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理论指导
1.学生人格因素的形成和培养
中小学生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段,是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真善美的能力,是否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及性格。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教育,成人才能成才。
学生人格因素的形成
人的素质是个整体,而人格素质则是其根和主干,它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方向。
当今的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上各种观念混杂、碰撞。社会生活中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使一些已开始形成自己主见的初中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人格上的缺陷。
比如,劳动观念淡薄;劳动习惯差,把自己看得过重,在处理个人与集体,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有些学生甚至缺乏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及道德感,对人无感激之心,做事不尽力,甚至漠不关心,对公共财物甚至自己的财物不知珍惜,不去注意克制自己言行。教师应当把学生的人格教育摆到重要的位置。
教师,应当分析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各个因素。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古人云:“学好千日不易,学坏一日有余。”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和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
分析了人格素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影响,它形成的主要途径,在具体的教育中应注重提高人格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及可行性。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准人格教育的切入点,注重言传身教的结合、情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
(1)语言和身教结合。身教重于言传,强调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在讲清道理的同时更需要教师的模范作用,初中生已具有了一定的辨别能力,如果他们对教师的德行、品性、能力不再信任,说得再多也是白费。教师能否用自身的人格力量去影响、感染学生,在人格教育中非常重要。
(2)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3)家庭、学校、社会结合。这里主强调班主任要进行协调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及时教育。人格素质的教育和形成单靠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是不够的,必须使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才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4)关心爱护严格管理相结合。学校的领导,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过程中要遵循知、情、意、行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人格素质的教育,在此过程中,必要的规范其行为的方式方法必不可少。严格管理并形成一个严格的约束机制可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同时也与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有关,严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度。让学生从心里感受到对他的关心和帮助而不只是表面的认同。严而有度,再加上和善,取得的效果才会好。
人格素质教育强调要使学生自觉表现出一定文化水准上的道德修养,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成才,才有可能对社会作出贡献。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性,提高人的自主能力和创造精神等主体性品质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培养,使中小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塑造健全的人格。统称之“人格教育”。
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学。不但会依据已知去探求未知,还要善于在已知和未知中去寻找探求未知的方法。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单靠教师的传授是不够的,必须有学生的主动热情地参与,积极的实践,在反复的互动中,逐步取得教学成效。
目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或是成功的家长只顾忙事业,或是破裂的家庭无人照管,因而造成部分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太低。这一部分学生进入学校,或是受家长的驱使,或是寻求个人的娱乐,或是为了混日子,蓄苗子,跟同龄人一起好玩。根本没把学校当成是学知识、增才干,修身养性,完善人格,造就人才的神圣殿堂。
他们没有求取真知的欲望,有的只是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没有良好的求知习惯,有的只是个人随心所欲;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不懂得最起码的做人准则,缺少最基本的人格意识。既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他人。这些人的心目中唯有他自己。平时表现:思想散漫,行为自由,言谈污秽,视校规校纪如儿戏,随意进出校园,上网吧,玩游戏,抽烟喝酒,玩异性朋友,无所顾忌,随意进出课堂,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或睡觉,或聊天,或听音乐,或玩手机,看课外闲书;有些人甚至不拿出本节课的书本,老师追问,他能堂而皇之的说:“早就丢了”;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或抄袭,或拖欠,或根本不予理睬。一句话,他们在学校,追求的是潇洒,浪漫。这样下去,不只是耽误了个人学习,而且直接干扰和影响了他人的学习与生活,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对此类学生的此类现象,学校除了依据校规校纪严肃处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倚靠老师的循循善诱,加强对学生进行基本的人格教育。用人格教育来端正其思想,改变其恶习,规范其行为,转变其作风,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培养整体的良好学风、校风,促进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生人格因素的培养
(1)加强人权观念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学校作为教育机构,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乃是第一位的。人格,即做人的规格、(资格和品格)。
首先就要让学生懂得做人的规格是什么,怎么做。国家早就为学校和学生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制度和各种守则,提出了育人标准。
然而,当前少数中小学生因为家庭和社会的多种原因,他们没有养成遵守法规和守则的习惯,没有正确的荣辱观,缺少人权意识和法制观念,更不用说有自觉性了。他们有时借口未成年而无视做人的基本规格,做一些侵犯他人学习、工作和生活权利的事情,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这些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时时刻刻不忘用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和国家的法律制度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在学生刚入校时是最佳时机。人权观念,即每个国家乃至每个人都应具有的维护自己和尊重他人生存、学习、休息、工作和发展等人生权利的观念。在国际上,被认为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概念。其实它的意义是无处不体现的,任何场所,任何时候都应该既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这种人权观念应该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慢慢灌输,在学生中广泛宣传,培养维护人权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因个人的需要,而随意侵犯和损害他人的权利是非常错误的,是违法的行为。
这种教育必须是严格的,周密细心的和反复进行的。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国家的法令制度,学校的校级班规都是为了维护所有同学的学习成长的权利的,都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格的限制。然后就是教育管理者必须严格执行各种法规制度,不能形同虚设。对于个别学生已经了解了这些规格,而又故意违反,并且屡教不改的,学校应给与相应的惩处,以挽救本人,教育他人。
只有这样,学生的人格教育和法制观念才能逐步得到增强。然而,这种教育又必须是人性化的,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该怎样做和不该怎样做,并善于经常检查自己的做人规格,监督并规劝别人端正做人规格,进而提升班级、学校的整体风格。
(2)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人格表率化作用。现在的中小学生,因为物质生活的优越,社会信息的畅通,虽还是未成年人,却自以为大道理什么都懂,小道理无所不知。对于教育者的空口说教,他们早就厌烦了。
因此,不管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又特别是生源素质相对差异很大的民办学校的教育,都必须用人性化的仪表和人情味的话语去引导他们,感化他们。学校是育人的场所,就好比是炼矿的熔炉,没有一定的温度,原材料是不会被熔化的,也就无法铸造出合格的产品。所以,学校除了具备必要的育人环境和教学设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支高素质的育人团队。作为这个团队的成员,必须具备优良的形象素质;高尚的教师风范;渊博的知识水准;较强的业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相互协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亲和力。教师被誉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教师无论在什么时间或什么场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去融化学生,才是最重要的。在施教过程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言行举止是无声的示范。
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人情”“人性”“人权”教育的重要内容。尊重学生的利益,尊重学生的人格。再加上合情合理的人文引导,让这些学生懂得向老师学习怎样做人。在学生的心目中会永远保留教师的形象,并终生难忘。我们心目中不都保留有学生时代的教师形象吗?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学校、班级是学习和生活的集体,必须要有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准则。个人是其中的一分子,必须遵守集体生活和学习的准则,用学生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中,还有他人的存在,不能单单以个人意志为中心,不要让个人的行为搅乱了这个集体。要把个人融入到这个集体之中去,做出对集体有益的事情。要教育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尊重师长。意识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只有这样长期的,无处不在的表率作用的感染,才可能让这些有师生之隔的学生渐渐接近教师,亲近教师,接纳教师,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育人目标,培养合格的人才。
(3)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正面疏导。正面疏导,也就是强调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要采用人性化的,富有人情味的教育方式。即“人格本位”的思想方法。中小学生作为未成年人,不管他身上存在多少毛病,而想做一个被世人所称赞而不愿被唾弃的好人的目标是共同的。因此,不管他们怀着怎样的动机进入学校,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就要下最大的功夫,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把他们引向同一个方向。让他们理解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理念,育人标准和行为准则等等都是为了让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下定改掉过去不良作风的决心,坚定做成功之人的奋斗目标。
比如说,有些同学来自条件优越的家庭,认为学习不学习,无关紧要。学校就要让他们懂得,优越的家庭条件是前辈成功的标志,是父母靠知识,靠能力艰苦奋斗挣来的,是为做子女的走向更大成功而备用的有限资源,继承者应该以此为起点,更加努力奋斗,做出更大的成功,而不能耗费资源,作无能的消费品。
当今是知识经济,科技经济,创新经济激烈竞争的时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一个人,如果不能保持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的领先优势,没有让资源财富再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即是多么丰富的资源财富也是会有耗尽的一天,最终会走向没落甚至破产。所以作为继承者必须要努力学习,立志图新,在掌握前人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父辈留下的资源财富,自主创新,提高竞争能力,永立于不败之地。这样的正面疏导,一定会起作用的。
再比如,有些中小学生对课本知识不感兴趣,总认为课本知识陈旧无味,只专心在课外杂志上猎奇。针对这种现象,学校也要正面疏导,而不是一概的没收或处罚。
因为,中学时代,正是风华正茂,青春四射的时期,对多彩的世界充满好奇,并想一探究竟。同时,中学时代,也正是学好科学打基础的时代,是各种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做好思想工作,重视中学阶段文化基础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培养。要让他们懂得,课本,乃课之根本,是前人科学知识的精华提炼,是无数专家心血的结晶,是学生由无知走向成熟以至于成功的阶梯。
课本知识本身就是在随着时代、形势的变化而不断的更新,并且尽可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趣味,富有启示性和可读性。当然,中学课本毕竟是科学,具有科学的属性,而且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这就需要学生有信心,有恒心,深入学习,系统钻研,一旦和课本交上朋友,定会受益匪浅,其味无穷。也只有认真学好课本知识,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读懂和理解各种课外的读物,增长才干。
