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符言
听之术曰:“勿望而许之,勿坚而拒之[1]。”许之则防守[2],拒之则闭塞[3]。高山仰之可极,深渊度之可测;神明之位术正静,其莫之极欤!右主听[4]。
用赏贵信,用刑贵正。刑赏信正,必验[5]于耳目之所见闻,其所不见闻者,莫不暗化矣。诚畅于天下神明,而况奸者干君?右主赏[6]。
【注释】
[1]勿望而拒之:如果听信众人之言,要广泛接受而不加拒绝,这才是为人君的最重要态度。
[2]许之则防守:假如听信他人之言,众人就会归服保卫君主,也就是能转危为安。
[3]拒之则闭塞:假如拒绝采纳臣民的进言,那么民心必然离叛,使君主和臣民之间的通路闭塞。
[4]主听:君主对于听信人民言论之木,必须具广大的胸襟度量。
[5]验:与证据互相对照,以便明了真相。
[6]主赏:君主一定要赏罚必信。
【译文】
培养德的原则是:不要坚决拒绝任何意见,不要随便就接受任何意见。如果答应对方就要信守;轻易拒绝别人意见,就闭塞了自己的视听。仰望高山可以看到山顶,测量深渊可以测到其深浅,只要神明的君主其听之术正直而宁静,便没有谁能够探测出他的底蕴。能做到以上所讲的就算有德了。
对臣民实行奖赏贵在恪守信用,实行刑罚贵在公正合理。赏罚分明,要从耳目所见所闻的事物做起,加以验证,这样即便那些远离自己的人也能在暗中受到影响。人君的诚心如果能畅达于天下,连天上神明都会受感化,又何必惧怕那些奸邪之徒冒犯呢?以上讲的是怎样实行奖赏和刑罚。
【感悟】
赏刑是君主用以治理天下的两大手段,而赏贵在讲信用,言出必赏,刑贵在讲公正适度,有犯必惩。欲治民必先治官,官正而后民顺,只要这两个方面做得好了,那么天下也就能够太平了。
【故事】
一、居官守法
战国时,秦国国君秦孝公打算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即将实行的新法将大大提高农民和将士的地位,对秦国在当时称霸于其他诸侯国十分有利。但是,新法又威胁到了贵族和大大小小的封建领主的利益,因此变法之前就遭到了一些权贵们的反对,弄得秦孝公左右为难。有一天,秦孝公让大臣们端庄变法的事。大夫甘龙和杜挚极力反对变法。他们认为,风俗习惯不能改,古代的制度不能变,否则就会使大家不习惯,国家就会灭亡。
面对这些人的反对,商鞅据理力争。他说:甘龙的话,是世俗之言。一般的人安于现状,学者们沉溺于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些人如果让他们当官谨守成法(居官守法)还可以,如果和他们谈论成法以外的事,他们就会一窍不通。古代的制度也许只适合古人的需要,但后来制度都变了,以前的制度也就没有了。成汤和武王改革了古代制度,却复兴了国家。所以,古代应用古人的制度,今人应用今人的制度。要想国家强盛,就得改革制度,实行变法。死守着古代的旧俗不变,就会亡国。
秦孝公非常同意商鞅的意见,便拜他为左庶长,于秦孝公三年(公元前359年)实行了变法。
二、梁孝王放邹阳
邹阳,是齐国人,游历到梁,和吴国人庄忌、淮阴人枚乘等人结为朋友。上书给梁孝王,愿在梁做事。那时,他受梁孝王看重的程度,是介乎梁孝王的两个宠臣羊胜和公孙诡之间。羊胜等人嫉妒邹阳,在梁孝王跟前低毁他。梁孝王听信谗言,一怒之下,把邹阳交付给司法官吏审讯,并准备把他杀死。邹阳游宦于梁,没想到会因小人陷害而被捕,生恐入狱之后含冤而死,不但背负一个不明不白的罪名,还会受到世人的非议。为求平反昭雪,他便从狱中上书给梁孝王说:
“我听说过,忠实的人不会不受到赏识,诚信的不会遭到猜疑。我过去总认为是对的,现在看来这只不过是句空话罢了。从前荆轲仰慕燕丹的高义去刺杀秦王,感应上天出现白虹贯日,可燕丹还怕不会成功;卫先生为秦国谋划趁长平大捷一举灭赵,感应了上天的金星遮掩昂宿,可秦王还是不肯相应。他们的精诚感动了天地,却不为燕丹、秦王所理解,难道不可悲吗?现在我竭尽忠诚,畅所欲言,希望获得采纳,你身边的人不明白我的心意,终于遭受到司法官吏的审讯,引起人们对我产生误解。这真是使荆轲和卫先生再生,也无法让燕太子丹和秦昭王醒悟啊。希望大王明察我的冤情。
“从前卞和献宝玉,反被楚王剁去双足;李斯竭尽忠心侍奉国君,反被秦二世胡亥处以腰斩之刑。箕子所以要佯装颠狂,接舆所以要隐居避世的原因,为的是怕尽忠侍君,反要遭到杀身之祸的缘故啊!现在我被打人囚牢受审,情况与他们确有相同的地方,希望大王能体察卞和与李斯的良苦用心,而不要象楚王和胡亥一样轻信谗信,千万可别让我被箕子和接舆所笑。我听说比干忠谏纣王,纣王却剖去他的心;伍子胥忠谏吴王夫差,夫差却让他自杀,用鸱鸟形的皮囊装起他的尸体,扔到大江里去。起初我不相信忠谏之士会有这种可怕的报应,但是,等我自己也因忠谏而被捕入狱之后,我才确信世间真有这种可怕的事。希望大王明察我的本心,请大王稍加怜悯,不要置我于死地。
“俗话说:‘有的人相处到白头,还犹如初相识;有的人虽是初相识,却如同老朋友。”这是什么原因呢?是相知与不相知啊。所以从前樊於期从秦国逃往燕国,便把脑袋借给荆轲来奉行燕太子丹的使命;王奢离开齐国逃到魏国,以在城上自杀来退去齐军保存魏国。王奢、樊放期不是因为齐、秦两国是自己的初相交而燕、魏二主是老相识啊,他们之所以要离开齐、秦二国而为燕、魏二主效死,是由于行为和志趣合一,对正义无限向往的缘故。所以苏秦虽然对天下不讲信义,对燕国却象尾生信实;白圭当中山将时,战败失掉六座城邑,后来却为魏国攻取了中山。这是什么道理呢?那实在是因为燕、魏的国君,和他们相知极深的缘故。苏秦当燕国的宰相时,有人在燕王面前说苏秦的坏话,燕王非但没有听信谗言,反而按剑怒叱进谗的人,并且还特意宰杀心爱的骏马,赐肉给苏秦吃,以安抚苏秦;白圭由于攻下中山的功劳,地位极为显赫,于是就有人在魏文侯跟前讲他的坏话,可是魏文侯不仅不怀疑他,反而赠给他珍奇的夜光壁,用以巩固他的地位。这是什么道理呢?那是因为他们君臣之间,彼此都能肝胆相照,相互信赖,怎么会被流言蜚语所迷惑呢?
