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进入律师行业的题外话
严 宏[1]
本人入行仅有三个月,目前是一名光荣的实习律师,论资历和经验,实在无颜和众位资深的老律师前辈们在一起评论对法律实务的理解及自己成长的经历,因为我还没有“长成”。
在这里我就讲讲自己以前的职业和入行的原因吧。8年前我毕业于某大学法学系,除了刚入学的冲动后,我时时刻刻都在后悔选错了专业,这门专业而又枯燥的学科并不适合躁动的年轻人,更何况还要经历号称“天下第一考”的司法考试。 8年前在校本科生是不可以参加司法考试的,没有目标的我浑浑噩噩地过完了4年愉快的校园生活,有一张有点意义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毕业后因为我对人生的迷茫,自己也很有惰性,没啥冲劲,一心想找份安稳的工作,过过小白领的日子。按照自己的想法,我在昆山一家外资公司找到了一份法务的工作,开始我的法务职业生涯。
刚开始,我并没摸清企业的门道,每天的工作就是上班、等下班、下班,然后周而复始,也甚是感觉到舒服。时间久了,痛点就出现了,我慢慢发现,在企业里,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我们只能选择我们需要的东西来研究,我们只能站在企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当然这样必须是一名相当称职的员工。可是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每当想起在自己策划下企业进行的打法律擦边球的行为,深深地觉得不踏实。有时觉得自己像个罪犯,像个想犯罪又不想被抓的罪犯,在作案前都会研究透相关的法律法规,搞清楚到底合法不合法然后再为之。慢慢地,觉得自己已然违背了学习法律的初衷,法律背景并没有给我带来正能量,当初选择法律专业的理想和激情已经在岁月的磨砺中消失殆尽。学法律的在企业里混迹,就是要帮企业规避风险,打法律的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这都是业内潜规则,没什么不合理的,也非常合法。
虽然隐约有点觉醒,但是温水煮青蛙,稳定的工作,舒适的环境,优厚的福利,觉醒又能奈我何。有目标的人,在奔跑;没目标的人,在流浪,因为不知要去哪里。有目标的人,内心安宁;没目标的人,内心茫然,因为在大海里航行中没有指南针。我是那个没有目标的人,在自己的世界流浪,找不到方向。直到七年后一件事情发生在至亲身上,我才猛然觉醒,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去年夏天,我的父亲在工作时不慎摔倒,导致严重的脊椎损伤,从来不依靠别人的父亲第一次找了我,寻求我的帮助。
我是个学法律的,没错,我要第一次用法律来捍卫我的家庭,保护我的家人。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了解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咨询了资深律师,并向原来就职的企业请了假,准备要为家庭代言,与父亲工作的企业死磕到底。第一次觉得自己当初做了正确的选择,第一次觉得自己把法律用在了正确的地方,很激动也很谨慎,因为自己并没有法律实务操作经验,不懂的东西很多,光靠咨询其他资深律师及查阅相关资料并不能弥补这些不足,不过情势危急,我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医院安排父亲做一场大型手术前,院方要我去签署《手术须知》,大家都知道这是什么,具体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是一份很可怕的协议,协议中显示我父亲在这场手术中可能罹患各种从没听说过的并发症,也有可能手术不成功,有很多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云云,可怕到我握笔的手一直在发抖。院方只给我十几分钟的时间签署这份协议,而且只给了我一份文件,签署完后院方收回原件,只留复印件给我。学法律会知道,最基本的常识是签各种文件自己必须拿到原件,否则无法维权。而且对于这份文件来说,原件实在很重要,谁愿意把性命押在一张复印文件上呢。
我要求拿到原件,并为此与院方争执了半小时,直接导致院方委婉地拒绝为我父亲完成这台大型手术,虽然手术是一周前就排好时间的,即使在巨额手术费已经缴纳的情况下,即使在医院已经给父亲注射了麻药,但在手术当天突然没有手术室了。我当时很费解,不明白院方已经把手术所有的问题都罗列在纸上,我们都已经同意签字表示我们风险自担了,为什么还要纠结文件的原件和复印件的问题。
院方给我两个选择:一、转院,院方可协助我们转到大市的三甲医院并且联系好主治医师;二、不转院,等待3天后再手术。 在这种情况下,我没得选,我不可能把父亲丢在一个连手术须知原件都不肯给我的医院,在这里病人没有任何保障。我只能决定立刻转院。转院后是一位资深的医学博士替我父亲诊治,一整套规范的程序后,三天后我拿到了手术须知原件,踏实地送父亲进了手术室,当天手术非常成功。我对这次手术成功的喜悦和感动绝非只言片语可以描述。手术后,博士告诉我,幸好我们转院及时,父亲的情况没转院前根本没有达到手术的标准,体内充满了积液,一旦手术则体内积液将会喷涌而出,后果不堪设想,转院后博士检查父亲身体时发现这个情况,将手术推迟了三天,这救了父亲一命。我这才知道为什么以前的医院不肯给《手术须知》原件了,他们根本就没有做好手术的准备,所以手术风险太过巨大,而我又坚持要原件,他们担心后续如果出了问题,我会不依不饶,可能会起诉他们,让他们陷入无穷无尽的争讼当中。