有的中小学生,不愿练习,反对考试,这也是厌学的表现。教师就要耐心的引导他们,认识到练习和考试,是实践理论,巩固知识,提高技能的重要途径。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说,学习就要时常练习,才能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就好比,小鸟长出了翅膀,如果不天天练习飞翔,它将永远不能翱翔蓝天。
现在,有些人不参加各种升学考试,依然可以进入高一级学校,这只能说是,国家给他们提供了学习成才的机会和条件。然而,并不能体现出他们有水平和能力。在现阶段,通过严格而公正的考试,是检验学生知识水平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学生不能反对所有的考试,而应该通过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考试来检验自己,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对学生作正面疏导,集中体现了教育工作者的爱心和责任心,只有以学生为本,才会有更好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才会了解学生,贴近学生,让学生接受教育,转变不良习气。
(4)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教育是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心理素质是指学生的意志、情绪、情感、性格、自我意识、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心理品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和个性的生动活泼发展,要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作前提。当前的部分中小学生依赖性强,自制力差,社会交往能力不足,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差,以及诸多不良行为习惯都是与其心理素质有关。
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运用心理学理论去仔细观察,分析,针对具体现象指导学生进行心理调整。比方说,某些学生上课总是好睡觉,通过调查和分析,是因为晚上聊天,玩游戏时间太久,神经兴奋,睡不着。一到上课,就进入梦乡,到了晚上,就又兴奋了。如此往复,恶性循环。对此,教育工作者就应该用科学知识进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法给予纠正。
讲明,人在黑夜里睡觉才是最科学的休息。因为,只有在黑夜里,人处于睡眠状态时,体内才会分泌出一种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生理机能的物质——荷尔蒙。白天睡得再多,也无助于它的生成。同时,趴在桌上睡觉,呼吸不畅,肢体歪曲,多方面危害身体健康。当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后,在加之管理人员的认真负责,这些学生会慢慢的改变恶劣,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睡觉时间好好睡觉,上课时也许就不再睡觉了。已经错位的生物钟是会逐渐调整过来的。
有些中小学生还有长时间的戴耳机听音乐,吃零食,抽烟等不良习惯,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用科学的原理去化解,让学生逐步的改正。
总之,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身体活动,思维活动和相互交往的多种情境中,充分显露其个性、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方面的潜力,便于教师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并根据实际,有的放矢调整学生心理,促进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校应该做到常规化、制度化。形式要人性化,多样化。学校必须开设心理学教育课,让学生系统地接受心理学理论。要设置心理咨询室,定时或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要配置专业的心理课教师,最好能兼任学生处的职务,既有理论,又有一定的权威性。
备课讲课,有第一手资料,跟踪检查,及时辅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必须要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了解具体情况,解决实际问题。要通过举办主题班会,专家讲座,知识竞赛,参观访问,收看电视《真情互动》等多种活动相结合形式,让学生在平和,愉快的气氛中调节心理。再加上学校经常性地总结评比,插红旗,树标兵,鼓励特长优秀,不须求全责备,给予适当奖励,张榜公布,上网宣传,让同学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有学生处统一安排,量化考核,在教职工大会上详细通报,增加透明度,让全体教育工作者检查对照、协调改进,学生的心理素质将会明显改善,学校面貌也会大大改观。
(5)坚持“扬长避短”,发掘学生潜能。根据新的形式,有的中学提出“扬长避短”的教育理念是适时而正确的,是教育“人格本位”的具体体现。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类的大脑构造是一样的,除开遗传因素和外力因素,人的智力因素的发挥也是相差无几的。一个成功的人才,往往是在某一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发挥到极致,而取得的特殊成效。
美国哈否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高曼在《情绪智力》一书中指出: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智商)的作用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情商)的作用要占80%。非智力因素(情商)包括五种情绪和能力: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认识他人和人际关系。这些是与遗传没有直接关系的,却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主要是通过教育培养而得到提高的。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善于发现和张扬学生在这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特长和潜能,为成功奠定基础。
中学教育要在抓好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还要从学生的特长、爱好和个性出发,量身订制,统筹兼顾,扬其长,避其短,营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育人环境,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发展他们的特长和个性,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门人才。
目前,一般的中学都很注重双语(英、汉)教学,这诚然是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在其他方面特长和潜能的挖掘和发挥。当然不是像高等学院那样去设立专修科,可以在上好数、理、化、生、地、史等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与此相关的兴趣选修课,让学生尽情的拓展扬长之路。
比如,天文、地质观测,小科技发明制作,园艺种植,动物养殖,还有书法、绘画、广播、报刊、乐器、武术、表演等,这些选修课,学生各尽所好,选其一至二科,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边学边做,既能增强兴趣,学到知识,又能开发潜能,提高素质。只要管理服务到位,纳入期中、期末的考核范围,开展竞赛评比,给予适当奖励,一定会卓有成效的。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既能为培养了人才积累经验,又能研制出有价值的科技产品,还可以走向市场,换取一定的经济效益。相信,这样“扬长避短”的人格本位教育,才是真正摆脱高考指挥棒的教育,才是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造就科技之星,文学之星,艺术之星,体育之星的基础教育,才是成功的中学教育。这些做法,对于民办学校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中学教育的一切工作,都应该以“人格本位”的思想作指导,贯穿于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以人情、人性作纽带,连接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形成网络教育。让中小学生在既宽松、温馨,又规范、和谐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和锻炼,完善人格,增长才干。为把自己铸造成具有竞争力的国际性人才做好充分的准备。
2.用雷锋精神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教育是最基础的素质教育。我们的宗旨是教会小学生做人,从小用雷锋精神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健康人格,促进他们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健全人格的养成,为他们将来成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雷锋式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打下良好的基矗研究用雷锋精神培养和塑造小学生健康人格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实施“人格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评价体系,就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要点
(1)自尊自立,遵纪守法。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也是自己的主人。学校应放弃“听话”、“顺从”教育,加强服理守法教育,使小学生把尊敬师长与保持自己的人格独立结合起来,既不屈从他人意志而做违心的事,也不以傲慢无礼的态度侍人,同时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纪律观念。
(2)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努力激发小学生的主动精神、探索精神、钻研精神,把小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和社会,鼓励他们关心社会生产和自然环境的变化,积极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培养他们敢想、敢说、敢干的大无畏气概,能勇于自责,及时克服缺点,修正错误。
(3)立志高远,自强不息。要培养小学生有远大的志向、坚定的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为理想的实现而刻苦学习,从小养成勤勉敬业的精神。这是决定人格品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条件。
(4)关心他人,信守道义。培养小学生关心他人和社会的集体意识,把祖国利益放在第一位;发扬同情疾苦的人道主义精神,用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助人、利人、乐人;反对一切损害他人的活动,勇于同不良现象做斗争。
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应遵循的原则
(1)调适性原则。在塑造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培养目标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道德观念、道德意识、道德现象相矛盾的问题。不解决这些矛盾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采取道德调适的办法处理这一矛盾,如:我们在制定健康人格教育实施细则时,抓住有意义的道德认识问题,通过调整对传统道德涵义理解的思维定势,找到传统道德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点,选择好调适角度和标准,抓住每一个教育要点的实质,抓住矛盾着的两个教育要点间的相容性,保证学校教育不脱离社会实际,增强教育的可信性与实效性,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2)自主性原则。一个学生要形成健全人格,首先要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充分了解自身的价值,强化主体意识,从而勇敢地面对现实,逐步培养起敢于面对挑战,参与竞争的心理素质和遇挫不惊,不帕艰苦、坚韧不拔的毅力,使自己人格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生机。
(3)平等性原则。小学生已有初步的独立意识和平等意识,他们希望受到理解,受到尊重。因此,教育者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而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培养学生的人格观念,维护学生做人的尊严,不做有损学生人格的事情。这也就教会了学生怎样尊重他人的人格。
(4)差异性原则。要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就要从学生人格特点出发。不同的个人在其全面发展的程度上是有差别的,这种不同,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水平的不同。我们在教育中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5)示范性原则。实施人格教育必须坚持示范性原则,在坚持用雷锋精神影响和激励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必须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学生对教师的话听不听,信不信,服不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格形象。因此,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工作,带头遵守纪律,自觉维护社会公德,并在工作、生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表现出自己的丰富知识,高尚的情操和高雅的情趣,以自已敬业、自律的良好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3.政治学科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指导
人格是什么?就是人的品格,人的尊严,人的立身之本。什么是人格教育?就是一种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建塑的教育,是教育者针对青少年素质现状,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心理教育、心理训练、心理建构等方式与方法对青少年施加影响,促其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这一时期正是他们长身体、长知识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他们正确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抓住这一阶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通过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并循序渐进塑造健全的人格。
人格教育:时代发展的需求
日前媒体曾有报道,说有人虽然获得了香港实业家李嘉诚先生设立的长江学者计划的高额奖金,却不能去领取。原因可能是出于怕自己领取了别人心里会不平衡,从而影响业务合作,诸如此类的问题常常会使人们扪心自问:这到底是怎么了?
