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工程(中国军事百科)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秦汉—隋唐军事工程(1)

秦、汉的城池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当时全国人口及城池的总数,与战国时大致相同。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等统治者接受了秦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的历史教训,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将田租由原来的“十税一”减为“十五税一”,并将因饥饿而卖身的奴隶免为“庶人”。特别是文、景时期,更为重视“与民休息”。文帝曾宣布免除12年田租,禁止肉刑;景帝进一步把田租改为“三十税一”,并作为定制。这些措施,对封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据《汉书·地理志上》记载,至西汉末年平帝时(前5—前1),官府登记在案的有耕地800多万顷,人口5900万,城池1500多座。但至东汉时,由于战乱,造成许多城市被毁,人口大量流动。据《后汉书·郡国志一》刘昭注引《帝王世纪》的记载,桓帝时(147年—167)全国总人口虽然仍有5000余万,但很多城池却被废弃,城市总数较西汉时减少400余座。如春秋时吴国所筑邗城(江苏扬州),战国时楚国于怀王十年(前319),对该城进行修整,更名为广陵。秦及汉初,仍然沿用此城。高祖十一年(前196),刘邦还曾封吴王濞于此。但后因战乱叠起,城中居民大多逃亡,城郭遂废圮。三国时“先属吴,后属魏,皆议重修不果”。实地勘察及发掘的考古资料,也证实该城曾于东汉时废弃。直到东晋时,桓温任平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率军屯驻于此时,才又重修此城。又如汉定襄郡(内蒙古呼和浩特)武泉县城,城内出土文物,都属于西汉时期,既没有秦前的,也没有西汉后的,可见该城建于西汉初期,至西汉以后就荒废了。直到清代,才又开始有人在此建房居住。再如陕西华县城东8公里处,曾发现一座古城。发掘结果说明,该城早在西周时即已建成,春秋战国相沿使用,但至西汉时则被废弃,荒芜至今。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东汉时农村人口所占比例增大,而城市人口所占比例下降,城的范围也有所缩小。

目前考古发现的秦、汉城池遗址,仅据已发表于《考古》、《文物》等专业性杂志上的不完全统计,就已有近200座,遍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湖南、湖北、江苏、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新疆、内蒙古及辽宁等全国各地。这些城池,在与前代城池的关系上,概括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是沿用或改建战国时期的旧城池。战国旧城,除因战争毁坏严重,或被秦始皇认为对其统治有潜在威胁、在下令“夷郡县城”或“毁郡县城”的浪潮中被毁掉的外,大多数仍被秦、汉所利用。以临淄齐国国都旧城为例,据勘探资料判断,秦、汉的临淄城,可以说是完全沿用了战国旧城。在临淄旧城内,曾发现大量汉代封泥、冶铁、铸币作坊的遗迹,还有汉代建筑群,说明秦临淄郡和汉齐郡郡治一直仍然利用旧城池的。邯郸的大北城等城,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汉代的中小郡县,沿用战国旧城的为数更多。也有一些郡县是在原战国城池中,重建一座范围较小的城池。如前述洛阳东周王城,废弃之后,汉代又在该城城中间废墟上重建一座小的河南县城。还有一些郡县,在原战国城池上,利用部分城墙,改造为范围较小的城池。如山西夏县汉河东郡安邑城,就是在战国魏都安邑城内西南隅,利用原城西、南两墙部分城墙改建的。山东曲阜汉鲁县城,以及位于燕下都东城南与贯城村附近的汉安县城等,都是采取类似方法改建的。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是一些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都,至秦、汉时,被降为郡、县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地,失去了原来所处的一国政治、经济、军事中心重要地位的结果。

另一种是在前代居民点上发展起来的新城市的外围建筑城墙、外壕等防御工程而新立的城池。如河北黄骅汉城、湖南宁远的汉冷道县城以及河北武安午涉汉城等,都是构筑在前代居民点上的。如午汲遗址,自春秋战国以来,人口已比较密集,但至东汉时才修筑城墙、外壕等防御工程。

再一种是在被平毁的战国城址附近,另建新的城墙,置建郡县。如湖北江陵纪南城遗址东南2.5公里的郢城,就是如此。但规模比纪南城要小得多。

秦、汉时期的城池,就其规模、性质等而言,大致有四种类型,即国家首都、一般郡县、边陲郡县及少数民族政权所筑城池。

国家都城

国都,是皇帝和王朝中枢机构所在地,是全国统治的心脏,因而,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对他的位置、规模以及内部布局等极为重视。不仅要使它符合军事方面的需求,而且要使它符合政治和经济等各方面的需求。从宏观上说,地理形势、交通状况等各方面,必须有利于和便于控制全国。从微观上说,地形条件、工程设施等各方面,必须有利于长期防守,当然也必须有利于对内部可能发生的叛乱进行防范。