“所以女子的容貌,不论是美是丑,只要一人宫门,便会受人妒忌;士人的才德,不论贤能或不肖,只要一上朝堂,就会遭人嫉恨;从前司马喜在宋国受到割去膝盖骨的刑罚,后来却作了中山国的宰相;范睢在魏国被打断了肋骨和牙齿,后来在秦国封为应侯。这两个人,都是坚守一定的信念,不干结党营私的勾当,处于孤独的境地,因而不能免于嫉妒之人的谗害。所以申徒狄投河而死,徐衍抱着石块自沉大海。他们不肯取悦权贵,坚守正义不随便捞取好处,不和人同流合污来迷惑君主。所以百里奚在路上行乞,秦穆公却将国政交付给他;宁戚在车下喂牛,齐桓公竟将国家交给他治理。这两个人,难道是借助朝廷官吏的推荐以及左右近臣的吹嘘,才获得穆公、桓公的信任吗?那实在是因为齐桓、秦穆二公的心,和他们的心灵,彼此有所感通,行为彼此有所相合,因此彼此亲密的程度,有过于胶漆的黏结;感情的深厚,有如兄弟一般地片刻不能分离。这时候,他们彼此的感情,难道是众人的话所能迷惑离间的吗?所以偏听一面之辞,就容易发生奸邪;单独任用一人,便容易闹出乱子。从前鲁定公听了季桓子的话,赶走了孔子;宋王听信子罕的计谋,而囚禁墨翟。凭那孔子的圣德和墨翟的辩才,尚且不能免去他人的毁谤之祸,而信谗的两个国家也因此而危险。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众口可以铄金,积毁可以销骨啊。因此,秦国重用戎人由余,就称霸中国;齐国重用了越人蒙,齐威王和齐宣王二朝就曾强过于其他诸侯。这两个国家擢用外来人才,哪曾受到世俗偏见的干扰,和偏激言辞的左右呢?由于秦、齐二国的国君,能以公正无私的心去倾听别人的言论;能从多方面去观察人的表现,所以能得到贤士的辅佐,而在世间留下知人善任的美名。因此,国君用人,要看彼此意气是否相通,而不必顾及彼此关系的亲疏。只要意气相投,那么北胡和南越这样疏远的人,也可结为兄弟,象秦穆公和由余,齐威王、齐宣王和越人蒙就是一个例子;要意气不相通,那么即使是骨肉至亲,也会将其驱逐出门而不收容,象帝尧和他的儿于丹朱,帝舜和他的弟弟象,周公和他的兄弟管叔、蔡叔就是一个明证。现在做人国君的,如果能象齐国和秦国的国君那样知人善任,摒弃齐国和鲁国两国国君听信谗言驱逐贤士的错误做法,那么,春秋五霸的助名就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夏、商、周三朝开国君主的功业就不难建立了。
“所以英明的君主明辨忠奸,能摈弃子之的伪善心肠,能不赏识日常的假贤能;效法周武王那种封忠臣比干之后,修无辜被剖腹的孕妇之墓的义举,那么他的功业必定可成,仁德施于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行善是人的共同喜好,而圣王想行善的心,是永不满足的啊!从前晋文公逃亡的时候,寺人勃错对他有过追杀的深仇,但是当晋文公归国后,不但不念及旧仇,反而主动亲近他。结果,不但免遭内乱的灾祸,而且还开拓了称王称霸的局面。还有齐桓公避难在莒城的时候,管仲对他有过暗算的深仇,但是当桓公即位后,不但赦免了他的射钧之罪,并且还用他做宰相。结果,齐桓公也建立了一匡天下的功业。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贤士的可用与否,不在于有无仇恨,而在于人君的态度如何。那晋文公、齐桓公对往日跟他有仇的贤士,能做到那样地仁慈、殷勤,诚挚的情意,感动人心。因此,贤能之士自然也就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效命了,这难道是一般人君用虚情假意所能换取得到的吗?倘若用士不是这样,而象秦用商鞅推行变法,削弱了东方韩、魏的势力,等军事实力称强于天下之后,就用车裂的酷刑处死商鞅。越王勾践采用大夫文种的计谋,攻灭了强大的吴国,称霸东方,就逼文种自杀。这些人君,当国家危亡的时候,就重用贤士,等国富兵强,就杀死功臣。因此,孙叔敖三次被罢相而不懊丧,陈仲子辞去三公的职位而去替人家种灌园地。现在做人国君的,如能摒除骄傲的心思,常存给人以报效机会的意念,敞开心扉,推心置腹,披肝沥胆,与士人同忧同乐,以礼相待,毫不吝惜地施予,那么,桀养的狗可以使它咬尧,跖的门客可以让他行刺许由。更何况依仗大国的威势,凭借圣王的才能呢?天下的贤士,自然也就更加愿意尽忠效命了。这样一来,荆轲不惜冒诛灭七族的危险而要去刺秦王,要离不惜烧死妻子而为阖庐去杀庆忌的事,也没什么好称道的了。
“我听说过,夜明珠和夜光壁虽是稀世的珍宝,如果在黑暗中投在路上行人的身上,那么过路的人,没有不按剑怒目斜视的,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宝物无缘无故地扔到眼前,总不免要起戒备之心。一株盘根错节的高大枯树,本来是无用之物,却能变成万乘之国国君的珍玩,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国君左右的人先为它作了雕饰的缘故。所以,无缘无故突然投到眼前的东西,虽然投出的是随候的明珠或是夜光宝壁,还是会招怨而不讨好。有人事先在国君面前为它美言一番,就是枯木朽株也能发挥功用而不会被人废弃不理。如今那些穿着粗布、穷居陋巷的士人,身处贫贱的境地,即使身怀尧舜那样的治国之术,具备伊尹、管仲那样的雄辩之才,怀着龙逢、比干那样的忠心,想尽忠报效当世的国君,可是平素没有人在国君面前先为他引荐美言,尽管他竭尽心力,想献出自己的忠诚,辅佐君主治理天下,那么国君必然象对投到眼前的夜明珠按剑相眄的人一样,使布衣贤士怀才不遇,连枯木朽株都不如了。因此,圣明的国君治理国家,用人要有法度,不为卑鄙邪乱的议论所左右,不被杂乱众多的口舌所牵制。所以秦始皇听了中庶子蒙嘉的话,因而相信荆轲的蛊说,以致图穷匕现,险遭不测;周文王在径水渭河一带打猎,用车子载回了姜尚,以后得以君临天下。秦始皇偏听巨子的话,险些遭受杀身之祸;周文王却凭偶然的相遇得到天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周文王能超越世俗的言论,接受高明的见解,高瞻远瞩,慧眼识英才啊。可是现在一般做国君的,大多被谄媚奉承的言辞所迷惑,不辨贤与不肖,使贤能之士无从施展才华,犹如骏马与老牛同槽,把贤士同庸臣一样看待。这正是周代鲍焦对世道愤恨不平,对富贵没有半点留恋,宁可抱木而死的原因啊。
“我听说,凡是盛装人朝而重节义的人,决不肯为追名逐利而玷污道义;注重名声的人,决不肯放纵私欲而败坏品行。所以,有个县名叫做‘胜母’,注重孝道的曾参就不肯进人;有个城名叫做‘朝歌’,注重节俭的墨子就调转车头而去。现在做人国君的,想使天下恢弘旷达的贤士,在他威重的权柄下被慑服,在他尊贵的权势和地位下被制约,想驱使贤人改头换面,污损操行,去奉承那些阿谀逢迎的小人,以求亲近于大王的左右,那么贤士只好老死深山洞穴之中了,哪里还会有为大王奔走效命、竭尽忠诚的人呢?!”