也许近日公布的一项科研成果会给你满意的答案。北京大学王登峰教授与台湾大学杨国枢先生从1990年开始合作在两地进行中国人人格的研究。王教授从《现代汉语词典》、小说、报刊、影视剧和学生语文课本中挑出描述人格特点的词汇8000余个,然后再减至400个词,并在内地各高校找了近2000名被试者进行样本分析。然后他将在此基础上得出的内地人格维度表与台湾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对照,发现两者竟惊人地相似,五项指标都涉及这样的描述:努力浮夸、外向开朗——内向拘谨、沉稳干练——迷糊懦弱、善良宽厚、暴躁固执。
而与图普斯和克罗斯特为代表的西方学者所得出的研究结果迥然不同。因为他们得出的五项描述人格的维度是外向、有活力、热情,愉快、利他、有感染力,公正,克制、拘谨、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文雅。由此可见,中国人与西方人的人格有很大不同。因此,人格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
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原因在于:
(1)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而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否则,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
(2)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心理依据,外在的观念灌输就很难起作用。
(3)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因此,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当然,人格的这些基础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相对的,同时它还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作用。
因而,人格既有统一性和稳定性,也有分化性和可变性,这些特性也决定了良性人格的不易养成。总之,人格状态可以说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人格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的切入口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
因此,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这里仅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当注意的方法,以引起大家思考:
(1)必须把外部灌输和自觉性结合起来。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2)必须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使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中国文化从小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就是从劳动、言谈和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自觉性。西方社会也十分重视人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例如,西方人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其依赖性;教育儿童爱护一草一木,爱护环境,由此培养其热爱家园、热爱国家的基本情感。这些良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当积极吸取。
(3)必须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强制教育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服人以理的心理,应当慎重采用才行。
(4)必须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的人格。人格教育和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应当想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并在受教育者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达到“愤”和“悱”的临界状态下,教育者适时“启”之“发”之,就能使受教育者“如醍醐灌顶”,顿然醒悟,从此对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铭记于心,没齿难忘。
(5)必须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常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说明为父母者的自然“身教”的巨大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在社会中,位尊势重的人的言行同样在“暗示”着周围的人: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为人。
可见,无形教育的效果往往大于有形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润往往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教育者高度的素质修养。说到底,教育者也有一个不断地接受教育、自我教育和不断提高的问题。这也说明了人格教育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在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这正应了《礼记大学》中的那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总之,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精心塑造和正确引导。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老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仅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责无旁贷,而且自己的人格也在不断地升华、发展。可见,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格塑造之间关系是何等紧密,万万不可忽视才行。
4.德育学科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指导
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形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是发展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从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内外结合,进行人格教育,坚持日常化教育,形成个人习惯。加强学生友好与和谐人际习惯的养成等四个方面进行努力,将会非常有利于中职学生的优秀人格的养成。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培养出大量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的青年一代。学校德育课理所当然地要承担起这一重担。要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必须对他们进行人格的培养。“人格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道德教育就如无根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人下去。”可以说人格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人格的养成教育是外化与内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诸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就能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人格,使学生素质逐步得到优化和提高。
在传统的德育课上,有的教师仅仅把力气花在正面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很少从人格和心理角度来深化品德教育,使品德教育变成了机械的说教,失去了品德教育的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在市场经济的现实情况下,我们必须转变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把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紧紧结合在一起,从而发挥品德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在德育课的人格培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以人为本
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中职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所独有的青春气息一方面给他们带来了活泼向上的激情,让他们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青年在这一时期表现出逆反倾向。现今有部分学生喜欢扮“酷”、搞怪、做出一些吸引眼球的举动以赢得别人的羡慕与追捧,更有甚者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吸烟、酗酒、拉帮结伙儿来显示自己的“义气”。这就要求我们的德育老师在人格教育中应以学生为本,多一些宽容和温暖,少一些简单和粗暴。
正如肖川先生所说:“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精神的唤醒、潜能的显发、内心的敞亮、主体性的弘扬与独特性的彰显”。教育是一门艺术,其目的是春风化雨般地使每一位学生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应该说这种“量化考核”教育是强制教育,强制教育是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的,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以理服人的心理,中国有句老话叫“压而不服”。
内外结合
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避免武断或一刀切式的作法。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而外部灌输是社会教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社会个体的人格要素和思想政治内在化,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
如,在今天的校园里,学生随口说脏活的现象屡见不鲜,消除这种不文明现象并不是一件唾手可得的事情,它需要我们的德育老师具备高超的艺术技巧才能妥善地处理好。有的老师悄悄将学生经常使用的不文明语言录下来,在德育课上进行播放,希望通过脏话曝光触动学生反思不文明的行为。但是,这并没有起到一药治百病的效果。
不同的情况应该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于恶意漫骂的、故意说脏话的、偶尔说脏话的和习惯说脏话的不同情况,应该区别对待,不应采取统一暴光的一刀切方式来处理。对于德育教师和学校而言,重要的是营造文明的课堂和校园环境,营造人人文明交流语言的环境,同时加强学生的行为养成教育,从文明礼仪的角度教会学生企确的交往方式,真正教会他们学说文明话,学做文明人。
我国传统教育就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也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
坚持日常化教育
把人格教育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培养良好的个人习惯,作为德育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人格养成教育,使得培养的学生不仅有学问,还要人格健全,做人做事的能力强,以适应将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在学生人格养成的教育中更应该重视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培育学生的优良人格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譬如,要培养爱国思想,首先就要从爱家庭,爱父母、爱家乡,爱集体、爱学校做起;要培养感恩之心,首先就要从给父母洗一次脚,倒一杯水开始做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建设和谐社会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
加强和谐习惯
和谐的人际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另一种是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
在现实社会里,人们更多地喜欢具有温和、谅解、恭敬、谦虚、礼让等性格的人,而不太欢迎象斗牛一样的好斗者。在努力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当把养成学生的和谐习性作为人格培养的首要目标,尽量消除学生的对一抗习性。即使在成人的人格养成中,对抗也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否则,社会的人际关系就会恶化,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就不可避免,建设和谐社会就成了一句空话。要培养学生的和谐习性,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极端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自我中心主义,努力达到做纯粹、高尚、奉献的人的境界。
人格教育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诸类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实际上,学校各门学科、各项活动的教育都包含有人格教育的成分。作为一个德育教师,我们只要善于把政治教育和其他学科及学校的各项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课内课外结合起来,在设计教学时注重强化人格培养要素,就能够增强教育活动的人格塑造力。
5.语文学科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指导
挖掘人文精神,树立人格理想
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代圣贤、领袖英雄、志士仁人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这些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应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课文中的人文因素发掘出来,充分发挥,深入阐述,使学生受到陶冶。
古代作品《涉江》中屈原坚守节操、决不变心从俗的斗争精神,《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塞士俱欢颜”忧国忧民、关爱民生的高尚情怀,《石钟山记》中苏轼勇于探索、追求真谛的科学态度,是古代中国人高尚人格的典范。他们的事迹是对人生价值、生命意义的最好诠释。
而现代作品中,《记念刘和珍君》中青年学生追求正义、献身事业的顽强斗志,《琐忆》中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爱憎感情,《我的母亲》中母亲勤劳刻苦、意志坚强的思想性格,《百合花》中通讯员舍生忘死、奋勇献身的牺牲精神,更为青年学生树立了光辉的人格榜样。在教学中,教师要进入“角色”,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妙语如珠的讲解,循循善诱的启示,让学生感受这些人物伟大的精神力量,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人生要义
“文学即人学”,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过程。通过分析,让学生从或善或恶、或忠或奸的人物身上区分人性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从人物或喜或悲、或成或败的命运中去感悟人生要义,体会作者寓于作品中的道德评判。
