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与宋庆龄爱情传奇(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铸造坚强性格

孙中山出生时,家中除了父母之外,还有祖母黄氏,大哥孙眉、姐姐妙茜,后来又有了妹妹秋绮。一家有六七口人要吃饭,可是家里不但家底薄,而且劳动力也少。由于孙中山的父亲孙达成结婚比较晚,生孩子也晚,到幼子孙中山出生时,孙达成已经53岁了,而到幼女孙秋绮出生时,孙达成已经是58岁的老人了。

在农村,尤其在家庭生活一直不宽裕,负担较重的人家,一个男人到了50多岁,已经算是人到老年了。就是现在,一个男人到了58岁,也已经是将近退休的年纪了。可是,孙达成却还要负担一家六七口人的生活。

孙中山出生时,大哥孙眉只有12岁,虽说可以帮助父母干一些农活儿了,但还没到支撑门户的年纪,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家中的家底,家庭的劳动力结构,注定了孙中山幼年时代,只能在贫困中度过。

为了生存,孙中山一家人,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劳动。母亲杨氏除了操持家务,纺纱织布,供应一家人的衣物外,还要裹着小脚,下田干农活儿。孙眉、孙妙茜、孙中山兄弟姐妹,无一例外地要帮父母干活。

孙中山童年时代家境十分贫苦。像所有贫苦家孩子一样,孙中山很小就开始承担家庭的部分劳作,刚刚6岁,他就跟随姐姐妙茜上山砍柴草、去塘边捞水草喂猪,干农活,十分勤劳。

年龄再大一些,又下田插秧、除草、打禾、放牛,有时还跟随外祖父驾船出海捕鱼取蚝。每年,孙中山要替人牧牛几个月,换回牛主用牛给孙家犁翻两亩地的工价。

这些就是他难忘的童年生活内容,像他自己后来讲的,我是苦力的儿子,我自己也是苦力,是和穷人的孩子一起长大的。

艰苦的生活,使这位少年苦力亲身体验了当时社会广大农民的悲惨境遇,了解了他们的愿望和要求。他朦胧地察觉出社会的不公平。尽管这朴素的觉悟还不免带有几分孩子的天真,但这却是后来革命思想在他的身上扎根的土壤。

孙中山曾经对人说:“我所以要坚决革命的原因,是为了不愿意中国农民的生活长此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

日本友人宫崎滔天曾问过孙中山:“你平均地权的思想是怎么产生的?”

孙中山回答说:“我受了小时候境遇的刺激,感觉到在实际上合道理上都很有必要提出这个问题。如果我不是生长是贫困农民家的孩子,说不一定也许会忽视这个重大问题。”

由于长期参加劳动,孙中山从小就练就了一副好身体,也养成了吃苦耐劳、勤劳俭朴的品性。

小时候的帝象,非常的勤劳懂事,经常会跟着姐姐一块儿去下地干活,为父母分一些负担。

一天下午,帝象和9岁的妙茜到山上打柴。这五桂山上草木丛生,野花放香,活跃的山雀不停地叽叽喳喳,逗引着爱捉小鸟的帝象。

帝象打了几捆柴,已到下午,肚子早饿得咕咕叫了。阿姐妙茜走近帝象放下柴捆说:“阿弟,看你累得满身大汗,快歇息吧!”忙用衣襟给他擦汗。

“我不累,”帝象笑着说。

“今天打了这么多柴,阿妈看到一定很高兴。”阿姐笑着把帝象拖到山石上坐下,从围兜里掏出一只番薯,送到帝象手里说:“你肚子早饿了,拿着吃吧。”

“阿姐,你常饿着肚子,把番薯省给我吃,我不饿,还是你自己吃吧!”帝象坚决地推回番薯。

阿姐看着懂事的阿弟,心疼地说道:“男仔用力多。你打了这么多柴,肚子早空的咕咕叫了,快拿去吃吧。”

小帝象知道姐姐一片诚心,如果不吃,她又要像以前那样,会急得哭起来。于是,帝象接过番薯,把它一掰两半,自己留下小的,把大的一半递给阿姐说:“我们都吃。”

“我不要,我真的不饿。”阿姐推辞着。帝象一听,忙转身从阿姐手中夺过小的一半番薯,咬了一口,却停着发愣了。

“阿弟,你在想什么?”阿姐见帝象发愣,奇怪地问道。

帝象说:“村外的地里,种的都是稻谷,村上人却吃不上米饭,只能天天吃番薯。而东家不种田,为什么天天都能吃米饭?”

阿姐不假思索地回道:“人家说东家命好,有福气。”

“不对!”帝象打断阿姐的话,“不是穷人命不好。村上的人不应该这样下去,而是应该有米饭吃,有鞋子穿!”

