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与赶集(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庙会上的求神和娱神习俗

庙会一经开场,八方来拜,敬神上香,祈愿还家。这是围绕“庙”和所祭之神而展开的活动,是传统庙会的主题。

庙会上的善男信女各有所求,其中之一就是求子嗣。祈子活动带有巫术意味,其最典型地反映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这是由我国农业社会的性质决定的。

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人们的生存环境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子孙后代的繁衍成为千百年来的头等大事。所以,祈子这种远古的巫术形式,便会附着于各种集会形式展现出来。

庙会期间恰值阳春三月,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坐落在河北省涉县境内的娲皇宫,每逢庙会,热闹异常。这里是奉祀女娲的华夏祖庙,其山崖上的北齐摩崖刻经,是我国著名的摩崖刻经群。

由于娲皇宫古迹和庙会名声远扬,因此冀、晋、鲁、豫四省结合部一带前来赶庙会的人很多。

在民间,婆母、丈夫平时对媳妇管束得很紧,一般不得出门,但到娲皇宫庙会时,街坊几个妇女结伴赶庙会,却是允许的。因此,赶娲皇宫庙会可以说是妇女的节日。

妇女们求子嗣的方式主要是吃子山、拴娃娃和借种等。

吃子山,亦称吃土。旧时庙会前,管庙人在娲皇像前摆放一些泥娃娃,求子的妇女多在婆婆或嫂嫂的陪伴下前来。此习俗与女娲抟土造人传说有关,为该庙会所独有。

拴娃娃,就是在娲皇像前,按照自己生男生女的愿望,用红线绳套在一个娃娃的脖颈上,往布施箱中放些钱,用红布把娃娃包起来揣在怀里,或者放在篮子里,叫着自己起的名字,不回头地往家走。到家后放在柜里或适当位置。这叫拴娃娃。

日后如真的按愿望生育后,连同拴来的娃娃,自己再买或做一个,到娲皇宫去还愿。不成文的规矩是,生子还两个,生女还一个。没有按愿望生育的,把拴走的娃娃送回来。

生了孩子后,还有到庙里进行戴锁与开锁的习俗。拴娃娃并生了子女的母亲,在还愿时还要向看庙道人要根红线绳,给婴儿戴在脖颈上。意思是,孩子从生下来到12岁是一个多灾多难的阶段,需要神灵佑护和看管,即锁住。等到孩子长到12岁,生命力强壮了,就可以开锁,自己成长了。

旧时,求子后得子的人去娲皇宫还愿时,还有在十八盘山道上撒谷种的习俗,表示孩子生下来后,还要在娲皇跟前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另一种说法是,农历三月十五是娲皇的生日,善男信女们自然要来给娲皇送礼过生日。庙会期间,曲曲弯弯的十八盘上,到处可见人们抛撒的小米粒和小饼干。

汉民族传统上把红色视为吉祥色。娲皇宫庙会期间,是摊贩主大卖红布条的好时机。赶庙会的人们大都买上若干红布条,系在自己的上衣扣上,拴在路旁树枝、石碑上,或者带回去给家人,认为这样就能迎来吉祥,解除困厄。

在庙会期间,特别是三月十五夜间,停骖宫和广生宫院内坐满了中老年妇女,她们为给娲皇过生日而彻夜不眠,大有不舍离别之意。

庙会期间,坐夜时,善男信女们打扇鼓也是一项重要活动。打扇鼓原是巫觋舞蹈,专用于敬神。扇鼓是单面羊皮鼓,因其形似团扇而得名。击鼓的鼓鞭是长约50厘米的藤棍儿或竹棍儿,上拴几缕彩色布条,非常像戏曲中的马鞭儿。

赶庙会的人,还有父母为男女婚配求于神、占于神。既可求保佑,又可占卜于神仙,决定某桩婚配可否。

太昊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传说是“人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都在太昊陵举办“朝祖进香”庙会。

在太昊陵显仁殿东北角的青石台基上,有一个圆空,游人香客称之为“窑”。凡是来太昊陵的游人,尤其是女性,都要用手摸一摸这个“窑”,以祈求子孙兴旺、健康。所以又称为“子孙窑”。

相传“子孙窑”在伏羲氏的时候就有了。伏羲氏有十大功绩,其中一个居功至伟的功绩就是制嫁娶匹配夫妻。其婚配的方法是在每年的仲春之月,打破氏族的观念,用“会”的形式,把青年男女召集到一块。

