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与除夕(文化之美·万民节日)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神奇传说——春节由来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它的时间在农历正月初一这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春节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传说最早在尧舜时代就有过春节的风俗。它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汉族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春节来历,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传说,充满了丰富的文化底蕴。

万年用漏壶测时间定春节

关于春节的来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

有一天,万年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用来测定一天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用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万年发现每隔360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有不测风云而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国君,对国君讲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大悦,感到很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并创建历法,为天下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就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石壁上刻着一首诗,诗道: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万年指着天象,对皇上说:“现在正是12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这便是春节的来历。那么,我国的春节到底源自何时呢?

据说,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传说最早在尧舜时期就有过春节风俗。

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开始,少部分情况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节日的时间和农业劳作息息有关。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的年字,都是谷穗成熟的形象。

在历史上的不同朝代,春节的时间也不一样。夏朝以农历一月为一年之首,商朝以农历十二月为岁首,周朝以农历十一月为岁首,秦朝以农历十月为岁首。

春节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那是公元前104年,即汉太初元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2000多年,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

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官有朝贺,私有祭享”。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与社会的关系。

春节在公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游动。立春则一般在2月4日或2月5日。春节古称“正旦”、“岁首”、“过年”等。

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旁注]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北宋抚州临川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他推行一系列措施富国强兵,是我国11世纪伟大的改革家。《元日》这首诗正是热情地讴歌了他在改革中带来的新气象和人民的欢乐。

晷仪也称日晷,指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又称“日规”。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通常由晷针和晷面组成。在我国古代,正是有了晷仪的存在,才由此划定了四季和12个月,并有了春节的出现。

漏壶也叫漏刻,是我国古代的一种计时器。漏,是指漏壶;刻,是指刻箭。箭,则是标有时间刻度的标尺。漏刻是以壶盛水,利用水均衡滴漏原理,观测壶中刻箭上显示的数据来计算时间。一般由铜制成,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夏、商时期。在古代,人们就是使用漏壶和日晷来计算时间的。

尧舜时期是我国上古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我国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称,黄帝以后,黄河流域又先后出现了3位德才兼备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就是尧、舜、禹。据说,在这3位首领统治华夏大地时,我国古人便开始过春节了。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继承了陶文的造字方法,是我国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在这些文字中,就已经出现了“年”的字样。

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刘彻,西汉的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16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开拓了汉朝最大版图,功业辉煌。在他统治期间,他将原来历法中以农历十月为首月改成了以正月为首月,也就是农历新年的开始。

立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打春”,“立”是“开始”的意思,我国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立春”只能说春天来了,不能代表新年的第一天,大年初一才是新年的第一天。

[阅读链接]

说到春节起源,必然要提到我国传统历法:农历。农历是我国目前仍在与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农历,又叫夏历,即农业上使用的历书,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

据说,当年青年人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新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在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万年。

老人为赶走年兽放炮过年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记载:“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期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为什么春节又被称为“过年”呢?关于这个俗称,据说和一种叫“年”的怪兽息息相关。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期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老人,他看到乡亲们匆忙恐慌的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却笑而不语。

在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里。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把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一见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个传说充分说明了积德行善能得到回报。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鞭炮;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到了,就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了。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地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美好节日。

[旁注]

朔日我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朔日有从平旦、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当天月球和太阳黄经相等,称为朔,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农历每月的十五是望日,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所以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般说来,在过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来迎接新春。

[阅读链接]

据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由禾和人组成。小篆的“年”写作“秊”,《说文解字·禾部》:“秊,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

“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

那么,“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象征着人们丰收后的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