的父母官,理应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大公无私。舅舅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我如果宽恕了他,不依法惩治,我就无法再管理这庐州了。”
包拯的儿媳崔氏也来求情。包拯对儿媳说:“舅爷照顾你,我很感激,可这和案子是两回事,他犯了法,我如不执法,告状的百姓会怎么看我,他们还会相信官府吗?”
包拯把平民百姓送来的一份份状子摆在面前,又令衙役找来原告,然后让衙役将舅舅带上大堂。
包拯舅舅发现坐在堂上审他的是自己的外甥,气得浑身发抖。
包拯怒喝道:“大胆罪犯,你扰乱乡里,不但不老实认罪,反辱骂本官,有失体统!拉下去,打!”
衙役立刻将舅舅拉下,重打40大板。那些同包拯舅舅一样横行霸道的乡绅都在府衙门外等候,当他们听到“啪啪”的板子声,都大惊失色,吓得屁滚尿流。从此,这些人再也不敢肆意妄为了。
人们都赞扬包拯为民除害。包拯执法严明,不徇私情,得到了民众的爱戴,同时也震慑住了一批横行不法的乡绅。
有一年发大水,河道阻滞,积水不通,经过调查,是一些地主侵占河道用来修筑花园。包拯下令,清除全部河道上的建筑。地主们不肯拆除,拿出一张地契狡辩说那是他家的产业。包拯经过仔细调查,发现地契是地主自己伪造的,他十分恼火,立即下令地主拆掉花园,并向宋仁宗揭发那些地主的恶行。地主见包拯执法如山,公正廉明,怕事情闹大了对自己不利,便乖乖地拆了花园。
包拯在开封府当府尹时,改变陈规,采取有利于百姓申冤的措施。开封府原来规定百姓到府衙告状,不能直接到公堂向知府递交诉状。
诉状由“牌司”传递,老百姓为了自己的诉状能够递上去,只有花钱贿赂他们,否则诉状就递不上去。包拯于是让老百姓直接到大堂陈述案情,为了方便,甚至连通往大堂的小门都拆了。
包拯在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事期间,以唐代的魏徵为榜样,敢于直谏。他多次当面批评皇上朝令夕改,失信于民的行为,并积极向皇上进言要听取和接受合理的意见,明辨是非,爱惜人才,端正刑法。
包拯当监察御史时,有一个叫张尧佐的人,因为他的侄女得到宋仁宗的宠爱而得到三司使的高位,包揽了全国的贡赋和财政事务。他贪婪成性,对老百姓大加搜刮,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有许多官员向宋仁宗告张尧佐的状都被扣住了。
包拯知道后,亲自去拜见宋仁宗,劝说仁宗“不要爱屋及乌,使没有才德的人身居高位,使天下人失望”。宋仁宗虽不愿意撤张尧佐的官,但还是照办了。改任为地方节度使,包拯认为不妥,又上书苦谏。宋仁宗因怕宠妃生气,不忍革去张尧佐之职,包拯以辞官归隐威胁宋仁宗,宋仁宗只好相让,永远不提升张尧佐的职。
当时有个叫王逵的人,曾任湖南、江西、湖北等地的路转运使,每到一地他都要随意加派苛捐杂税,侵吞公款。包拯屡次上书弹劾。宋仁宗才把王逵贬为徐州知州。
由于王逵关系网十分严密,不久又恢复原职。包拯得知后,第七次上书,直言王逵之恶,指责其“不管到哪里任职,都不讲法理。残酷地对待百姓,民怨极大,恳请罢免其职务,以免天下百姓受累”。
由于包拯据理抗争,宋仁宗罢免了王逵,为民除了一大害。此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包拯弹劾官吏不避权贵。郭承佑是宋太宗的孙女婿,并且是宋仁宗皇后郭氏的族人,所以职务升迁很快。包拯在应天府时,因弹劾郭承佑贪污受贿、结党营私而遭到贬黜。
过了不久,宋仁宗又派郭承佑负责代州的边防。代州是防御辽朝的最前线,战略地位极为重要,而郭承佑却不懂军事。包拯从国家利益出发,上书请求罢免郭承佑,另选军事能人。这次,宋仁宗听取了包拯的意见。包拯弹劾官吏完全是根据他本人的实际情况执公进言,绝无个人恩怨,因此,连被弹劾的官员也无话可说。
1041年,包拯调到端州,即今广东省高要县做知州。端州是当时每年进献给皇帝的贡品端砚的产地。
因为有利可图,在包拯来之前的知州,都趁机向老百姓征收大量的端砚,送给朝里的大官们,换取升官发财的机会。
包拯到端州以后,不但没有贪污一块端砚,而且派人查清以前官吏贪污端砚的情况,然后严格规定按每年20块的数量制造端砚,官员贪污的端砚一律交公,百姓制砚的工钱由官府付给,给当地百姓减轻了负担。同时也得罪了其他的有权有势的贪官污吏。但是,包拯一点儿也不害怕。
包拯主持三司期间改变了过去的一些做法。以前,凡是各种封藏于仓库供皇帝用的物品,都从各地摊派,造成百姓困难。包拯特此设立市场,实行公平买卖,此后百姓不再受到侵扰。
泰州、陕州、斜谷一带官府衙门的造船木材,大都是向百姓征来。契丹在关塞附近聚集军队,边境的州郡经常发来警报,朝廷命令包拯到河北征调军用粮草。
包拯上书说:“漳河一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然而大多被用来牧马,请把这些土地全部交还百姓,让他们耕作种植。”
解州池盐的专卖法令,加重了百姓负担,包拯到那里筹划,请准一律听凭自由买卖。这些建议都被朝廷采纳。
包拯性格严峻正直,他厌恶官吏盘剥百姓,他不轻易与人相交,不会用伪装的笑脸来讨别人喜欢,当时曾流传着包拯的笑脸和黄河的水变清一样难以看到。平时没有私人请托的书信,旧友、亲戚同乡都断绝往来。
包拯虽然当官了,可是衣服、饮食同当平民时一样,这在宋代官场上是绝无仅有的。
他还经常嘱咐孩子们说:“我的后代子孙做了官,若有犯贪污罪的,就不得回老家,死了不许葬在祖坟中。不顺从我的心意,就不是我的子孙。”
包拯在一次处理政务时,突然感到身体不舒服,旋即病逝,终年66岁。由于包拯正直无私,赢得了历代人民的衷心敬仰,他的事迹妇孺皆知,形象被神化,他的英名千古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