此书上奏之后,梁孝王读后很感动,马上派人释放了邹阳,并尊奉他为上宾。
三、费无忌身名俱灭
费无忌巧施妙手,为楚平王纳来一位貌若天仙的妃子,自然哄得国君高兴得不得了,从此深得楚平王的宠幸。费无忌此时虽然春风得意,但内心里却一直惴惴不安,因为他清楚这件事对太子建来说无疑是重大的屈辱,太子建无力跟父王讨得公平,将来即位后肯定会车裂他费无忌以泄心中怒气。一想到这里费无忌就夜不能寐,好容易睡了也是恶梦不断,常常惊得一身冷汗。为了能够高枕无忧,费无忌决定设计谋害太子,以清除心头的这处大患。
首先,费无忌要想办法让太子远离王宫,无图个眼不见心不烦的清静。于是他就对楚平王说:“晋国之所以能够称霸,是因为他们靠近中原;我们楚国处于偏僻的南方,很难和晋国抗衡。我发现城父是通过中原的大门,如果在此地扩建城墙,扩充军备,再派强干的太子建前去驻守,这样太子和君王一南一北控制国土,就便于向中原扩展,进而称霸天下。”楚平王听了费无忌的一番高论,认为很有道理,就命太子建驻守城父,派伍奢跟着他。
费无忌把太子支到了远离国都的边疆,初步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是太子建一天不死,他的忧虑就一天不能消除,因此又日夜在平王面前毁谤太子建,说:“自从我把秦国女子送进您的后宫,太子就非常怨恨我,对您也有埋怨,您可要多少有些戒备啊!”费无忌不时地这样吹风,搞得楚平王也六神无主起来。费无忌抓紧时机,诬告太子建在城父独揽兵权,渐生叛逆之心,准备勾结齐晋两国将方城山以外的地方控制起来,自立为王,背叛楚国。楚平王对太子建有了戒备,就听信了费无忌的谗言,召回伍奢查究这件事。伍奢知道是费无忌谗害太子,就对楚平王说:“大王怎么能听信小臣的话呢?先前大王听信谗言收纳了太子建的未婚妻,这已经够严重的了,现在怎么能再听信谗言以致葬送了父子之情呢?”伍奢的这一席话可谓字字中的,切中要害,说得楚平王也有些狐疑。费无忌赶忙劝谏,说:“伍奢乃太子叛乱的死党,大王怎能听他胡言乱语?”现在大王不铲除太子,等到他叛乱之时就后悔都来不及了!”费无忌的劝谏终于使楚平王下了决心,把伍奢拘禁起来,又派人去暗杀太子建。
由于朝中正直之士的事先通知,太子建带着儿子公子胜连夜逃往宋国,后又来到晋国,与伍奢的儿子伍子胥一起共谋复仇大计。自此连绵的战争就揭开了序幕,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费无忌谗害太子,迫使他出逃,虽然得到楚平王的支持,但国人对他的真面目却看得很清楚;再加上由于要找费无忌报仇,太子建多次帮助吴国打败楚国,弄得国无宁日,因此楚国人十分恨他。公元前515年,令尹子常为了取悦国人,就杀了费无忌。费无忌用尽心思,最终没能安享荣华,反而落了个身与名俱灭的悲惨下场。
四、百姓上书萧何
皇上灭了英布带领军队回来,老百姓在路上拦住皇上御驾,递上书信说相国强行以低价购买百姓田地房宅涉及到几千个人。
皇上到了朝中,萧何拜见。皇上笑着说:“现在相国对百姓有好处呀?”老百姓所递上来的状书都给了萧何,说:“你自己去向老百姓认错吧!”后来萧何为老百姓请求皇上说:“长安地方很窄狭,上林园中有很多空地,都白白浪费了,希望能够让老百姓进去种庄稼,不要征收禾秆的税,使百姓能够有吃的。”皇上很恼火地说:“相国接受了富商很多财物,为他们来请求我的皇家园林。”于是就把萧何交到廷尉那里,加脚镣手铐等刑具拘禁起来。过了几天,姓王的卫尉服侍皇上身边,他上前问皇上说;“相国有什么大的罪过,陛下您把他打击得那么厉害?”皇上说:“我听说李斯在秦朝皇帝做丞相时,有什么好的举动、名声都归皇上,有什么坏名声都揽到自己头上。现在相国接受了不少富商的贿金,请求把我的园林让出来,以此来自己讨好于老百姓,所以我把他拘捕起来治治他。”姓王的卫尉说:“职责之内的事是只要对老百姓有好处就向皇上请求,这是真正的宰相份内的事。陛下为什么就怀疑相国接受商贾们的钱了呢?而且陛下您和楚国打了几年的仗,陈豨、黯布反叛时,陛下您亲自带兵前往,在那个时候相国留守关中,关中动摇起来那关酉(函谷关以西的地方)就不属于陛下您所有了。相国不在这个时候捞取这种利益,而要去接受商贾们的钱财吗?而且秦朝皇帝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失而失去天下,李斯的分担过错,又有什么值得效法的呢?陛下您为什么要怀疑相国是这样浅薄的人呢?”皇上很不高兴。
这一天,派使臣拿着符节赦免萧何并将他释放出来。萧何年纪已经大了,平常为人作事谦恭谨慎,只身一人光着脚进宫来拜谢皇上赦免之恩。皇上说:“相国你不要这样。相国为老百姓请求我的园林,我役有允许,我不过是象夏桀王、殷纣王那样的皇上,而相国却是贤德的相国。我故意把相国拘捕起来,是想让老百姓知道我的过错呀!”