(1)从正面人物身上感受人格之美。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机智沉勇、胆识超群的智者形象,《我与地坛》中史铁生身残志坚、勇于挑战的强者形象,《刘备三顾茅庐》中刘备尊重人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仁君形象,《报任安书》中司马迁不畏挫折、积极进取、辱后著千古名作《史记》的韧者形象,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光辉榜样。通过对这类人物形象的分析,让学生感受理想人格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崇高愿望,唤起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2)从反面角色中认识生活的假、丑、恶。《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陆虞侯是个卑鄙无耻的势利小人,教师要让学生认清其卑劣的行径、丑恶的灵魂,警惕生活中的卑鄙小人。《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胆小怕事、顽固保守,教师要启发学生认识尤其在改革开放年代别里科夫之类保守派的危害性,解放思想,勇做新世纪的弄潮儿。
(3)从有人格缺损的人物形象中反省自身。有些悲剧性人物形象之所以走向悲剧,除了社会环境因素之外,与其自身的人格缺陷亦不无关系。如《项链》中路瓦栽夫人爱慕虚荣,追求享乐,《阿Q正传》中阿Q缺乏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人格精神。通过讨论、分析,促使学生反省自身,得到启发,完善自己。
(4)从对比性形象中获得教益。如分析《赤壁之战》中曹操、孙权形象,可从战争成败主观原因入手,进行人格教育。赤壁之战中曹军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就是曹军骄傲轻敌。而孙权作为吴主,面对来势凶猛、数倍于己的曹军,他没有独断专行,而是广泛听取别人意见,审时度势,部署兵力,联刘抗曹,取得胜利。从孙权、曹操的成败,可悟得做人的一些道理。
品味语言技巧,进行情感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应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这一中心,揣摩品味语言的情感、韵味,将学生引入语言情境,受到情感熏陶。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情真词切、蕴涵丰富的演讲词。第一部分,只两句平静的叙述,却含蓄地表达了深挚而丰富的感情。写马克思逝世的时间,精确到时和刻,不仅表明作者的郑重态度和悲痛心情,而且突出了马克思这位历史巨人逝世的不同寻常。
写马克思的逝世,不用“逝世”“与世长辞”“永远离去”等词语,而是说他“停止了思想”,既表达了恩格斯不忍说或不愿说的悲痛心情,也突出了马克思是“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包含了对他创立共产主义理论时代贡献的崇高评价。“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不仅表现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更突出了马克思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高贵品质,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忘我工作,鞠躬尽瘁,只是死亡打断了他的工作和思考,他“永远地睡着了”,但是他的精神将永驻人间。此处所写,真是字字热泪,句句深情啊!在语言的推敲、咀嚼中,学生感受了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受到深刻的情感教育。
创设审美情境,陶冶学生情操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教材,因文而异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受到美的濡染,培养审美人格。
有位教师在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是这样以诗化语言创设审美情境的:“刘和珍、杨德群几位青年学生,以短暂的青春年华,书写了人生壮美的篇章,可歌可泣,可颂可赞!她们是四季常青的松柏,英名与大地同在;她们是巍峨耸立的高山,伟绩与江河共存!她们的鲜花化成了绚丽的朝霞,迎来了共和国金色的黎明;她们用生命谱写的壮美乐章,是天安门上隆隆礼炮的前奏!”在这一情境中,高山、松柏与英雄的形象相映生辉,礼炮、乐曲与祖国的新生紧密相连。英烈们为民请命,为国捐躯的崇高精神和完美形象彪炳千古,光照后人!学生从中得到情感的陶冶、升华。
6.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格的教育指导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格,也称个性,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它包含人的知识、能力、意志、兴趣、动机和信念等多种因素,它在素质教育内容之一的心理素质中居于核心地位。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强盛、民族要振兴,人才是关键。未来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高尚健康的优良人格。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实现中华民族的早日腾飞,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唯有个性(人格),才是“五彩”的源泉。历史教学尤其应注重对学生人格的教育,那么,历史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呢?
在历史知识传授中,熏陶学生的人格
费尼可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可见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形成,需要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若离开了具体的知识,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显得苍白无力。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袁世凯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历史教学等等,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一些著名历史人物人格来感染学生,使他们明白:要成就一番事业,优良而伟大的人格是前提和关键。
例如:通过介绍司马迁、贝多芬、罗斯福等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通过介绍居里夫人、布鲁诺、李大钊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与真理的献身精神;通过介绍郑和、麦哲伦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蔑视困难、勇敢探索的开拓精神;通过介绍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培养学生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钢铁般的意志;通过介绍焦裕禄、雷锋等人的事迹,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我牺牲精神……这样,在历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人格的熏陶,这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人格素质基础。
探讨新教法,引导学生塑造优良人格
早在1983年,邓小平同志就向全国发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号召。这就要求教育应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注意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与教材有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自己独立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有关的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另外,针对具体的历史知识,大胆放手,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
这样,通过新教法的实施,逐步培养起学生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人,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未来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竞争的激烈,需要人们建立起包含自立自强能力的高素质基础,而教会学生如何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必然会使他们受益终生。
新世纪已经开始,为使我们的学生在新世纪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教学过程中,除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外,更应对学生进行竞争意识的教育。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对传统的考试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演讲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等等,这种新的方法充分调动起学生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养成勇敢拼搏、敢于竞争的优良人格。
完善自我人格,引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教师是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人格的高低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要不断学习一些优秀人物和先进教师的事迹,从他们身上吸取人格的精华,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严格要求自己,以自己的遵纪、守时、守信、勤学、勤恳、严谨、求实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把自己置于与学生平等的地位上,在此基础上,去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而又主动自觉地反省、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
只有拥有完善人格的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完善人格的高素质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不变的真理。
总之,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探求恰当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施加人格影响,来帮助学生逐步构建起优良的人格。
7.物理学科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指导
人格是一个人整体精神面貌的表现,是一个人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动机、兴趣、理想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八荣八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切活动中,培养他们成为品德良好的一代新人,当放置于首要地位。这一点已成为共识,但什么是良好品德的标准,则各有不同的认识。我以为品德良好的首要前提是圆满的人格,而人格教育则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和基础组成部分。
从我国古代教育史来看,人格教育古已有之。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指出: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在今天的物理教育中,作为整个物理学史的里,固然有一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理论,但也不乏优秀人物为榜样的人格教育内容,这些优秀人物成为读书人的楷模。
霍金——这个被称为“继爱因斯坦以后世界上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中国大地兴起一股热潮,从上海到杭州到北京举行,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他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和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大家。
因为一场肺炎而进行的穿气管手术,这位饱受卢伽雷病困扰的科学大师再也无法用自己的声音表述他的思想。全身惟一能活动的是三个手指,借助手指操纵按钮输入要说的话,再经由语言合成器发出声音。纵使遭受再大的病痛困扰,霍金也从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思考。同时他也从未停止过科学的推广和普及。他一直在思索如何用通俗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宇宙的奥秘,由他撰写的《时间简史》,14年来,被翻译成40种文字,印量高达1000万册,作为一本写给大众看的科普读物,把理论物理科学带进了全球的千家万户,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科普读物。霍金所经历的磨难是常人难以承受的,他对人类的贡献也是超越常人的。
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一个国家的繁荣,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从世界教育史来看,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的不同情统,文化观念形成的人格标准来进行人格培养工作。
而通过人格教育扭转人的不良倾向,转变人的道德观念,从而成功地完成对人的培养任务的典型,前苏联的马卡连柯创办高尔基工学团,马卡连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真诚的爱心,无私的奉献,严格的要求、从人格培养入手,使那些流浪儿懂得自尊、自爱、自律,从而按社会要求去安排自己的行为。
作为人格教育主渠道的学校,有责任开展多方面的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圆满人格,决不只限于笼统的提出思想教育,而应该在提高学生人格素质的基础上,去谈思想进步,政治信仰,爱国主义等等。而入格教育的基本构成是这样的一个特征:适应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忠诚履行社会责任,自觉遵守社会规范,维护社会风尚,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社会的人。
而这一类人物在我国历史文化沉淀中大有人在,都靠教育者在创造性为学生树立榜样,但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方式,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去发现发掘每一个学生人格上的闪光点,去鼓励实践者去继续实践,去鞭策未实践者紧紧跟上,大力表扬,广为倡导,激励大家竞相学习。这样在校园里就刨建了一种追求真善美的环境氛围。
从时空范围感受人格教育
中国首个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于2003年3月1日启动,分三个阶段实施,首先发射环绕月球的卫星,深入了解月球;接着发射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进行实地探测;最后送机器人上月球,建立观测站,实地实验采样并返回地球,为载人登月及月球基地选址做准备。整个计划大概需要二十年的时间。令国人自豪不已。
