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第一册):儒家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禹谟》:“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尧典》《舜典》是《虞夏书》的内容。而《虞夏书》中还包括《大禹谟》《皋陶谟》等。前头说过,“谟”即谋划、议论之意。

《大禹谟》是舜跟禹、皋陶等几位大臣的聊天记录,不是随便聊聊,聊的都是国家大事。

舜一上来就说:禹,你过来!我身居帝位三十三年了,年将百岁,整天忙于政事,常感力不从心。我看你年富力强,从不懈怠,你来领导我们的百姓吧!大禹谦让说:不行啊,在百姓中,我的威信不如皋陶,您还是考虑他吧。

舜于是转向皋陶说:你当然也很棒!你主管刑狱,并不是一味地滥施刑罚,而是以刑辅教,让老百姓服从中道。——皋陶听到表扬,说了下面这番话:

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

◎罔:无。愆(qiān):过失,罪过。◎嗣:后代。◎宥(yòu):饶恕。◎辜:罪过,不辜就是无罪。不经:不合常法。◎洽:融和。兹用:因此。

皋陶对舜说:那还不是因为您的德治方针好,我们才少犯错误吗?您对待臣下简约,驭使百姓宽容。惩罚有罪者,不株连子孙;奖赏有功者,又常福及后代。对于无心之过,再大也能宽恕;对于故意犯罪,再小也要惩罚。对有疑点的罪过,总能从轻发落;对不能确定的功绩,往往奖赏从丰。与其误杀无罪之人,宁可放过个把坏蛋。这种“好生之德”(爱惜生命的德政)最让百姓感动,因而百姓也能自觉遵纪守法。

读着这些文字,不由得你不惊讶:“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这不就是现代刑法学“疑罪从无”的先声吗?

有人怀疑《大禹谟》出自魏晋人之手,认为这代表着3世纪中国学者的刑法观点。即便如此,也很了不起!何况在更早的《尚书·吕刑》中,也有类似提法。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仍回到这场君臣谈话上来。舜在肯定皋陶的功绩后,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认为禹是接替君位的不二人选。也就在这里,舜说了那句被后世儒者千万遍念诵的话: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惟:虚词。危:险恶。微:幽微难明。◎允:平允。厥:其。

这里所说的“人心”,是指人的欲望;“道心”则指义理。舜说:人心自私而危险,道心则幽微难明;你要精诚专一,不偏不倚地执守中道啊!——这里的“中”,便是儒家所倡导的中庸之道。

舜又叮嘱禹:不要听信“无稽之言”(没根据的话),做事要广泛征询意见;尤其要爱护百姓。他郑重警告说:“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如果让海内百姓活不下去,天帝赐给我们的权柄、福禄也就永远终止了!

于是在正月初一,禹接受了舜的禅让,成了新的部落联盟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