五、尹囊瓦贪污
吴王阖闾吞并了徐国和钟吾之后,蔡国和唐国派使臣到吴国来。伍子胥对阖闾说:“蔡国和唐国一向归顺楚国。现在这两国一同派使臣到这儿来,我判断一定是跟楚国有了摩擦。假如我们能够拉拢这两国,进攻楚国就方便得多了。”阖闾和孙武都急欲听一听这两个使者说的话。
蔡、唐两国的使臣一见阖闾就央告说:“楚国令尹囊瓦贪污勒索,欺压蜀国,这下又发兵来攻打蜀国,请求大王主持正义,立即发兵去救。从今往后,我们愿意永远归附贵国,年年纳款,岁岁朝贡。”吴王阖闾一时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就问两位使臣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就将经过情形详细地述说了一遍。
原来楚国令尹囊瓦喜欢占小便宜,总是向一些属国索要东西。大家都有点嫌恶他。有一次,蔡昭侯和唐成公朝见楚昭王,囊瓦收了他们按照惯例送给他的礼物后,又向他们要其他的东西。蔡昭侯有两件极其贵重的银鼠皮袄,一件送给了楚王,一件留着自己穿。唐成公有两匹千里马,一匹送给了楚王,一匹留着自己用。囊瓦见了这两件宝贝,一直想据为己有,就派人去向这两位国君索要。蔡昭侯和唐成公很不高兴,坚持不愿送给他。囊瓦就在楚昭王跟前使花招,说:“听说蔡国和唐国私通吴国,打算来进犯咱们。咱们索性把蔡侯和唐侯扣留在这儿,也许能揭穿他们的阴谋。”当时楚昭王还很年幼,无论大小事全由囊瓦做主。如此一来,两位国君都被软禁在楚国。一禁就是三年。
唐成公的儿子见他父亲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加国,就派人去打听。那个人把囊瓦扣留唐成公的事打听清楚以后,劝唐成公把那匹千里马送给囊瓦。囊瓦得到了千里马,对楚昭王说:“唐是个小国,实力不强。唐侯已经在这儿押了三年,他哪儿还有胆量再得罪咱们呢?让他回去吧!”于是楚昭王就把唐成公放了。
蔡昭侯见唐成公送了千里马就获释回国了,他也把那件银鼠皮袄送给囊瓦。囊瓦就对楚昭王说:“蔡国跟唐国一样,既然释放了唐侯,也不能只扣留蔡侯,也把他放了吧!”于是,蔡昭侯也回国了。
蔡昭侯出了郢都,义愤填膺地发誓说:“我不报仇,绝不再踏上楚国的土地!”他回到国内,立刻去向晋国借兵。晋定公把这件事禀报了周朝的天子。周敬王派卿士刘卷去跟晋定公联系。晋定公会合了宋、蔡、齐、鲁、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薜、把、小邾等一共十八路诸侯,代替天子去征伐楚国。各国的诸侯都对囊瓦恨之入骨,也都想借这个机会重振中原的威风。没想到自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那时候竟也充斥着贪官污吏。晋国的大将荀寅也是个贪小便宜的人。他认为这次会合诸侯去打楚国是为了帮助蔡国,这功劳可非同小可,就派人先向蔡昭侯索要谢礼,说:“听说蔡侯把名贵的银鼠皮袄送给了楚国的君臣,为什么就不送给我们?我们千里迢迢发兵来打楚国,不知道蔡侯用什么来犒劳军队?”蔡昭候回答说:“就因为楚国令尹贪污勒索,欺压属国,我才来归附贵国。如果将军主持正义,宣扬霸主的威信,帮助弱小的诸侯灭了楚国,那么整个楚国就是谢礼。”荀寅听了这席话,满脸涨得通红。
这时候(周敬王十四年,公元前506年),十八路诸侯的兵马都驻扎在召陵(在河南省郾县东),由于一连下了十几天倾盆大雨,一时不能进兵。恰巧天子的使者刘卷卧病在床。范鞅和荀寅本来就跟囊瓦一样,都是地地道道的贪夫,这次没从蔡侯那儿得到好处,已经有点怏怏不乐。他们就借着这个理由向各国诸侯说:“大雨下个不停,害病的人越来越多,还不如暂时回去吧!”各国诸侯看晋国不愿做主,顿时心灰意冷,都各自回国了。
蔡昭侯大失所望,垂头丧气地带着自己的兵马回去,路过沈国时,想起了沈国不愿发兵,也不去开会,于是就把满腹的怨气全发泄在沈国身上,发兵灭了沈国。
楚国的令尹囊瓦听说蔡国把沈国灭了,就亲自带着大军去攻打蔡国。有人对蔡昭侯说:“晋国已经靠不住了,中原其他的诸侯更不必说了。咱们索性到吴国求救去。伍子胥很早就想向楚国报仇,他们一定会尽力帮助我们的。”蔡侯就打发使臣去邀请唐成公一起到吴国去求救兵。
六、刘禅断送江山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是孔明《前出师表》总结前后汉兴亡的原因,用以告诫刘禅,确是语重心长,言真情切。而刘禅并没有如孔明所希望的,亲贤臣,远小人,以兴汉室;而是亲小人,远贤臣,重踏桓、灵覆辙,断送了蜀国江山。
刘禅是少有的昏君,是个不朽的”阿斗”。平心而论,刘禅老实得可怜,昏庸得出奇,陈寿给他形象的评价是:“后主任贤相则为循理之君,惑阉竖则为昏暗之后,传曰‘素丝无常,唯所染之’,信矣哉!”孔明执政时,他遵其父刘备所嘱:“事丞相如父”,且实权在孔明,他不听也得听。孔明操劳国家大事,整天忙得汗流浃背,食不甘味,睡不安席;刘禅却可不费脑筋,饱食终日,乐其所乐。当然,他不是整天在昏睡,遇到国家有事,他有时也有所用心。如刘备逝世后,曹魏乘机兴师五路侵蜀,因这时孔明闭门不出,他不知如何是好,急得团团转,后来他到相府探望孔明,孔明告诉他退兵之策,他才如梦初醒。他对孔明也不尽放心,当孔明与司马懿斗兵斗阵连续大胜,正欲乘胜直取长安的时候,他中了司马懿的反间计,听信流言——孔明自倚大功,早晚必将篡国,宦官为之画策,他便遣使资诏星夜宣孔明回。孔明奉旨回成都问他何故诏还?他无言可对,良久,乃说:
“朕久不见丞相之面,心甚思慕,故特诏回,一无他事。”真是憨人憨话,憨气十足。不过,总的说,孔明在世时,还是贤臣当道、小人远避,刘禅基本上是听孔明的话的,宦官也不敢出面干政。孔明病逝五丈原后,情况逐渐发生变化,特别是蒋琬、费祎等贤相相继去世后,他被宦官黄皓等小人所左右,溺干酒色,不理朝政,政事、军事弄得一塌糊涂。
深得孔明兵法的姜维是蜀国后期的“擎天柱”,是个赤胆忠心的人,他秉承孔明遗志,九伐中原,虽天大胜,但也挫伤敌胆,使之不敢正窥西蜀。
当姜维正在前线浴血奋战,困魏国名将邓艾于祁山时,忽连接后主的三道诏书,促其班师。原来是后主听黄皓谗言:“姜维屡战无功,可命阎宇代之。”
阎宇何人?他身无寸功,只因阿附黄皓,遂得重爵,官至右将军。黄皓本想用阎宇代姜维,后知邓艾善用兵,恐阎宇非其敌手,又寝其事。任用大将,如此儿戏,是撤是用,全凭一宦官作主,确是超级庸主。姜维回,得悉此事,入奏后主说:”黄皓奸巧专权,乃灵帝时十常侍也。陛下近则鉴于张让,远则鉴于赵高。早杀此人,朝廷自然清平,中原方可恢复。”后主笑说:“黄皓乃趋走小臣,纵使专权,亦无能为。”姜维因不能杀黄皓担心被其所害,乃听从郤正之言,领军前往沓中屯田,以充军实,徐图进攻。自古以来,庸主当政,小人弄权,大将在外难于立功。昔”乐毅伐齐遭间阻,岳飞破敌被谗回。”姜维岂能例外!