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的序言,就介绍了从空间尺度来看,“物理学的最小研究对象是数量级为10-15m的微观粒子,最大研究对象是数量级为1026~1027m的宇宙”;从时间尺度来看“物质世界的时间尺度从1018s到10-25s,共跨越了43~44个数量级”,形成了一个“首尾相接的蛇形圆图案”。其中展现的是一幅壮美的“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质世界的现象、特征、规律和本质的历程”的图景。从远距离输电到超导磁悬浮,从天气预报到航天飞机、两弹一星……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创造美好生活的“事迹”,激发起学生对前人的敬仰,对科学的兴趣,对理想的憧憬等等。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一书中说的那样:“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的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受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对人的爱。”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想方设法地把“五彩缤纷”的科学世界,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心旷神怡地深入其中,去感受,去受教育,去锻炼和提高。促进学生情感的迁移和人性的完善,进而无限地热爱“物理世界”。
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格教育
教育一方面使教育者成为历史的继承者,同时又是“新历史”的创造者。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往往是以知识的形式存在的,其常常是“隐藏”在知识之中的。教学不能单纯地异化为传授知识。
首先,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习变的生动有趣。从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中,学习人类认识自然的艰辛和奋斗历程,其中充满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从亚里士多德到伽俐略至牛顿“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从牛顿的微粒说、惠更斯的波动说、麦克斯韦的电磁说,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等等,其中凝聚了科学家的智慧和才华及奋斗历程。从奥斯特的电生磁到经过十多年研究成功的磁生电,体现了艺术美学对称的思想;从冥王星(已降级)的发现到宇宙万物在万有引力定律的统一“指挥”下,是那样的“和谐”、“安详”。
在物理概念和规律中,比如,动量和动能:“动量这个概念是笛卡儿,牛顿先后提出的,并且笛卡儿明确地把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作为物体‘运动量’的量度,在历史上由于他们的影响,正如前教育部师范司司长马力同志指出:“教师应把教育过程看成是‘把凝固的文化激活’的过程。文化,是培养人的宝贵财富和资源。教师就是要通过教育过程提高文化的精神和智慧,创造文化的精神和智慧,把文化的传授和学习转化成历史上文化创造者与今天文化学习者之间的对话”。
从介绍中渗透人格教育
物理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象居里夫人的祖国情怀;体会到物理学家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熟悉了定量、定性、美学等的思维方式;形成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在物理学研究中兴趣,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所有这些对受教育者潜质的开发,诱导,形成自己的“榜样”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又能历史地,客观地学习物理知识和进行创新。“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在回忆录中写道,当他的父亲——清华大学数学系杨武之教授发现了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兴趣和天分时,却没有在这方面激励他,而是请了历史系的优秀学生为他讲授《孟子》,杨振宁说他后来在物理上取得的成绩与他父亲的这种教育是分不开的。”
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对人格教育起到了桥梁作用。爱因斯坦所说:物理学结论“几乎总是以完成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体验不到探索和发现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也很难达到清楚地理解全部情况。”“我们所需要的与其说是赤裸裸的结果,不如说是研究过程,离开了引向这个结果的发展过程来把握结果,那就等于没有结果,大诗人歌德就说过:‘科学史就是科学本身。’对现有知识的历史考察,可以把发现的本质放在更真实的背景下,从而使学生得到超过定律和公式的许多启示。”
在问题中培养人格教育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受教育者真正独立地接触问题,检验了受教育者的人格素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和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受教育者表现出了不同的个体反映和应对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人格教育形成和升华的过程。当然问题的选择要联系实际,接触社会,接触历史,接触科技。
例如在学习讲解惯性知识和安全用电时,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静电的产生与防止,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讲能的开发和利用、机械效率时,特别是水利资源丰富的丽水农村地区,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效率意识,讲功的原理、能量守恒定律时,补充介绍一些物理学工作者研究永动机的故事,培养学生遵循自然规律办事的意识推至人类社会,人是社会动物,就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律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准则,在社会行为、态度倾向和价值观等方面,与社会保持一致,这也是学生今后所在社会群体具有稳定性所必须的。学生也受到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利用试题着手体现人格教育
改革物理考试把体现人格教育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转变考试的目的,从为选拔尖子学生变为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从重视考查知识变为重视考查学生的全面素质。如下面几道试题:
[例1]大城市中建盖一些高楼,用玻璃做墙,由于太阳光发生,使附近的住户受较强的光照射不能很好的工作和休息,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污染(光污染)。本题唤起学生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的关注,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2]祖国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两岸人民为实现“三通”做出了不懈的努力,2001年6月8日,“金门快轮”满载385名台湾同胞,首次实现了由高雄经金门直航厦门港,海上航行历时约12h,航行的平均速度约为25km/h,问:高雄到厦门的海上航程大约是多少km?本题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
以教师人格影响学生人格教育
教师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非常重要的人,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逐渐成熟的时期,一个“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注意方式方法于细微之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受益无穷。
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的提高,“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叶朗教授在季羡林先生92华诞暨人格教育主题茶话会上满怀激情地发言:加强人格教育就是在大学营造一种氛围。北大之所以有一种特殊的氛围,就是因为有季先生这样的一批大师。他们的人品、学问、胸襟、气质以及惊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北大的学生。中小学又何尝不是。
教师与其说是教书,不如说是教人,与其说是“言教”,不如说是“身教”。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任何教师人格的作用”。
物理教师的高尚人格除了体现在热爱职业,终身学习外,还体现在教师的处世态度、为人风格、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甚至包括教师的言谈举止、仪容服饰等素质外形。教师要成为学生可以师从的表率,必须不断地提高师德认识,培养师德情感,坚定师德信念,铸造师德意志,养成师德习惯,使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自始至终将自己置于道德之内,将自己的伦理原则与受教育者的伦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教师在人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力量,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
总之,通过物理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发展了受教育者正确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产生热烈的感情,形成了对美和善的辨别力和追求热情,发展了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使自己的心智得到和谐的发展,激发了内心的潜能,正如斯坦福大学校长有着极美好的阐述:“人格教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的需要,它赋予社会,世界以方向,目的和意义。”
8.音乐学科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指导
音乐教育者越来越关注音乐欣赏教学与大学生人格心理之间的关系,认识到通过音乐欣赏教学能影响人格的各结构层次。借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着重探讨音乐欣赏教学同大学生人格中的“超我”之间的內在关系及音乐欣赏教学对人格之超我的影响表征,以此来加强音乐教育者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引导音乐欣赏教学实践。
长期以来,音乐工作者们较为深入地探讨了音乐欣赏教学在美育、德育、智育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及价值,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音乐欣赏教学与人的心理方面的探讨,也随着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人们的音乐欣赏实践活动的日益增多而越来越受重视,在社会音乐实践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已意识到了音乐欣赏与人的心理有密切的联系,如,在大型商场选择一定的背景音乐来适应顾客的心理,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在工作之余,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来欣赏音乐达到释放或者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目的;通过音乐疗法对分裂型人格的心理患者进行治疗等,在当今大学生面对的压力与日俱增的情况下,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也日益增多,其中人格问题尤为突出。
人格,作为组成人的心理的核心部分,往往被学者专家们单独提出来,成为他(她)们研究或探时的重要对象。各不同层次、专业的学校也因此而试图通过各种形式或途径来完善学生的人格,从而达到心理和谐的目的。
“超我”在人格中的地位与作用
人的整个精神状态是一个能量系统、动态系统,这个系统即人格,在人格的内部有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子系统,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便是人格系统内部三个部分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结果,“超我”主要是指人格中理想的部分,由自我理想和良心组成,是人格的第三个主要机构,是人格上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超我”的功能在于控制和引导本能,如果这些冲动不加控制地发泄出来,就可能危及社会的安定。“超我”为至善至美而奋斗,不为现实或快乐操心。它提出的与其说是真理,不如说是理想,它所奉行的是理想原则。超我一部分发源于无意识,一部分是儿童与父母的情绪联系及其自我——理想的产物。
弗罗洛德对“超我”的界定核心部分是自我理想和良心,这里我想照搬他所说的自我理想和良心概念。因为现代人赋予了自我理想和良心以更加广泛的意义,“超我”中蕴含了超然、超脱,它是心灵的自由状态。但正如弗洛伊德所说,“‘超我’的功能在于控制和引导”,而这种控制和引导最终的目标在于使内心达到和谐的状态,从而使人自己更好地存在于现世中。
音乐欣赏教学的作用
音乐欣赏教学引导人格上受压抑的“本我”在“超我”中实现升华,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文明导致对人性的压抑,进而提出“超我”压抑人的本能,而艺术是使本能升华的途径,笔者似乎感到了“超我与艺术、文明”之间的错综复杂,我们只能简单地认为:欣赏艺术,是引导“本我”在“超我”中实现升华的重要途径,这种升华是如何实现的呢?音乐欣赏教学,为人格的理想提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自由的审美状态。上文中提到了现代人对超我意义的理解,它包括心灵的自由状态,审美的境界是自由的境界,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审美的人生,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音乐欣赏所能提供给学生的“自由”,是基于一种“心理距离”。心理距离首先是指主体的心理活动,人是多种属性的统一,有认识的、功利的、审美的等多种属性。在对音乐的审美过程中,人往往将自身的功利的态度、认识的态度及一切非审美的态度加括号括起来,把音乐的认识的属性、功利的属性及一切非审美的属性也加括号括起来,只剩下纯粹的审美关系。
现实中,事物离功利越远,就越容易引起审美知觉,音乐艺术的非功利性特点正好符合这一点。这种纯粹的审美状态,使人超然于物外,进入理想化的精神境地,这也许是一种过于理想的绝对自由的审美状态,实践中是不可能完全的达到的,但我们可以无限地去追求它、无限地朝它接近,由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使学生感到轻松和不受约束是非常重要的,生硬的音乐知识的灌输和道德说教,是阻碍学生灵感进发的障碍。
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经历了或正在经历各种压力:家庭、经济、升学、就业等。从心理而言,他(她)们迫切的需要精神的避难或求乐,音乐教师把音乐之门打得越开,学生越能凭借音乐所带给自己的意象,甚至忘掉自身的存在,让心灵的翅膀随着音乐的流动而自由的飞翔。
(2)由感动至感化的升华。音乐直接打动感官,引起生理效应,所以感人,最普及而深入,中西神话和历史上都有不少关于音乐感动力的传说,城市有借音乐造成的,也有借音乐毁掉的;胜仗有用音乐打来的,重围有用音乐解除的等等。然而,感动是暂时的,感化是永久的,音乐由感动而达至感化,一旦它的和谐侵入到整个身心,成为固定的模型,习惯成自然,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不违背和谐的原则。内心和谐,则一切不和谐的卑鄙龌龊的念头便无从发生。
这里关系到的是音乐使人道德升华的问题,音乐之美带来的感动激发了学生真实性的流露,又能怡养性情,使性情的和谐流露为行为的端正。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被引向教化的目的,弗洛伊德认为超我中“良心”与道德是紧密相关的,学生在不断的感化中有了良心发现,久而久之,内心的世界在一种至善至美中变得自由和谐,为人处事也力求“美善”,从而达到一种理想的人生境界。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能使压抑的本我得以升华,从而使人的心理能量得到转换,通过上文的分析不难看出:艺术能促使人进入“自由审美状态”、进而达到“感动至感化的升华”。这些过程,实际上就是使人的灵魂进入超脱、超然的境界的过程,如果不断的接受这种过程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个体的人格的“超我”部分将在人格的各系统中能保持平衡发展,最终走向人的心理的和谐。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感动应该是无时不刻存在的,因为作品的创作动机中,很多是源于一种感动。音乐教师如何借助音乐的力量实现这种由感动到感化的升华呢?