会场中央放一块带“窑空”的大石头,男女如果互相有意,就都用手摸一摸“窑”,说明两人有了感情,愿意成为夫妻,就把婚配固定下来。从此,人类结束了群婚和族内婚的历史。

太昊陵春二月庙会由此延续下来,后来逐步发展成朝祖进香的性质。人们每年二月二至三月三到太昊陵来求神拜祖、祈求伏羲神灵的庇护保佑、祈福儿女子孙兴旺。

求财富也是赶庙会人的愿望之一。每逢庙会,有钱人是要一个大份儿的,有的送一台大戏,有的为神像披红挂匾,个别的还为之重塑金身。

求长寿也是一些赶庙会人的愿望之一。老人求长寿,或者儿女为老人求健康长寿是比较多的。有的是老人身体不佳,有的是老人一直康健,都可以去神仙保佑,也有的老人求无疾而终,死不受罪。个别的是儿女们为老人求增寿,即各用自己的寿数1年或3年加于老人身上。

还有一些善男信女赶庙会,是为了求病愈、求升官、求全家平安等,不一而足。

庙会活动的中心是既求神也娱神。一年一度的大祀鬼神,是我国农耕文化以来就已普遍出现的现象。敬神娱神,在于祈求庄稼丰收,不要闹灾荒。

祭祀龙王是为了风调雨顺,不遭水旱之苦。祭祀虫王是让它不要闹蝗虫、棉岭虫等灾害,好苗还要如期开花结果。

娱神,成为整个敬祀活动的重要部分。可以说没有娱神活动,就没有庙会。

庙会是与文化娱乐有关的节日活动,还有各类民间艺人进行表演营生,表演的内容主要有秦腔戏、扁担戏、相声、双簧、魔术、数来宝、耍中幡、秧歌和高跷等。

在石家庄地区的庙会上,娱神活动主要有打扇鼓、战鼓、担经舞、吹歌、官伞、扭秧歌、太平车、旱船、跑驴、二狗摔跤等。

打扇鼓是妇女们喜爱的活动。一般是6人或8人进行,各个手执铁柄圆形扇鼓,有节奏地摇之,上面铁环发出哗哗声响,旁边还有锣鼓相配。她们边走边转圆圈,边唱经歌。也有的旁边有伴唱。所唱为民歌曲调,通俗易懂,易记易学。

扭秧歌和担经舞都可以配锣鼓,边跳边唱或有人伴唱。战鼓是只敲不唱的,全是铿铿锵锵的敲击声。鼓、锣、钹三者配合,套路很死,节奏鲜明,雄浑有力。

戏文悦神也时常出现,一是搭台唱戏,早晚两开箱。二是一个或数人面对这唱河北梆子、丝弦。比较少见的娱神节目是井陉赵庄岭火神庙会上的抬皇杠。据说抬皇杠节只在井陉中流传,属于一奇。

庙会活动作为一种社会风俗,在千百年中沉淀、凝结出自己特有的文化特性,即感恩祈福、营造祥和,彰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旁注]

巫术是企图借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对某些人、事物施加影响或给予控制的方术。“降神仪式”和“咒语”构成巫术的主要内容。巫术分为黑巫术和白巫术,黑巫术是指嫁祸于别人时施用的巫术,白巫术则是祝吉祈福时施用的巫术,故又叫吉巫术。

女娲 又称女娲氏,娲皇,是我国传说时代的上古氏族首领,后逐渐成为我国神话中的人类始祖。后世女娲成为民间信仰中的神祇,被作为人类始祖和婚姻之神来崇拜。

农历 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巫觋古代称女巫为“巫”,男巫为“觋”,合称“巫觋”。巫觋的特点被认为能通鬼神。具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请神附体。请神附体有请神、探源、抓鬼和谢神4个步骤。另一种途径是过阴,即“灵魂出走”。也就是巫觋的灵魂可以离开肉体,到神鬼所在的地方。

伏羲 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和女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生于陇西成纪,受到了中华儿女的称赞和共同敬仰。他创造历法、教民渔猎、驯养家畜、婚嫁仪式、始造书契、发明陶埙、琴瑟乐器、任命官员等。

相声 一种民间说唱曲艺。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始于明清。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阅读链接]

淮阳祭祀女娲和太昊伏羲的人祖庙会,可以说是最具有原始宗教和巫术意味的庙会了。淮阳城北的人祖庙,是传说中埋藏太昊和伏羲头骨的地方,因此也被人们称之为太昊陵。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淮阳都要举办一场为期一个月的人祖庙会,其主要活动是祭拜人祖和“拴娃娃”。

已婚未育的妇女,都要在庙会期间掏象征生育之门的“子孙窑”,并买回一些当地的泥玩具“泥泥狗”,以求早日得子。

这些用黄土捏成的泥玩具,有造型各异的“人面猴”,当地人称为“人祖猴”,也有各种怪异有趣的动物如兜肚猴、猴头燕、双头虎、牛、猪、马、羊等。妇女们除了用它们供祭人祖外,还将它们拿回家给孩子们当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