刘禅昏庸透顶,黄皓专权胡为,西蜀之亡是必然之事。钟会、邓艾大举兴兵入侵西蜀,姜维即起沓中之兵前往拒敌,并上表请派精兵分守战略重地阳安关和阴平桥,并指出“若失二处,汉中不保矣。”在这危急关头,刘禅竟听黄皓之言,召师婆入内殿问吉凶,她以“西川土神”附身,胡说什么“陛下欣乐太平,何为求问他事?数年之后,魏国疆士亦归陛下矣。陛下切勿忧虑。”自此,刘禅深信师婆之说,遂不听姜维之育,每日只在宫中饮宴欢乐。姜维累申告急表文,皆被黄皓隐匿。因此,使钟会轻取阳安,邓艾偷渡阴平,姜维虽仍和诸将死守剑阁,使钟会受挫,不能前进,可是邓艾已直趋成都,刘禅已面缚舆梓出阵,姜维纵有“回天力”也无济于事了。
七、狄仁杰以死谏帝
狄仁杰,唐高宗仪凤年间任大理丞,一周年断决了滞留的案件一万七千件,没有人诉冤。当时武卫大将军权善才因误砍昭陵的柏树而犯罪,狄仁杰上奏其罪应当免职。高宗命令当即杀了他,狄仁杰又奏罪不当死。高宗严肃地说:“权善才砍了先帝陵墓上的树,是使我不孝,必须杀了他。”左右示意狄仁杰让他出去,狄仁杰说:“臣听说触犯君主、违背君主的旨意,自古都认为很难,而我则认为不然。处在桀、纣之时则难,处在尧。舜之时则易。臣现在幸逢尧、舜之世,不担心会象比干一样遭到诛戮。过去汉文帝时,有人偷了高祖庙里的玉环,张释之当延力争,罪免于弃市。魏文帝想要流放一个人,辛毗以死谏净,也被采纳。况且贤明的君主可以用理说服,忠臣则不能靠威严吓住。今天陛下不听取我的话,待我瞑目之后,就羞于在地下见到张释之、辛毗他们了。陛下制定法令,悬挂在宫门外的象魏(悬挂法令之所)。徒、流、死罪都各有等差。怎么能没有犯该处极刑之罪而就让他去死呢?法令既然没有常规,那老百姓该怎么去处理各种事情呢!陛下如果一定想改变法令,那就请从今天开始吧。
古人说:‘假如偷了长陵(汉高祖之陵)一把土,陛下该如何加重处置呢?’现在陛下因为昭陵的一株柏树而杀掉了一个将军,千载之后、,人们会认为陛下是什么样的君主?这就是我为什么不敢遵命杀权善才,而使陛下陷入这种不道义的境地。”高祖稍微醒悟过来,权善才也因而免于一死。
八、开明的唐太宗
唐太宗(599—649),即李世民,陕西武功人,李渊次子。隋末劝其父起兵反隋,李渊称帝时封为秦王,任尚书令。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得为太子,承继帝位。
一天散朝后,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房玄龄在闲谈。他们正说着别的什么事,唐太宗忽然问道:“自古以来,国史为什么都不让本朝的君主看呢?”房玄龄回答说:“因为一个正直尽责的史官中记着自己的过失。本朝的君主如果看到国史中记着自己的过失,很容易恼羞成怒,惩办史官,国史就很难撰写了。
唐太宗不以为然地说:“有什么写什么,这又没有做错,怎么会得罪君主呢?你去把国史拿来给我看看,朕正想知道自己以前都有那些错误,好拿来作为鉴戒呢。”
房玄龄这下可犯愁了。国史是由他负责监督撰写的,他清清楚楚地知道里面记载着玄武门之变。当时,李世民为了争夺皇位,杀死了兄弟李建成和李元吉。如果让唐太宗看到这一段记录,他能不生气吗?
因此,房玄龄心里非常不安。但是皇上已经下令了,又不能抗旨不遵。没有办法,房玄龄只好硬着头皮、提心吊胆地把国史拿给唐太宗看。
唐太宗把国史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后,对房玄龄说:“其他都还好,只有玄武门之变这件事没有写清楚……”
房玄龄一听,暗暗着急,心想这相真的糟了,看来皇上果然对此不满意。他正琢磨着该怎么回答,忽然听唐太宗又吩咐道:“来人,去把史官叫来!”
房玄龄越发着急了,他正想为史官辩解,唐太宗已接着原先的话题说了下去:“撰写国史是为了记录历史,经后人借监,所以一丝一毫也含糊不得,不能因为怕得罪皇上就对真相有所隐瞒。朕要把当时的情形详细地给他们讲一讲,好让他们把遗漏的地方补上。”
房玄龄没有想到唐太宗会说出这样一番话来,真是又惊又喜。他由衷地说道:“陛下真是心胸宽广,臣深感佩服!”
唐太宗认真地说:“诛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也是迫不得已,这是关系国家安定的大事,没有必要隐瞒。写历史就要告诉后人真实的情况,这样才能够使人们从中吸取教训。朕是一国之君,更要做出表率。朕有责任将历史的真相告知后人。”
唐太宗的诚实赢得了满朝文武的尊敬。以后再有什么事,大臣们都敢于直言,朝廷上下逐渐形成了一种良好风气,从而才有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
九、岳飞计除刘豫
公元1125年,女真族灭掉辽国,建立了金朝,接着便挥师南侵,占领了宋朝的大片河山。为了便于对中原的统冶,金朝扶植了几个傀儡政权。在金朝的支持下,刘豫建立了伪齐政权。
岳飞一直想伺机除掉刘豫,以打击卖国势力。有消息说金兀术对刘豫颇为不满,正巧岳飞的手下捉到一名金兀术派来刺探宋军情况的探子,岳飞想出一条除贼妙计来,他让部下将那名探子押进大帐来,探子一进来一岳飞就假装认错了人,大声喝道;“赶快给他松绑,他正是我派去侦察金军情况的探子。”那探子一听,倒给弄了个丈二和尚摸下着头脑,他还没回过神来,又听岳飞说“张斌,我让你判大齐去找刘豫,共商对付金兀术的办法,你却好长时间没一点音讯。我后来另派人去同刘豫联系,他已经同我约定今年冬天以联合进攻上江为借口,将金兀术诱到清河一带,然后予以围歼。你身负重任却迟迟不。”见刘豫,差点儿殆误了战机。坏了大事,你知罪吗?”
