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亲社会行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谦让、互助、协作和共享的有益行为。通俗地说就是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它并不企图得到任何报酬或奖赏,目的只是在于为他人或大多数人谋利益,是一种高度社会化了的行为。我们的社会要发展和进步就需要这些高度社会化了的人们来推动,因此,只有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达到人的成功的社会化,才能使我们个人与我们所属的群体之间协调一致,遵守社会规范,维持社会秩序,恪守道德标准,承担公民义务,发挥社会积极性。
反之社会化有缺陷的人就难以自觉地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甚至会一味追求个人利益而违背道德,违反法律,出现反社会行为。
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原因
首先,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按照皮亚杰认知学派的观点,幼儿是不可能有一心为公的亲社会行为的,他们的认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只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周围的事物。由此可见,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是要靠学校教育来完成的。
其次,家族教育也在影响着学生的“亲社会行为”。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普及,家长们对孩子都是百般呵护,生怕孩子吃亏。家族中家长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唯我独尊、唯利是图的环境,使学生变得更自私。学生又怎能会有亲社会的行为呢?
再次,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造成了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有人曾形象地打过这样一个比喻,5+2=0意思是说学生在校五天的教育加上双休日两天的社会生活,教育效果等于零。的确,一个个因助人为乐而受诬陷或陷入是非之争的事例在影响着学生,影响着社会。谁还敢轻易去“亲社会”呢?
第四,产生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当前我们教育存在的问题,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人的社会化,我们培养的人将来都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成为陶行知先生主张的“人中人”。
《国家课程改革意见》中明确指出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具有责任感的现代公民,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要走向社会。我们不培养学生“亲社会的行为”,学生又怎能去适应社会呢?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受“左”的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德育的范围仅存在于校内,教育内容空洞单调,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教育,造成了德育的苍白无力,造成学生缺乏“亲社会行为”。
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已成为德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方法
首先,应该在学校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感,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集体中重要的一员,从而使学生树立对集体的责任感,为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学校教育的任务就在于把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正确组织学生的集体生活,通过丰富、有教育意义的集体生活,集体与个人的相互作用促进儿童个性的多方面发展。”
因此,通过班集体对学生进行“亲社会行为”的教育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我是重要的”主题队会,评选“本周荣誉学生”活动,开展的“一日常规”检查评比,开展“我的行动对其他的同学有什么影响,对作为一个集体的班级有什么影响”的大讨论活动。如果班级里来了新同学,引导大家主动承担起责任:“我们怎样才能让新同学感到这儿就是他的家”。这些细微之处,也都渗透着对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影响。
其次,教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赞扬他人,感激他人,是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方面。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没有人就无从谈社会。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人际协调、相互认可支持的过程。为了给学生提供彼此欣赏的机会,为促进学生进一步关心和帮助他人,在班级设定“感激时间”,即周会课,是孩子们固定的相互感激的时间。
再次,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移情训练”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移情训练就是要培养学生善于体察别人的情绪,理解别人的情感,从而达到共鸣。这其实也是一种培养学生爱心的训练。平时在学校生活中,与别人交往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体会别人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关心别人。在学生中形成“你有困难吗?我帮你”的氛围,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最后,教师应经常带领学生走向社会,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德育规律告诉我们,德育必须同实践相结合,一旦脱离了实践也就失去了意义。可见,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不能脱离实践,不能抛开社会生活。实践中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公益性劳动,如:义务擦洗公共设施,义务宣传法律,宣传环保,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还可以在社区成立便民服务队等。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未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充满爱,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不再发生令人齿寒的事情,广大教育工作者们,让我们共同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