秦至周显王十九年(前350)孝公徙都咸阳,直至秦统一全国,始终以咸阳为国都。咸阳位于关中渭河之滨,史称:“名山耸峙,大川环流,凭高据深,雄于天下”;或说它“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由于渭河河床北移造成的严重破坏,咸阳城墙及护城河等的具体情况,今日已难以搞清。目前仍保留较好的部分仅有城中宫殿区。在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2公里的咸阳塬地区,分布有一系列的大型宫殿台基遗迹。每个基址的夯土台,都长宽数十米。如其中的1号宫殿台基,长60米,高6米。宫殿区附近,散布有铜器和铁器作坊的遗址。

西汉国都长安城

西汉建国之初,高祖刘邦仍选咸阳为国都。但因咸阳城已被项羽放火焚毁,所以在渭水之南重建都城长安,与原咸阳城隔水相望。刘邦选在渭水之南,也有加强都城与函谷关以东广大地区联系的考虑,因这里的交通条件,远比渭水之北便利。

长安城的建设,是分为三次完成的。汉高祖刘邦在位时(前206—前195),将秦始皇的离宫(兴乐宫)改建为长乐宫,在长乐宫西又修建了未央宫,并在两宫之间,修筑了武库。汉惠帝在位时(前194年—前188),才开始在周围构筑外城城墙及护城壕等工程。工程作业是分段、分期进行的。大约是从西北角起,先筑西墙,再筑南墙,又筑东墙,最后方筑北墙。据《汉书·惠帝纪》载,当时曾征调长安300公里内的农民和诸侯王、列侯的奴徒来修筑城墙。构筑一面城墙,需要14万5千人劳动一个月,每年征调一次徭役,用了近5年的时间,才筑完四面城墙。在筑墙的同时,还修建了城内的商业区、东市和西市。至汉武帝在位时(前140—前87),于长乐、未央两宫之后,又修建了明光宫、桂宫及北宫,于城西修建了建章宫,并扩建了上林苑,开凿了训练水军的昆明池。至此,都城的修建全部完成。

1956年和1957年,曾对长安城的城墙及城门进行了勘察和发掘,以后勘察工作一直未断,迄今仍在继续进行中。长安城的平面形状,基本上为方形。但由于是先建长乐、未央二宫,后建城墙,城墙必须迁就二宫位置,所以南城墙有数处曲折;北面因受河流等地形的限制,因而北城墙也有数处曲折。《三辅黄图》说“城南为南斗形,城北为北斗形”,不过是后世附会之言,并非事先有意筑成这种形状。1957年及1962年勘察时,大部分城墙犹高出地面,东城墙和南城墙保存较好,虽已倾圮,仍连续不断;西城墙和北城墙保存较差,有不少断缺之处。据实测:东城墙长约6000米,南城墙长约7600米,西城墙长约4900米,北城墙长约7200米,四边总长25700米左右,合汉代62里强,基本上与《史记·吕后本纪》、《索引》引《汉旧仪》所记长安城周围63里相符。城墙剖面下宽上窄,倾斜度内外侧均约11度左右。基部宽12—16米,高度在12米以上。与《三辅黄图》所记“城高三丈五尺,下阔一丈五尺,上阔九尺”不符。城墙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极坚固。城墙外侧有宽约8米,深约3米的壕沟围绕,与《三辅黄图》所记“广三丈、深二丈”相近似。城门处的城壕稍向外部突出。城壕上架有木桥,以便出入。

长安城每面有3个城门,四面共12个城门。经发掘发现,城门是按照严格的制式设计的,每个城门有3个门道,每个门道各宽8米,减去两侧立柱所占的2米,实宽6米。在霸城门内发现当时的车轨遗迹,宽1.5米,每个门道恰好容纳4个车轨,3个门道共可容车轨12。张衡《西京赋》描述长安城门,“三途夷庭,方轨十二”(薛综注:“一面三门,门三道,故云三途,途容四轨,故方十二轨”),从发掘中得到了证实。城门门道的间隔,有两种形制;一种间隔4米,如直城门、宣平门等;一种是间隔14米,如西安门、霸城门等。

城门全未用砖,而是两壁直立的阙口,在门道两侧沿边排列几对石础,石础之上立木柱,再在其上架横梁建门楼。城门地下还埋有排水涵洞。涵洞宽1.2或1.6米,高1.4米,系用砖、石砌筑。城内积水通过大街中的排水沟,经城门涵洞排入城外壕沟。