一方面,教师应该尽量依据学生的人格心理特征,抓住音乐中那些情感的细节,去触动学生中我们见不到的最为细腻的情感的弦;
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的人格力量、对音乐的理解力等,在教学中也是时刻影响学生的。
因而加强教师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尤显重要。一个善于将自身的生命揉入音乐教学中的教师,一定是一位很容易引起人感动的教师,能使学生的感动升华为感化,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艺术,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实现超越,从而达到理想的和谐境界。进入这种“超我”的境界,压抑在人的本能中的心理能量迅速得到了转化,大学生的人格由此而逐步走向健康。
(3)对人格之“超我”层面的影响。“超我”是人格中最理想化的部分,它既是人们精神的避难所,又为至善至美而奋斗达至超然的境界。在音乐欣赏的自由审美状态中,在对音乐的感动和感化中,学生的人格心理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第一,更富爱心,这种爱心表现在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他人,热爱生活与热爱自己所生活的自然世界。当代的大学校园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表现出越来越冷漠。那些爱心和热情丧失的例子举不胜举,音乐怎样激发学生的爱心的呢?上文讲过,音乐对人的良心具有感化作用,音乐所引起人们的道德感,使学生在良好的自我意识状态下,对自身日常的人际关系中所表现的言语、行为也会有更为客观的认识,从而使自身看到:“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一个微不足道的物,应该珍爱自己、关爱他人”,无论是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或者音乐本身所传达的爱心,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日本的江本胜在其著作《水知道答案》中,就描述过他用高倍相机拍摄到的水的结晶体在“听”到有关于“爱”的音乐时,会呈现出异常漂亮的结晶状态。有专家指出,人体内所含的水分子占居了人体成分的绝大部分,江本胜所做的实验,是否也会对我们也有所启示呢?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尽量注意选择为大学生人格的道德与良知的培养带来有益的帮助的作品进行欣赏。
第二,使心灵更趋于宁静,这种宁静表现在对待他人态度平和,对待学习有较为稳定的进取心理等。与宁静相反的是浮躁,这一点在当代的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无论对待学习、工作,还是他人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这种现象,音乐如何能使人变得宁静呢?这与人格的结构和谐发展的结果有关。前面笔者论述过“本我”的心理能量与音乐作品的“异质同构”,从而达到宣泄情感的目的,实现“本我”的需求;“自我”通过对音乐的认识、情感、意志作用,使“自我”能较好的控制和协调内心状态的平衡,上升到“超我”,音乐作品仿佛使人脱离尘世的喧嚣,进入到心灵的自由状态,基于这“三我”的相互作用,在“超我”部分音乐对学生的心理所产生的宁静感就自然彰显出来了,宁静是一种自由状态,也是“人生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的理想状态”。
作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人格状况,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在教师——音乐——学生之间构建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实现音乐教育和谐人的心理的教育目的。
9.美术学科中学生的人格教育指导
良好的艺术素养对于健全人格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德育功能,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同时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学者孜孜以求的作品,实质上正是他自己人格的体现,美术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格教育。
而长期以来高校的美术教育侧重于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美术教育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等方面的功能,这就制约了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素质所具有功能的发挥,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美术学习中技能学习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的同步发展,担当其人格塑造的责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最终和根本目的。
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作用
人格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和社会行为各个方面综合的整体概念,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可塑性,健康的人格是人类追求的价值目标。人格教育,是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品德、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塑造人格是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
高校美术教学在学生人格塑造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即通过美术教育为学生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使得他们能从感觉和体验创作中获取实现自我生命的潜能和乐趣,获得真善美等人格素质的熏陶和洗礼,因此美术教育对塑造学生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
(1)美术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美术教育不仅是美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且也是学生人品的教育。目前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品德修养教育,使得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见利忘义、只注重经济利益多少的短期行为,在学习上忽视美术理论和素养,在实践中往往个人主义而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甚至是损人利己。这样的学生即使美术技巧再高,也是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审美教育,使得学生获得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自信、谦虚、敬业、责任感以及真善美的追求,这些人品特点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
(2)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审美认知能力是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具有创造性的个体精神,是对事物深刻、正确的认识,这些要通过美术教育来完成。一件好的美术作品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想,它以直观的形式和特有的复杂性激发人的审美认知能力,这种审美认知能力不受制于现实生活的影响,是美术教育中人类所形成的特有的认知方式,因此高校美术教师要通过对作品的构成、形式和蕴涵意义的介绍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
同时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中,使得艺术欣赏成为一种超脱普通情感、摆脱功利性的审美情趣,这种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趣是对人们普通情感的综合、选择以及创新,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的审美情趣培养,是通过审美活动为媒介,使得人们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个体心理的成熟和完美人格的塑造。
(3)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健康人格的塑造包括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质上就是对人和人格精神的培养。创造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它要求主体具有创造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得认为,“个人的创造力是任何创造艺术中的属性,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即是生活和职业的重要基础。”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刺激潜藏在学生心灵中天生的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为创造力的产生营造宽松的氛围。
(4)美术教育促进学生意志心理结构的完善。意志是人格构成重要的方面,是一种精神品质和心理支撑力量,健全的人格必须具备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是人积极进取、不断发展的动力。美术教育从影响人的情感入手,通过熏陶、感受、作用于人的情感,从而影响人的性格,对人的精神起到激励、升华的作用,并且能有助于学生摒弃消极不良的情绪,营造良好的心境,因此美术教育通过为学生展示人生的美好,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结构向完整性和平衡性发展,同时美术教育从精神上,在审美体验和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和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得人变得更加坚强。
(5)美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美术教育提倡真善美,正如鲁迅先生说过,“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是以渊邃人之性惰,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因此美术教育体现了真善美统一的崇高道德行为,通过寓教于意生动形象的展示,易于学生所欢迎和接受,这会激励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如美术教学中对祖国山河自然美作品的欣赏,会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等等。因此高校美术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学生走出道德危机、道德沦丧的重要途径。
高校美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塑造的途径
(1)强化民族传统艺术教育,继承民族优秀文化。美术教育要充分重视我国民族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切忌盲目全盘西化的趋势,要采用中西结合,在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有选择的借鉴国外优秀的艺术成果,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塑造完善的人格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美术教育中可以大力提倡中国画和书法艺术,让这些传统的文化瑰宝渗透于学生的心灵深处,可以升华、陶冶学生的人格塑造。
(2)树立正确的美术价值观,淡化美术的功利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功利主义不可避免的会对艺术产生不良的影响,各种急功近利的美术教学手段不仅歪曲了美术艺术的本质,而且将学生的人格塑造方向引向歧途,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将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美术教育事业结合起来,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其次美术教育要明确美术艺术的游戏本质,只有具备这样的心灵才能获得自由自在的美术学习乐趣,才可以淡化艺术的功利性,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
(3)推进美术教育体制,提高艺术素质修养。美术教育要从体制上进行创新,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在评价学生时要美育与德育并重,着重考核学生的感受力、审美力、创新力以及艺术领悟能力,并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与道德素质结合起来综合判断学生的人格修养;其次美术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与道德素质的提高,社会大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美术教育的成败,因此社会要加大对美术事业的投入,重视社会软环境的建设,大力提倡高雅艺术和民族艺术,形成良好的社会美育氛围,总之美术教育若能发挥它的特殊作用,对我国民族人文素质的提高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0.小学生的个性培养指导
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必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完整的人所具有的品质和才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还要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个性特长,作用于社会。