探子听岳飞这么一说,也顾不得申辩自己不是什么“张斌”了,只能一个劲地叩头认罪,并请求岳飞给他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岳飞见状,心中暗喜,不露声色地说:“这次暂且饶你不死,给你一个带罪立功的机会。你拿着我的亲笔信再去见刘豫,问明发兵的具体时间,不得有误。”
探子接了信,慌忙离开宋军营,直奔金兀术处,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地报告给金兀术。金兀木大惊,忙派兵废除了刘豫。
一〇、示敌以饥
南宋时,岳飞奉宋高宗之命,招安盘踞在岭表一带的曹成。岳飞派了一名招安使者前去劝说曹成,曹成却拒不归顺、岳飞得知这一情况,便决定率军讨伐。
岳飞率军开进岭表地区,发现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正无良策可施,部下抓到了一名曹成派来的探子,岳飞突然计上心来,决定智取营成。
他让部下将探子绑在自己的大帐前,而后走出帐外讯问。这时一名士兵走来向地报告说“粮草已经用光了,怎么办?”岳飞故意当着探子的的面大声说:“既然粮草已经用光,我们撤回茶陵吧。”并装出很焦急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一跺脚走进了大帐,吩咐手下设法让探子逃掉。那探子趁四下无人看守,挣脱绳索拔腿中逃。
岳飞料想探于逃回曹成营寨后,必然会将宋军粮草用尽准备撤军的消息告诉曹成,而曹成也一定会率军追击,便下令立即开晚饭。宋军将士饱食一顿后,连夜急行军,绕过山岭。天亮时,大军已神不知鬼不觉地逼近了曹成的营寨。曹成万万没料到岳家军会如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顿时慌了神,他的人马也乱作一团。岳仁指挥宋军掩杀过去,将曹军打得一败涂地。曹成见无路可逃,只好束手就擒。
一一、调虎离山
“调虎离山”比喻用计谋使对方离开原来的有利地位。
此典出自《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才然来,我是个调虎离山之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看到一条小河,清水澄澄,寒波湛湛。唐僧看河水挺清的,一时口渴,便叫八戒舀些水来喝。八戒取出钵盂,舀了一钵,唐僧喝了一小半,剩下的一大半被八戒一气喝个精光。一会儿,唐僧、八戒都叫:“腹痛!”又过一会儿,八戒、唐僧呻吟不已,大叫“痛得很!”又过了一会儿,疼痛难忍,肚子渐渐大了起来。又过了一会儿,肚内似有一血团肉块,不住地乱动。见到这种情况,孙悟空搀着唐僧,沙僧扶着八戒到一草舍寻医治病。悟空将事情的经过讲给一位婆婆听,那婆婆听了哈哈大笑道:“刚才你师父喝的是子母河的水,喝了那水便成胎气,过几天要生孩子的。”唐僧听了,大惊失色道:“徒弟呀!这怎么办啊!”八戒扭腰撒胯地哼道:“爷爷呀!我怎么生得出来啊!”婆婆见状,便对他们说:“离这里三十里外的地方有一座解阳山,山中有个破儿洞,洞中有个‘落胎泉’,必须喝一口那泉水,才能消除胎气。但如今这泉被如意真仙护住,不送厚礼,你休想得他一滴水。”孙悟空听了,高兴地说:“师父,你放心,待老孙去取水来。”
悟空来到破儿洞取水,那如意真仙非但不给,反而又骂又打。悟空与那仙打了十几个回合,那仙战败,拖着武器如意钩往山里跑了。悟空急忙去取水,吊桶刚放下,那仙跑来用如意钩把悟空钩倒在地,吊桶也落入井里。悟空无奈,只得回去叫沙僧来帮忙。
悟空、沙僧一同来取水,悟空对沙僧说:“你先藏起来,等我与那仙交战正浓时,你乘机取水。”沙僧按计行事。沙僧取到水后,喊道:“大哥,我已取到水了。”悟空得知,对那仙道:“刚才,我使了调虎离山之计,哄你出来争战,却叫我师弟取水去了。……以后再有人来取水,千万不要勒索他了。”孙悟空、沙僧取回水给唐僧、八戒喝下去后,胎气便解了。
一一、七擒七纵
“七擒七纵”比喻运用策略,有效地控制对方,使对方心服口服。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七纵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蜀主刘备病危,从成都把诸葛亮召到永安,在病榻前对他说:“你的才学,比曹丕高十倍,必能安邦定国,成就大事。我的儿子,你觉得能辅佐就辅佐,如果不能,爽性你自己做西蜀之主吧。”诸葛亮流着眼泪说:“臣敢不效忠贞之节,愿竭尽股肱之力,死而后已。”后来,诸葛亮果真竭尽全力地辅保后主刘禅。
刘备死后,夷王高定元等人起兵,反抗蜀汉政权。这对诸葛亮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因为主少国疑,西南地区的夷帅叛变,可以影响到其他地方,只是用军事力量去镇压是不能彻底解决的。所以诸葛亮采取了对外联吴防魏,对内提倡生产的政策,等到诸葛亮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才发兵攻伐南夷。
诸葛亮采用了分化的战略,使敌人先起内讧。高定元的部将杀了雍闾,然后高定元也被攻破。这时代替雍闾而起的夷帅是孟获。
孟获的军队驻扎在泸水(即金沙江)之南。时值五月,泸水险恶而不易渡。诸葛亮找了当地土人做向导,渡过泸水,生擒了孟获。见他不服,又把他放走。
诸葛亮知道,西南地区地远山险,民心不服已久。杀了孟获,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引起南人的憎恨。大军一走,还会再起叛乱。只有使他们的首领心悦诚服,才是平服南夷的好办法。这样,在双方交战的过程中,诸葛亮活捉了孟获七次,又放了他七次,终于使这位强悍、勇猛的首领心服口服,一再表示从此以后南人绝不再与蜀汉为敌了。
一二、矢人自得
“矢人自得”这个典故告诉人们,奉迎捧场的话好听,但于事毫无补益,反而有害!
此典出自《龙门子凝道记·君子微》。
有个造箭多年的匠人,所用的干纹理不直,镶的翎羽轻重不一,所造出的箭头一点也不锋利。但他却自以为得到名家真传,工艺精良,常常沾沾自喜,自我夸耀。旁边有个人也奉承说:“你的手艺实在很好,即使秦汉时造箭的名匠也没有胜过你的,不但没有胜过您的,而且还比您差远了。您应该把自己的箭抬高价格出售。”这个造箭的人越发得意忘形。
恰好宋将军路过,拿过他的箭看了看,唾弃而去。造箭的匠人仍没有醒悟,还以为人家妒忌他!他怒气冲冲地说:“有人曾经称赞我的箭可与秦汉时的好箭比美,这话一点也不假。现在这位将军竟然这样对待我的箭,他是妒忌我。将军是个刻薄的人啊!”
有人把这一情况告诉了龙门子,龙门子说:“造箭的人不值得责备,那些儒生也是这样啊。”
一三、仕数不遇
“仕数不遇”说明遇不遇与贤不贤,是两码事。只要才高行洁,不要管他什么逢遇与否。
此典出自典出《论衡·逢遇篇》:“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滋于涂者。”
从前,周朝有一个人几次想当官都没有找到机会,后来年纪大了头发也白了,走在路上痛哭流涕。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这么伤心啊?”