阿姐看着帝象摆出一副像大人说话的神气,忍不住“噗”地笑了起来,问道:“你怎么会想得这么多呢?”

帝象坚定地说,“中国的老百姓不应该这么困苦下去,孩子们应该有米饭吃。”

“哪有那么多米饭?你还是快把番薯吃了吧。”阿姐笑着催促着帝象。

帝象吃了一口番薯,又自言自语道:“应该想,会有那么一天,穷苦人能有米饭吃的。”

孙中山小时候,由于家里穷,大米太贵。所以,他很少吃大米饭。一年到头,都是以番薯为主食,而且经常连番薯都吃不饱挨饿,对于童年时代的孙中山来说,是家常便饭。

孙中山是和穷人孩子一起长大的。所以,他从很小的时候,就体会到了底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封建压迫以及种种不平等的遭遇。

这种环境,使孙中山对劳动人民的痛苦,有着深刻的了解和同情,从而对他后来革命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孙中山一直认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由个人经历推演到对一个民族命运的思考,正是革命家应有的胸怀。

正是童年艰苦的生活,对孙中山以后的革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庭的困苦,生活的艰难,使孙中山有着强烈的改变人生境况的愿望。1890年,他上书郑藻如时开篇就说:“某今年二十有四矣。生而贫”。

后来在与日本人宫崎滔天谈话时,孙中山曾经说到:“当我到达独自能够思索的时候,在我脑海中,首先发生疑问,就是我自己的境遇,亦即我是否将一辈子在此种境遇不可,以及怎样才能脱离这种境遇的问题!”

其次,这种生活经历,也使他能够理解人民群众的处境与愿望,能够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能够面向人民群众思考问题。他曾经多次和宋庆龄谈到,他从幼年时起,就由自己的境遇想到“中国农民的生活不该长此这样困苦下去。中国的儿童应该有鞋穿有米饭吃。”

正是有着童年艰难生活的经历,才使他对贫苦民众,尤其是农民的境遇,有着深切的理解和同情。因此,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就成了他终生奋斗的目标。

幼时的孙中山活泼好动。他性格坚强,好打抱不平。

1874年,翠亨村搬来了一户卖豆腐的人家。这户人家的主人名叫“亚秀”,又专以卖豆腐为生,所以人称“豆腐秀”。他们夫妻忠厚老实,做的是小本生意,待人格外和气。

不过,他们有两个十多岁的儿子,十分顽皮。小哥俩经常以大欺小,合伙欺负村里的小孩。那时,年纪才七八岁的孙中山,自然也是他们哥俩欺负的对象。他们经常在暗地里,用弹弓装上石子弹射孙中山。每次被弹射后,孙中山都忍着疼痛去追赶,但那哥俩年纪比孙中山大,跑得也比孙中山快;所以,每次孙中山都气得直跺脚。

有一回,那哥俩又故伎重演,用弹弓欺负孙中山。遭弹射后,孙中山忍无可忍,顺手检起一大石头奋起直追,一直追到豆腐店,气急之余,孙中山抡起石头砸向豆腐店里正在煮豆浆的大铁锅上。

“咚!”的一声,铁锅应声开了一个大口子,滚开的豆浆汩汩地涌了出来。“豆腐秀”全家大惊失色,他们看着双目圆睁、怒气冲冲的孙中山,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儿,才定住神,拉起孙中山就往孙中山家走去,要和他父母论理。到了孙家,豆腐秀大喊大叫,孙达成夫妻管好自己的儿子,并要求赔偿损失。

孙中山据理力争,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豆腐秀本来知道自己的儿子顽皮,经孙中山一番说明,更让他理屈词穷,只好回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狠狠的训斥了一顿。从此,豆腐秀的两个儿子,再也不敢欺负村里的孩子了。

由于孙中山秉性耿直、倔强,象一块石头一样,又加上石头砸锅的事。所以,村里的孩子们,就给孙中山起了一个绰号“石头仔”。

孙中山不仅秉性耿直,而且善良仗义。

孙中山从小就好打抱不平。每当遇见两个小孩打架,或者看那个小孩受欺负,孙中山总要走上前劝说制止,说明道理,伸张正义。

孙中山的姐姐孙妙茜回忆说:“孙中山小时候就喜欢打抱不平,见到谁家小孩被人欺负,他就见义勇为,经常把欺负人的小孩,打得鼻青脸肿,扯破衣服。”

于是,孙家经常有诉苦告状的人登门。有的带着被打伤的孩子来,有的拿着被撕破的衣服来,找孙母论理。每当此时,孙母总是一再赔礼道歉,替人把衣服缝补好,然后,责问孙中山。一问才知,原来是孙中山见到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路见不平的事,出手帮忙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