为此,我们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认清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病:“重教不重学,只着眼点是应付考试;重知不重能,造成高分低能现象;重灌不重趣,把学生当容器,靠外力把学习内容强制性地压给学生;重绩不重德,着眼考分,不管育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个性,没有能力,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现实情况表明:现在的小学生在严格管束下尚能搞好学习,一旦离开这种管束,需要学生自己决策、自我管理的时候,多数学生就感到无所适从,甚至出现偏差。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如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在学习上遇到不如意的事,碰到较难克服的困难时,就没有了主张,有的甚至选择了出走、轻生自杀等做法;为了表现自己的“成人感”,一些学生却选择了抽烟、酗酒、打架、斗殴;为满足好奇心,一些学生整天沉溺于电子游戏机室里……这些现象充分说明学生的素质有待提高,而其个性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令人担忧的误区。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发展全面素质与发展个性的关系。
在新形势下,推行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增强素质教育意识,更要吃透素质教育的内涵。
全面性
它强调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文化,人人能成才。这里的“全面”,不只是指共性的全面的基础发展,还有因人而异的个性特点。如果只有共性的发展,而没有个性的发展,对一个学生的素质来说,还不是全面的,对培养新时代需要的有创造性的人才也是不利的。
合格性
它强调合格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以学会做人为首要任务。提倡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关心,为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和受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打好基础。而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则是学生做人的最重要的基础。
主体性
它强调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生动活泼的个性优化发展。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而良好的个性能得到充分发展,便是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具体体现。
开放性
它强调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国际社会。教育是为了培养21世纪有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的新生代。它重视人的发展后劲,即个体的潜在创造性。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素质,有利于个体潜在创造性的发挥,这就需要十分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优化性
这种优化强调教育财力、时间、精力投入与产出的最优化,最有效。它强调师生劳逸结合有度,劳动时间集约化,为学生赢得自由支配时间,以利于学生个性优化发展。
由此可见,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必须十分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强化内驱力。兴趣是学生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新知识、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是不可忽视的。在愉快教学、情境教学、尝试教学的教学实践中,以引人入胜的导入,新颖有趣的设问、生动形象的电教、变化多样的游戏、扣人心弦的表演等引发学生兴趣,效果显著。兴趣从活动实践中形成,也可以在活动实践中发生变化。
小学生由于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兴趣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稳定性。教师必须依据社会的需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兴趣,同时要因势利导,教育学生不能片面地强调只对某种活动有兴趣,而拒绝参加其他有益的活动;要引导学生善于强化和发展自己有益的兴趣,以化着强有力的内驱力,促使个性特长的形成和发展。
(2)指导学法,确保自主性。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灌输为主,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权利,因而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如何使学生从这一“苦海”中解脱出来呢?主要方法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还学习自主权给学生。
《学习的科学》一书中,强调要让学生掌握多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自主学习。比如课前有计划的预习,课上有目的的自学、讨论、交流,有指导的个人复习等。在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个性也就有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培养能力,注重个性化。《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21世纪的竞争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争。”这种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能力的竞争。因此,素质教育中,必须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必要前提,不具备感知能力的人,就很难获得感性知识;缺乏抽象概括能力的人,就无法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在当前科学飞速发展、知识剧增的情况下,学生具有自主地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就能通过独立思考去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个性得以优化。
(4)优化情感,发挥推动力。心理学认为,情感因素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具有动力功能、定型功能和补偿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学习过程、学习成绩能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十分重视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
通过教学使学生在个人品质、价值取向上有个正确的定位,正确认识自身的人生价值,明确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乐于奉献。这样的情感因素,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作用,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既能自尊、自爱、自律、自立、自强,又能尊重、关心、爱护、同情和帮助他人。
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情感因素,以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发展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时,必须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11.技工学校学生人格教育
技工学校的学生相对于中学生已不再是“做题机器”,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空间展现自我。可一旦失去约束,目标不明确了,反而突显了他们自身人格上的一些缺陷,比如说,目无尊长不听劝,无心向学无志趣,逃避责任不诚实等。来到技工学校的学生多是在中学里成绩不优秀,不受老师待见的学生,并不是他们天生愚顽,而是那套体制局限了他们自身的发展,他们看不到自身的优势,一直成长在那些尖子生的影子里。面对这些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把人格教育作为首要,但千头万绪,我们该从何入手?
明确学生应该养成什么样的品质
首先要明确技工学校的学生应该养成什么样的品质:
(1)是遵纪;
(2)是爱感,学会感谢、感恩,热爱自己的班级;
(3)是诚实;
(4)是责任;
(5)是团结;
(6)是爱好劳动。
逐步实施人格素养工程
其次,针对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制定计划,逐步实施人格素养工程,其步骤如下:
(1)走进学生心灵。了解学生进而理解他们。对于有问题的学生,我们常用的方法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但有时磨破了嘴皮子也不管用,实际上是开错了药方,我们把问题简单化、公式化、模式化,多年如一日,习惯了定势思维,这是不可能走进学生心灵的。
我们要学会思考,要有人际沟通的能力。作为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老师。知识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大家交流的话题和媒介,我们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促进人与人的交流。面对不顺心的学生,重要的不是我们的感觉,而是他们的感觉,决定下一步如何动作的不是我们的心态,而是他们的心态。哪个学生不知道上课不该说话,他之所以还说,有别的原因,你要解决问题,就要在那个原因上下功夫。感叹学生“明知故犯”,完全是浪费精力,浪费感情,你非要和学生较劲,那你的思路立刻就从“维持纪律”转变成了“维护个人威信”。
因此必须了解学生现时关注的问题、心理特点,把好他们的脉,把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作为思考、研究、倾听、感受和欣赏的对象。
(2)唤醒学生思考。模范教师王西文说:“教育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过程,只有触及人的灵魂并引起灵魂深处的变革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走进学生心灵,了解理解他们,下一步就是影响他们。学生崇拜老师,并不仅仅在于教师的职业,他们更崇拜教师正直的为人,坦荡的胸怀,渊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办事的胆识,处事的干练,崇敬的是一颗永远真诚、热情、年青的心,老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
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发挥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让他们学会明是非、知荣辱、守诚信、讲奉献、能吃苦、懂节俭、有情义。这中间学生是主角,我们要给他们提供一些道德两难问题,激发他们的道德思考,形成他们的道德能力,他们要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逐步提高自己的人格素质,明确努力方向。
(3)共同塑造完美人格。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言行评价的标准,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有不同的行为表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欺骗减少。学生非常看重老师对他们的态度是否公平,学生需要老师的关爱,如果教师把自己的热情与期望投放在学生身上,学生会体察出老师的期望,并努力奋斗,以实现老师的期望。
所以特级教师李镇西提出这样的观点:“以人格引领人格,以心灵赢得心灵,以思想点燃思想,以自由呼唤自由,以平等造就平等,以宽容培养宽容”。我们也常常说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让师生携手共塑完美人格,成就美丽人生。
12.中职学生的人格教育指导
在中职院校大力开展人格教育,培养具有健康人格的高素质劳动者,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中职学校学生的特点,结合语文学科的特征,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内涵,阐述了中职语文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问题,并对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实施人格教育进行了初步探讨。
二十一世纪的青年,应当是适合于飞速发展的社会要求的高素质青年。不仅要具有高度的人文知识,更要具备高度的人文素养。这里所说的人文素养,主要指高尚的人格。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语文教育应当“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体现,是教育新理念的体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语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复归的今天,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命题:中职语文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
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内涵
人格指个人的精神面貌或心理面貌。从现代心理学观点看,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心理特征的总称。皮连生教授在《学与教的心理学》中对“人格”的涵义作如下阐述:“人格首先不是指个别心理特征,而是个体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其次,个体的人格特征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一贯的稳定特征。最后,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一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人格主要是与他人相区别的个人特征。”根据皮教授的阐述,我们把人格作如下定义:人格就是个人独特而稳定的全部心理特征的综合。人格是在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人格教育是指塑造健全人格的教育。包括促进与意识倾向相联系的气质、性格、爱好、品德、操行、观点、态度等人格因素健康发展的各方面教育。塑造健全人格是教育目标之一。
根据心理学家对人格及人格教育涵义的阐述,根据语文学科的自身规律,我们认为语文教育中人格教育的内涵就是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重视修养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心理素质,塑造健全的人格。
中职语文教育中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
为什么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的人格教育呢?