这个人回答说:“我几次想当官都没有得到机会,自己哀伤年岁大了青春已逝了,所以才在这里哭啊。”
有人又问他:“做官为什么碰不到一次机会呢?”
这个人回答说:“我年轻的时候学习礼乐制度。等到礼乐教化获得成就,快要担任官职了,可是君王却喜欢任用老成人。喜欢任用老成人的君王死去了,后主又偏爱武勇兵法,我便改习武勇兵法。等到武术兵法学好了,偏爱兵法武勇的君主又死去了。少主刚刚登基,又喜好任用少年,可我年岁却老了。因此我一生没有遇到一次当官的机会。”
由此可知,担任官职是要碰机会的,不是可以强求的呀。
一四、方腊“神兵”取杭州
宋徽宗宣和二年十二月,方腊率领主力部队同义军先遣部队在杭州附近会师,准备攻占杭州城。
经过一番精心设计,方腊确定了主样的攻城方案:一部分义军作疑兵,从钱塘江顺水而下,以便引起来军的注意,使得官兵把主力布置在沿江两岸;另一部分义军由山路乘虚而入。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伸手不见五指,抬头不见月牙儿,随着一声炮响,总攻开始了。杭州城外的馒头山上,突然亮起了密密麻麻的火点,山头被照得通红。义军士兵每人手持一面小铜镜,铜镜在火把的映照下,一闪一间地反射出无数亮光来。
城中的宋军官兵见此情形,惊得不知所措,以为是天兵突降。有的官兵大叫“神兵来了!神兵来了!”,唬得其余官兵心惊肉跳,没命地四下逃窜。方腊见状,指挥大军向城内掩杀过去,轻易地拿下了杭州城。
一五、上楼去梯
“上楼去梯”指极端秘密的策划;也用来指诱人上前而断其退路。
此典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东汉末,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皇族刘表,字景升。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任荆州刺史,得到豪族蒯良、蒯越等人的帮助,据有今湖南、湖北地方,后为荆州牧。官渡之战后,本来依附袁绍的刘备在曹操逼迫下,投靠了刘表。
当时,刘表非常宠爱蔡夫人生的小儿子刘琮,而不大喜欢大儿子刘琦,刘琦非常苦恼。刘备和诸葛亮来到荆州后,刘琦曾多次找到诸葛亮,请他为自己想个保护自己的计策。诸葛亮怕招惹是非,没有答应。有一天,刘琦约诸葛亮到后花园游玩,一同登上高楼饮酒。欢宴之际,刘琦令人把楼梯拿走(古时楼房,楼梯为木制,可以搬动),对诸葛亮说:现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你说我听,没有外人,请先生赐教。诸葛亮觉得刘琦的处境的确危险,便示意刘琦说:“春秋时,晋国公子申生在国内遇害,公子重耳弃国出走而保全。”刘琦听了,顿时醒悟。正好当时江夏太守黄祖死了,刘琦便乘机请求出任江夏太守。
一六、深谋远虑
“深谋远虑”比喻计划周到,考虑得很深远。
此典出自汉代贾谊《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向时:以往,过去。)”
西汉时,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贾谊,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时称贾生。贾谊才华出众。他的文章雄辩有力,著《新书》十卷,其中有一篇论秦王朝过失的论文《过秦论》曾被鲁迅先生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在《过秦论》这篇文章中,贾谊首先叙述了秦国的地势险固和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所收到的效果,从而使秦国越来越强大,最后终于统一中国的必然性。接着又叙述了由于暴政导致了农民大起义,使秦王朝遭到灭亡。在叙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贾谊总结了秦灭亡的原因。他说:
秦朝的天下并不弱小;雍州的土地,崤、函的险固,一如从前。陈涉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等国的国君尊贵;锄耙矛柄并不比钩戟长矛锋利;被征发戍边的人们,并不比九国的军队强大;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的本领,也比不上先前那些人。但是成败不同,功业相反。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秦国不施仁政,攻取和固守的形势不一样啊。”
一七、神机妙算
“神机妙算”形容智谋无穷,不可测度。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公元208年,曹操统率二十万大军南下,想要消灭孙权和刘备,统一全国。刘备派诸葛亮去联合孙权,共同对付曹操。
东吴大都督周瑜,心胸狭小,嫉恨诸葛亮的才能,想借机把他杀掉。诸葛亮完全明白周瑜的心思。为了顾全大局,他机警地与周瑜共同做事情。一次,周瑜要求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并让他立下军令状,三日内交不出十万支箭,就被杀头。周瑜心中暗喜,以为诸葛亮不能完成。周瑜又暗中吩咐军匠,拖延时间。然而,诸葛亮胸有成竹。诸葛亮暗地里向鲁肃要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配置三十名士兵,船上都用青布做帐幕,每只船上扎了一千多个草人。第三天五更时分趁黎明前的大雾,诸葛亮下令,将草船驶近曹操水寨。诸葛亮和鲁肃一面在船中饮酒,一面命令士兵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要进攻曹军的样子。曹操听到鼓声、呐喊声大作,以为敌军趁大雾偷袭水寨,慌忙命令曹军不要出击,奋力用箭射向对方。霎时,曹操水陆两军一万多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等到太阳初升、雾散之后,诸葛亮下令各船迅速开回。二十只船的草人上已经挂满了箭支,远远超过十万支。诸葛亮又让船上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赠箭!”这时曹操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但是诸葛亮的草船已经走了二十多里,无法追赶。曹操非常懊悔。后来,鲁肃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周瑜惊讶不已,长叹一声说道:“诸葛亮妙算如神,我不如他呀!”
一八、民生凋敝
“民生凋敝”形容社会经济衰败,百姓生活极端困苦。
此典出自《汉书·循吏传》:“孝武之世,外攘四夷,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奸宄不禁。”
西汉武帝刘彻在位四十七年,是西汉皇帝中的一位佼佼者。他在位期间,征收商人资产税,打击富商大贾,同时兴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促进农业的发展。他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经济文化交流。
但是,汉武帝崇尚武力,因此他在位期间,不断发起战争。虽然这些战争打击了匈奴贵族,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但频繁的战争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使人民遭到了严重的灾难。
《汉书》作者班固在编写《循吏传》时指出:“汉武帝在位期间,接二连三地对外用兵,内政也必须适应战争需要,军费开支巨大,广大农民负担沉重,以致民生凋敝,犯罪行为增多。”
一九、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是指在战争中,敌我力量相差悬殊,自己处于劣势,只有撤走才是最好的办法。
此典出自《资治通鉴·齐纪七》:“是时上疾已笃,敬则仓猝东起,朝廷震惧。太子宝卷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起。敬则闻之,喜曰:“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策,计汝父子唯有走耳!”盖时人讥檀道济避魏之语也。敬则之来,声势甚盛,裁少日而败。”
王敬则为南朝齐高帝萧道成取得皇位立下汗马功劳,受到众人的敬重。萧道成死后,武帝继位,武帝死后昭业继位。不久,萧鸾采取阴谋手段杀死昭业和他的弟弟昭文,自己篡得帝位,号称明帝。萧鸾登上皇帝宝座,担心兄弟和后辈要推翻他,便残忍地杀掉了萧道成的二三十个儿孙。一些老臣旧将也被他除掉。王敬则也是被猜忌的对象。萧鸾虽然表面上对王敬则很尊敬,给他优厚的待遇,内心却处处防备他,派人监视他。当时王敬则任会稽太守,离朝廷远,萧鸾极不放心。
一天,萧鸾把王敬则在京都的儿子王仲雄叫来,递给他一把焦尾琴,说:“我听说你琴弹得好,请你试一下吧!”