城内共有8条大街,均为直线。各大街宽度基本相等,均为45米左右。每条大街,又分为三条平行道路,各条道路之间,挖有宽约90厘米、深约30厘米的排水沟。中间道路称为“驰道”,宽20米,专供皇帝行走;两侧道路宽12米,供官吏及平民行走。班固《西都赋》所说的“披三条之广路”,即指此。

城内各宫,均筑有宫墙,实际上形成内城。长乐宫宫墙周长为1万米左右,面积约6平方公里,占长安城总面积的六分之一;未央宫宫墙周长为880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占长安城总面积的七分之一。由于该二宫先于构筑外城城墙前修建,所以推测当初主要考虑的是其防卫性能,厚度均在20米以上。因宫墙绝大部分已经夷平,无法准确地判断其高度,但未央宫西宫墙尚保留一小段,其残高竟达11米,由此判断当时宫墙高度应在此数之上。未央宫前殿基台,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00米,北端最高处在15米以上,是全城的制高点。

武库是保管国家武器装备的仓库,是重要的城防设施之一。长安城内的武库,也修有围墙。整个平面为长方形,东、西墙各长320米,南、北墙各长800米。内部中问有一隔墙,分为东西两院。东院有4个仓库,西院有3个仓库。其中最大的长230米,宽46米,面积在1500平立米以上。库房内,紧密地排列着放置兵器的木架,木架虽已腐朽,但木架的础石仍然存在。至今仍有残存武器,如戟、矛、剑、刀、镞及铁甲等。

东汉国都雒阳城

东汉国都雒(洛)阳,原为西周时成周城,战国时改称雒阳。该城位于今河南洛阳市东15公里处。北靠邙山,南临洛河,不仅有天然屏障,而且扼交通要冲。东汉光武帝刘秀建国之初,被选作国都,并逐渐扩大城池的范围,增筑城墙,大约在汉元帝建昭元年(38)前后,城墙及城门的修建工程方才告竣。东汉所筑城墙,东、西、北三面,尚残留于地面上。1962年进行考察时,有的地段城墙残高犹达7米以上。南面城墙,因洛河改道冲毁,已无遗迹可寻。但与文献对照考证,当在今洛河河道中央。

雒阳城墙与长安城一样,全为黄土夯筑而成,异常坚固。据钻探了解:城东墙基部厚14米,西城基部厚20米,北墙基部厚25米。可能西、北两面,在筑成后,又有加强。据实测,东墙残长3900米,西墙残长3400米,北墙全长2700米,南墙应为2460米。如按南墙在河道中央计算,则东、西墙应各增300米,这样,全城周长为1.3万米,合汉代约31里,与《晋元康地道记》所记“城南北九里七十步,东西六里十步”的数字,基本符合。全城平面呈长方形南依洛河,其他三面,城外当有外壕。

雒阳城门和长安城一样,也是每面3门,共12门。城门也是3个门道。构筑形制基本相同。大街一般宽40米。据《太平御览》引《雒阳记》说:“宫门及城中大道皆分作三,中央御道,两边筑土墙高四尺余外分之,惟公卿、尚书章服从中道,凡行人皆行左右。”说明洛阳大街虽和长安一样也是一分为三,但不是以排水沟隔开,而是改为以土墙隔开,规定也较西汉有所放宽。

《周礼·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是一种理想化的都城规划。根据实地勘察和发掘的资料,战国前的各国都城,除鲁都曲阜城和楚都纪南城稍有近似的格局外,其他各国都城均与此说不符。但此书在汉武帝时被发现后,对以后的都城建设,却有极为重大的影响。西汉长安城和东汉雒阳城,很大程度上是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营建的。

郡县城池

郡县,是秦、汉王朝地方行政领导机构所在之地,也是一个地区的统治中心,有的还是重要的军事基地或据点,因而,根据郡县的性质、地位、人口数量和经济发展的情况不同,其城池的位置、工程的规模和范围的大小也就有所不同。一般说,除少数战略要点及经济特别发达的若干大城市外,一般郡县城池的规模,都比战国各国都城小得多。

两汉司隶部的河东郡,是长安、雒阳北部的重要战略基地,也是京畿地区大的郡城之一,下领24县。其郡治即在前曾提及的、原战国魏前期的国都安邑故城,但郡城的城池,却只利用了原城的西南一隅,面积不足原安邑城的三分之一。

再如两汉的鲁国(秦时为薛郡治),治所即前曾提及的先秦鲁国国都曲阜城。但它新筑的城池,也是仅仅利用了鲁旧城的西南一隅,面积不足原故城的二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