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臧哀伯谏纳郜鼎
桓公二年
《左传》
【原文】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戊申[1],纳于大庙,非礼也。臧哀伯谏曰[2]:“君人者将昭德塞违[3],以临照百官[4],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5],大路越席[6],大羹不致[7],粢食不凿[8],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紘、綖[9],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10],昭其数也[11]。火、龙、黼、黻[12],昭其文也[13]。五色比象[14],昭其物也[15]。藻、鸾、和、铃[16],昭其声也。三辰旂旗[17],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18]。文物以纪之[19],声明以发之[20],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21]。今灭德立违[22],而置其赂器于大庙[23],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24],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25],义士犹或非之[26],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周内史闻之曰[27]:“臧孙达其有后于鲁乎!君违不忘谏之以德。”
【注释】
[1]戊申:初九日。
[2]臧哀伯:鲁国大夫,名达,臧僖伯之子。
[3]君人者:统治百姓的人,即人君。塞违:堵塞邪恶。违,指违德背礼的行为。
[4]临照:监察。
[5]清庙茅屋:清庙,即太庙,又叫明堂,太室。茅屋,指屋顶用茅草覆盖。
[6]大路越席:大路,车子的一种,路即“辂”。越席,用蒲草结成的席子作为车垫。
[7]大羹:肉汁。不致:不加调料。古时祭祀用大羹。
[8]粢食:主食。粢,古代祭祀用的谷物。不凿:不舂。
[9]衮:古代天子及三公穿的礼服。冕:古代礼帽,大夫以上服用。黻(fú):亦作韨或芾,古代用来蔽膝的祭服。珽(tinɡ):玉笏。古代天子以至士,朝见皆执笏。天子用玉笏,诸侯用象牙笏,大夫与士用竹笏,笏的用处是有事写在上面,以备遗忘。带:大带,用来束腰。裳:下裙。幅:古人以布缠足,上至膝,即今之绑腿。舄(xì):鞋子,古人称鞋为履,鞋底用单层者称为屦,双层者称为舄。单层用皮,双层中间加木。古代天子、诸侯,逢吉事都穿舄,士以下穿屦。衡:横笄,即固定帽子的簪子。紞(dǎn):古代冠冕上用来系瑱的带子,紘(hónɡ):系于颔下的帽带。綖ǖyánǘ:冠冕上覆盖的装饰物。
[10]藻:即缫藉,荐玉的东西。率:帅的假借字,亦作即佩巾。鞞(bǐnɡ):刀鞘。鞛(běnɡ):刀把上的装饰。鞶(pán):革带。厉:带上的装饰品。游(liú):旌旗上的飘带。缨:马鞅。
[11]数:数量。以上八物各依地位高低不同而数量不同。
[12]火、龙、黼(fǔ)、黻(fú):四者均为古代礼服上的花纹。火,半环形;龙,龙形;黼,黑白两色的一对斧头形刺绣;黻,用黑青两色所绣成的两个弓形相背的花纹。
[13]文:文采,花纹。
[14]五色:指青、黄、赤、白、黑,古时以这五色为正色。比象:即以五色绘成山、龙花、虫等形象。
[15]物:色。
[16]锡:马额上的一种饰物,用铜制成,行走时有响声。鸾:同“銮”,车铃。和:车上的小铃。铃:指挂在旌旗上的小铃。
[17]三辰:指日,月、星。旂旗:旗帜的总称。旂,一种有铃的旗帜。
[18]登降:即升降,意为增减。
[19]纪:记录,记载。通“记”。
[20]发:表现。
[21]易:违反。
[22]灭:消除。
[23]置:同“寘”。
[24]象:法式,榜样。意动用法。
[25]九鼎:角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相传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后成汤迁九鼎于商邑。周武王迁之于洛邑。雒邑:即王城,在今河南洛阳市。
[26]义士:指伯夷、叔齐。
[27]内史:周王室官名。
【译解】
鲁桓公元年夏四月,从宋国取来郜国所铸造的大鼎,放进鲁侯祖庙里,这是不合礼制的。
臧哀伯劝告桓公说:“统治人民的君主,应该显示美德,扫除歪风,像日月一样俯照大小官吏,还怕有失德而做不到的地方,所以把自己最好的德行留传给子孙看。因此,清净的祖庙用茅草盖顶,祭天车上坐的是草席,喝的肉汁不用盐梅调味,吃的黄米和高粱是糙的,这样来显示他的俭德。政治地位不同的人,穿的衣服、戴的帽子、套的蔽膝、持的玉笏、系的皮带、着的下衣、用的裹脚、穿的套鞋、维持礼帽的玉块、礼帽两边挂瑱玉的绳子,礼帽下面打结的带子、礼帽上面蒙的那块黑布,都有区别,在这些方面来显示他遵守制度。盛玉的软牛皮、刀鞘上下的花纹、腰上围的大带、大带上下垂的部分、旗帜上的流苏、马颈下的红缨,在这些事物上来显示不同的规定。上衣画龙,下裳画火,或用黑白色,或用青黑色:这样来显示上下各有不同的文采。车子、衣服和各种器械,它们的颜色都仿照着天地四方(东青、南赤、西白、北黑、天玄、地黄):这样采显示各种衣裳都不是随便着色的。马额上、马口两旁的镳上、马颈上、旗帜上,都挂着小铜铃:这样来显示各种铃声的自然节奏。各种旗帜,有画日月星的,有画一对龙的,有画熊和虎的,这样来显示天象的光明。总而言之,德行,使我们节约而不过分,长幼尊卑都有一定。用不同的文采、物象来表现它,用各种和谐的声音来说明它,这样来给大小官吏示范,他们因而小心谨慎而不敢目无法纪。
现在您抛弃道德,树立邪恶的榜样,把那贼子华督贿赂的祭器放在祖庙里,明显地给大小官吏看。官吏们向这种行为学习,您能处分哪一个?国家政治之所以黑暗,是因为官吏违法。而官吏们违法乱纪,必然表现在公开接受贿赂这件事情上。郜鼎摆在祖庙里,还有比它更公开表现受贿恶行的吗?从前武王消灭了商朝,把商朝的国宝九鼎迁移到洛阳,伯夷一类义士都还反对他;何况您公开陈列这邪恶的东西在祖庙里,明理的人又该怎样指责它呢!”桓公不听。
周王室一位中大夫听到这件事,说:“臧孙达的后人在鲁国一定大有作为啊!国君犯了错误,他没有忘记用道理去说服。”
【赏析】
君主应该发扬美德,堵塞邪恶,作百官表率,而不应该接受违礼叛乱者的贿赂,更不应该置于太庙,应厉行俭约,以免导致国家衰败,这一点却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