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百科:屡难不死的民族·希伯莱(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探察“先知”

先知故事

在《圣经》中,“先知”是指那些获得神召、与神沟通、传达神意之人。

公元前9世纪以前,幼发拉底河至尼罗河流域之间普遍存在着通过各种方式与神沟通、传达神意的人。他们通过占卜、释梦、抛掷圣骰或观察飞鸟坠落、检查献祭动物肝脏等形式来忖度并传达“神意”,解答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疑惑,这些问题小到找寻失物,大到战争的胜负,收获的丰歉。希伯莱民族中也有这样的“占卜先知”。据《撒母耳记》第9章5~9节记载,扫罗家的驴子走失后,扫罗的仆人就建议他拿着四分之一客舍勒的银子去寻求撒母耳先知的指示。当时不仅有“占卜先知”,还存在着“迷狂先知”。据《列王记上》第18章26~29节记载,与以利亚斗法的450名巴力先知狂呼乱跳,甚至不惜用刀枪把身体割刺流血,陷入迷狂以求与神沟通。

公元前11世纪末,随着希伯莱统一王国的建立,这些占卜先知和迷狂先知中的一部分人继续在乡间活动,一部分则演变为专管宗教仪式的圣殿祭司;另一部分则成了国王的宫廷先知。宫廷先知的主要职责是为君王的重大决策提供神意的认可。有时一个国王拥有的这类先知竟达数百人。为保宫廷俸禄,这种先知往往只敢讲顺乎王意的话。但宫廷先知中也有像拿单、以利亚和米该雅那样刚正不阿的耿直之士,他们不畏君主淫威,“不说吉语,单说凶言”。

《圣经》中共收录了16位先知的言论。根据他们著作的长短多少又有了大小先知之分。“大先知”包括以赛亚、耶利米、以西结和但以理4位先知;12位“小先知”分别是:何西阿、约珥、阿摩司、俄巴底亚、约拿、弥迦、那鸿、哈巴谷、西番雅、哈该、撒迦利亚和玛拉基。

这些背负神圣使命的先知从使命的神圣中获得了勇气和力量,他们勇气倍增,敢于无所畏惧地谴责邪恶,宣扬正义;不计个人的荣辱得失去声讨统治阶级乃至整个民族的罪恶。他们持之以恒,历磨难不改其志,处艰辛不改其行。同时,预言天启的性质还蕴藏了另一层功效,一旦预言的部分内容激变为现实,先知的预言便会产生巨大的威慑力,因而先知预言中尚未实现和有待实现的预言就具有了更大的感召力和现实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