这次的转院被我自己总结为我人生中做的最正确的决定,没有之一。这件事情以后,我参与了与父亲企业的维权谈判,其中使用了不少法律知识,最终赢得一个让父亲满意的结果。从这以后,我对法律的理解开始发生了不同的想法,跟以前在企业做法务完全不同,法律真的是一门生活的利器,能够保护很多人,法律是正义的,只是用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处,关键看怎么用。在企业里有时候扭曲了法律的用途,每天都会考虑如何去规避法律风险,当然这对于企业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保护盾,但是于我个人,却更愿意将法律用在更正能量的地方,这样使用能让我觉得快乐。
从此我彻底改变了思想,原本的法律无用论一扫而光,我意识到我对法律知识的迫切渴望。于是我为自己设定了从温水里跳出的时间和条件并且开始努力,参加了当年的司法考试,并且很幸运地通过了司法考试,终于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应用自己对法律的理解,成了江苏济恒律师事务所一名实习律师,并且有机会自己思考法律的意义,并思考自己如何成长。非常感谢所里能给我机会,给我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让我开始自己理想的第一步,也非常感谢同事们的帮助,使我有机会接触到各类案件。虽然我进入律师行业时间尚短,但我认为可以入门已经是我人生中极其幸运的事情,通过二次选择,我步入了正轨,从此人生不再迷茫。
在之前的工作中,也有一些对法律的模糊的理解,隐约有法律风险意识,只是因为用的角度和现在不同,现在虽然只是实习,但已渐渐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律师,光有一时的冲动是不够的,必须保有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在实习过程中,我常常感觉到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差异:一条看似明确的法律规定,运用到现实中,问题却是层出不穷,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际问题,反馈到法律上,往往却是模棱两可,而在自己进入律师行业以前对这种现象可能是既看不到,也想不到,而这正是律师赖以生存的空间。以前的学习只是给从事律师职业打了一些基础,或者说是仅仅为了迈过法律职业的门槛。社会飞速发展,新的情势不断出现,法律持续更新,现在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根本不存在一劳永逸的学习,律师行业更是如此,没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律师注定是要被淘汰的。终身学习能力对一个律师的生存至关重要。在泰州地区,律协经常组织的各类培训,满足了这一要件,每隔一段时间,律协就会针对性地组织一些实务操作性很强的培训,律师同行自己选择参加,平时也可以从点睛网上学习一些知识,我不得不说,律师需要学习的知识绝对是海量,司法考试所包含的知识真的有很多局限性,要真正能够运用起来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律师行业规划一年的实习期只少不多。
执业态度方面,我在律所经常耳濡目染其他律师的工作,能够观察到,勤奋和认真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这是律师应有的执业态度,在这一点上我要检讨自己的惰性和准备不足。律师不是一个轻松休闲的职业,而是一个充满挑战、需要付出艰辛的工作,独立、勤奋和认真是一个律师必须具备的执业态度。人固有惰性和依赖心理,但为了所从事的职业和自我实现,必须克服这种惰性和依赖,让自我实现成为习惯,而不是惰性和依赖。
人际交往方面,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优秀律师的重要素质。所以,在以后的执业过程中,自己要尽可能多向其他擅长于交际的同事们学习,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以提升自己的自信心,让自己在与人的交往中更加自信。人际交往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做起,得体表现自己,做到不卑不亢,不急不躁,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我,实现自我。
职业规划方面,实习过程中,我深深觉得诉讼业务才是律师业务的基础,也是非诉业务的基础,需要借助诉讼能力更能准确地理解法律、运用法律、规避风险。在接下来的执业中,自己应当加强诉讼业务的锻炼,主动参与诉讼业务,以期更加全面地发展。在专业化方面,自己在实习期所从事的业务基本属于民商事领域,在今后的执业过程中应当适当地拓展专业面,以扩大视野和监视,但重点仍然应该放在民商事领域。
自从对律师行业回归理性认识之后,我一直问自己,能否坚持将律师之路进行到底,毕竟这是条曲折的路,路上艰难险阻不计其数。当我有这样的念头时,我被我的师傅赵武功主任——一位“老”律师的资历深深震撼,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一位老者,能够坚持执业34年,至今71岁高龄仍然对律师职业如此热衷,如此义无反顾地站在律师行列中,为祖国的法治建设不遗余力?我想那是一种信仰的力量,对法律的信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律师行业势必薪火相传,我只不过是滔滔历史长河中的一粒细沙,对法律的信仰必将是我终生的追求。
[1]严宏,江苏济恒律师事务所,现为实习律师。电话:18805266358,邮箱:yanhong385@ 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