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学语文学习特点与学习方式
小学阶段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是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儿童入学后从以游戏为主导转化成以学习为主导活动,开始承担社会的义务。学校学习的新需要与儿童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发生了矛盾,从而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儿童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小学儿童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具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
表现在情感逐渐丰富和深刻;自控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加速发展。
小学语文学习的特点
(1)实践性
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的实践能力,而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实践。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要达到如此熟练的程度,必须形成长时工作记忆,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熟练掌握语言材料的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知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化为学生的血肉,学生的语文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提高,学生的语文创造素质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养成。
(2)真实性
指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主要关注言语的内容,关注言语所传达的信息,也就是要有真实的信息输入和输出。阅读,是为兴趣而阅读,为实用而阅读,在阅读中获取知识、陶冶情感、体验人生;写作,是为真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写的都是自己想要说的话、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者通过写作达到了某一交际实用目的。
(3)持续性
指语言习得者要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经常性的大量的读写实践活动。表面上看起来,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乃至大学,语文课占用的课时是最多的,然而这些时间实际上被大量的讲析或大量的练习占用,学生的阅读量少得可怜,写作量也少得可怜,一学期下来,也就读了那么几十篇课文,写了那么七八篇作文。而课外的时间又被语文作业和其它科目的作业所占用,以致出现了学生在母语习得的黄金时期却没有足够母语习得的奇怪现象,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语文教学“花了2700多课时,却是大多数不过关”的“咄咄怪事”了。语言能力是一种心智技能,凡技能都需要“反复历练”,没有量的积累,也就没有质的提高。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一个中学生一学期要阅读80万字才可培养起阅读能力。我国传统语文学习方法中强调多读多写,强调“处处留心皆语文”,与母语习得的持续性特点是完全一致的。
(4)反复性
反复性特点是指在母语习得中对部分语言材料反复阅读,反复玩味,以达到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积淀语感、积累语言材料等目的。这种反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精读,它不是对语篇语段的抽象分析,而是对语言材料的直觉感知。反复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重读、摘抄、诵读、背诵等。在这方面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古人读书,不像现在这样分析或做练习,主要是让学生读书,讲究诵读涵泳,强调熟读成诵。在反复诵读涵泳中,学生不仅语感会增强,对文章的理解会加深,结构文风会受到影响,而且精神人格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而通过熟读成诵形成的语言积累,也会成为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即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5)渐变性
汉语文表情达意意蕴丰富。语文学习过程的实质就是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环往复地浸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语文素养的积累与提高均呈现螺旋上升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不是直线上升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语文学习具有渐变性。
(6)整体性
系统科学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的简单相加。皮特·科德在《应用语言学导论》中提出,由于语言具有系统的相互联结关系,因而认为一个项目可以孤立地进行教或学的这种想法是不实际的。语文学习整体性,即指语文学科基础性和广泛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知识性和技能性、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文学、科学性和艺术性、独立性和兼容性、螺旋性和直线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征的和谐统一。汉语言无论是汉字、词语还是一篇文章,其整体性也是很突出的。一篇文章,无论从结构布局、章法的起承转合、前后照应上看,还是从文章所表达的内容上看,都是浑然一体的。
(7)文化性
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我国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它记载着我们的信念、人际关系、文化传统。而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没有重视和充分挖掘汉语以及汉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没有使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进入现代化社会。语文学习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让学生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弘扬我国光荣的文化传统的职责。
(8)思维性
语文是人学。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有思维的大脑,有交流思想感情的语言。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凭借语言与文本的作者展开心灵的对话,这一过程正是语言和思维融合的过程。正如古人所云:“书不成诵,无以致思索之功;书不精思,无以得义理之益”。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学生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学会思维。
语文学习除了上述特点外,还具有艺术性、趣味性、艰巨性等特点。它的艺术性不仅表现在语文学习的内容有许多是和艺术有关的,就是语文学习过程也带有艺术性,可以使人从中受到陶冶,得到美的享受;语文学习能引人入胜,使人产生兴趣,甚至达到着魔入迷的程度,同时语文学习又不是很轻松的,要克服许许多多困难。
对于语文学习的这些特点,在学习语文时必须有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找到一条科学的学习途径,提高学习的效率。
小学语文学习方式
(1)新课程倡导的语文学习方式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接受学习,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为特征,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在中小学课程中,有许多陈述性的、事实性的知识运用接受学习的方式更为有效。但接受学习既有优点,也有其缺点。它的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就意味着,接受学习有其强调接受和掌握的被动的一面。长期地过于强调单一的接受学习,其结果必然导致人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销蚀、冷落和忽视发现与探究。
对学生来说,长时间的,持续6年、9年甚至12年的学校生活,如果主要以听讲、记忆、模仿、练习等方式学习的话,就不可能指望他们走向成年后,能够独立思考、富有个性和充满自信,并且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研究者。需要指出的是,接受学习仍然是人类重要的也是特有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的最大价值在于学生不必从零开始学习活动。他们可以通过直接接受前人与他人的认识成果从而加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从而使有限的生命个体能够更从容地面对无限的知识海洋与大千世界。所以接受学习不仅是人类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意味着拒绝接受学习。
(2)运用学习方式应注意的问题
要辨证地看待三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达成目的进程中的意义与作用。
“自主”是实现“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途径、形式;“探究”是表现“自主、合作”的最终目的。
教师要找准角色位置,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习的组织者:适当调控课堂节奏;合理控制学生学习情绪。学习的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启发学生展开丰富想象;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学习的参与者:参与学生的诵读活动;参与学生的发现活动;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