(1)语文人格教育是世界语文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在语文教育中实施人格教育是顺应现代教育潮流的需要。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在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强调的那样,人类在21世纪面临许多挑战与考验,但首要的却是对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人的思想、道德、精神等人格的健全,将是未来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特征。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重心已从历来的“智力开发”转向“人格培养”。日本提出21世纪的教育目标是:宽阔的胸怀,健壮的体魄,丰富的创造力,自由、自律的精神。美国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已把品格教育作为刻不容缓的教育大计。美国洛杉矶联合校区所辖11个学区的中学,已决定引入人格教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诚信、相互尊重和责任感。
(2)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规定了人格教育应成为语文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学科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精神。特别强调“语文学科对于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方面所承担的任务”,提出要“注重道德修养、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的培养”,要“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明确提出了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上应承担的责任。于漪老师在理论研究、现实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语文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应用学科是语言的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主张学语文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文育人。
(3)人格教育是中职素质教育的内核,我们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同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属性,这种特殊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特色之一就是它的市场导向性。这种市场导向使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对社会直接有用的人,以适应现实社会的选择。中职教育正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德才兼备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
我们要引导学生既要学习知识,又要掌握技能,更要学会做人。然而中职生大多数是那些学习成绩差,在原来学校学习不跟班、学不进去的学生。在原学校和班级中是不受初中教师欢迎的、受冷遇最多的群体。因此中职学生大多数存在着以下的思想道德问题:
①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较低;
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不会学习,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③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
此外,诸如说谎、自卑、冷漠、逆反等心理问题也占相当比重。凡此种种,都显示出部分学生中存在着人格缺陷,也表明了实施人格教育的艰巨性。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2002年8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应该说,职校学习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因此,面对职校学生的这些思想实际,中职校的语文教育在“授业”“教书”的同时,还要强调、突出“传道”“育人”。使他们在语文教育中获得一种深厚的人格修养。健康人格的养成,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主观保障,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境界,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抵御物欲,辨明方向。
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将人格教育富于语文教育之中。在中职素质教育中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完美的人格,为学生今后投身社会,从事建设打下坚实的人格基础。
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教学中实施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语文人格教育。那么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实施人格教育呢?中职校的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可从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语文教材及教师自身几方面实现。
(1)创设人格教育的课堂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主渠道,也是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健全人格。如:创设民主平等、充满活力的课堂;重视“合作教学”,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教互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操作过程,力求创新,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如采用辩论、演课本剧、质疑、背功大比拼等教学形式和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
(2)从教材中汲取人格教育因素。语文教材是人格教育的载体,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众多古代圣贤、领袖英雄、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格言警句等折射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材料,现代作品中有许多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关心他人且认真细致谦逊的课文,这些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的篇目,最适合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在语文教育中,因课制宜、因势利导,将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发掘出来,充分发挥,深入阐述,使学生受到陶冶,铭记在心。
如《刘备三顾茅庐》中刘备尊重人才、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仁君形象;《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了马克思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高贵品质,《在大海中永生》领略了小平同志的伟大形象和人格魅力;《荷花淀》、《纪念刘和珍君》等篇目的人物形象更闪耀出忠于祖国、尊老爱幼、勤劳、认真、谦逊的美好情感和崇高品质。
如学习《项链》一文,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虚荣的危害,还要让学生体会到玛蒂尔德那种勇于承担责任、吃苦耐劳的品德;《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机智沉勇、胆识超群的智者形象;《拜伦的故事》中拜伦身残志坚、勇于挑战的强者形象;《我的母亲》中母亲勤劳刻苦、意志坚强的思想性格;《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则使学生激发起对生活的热爱……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光辉榜样。因此,教师应自觉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学生的心田,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使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取法乎上,见贤思齐,形成健康的人格,树立理想的人格目标。
(3)加强教师人格修养。人们常说只有一流的教师才能教出一流的学生,每个老师本身就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教科书,研究表明教师的作用在学生人格的塑造形成中至关重要。这就对老师提出了要求,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首先要求教师要有健全而高尚的人格。语文教师如果具有顽强的意志、开拓进取的创新能力、乐观自信的上进心、宽以待人的包容心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具有人本思想、开放的大语文观、终身学习等先进的教育观念;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过硬的教学本领、扎实的语文功底等学习品质,就一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其人格也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教师要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总之,新时代新挑战,作为教师,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师,在中职语文教育中既要着眼于学生语文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高,又要从学生的特点与社会的需要出发,在语文教育中,运用更多种恰当的方法,从各个方面去感染学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他们健全的人格。把语文教育与学生的人格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相连,使他们适应市场人才竞争需求,在工作中能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这样我们的语文教育才有其社会现实意义并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13.高校大学生的个性培养指导
目前,个性培养教育已在全国开始推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我国高校进行个性培养教育实际应用经验欠缺和素质教育对高等学校提出迫切要求的矛盾下,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培养教育,不妨从以下途径开展。
案例
小A是一名来自河南郑州的保送生,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因为是家中唯一的男孩,加上是父母晚年得子,注定了他在家庭中特殊的身份与地位。小A天生比较聪明,学习非常好。小学升初中时受点小挫折,但初中后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级前列。这样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铸成了他特有的性格——自信与自负。同时,恰恰是他的这种性格导致了他不能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上学期间也一直没有担任过学生干部。后来,由于学习成绩出色,他以保送生的资格进入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新生开学后,小A以班级代理班长的身份出现,军训时又担任了连长职务。
在这段时间里,他性格中的弱点影响了他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在班级正式选举班委会和团支部时,他退出班长的选举。在与他谈话过程中,辅导员了解了他想当班长但怕选不上的想法。经过慎重考虑,辅导员决定班长一职暂时由别人担任,但给了他一个大胆实践的机会——做副班长,主抓学生的寝室建设。在担任副班长工作之初,小A工作比较投入,经常找辅导员谈心,有时也写思想汇报。而且,第一学期他的学习成绩还比较好,工作颇有成效,性格也稍有改变。第二学期开学,他信心十足地向辅导员表示本学期学习成绩要拿班级前三名,而且要参加大学生数模竞赛。可是,辅导员后来得知,他没有参加数模竞赛,连担任的那份副班长工作也未能尽责,甚至在期末考试的5门功课中,他有3门不及格。
究竟什么原因使小A下降得这么快呢?通过了解得知,他的一位叔叔想资助他出国留学,他于是在学业上有所松懈。而且,他过于自负的性格又一次作祟——他瞧不起班委会的其他同学,甚至对辅导员也有些不信任。为了摆脱眼前的无奈现实,他选择了玩电脑游戏来获得解脱,最终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局面。
分析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消极的个性心理可能影响到自身的健康成长。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培养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所谓个性培养教育,就是对于不同的受教育者,根据其自身的个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和教育的过程。这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教育者一方面在思想上有意识地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积极、自由的发展,同时要善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以及个性的完整性。
目前,个性培养教育已在全国开始推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在我国高校进行个性培养教育实际应用经验欠缺和素质教育对高等学校提出迫切要求的矛盾下,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培养教育,不妨从以下途径开展。
研究个性特点,建立大学生个性分析档案。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具有个性心理的活生生的人。这不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由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决定的。了解大学生的个性主要应从三条途径入手。
其一,向本人直接了解,即“听其言”。
其二,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即“观其行”。
其三,向同学广泛了解。因为个人的观察分析往往是片面的,可行的办法是通过广大同学的认可、鉴定和竞选、综合测评等把握学生的个性。在研究大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大学生个性分析档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心理进行全面、客观分析。
创设广阔的活动空间,为学生个性培养教育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大学生个性的培养教育渗透在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利用大学生活的一切内容和各种时机,对大学生个性的形成加以培养。
一方面,学校应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空间,组织一些启迪思想、开发智力、强壮体魄的活动,鼓励大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社会、科技、文化等业余活动。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活动既能使学生增加阅历,增强自我体验,又能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增强情感、激发兴趣、增长才干、磨练意志,使学生个性向较高层次发展。
另一方面,提供锻炼机会强化大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分析掌握学生个性特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个性安排适当的工作,以个性的发挥带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充分利用和谐校园环境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学校环境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之一。环境潜在的教育功能可以使人汲取社会的精神文化,培养人们的活动能力和社交能力。校园内部和谐环境包括三个方面:
(1)是校园硬件环境的建设,文化设施设计形式应力求新颖,内容引人向上。
(2)是校风、校纪软环境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校风、校纪对学生有着无形的教育和影响。这种影响与约束往往对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起到定向定位的作用。
(3)是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生个性培养与发展的保障。
(4)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建设,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更是学生个性心理培养的催化剂。
发挥教师的个性魅力,用人格和知识的力量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在学生个性培养方面,教师的个性影响是重要因素。教师的个性会通过日常的教育活动和与学生的交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自己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以人格和知识的力量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