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第一册):儒家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关雎》:中国版“少年维特之烦恼”

就来看看《关雎》吧,它是《国风·周南》第一篇,也是《诗经》第一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关:鸟鸣声。雎鸠(jūjiū):鸟名。◎窈窕(yǎotiǎo):形容女子文静美好。淑女:美好的女子。好逑(qiú):好的配偶。◎参差:不齐貌。荇(xìng)菜:一种水生植物,可食。流:摘取。下文中的“采”“芼(mào)”也是这个意思。◎寤寐(wùmèi):醒和睡,犹言日夜。思服:思念。◎友:亲爱,友好。◎乐:娱悦。

随着诗人的吟诵,你看到河当中的小洲,听到水鸟咕咕叫个不停。那儿有位文静、苗条的姑娘,小伙子(君子)心里喜欢她,想跟她做个朋友。——这开头两句既是环境描写,也是起兴。

清人以《诗经》为题材的书法作品(局部)

第二章写姑娘在小船上采摘荇菜,左边采采,右边采采;她那优美的姿态让小伙儿着了迷,日思夜想不停息。姑娘哪知小伙儿的心思呢?每日依旧那么采啊,摘啊。可小伙儿早已魂不守舍,夜晚在床榻上翻来覆去,难以成眠。

接下来的两章,写小伙儿梦想弹着琴向姑娘求爱,敲钟击鼓地把姑娘迎回家,拜堂成亲。——这正应了那句“剃头挑子一头热”,又如同是一篇中国版的“少年维特之烦恼”!

诗写得既抒情又热烈,不但文字优美,大概曲调也很悦耳。孔子就曾赞美说:《关雎》从开始到尾章,满耳的音乐声,真是好听极了(“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乱,洋洋乎盈耳哉!’”《论语·泰伯》。师挚:鲁国乐官太师挚。始、乱:音乐的开端和尾章。洋洋:形容声音响亮)!

诗中的“君子”,应当是位贵族青年吧;那位“淑女”能亲自参加劳动,大概是个劳动人家的姑娘。——然而《毛诗序》却说《关雎》是歌颂“后妃之德”,目的是“风天下而正夫妇”(给天下夫妻做个好榜样)。还有人一口咬定这位“后妃”就是周文王的妻子大姒(sì);又说“左右流之(采之、芼之)”只是比兴手法,并非姑娘在劳动。并说夫妇匹配是“生民之始,万福之原”,婚姻关系理正了,天地万物也便和顺了。连南宋学者朱熹也对此深信不疑,尽管他不大赞同《毛诗》的许多解释。

其实,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男欢女爱、琴瑟和谐,这是天地间最自然的人伦关系,还用谁来做榜样吗?无论哪个时代、哪个民族,爱情与婚恋都是民间歌谣的主题,《诗经》当然也不例外。

《诗经》中的爱情婚恋诗歌多半集中在《国风》《小雅》中。除了这篇《周南·关雎》,还有《郑风》中的《萚(tuò)兮》《狡童》《褰(qiān)裳》《风雨》,《卫风》的《木瓜》《氓》,《王风》的《采葛》,《邶风》的《谷风》,《鄘风》的《柏舟》,《小雅》的《隰(xí)桑》……我们下面再读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