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讲故事与语文教学的巧妙结合
最近,我越来越发现,讲故事与语文教学是密不可分的。在一节极为普通的语文课堂上,老师给学生讲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如朱熹所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知道,兴趣是求知最有效的推动力,没有了兴趣,老师如何打开学生紧锁的心门?给学生讲个故事,丢个包袱,相信没有几个学生不会上“钩”的。
如,在讲授《画杨桃》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三个画师》的故事,内容是三个画师给同一个国王画画像,然而这个国王却是个独眼龙、瘸腿。面对同一个国王,三个画师画了三幅不同的画。在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孩子们听得可是津津有味了,故事讲完了,孩子们笑了,很开心,同时眼睛里透射着光亮,作为老师,我能感觉到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特别在三年二班,这个平日里乱糟糟的课堂,因为有了这个故事,纪律有了明显提升,且孩子们之后的学习兴趣也浓厚了。
于丹在做“讲演语文教序的启示”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富有生动性,即语文教师要会讲故事。”爱听故事,这或许是人的天性吧。记得小时候,我就常常喜欢缠着姥爷给我讲故事听,听得很入迷,后来也常常缠着爸爸给讲故事,爸爸会讲的故事比较少,后来没办法,爸爸就给我编故事听,最深刻的是,爸爸喜欢给我编鬼故事,尽管我知道那不是真的,可是也依然爱听爸爸讲。
同样,学生也颇为爱听故事,因为故事本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可以熏陶学生,感染学生。不言而喻,生动的故事胜过抽象的说教,没有人会欣然接受枯燥的说教,也没有人会拒绝精彩非凡的故事。善于借故事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我们的课堂便成功了一半。
越来越多的教学经历,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孩子们迷恋故事,所以,我常常也在语文教学中尝试着给孩子们讲有意义的小故事。比如,孩子们课堂最乱的时候,我就给讲《农夫与蛇》的故事,让孩子们从中懂得,要做一个知道感恩的人,从而,也使得课堂的纪律好些,容易让孩子们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来。
就拿今天的语文教学来说,我讲授的是《虎门销烟》,关于为什么销烟以及怎样销烟的内容,我没有照本宣科地讲授,我把重点放在了课文的背景以及人物的故事上了。由于这是一篇历史性的文章,再加上孩子们通过资料的搜集,已经对“鸦片”这个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孩子们并不理解鸦片造成的危害有多大,所以,我给孩子们讲了“张学良戒大烟”的故事,以及电视剧中类似的吸食毒品的情节,由于我的声情并茂,使得孩子们听得十分入神,从我讲的故事中,更深一步感受了鸦片的危害。
另一个就是关于“林则徐”这个人物,文中只是提到他是个钦差大臣,但是关于他有背负罪名,被罚派往伊犁的经过,孩子们并不知晓,我将事情的经过,以及他在被罚派到伊犁的途中治理洪水的故事,还有伊犁将军盛情接待,并让他担任粮饷的总管……这些,孩子们都一一静静地倾听着,听到最后,孩子们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同时还不由自由地鼓起了掌。不用说,通过孩子们的掌声,已经证明了孩子们真切感受到了林则徐的精神品质和人格魅力。那么这些,都是课文中没有体现的,通过我讲故事,更丰富了课堂的教学,也让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就这样,一篇离孩子们生活十分遥远的课文,使得他们在浓浓的兴趣中收获到了很多的知识。
我想在很多时候,讲故事与语文课都是相依相伴的,所以,做一名语文教师,就要知识储备丰富,多看些书,多读些书,将书中的道理故事,在课堂融汇给孩子们,这样,学生会更加喜欢学习语文,教师本身的语文教学更会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