王仲雄调准琴弦,边弹边唱,唱了一首民歌,歌词是:“常叹负情依,郎今果行许……君行不净心,那得恶人题!”
萧鸾听了这个曲子,心里更加怀疑,忙派张瑰为平东将军、吴郡太守,领兵秘密监视着王敬则。王敬则听到这个消息,恼羞成怒,当即起兵叛变,领兵向京都建康进发。王敬则的一万兵马渡过钱塘江,打败张瑰的两千守兵,张瑰吓得逃跑了。跟随王敬则的百姓有十几万人,他们手拿铁锹、锄头,占领沿途各县,杀掉县令,直逼京口。
萧鸾正生病卧床,听说王敬则起兵反叛朝廷,非常惊骇,满朝文武大臣全都吓得失魂落魄。萧鸾的儿子萧宝卷叫人爬上房顶了望,看见征虏亭上火光冲天,以为叛军已经到来,萧宝卷吓得连衣服都顾不上换就要逃跑。这件事传到王敬则耳朵里,他得意地说:“嘿嘿,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我料他萧鸾父子唯有逃跑这条路啦……”
可是不久,王敬则因寡不敌众,军队又被河水所阻,遭到失败,他自己也被守军杀死。
古代兵法所说的三十六计,是:
第一套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
第二套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
第三套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先擒王。
第四套混战计:釜底抽薪、浑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
第五套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
第六套败敌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二〇、唇亡齿寒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上面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失去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用之形容利害休戚相关。这是“唇亡齿寒”这个典故的最早文字记载。
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强大的晋国想一举消灭自己周围相对弱小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晋国的国君晋献公与大臣们商量,大臣们建议:
虢国和虞国相互依存,并而去之,困难太大。最好借口攻打虢国,向虞国的国君虞公借道,这样就可以今日“取虢”而明日“取虞”,一箭双雕。晋献公一听,觉得这个计谋虽然很好,但不知道虞公肯不肯借道!大臣荀息说,虞公这个人很贪财物,如果你送上美玉良马,虞公不会不答应的。这良马和美玉,是晋献公最珍爱的两件宝贝,晋献公很是有点舍不得。荀息又进言道:“等灭了虢国和虞国,这些宝贝还不都是你的。只不过是暂放在他那里罢了。”
荀息终于说服了晋献公,带上良马美玉出使虞国。虞公一见这么好的宝贝,顿时眉开眼笑,答应借道给晋国。
虞国有个大臣,叫宫之奇,赶忙向虞公劝道:“俗话说‘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牙齿也就难保了。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虞国也就跟着完了。借道是万万不行的。”
贪财的虞公根本听不进宫之奇的劝谏,收下了良马、美玉,让晋兵借道攻打虢国。
宫之奇见虞公执迷不悟,仰天长叹,为了避免战乱,只好带着家眷离开了虞国。
晋军通过虞国,直接攻打虢国都城。虢军根本就没想到晋军会从虞国那边打过来,一时措手不及,虢国一下子就被晋军灭亡了。
晋军灭掉了虢国,从原路回师,虞公亲自到城外迎接晋军,庆贺胜利。晋军趁其不备,蜂拥而上,将虞公及其大臣统统捉住,并搜出当初进献的良马、美玉。虞公,懊悔当初不听宫之奇“唇亡齿寒”的劝告,但哪里还来得及呢!
虞国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居然抛弃了虢国这个战略伙伴,最终自食亡国之恨,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1949年,当新中国刚刚从废墟中站起来,百业待兴之时,朝鲜战争爆发,战火迅速烧到了鸭绿江边,我国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要不要出兵参战?据说,在一次会议上,毛泽东引用了“唇亡齿寒”这个典故,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抉择。
二一、市道之交
“市道之交”形容以做买卖的手段交朋友,比喻势利。
此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
廉颇是战国时的一位大将,赵国封他一个食邑,这地方叫长平,当时,廉颇有许多和他关系很亲密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喝酒取乐。不料后来赵王把他的职撤了,派了一个叫赵恬的人代替他。他的那些朋友都立刻跟他绝交,看也不看他一眼。过了许久,秦国有个大将白起,在长平把赵恬打败了,那里有一个杀谷,据说曾埋了赵国四十万降卒。这一役之后,赵王觉得廉颇总比赵恬好,如果换上廉颇,赵兵不致惨败,于是,又重用他。于是,从前看也不来看他的朋友,又纷纷前来祝贺,奉承廉颇。廉颇是个禀性刚烈,见这情形,很不高兴,马上下逐客令,其中一个,见他认真,便赔着笑脸,解释道:“老朋友,何必大动肝火呢?其实朋友相交,跟做生意一样:如果有件货物,购入了可以赚一笔大钱的,谁不买?反之,如果明明知道是冷门货,购进了连本也会折了的,谁去买它?做朋友就是这个道理啊!”廉颇听了,叹了一声道:“这真是市道之交了!”
二二、噬脐莫及
“噬脐莫及”意思是说,如同自己的嘴咬自己的肚脐一样,无法咬着。比喻后悔已晚,无法挽回,根本办不到。
此典出自《左传·庄公六年》:“亡邓国者,必此人也。若不早图,后君噬脐,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观《封神演义》第四十二回:‘如若拒抗,真火焰昆冈,俱为齑粉,噬脐何及?’”
春秋时期,有一次楚文王熊赀率军攻打申国(今河南省南阳市),路经邓国(今河南省邓县),想顺便打探一下邓国的情况。邓国国君邓祁侯对大臣们说:“他是我的外甥。”于是让楚文王住下,并摆下宴席,热情地招待他。
邓祁侯的另外三个外甥骓甥、聃甥、养甥,请求邓祁侯趁此机会杀掉楚文王,邓祁侯没有同意,三个外甥说:“将来灭亡邓国的必定是这个人。如果不趁着这个时机除掉他,等到将来就像咬自己的肚脐一样,根本够不上,后悔也来不及了!下手杀掉他现在正是时候啊!”邓祁侯仍然不听从,他说:“我若把他杀掉,恐怕以后人家会唾弃我,再也不敢到我这里吃我剩余的东西了。”三个人又劝说道:“您如果不听我们三个人的话,国家就要灭亡,到了那个时候,您还能到哪里去找到剩余的东西呢?”邓祁候始终不愿听从三个外甥的劝告。
楚文王早就怀着扩张侵略的野心,他并没有因为亲戚关系而放弃自己的扩张政策。在攻打申国回国的那一年,楚文王就下令攻打邓国。鲁庄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78年,楚文王又攻打邓国,终于把邓国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