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战和兼用
辽军这次大胜宋军,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比。使萧绰滋长起战胜宋朝的野心,从此开始了长达20余年的对宋进攻。宋军虽败,但国力仍强,尽管宋朝廷弊政丛生,军队行动处处受节制,可是还没有腐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对此,萧太后花了20余年时间才认识到辽军一时还灭不了宋朝。
辽军由防御转入进攻;相反,宋军由进攻转入防御。宋朝地大物博,人才济济,攻有攻的人才,守有守的将领。尽管时有奸臣当道,且皇帝常常无能,但每个时间总有相应的人才显现出来。宋朝转入防御后,有的建议,宋辽交界的河东、河北一带的东部地区地势低洼,湖泊沼泽成片,在这一地区挖横贯东西的河流,可阻止辽军骑兵。而太行以东,雄(州)霸(州)以西的开阔地,有利于骑兵作战,是辽军进攻的重点。应修城池、驻大将,据兵镇守。宋朝廷推行此政策。在这一带派驻了杨业的儿子杨延昭等大将长期据守。
萧绰为了攻宋,整军备战,花了20余年时间,在宋与辽相交的各州县,辽军几乎都用过兵。为了瓦解宋朝,萧绰对宋将实施各种手法。1003年,在高阳关战役中,辽军活捉了宋将王继忠。王表示愿意投降,萧太后为了争取更多的宋将,居然任用王继忠为户部使。
1004年,萧绰已年过半百,仍雄心勃勃。她亲率20万大军攻宋,在力攻宋军北部边镇受挫之后,她大胆率军绕过边镇直攻腹地,跃马中原,直攻澶州,大有渡黄河攻汴州之势。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宋军略占上风,辽军节节败退,辽军主将萧达凛被宋军射死。在战事不利的形势下,萧绰抓住宋神宗软弱无能,企盼和盟的弱点,不顾一切地围攻宋神宗坐镇指挥之地澶州。宋神宗被吓坏了,派出使者求和,萧绰提出割地为盟,宋朝则提出以金帛代地。萧绰见好即收,同意以宋朝每年向辽送银10万两、绢10万匹为条件,签署和约。因为,她心里明白,辽军的力量还不足以灭宋。于是签署了有名的“澶州之盟”。辽军攻宋取得了历史上最辉煌的成绩。在打与谈兼用的策略中,足见萧绰之才干和魄力。
萧绰治辽27载,不仅使境内的少数民族部落安心臣服,使西夏和东部的高丽屈膝和好,而且迫使比辽朝强大许多倍的宋朝以交纳金帛为条件签署议和。没有特殊的政治和军事才干是很难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
萧绰文武兼备,治军有方,赏罚严明,用兵作战颇有谋略,而且每当关键时刻她都全副武装出现在阵前以激励将士。辽军深入宋境攻瀛洲和攻澶州之时,萧绰亲自击鼓出兵,辽军将士看到主帅亲自击鼓都激动不已,拼力往前,使宋军从内心都感到害怕。
1009年,萧绰去世。辽国存在前后约达200年,它对于开发我国东北和蒙古地区,对于密切这些地区与中原的交往沟通,对于削弱长城南北的民族差别、隔阂,为祖国的再一次大统一,都具有巨大的贡献和深刻的影响;她为契丹族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而做出的努力及其功效,在中国的历史上和人民的心目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