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如何看到不可见,做到不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 3 章 变革

早在 1996 年,有一家创新的小公司虽然经营有成,但是在其他人眼中看来是注定要失败的。《纽约时报》为其写下墓志铭:“不管是苟延残喘,还是被收购,这家公司大势已去。它是一个经典,也是一个悲剧。”《时代周刊》评论道:“该公司乱得一塌糊涂且没有战略眼光,当然也没有未来可言。”《财富》杂志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当你读到这个故事时,这家引领风尚的公司……恐怕即将让出经营权。”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年半后这家公司还在呼吸,但肯定时日不多了。毕竟,根据《金融时报》的说法,“他们要……打出一个很大的全垒打……根本就是妄想”1

但是,人们都看走了眼,全垒打也不是妄想。这家被所有专家唱衰的公司就是苹果公司。而专家们之所以大错特错,全部因为一个小玩意:iPod 。2001 年被认为“迟早会消失”“妄想”“肯定没有未来”的苹果公司,杀出重围,主宰了一个全新的市场。2001 年 iPod 推出的时候,MP3 播放器仅仅是一个 5000 万美元的市场。五年后,这个市场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 20 亿美元。截至 2009 年底,苹果已经售出近 2.5 亿台 iPod。而且在此之后不到半年,苹果公司就超过微软,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科技公司。2

到底苹果公司是如何创造这个奇迹的?答案就在于他们预见了未来的变化。

苹果 iPod 的成功是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在企业文化中将持续创新作为最高价值。但成功的核心可以归结为具有远见力:苹果公司看到了技术的垂直化趋势。换句话说,他们看到了运算处理能力、带宽和存储容量这三大数字油门将带领科技去往的方向,因此他们也看到了从中获利的机会。

苹果不只是在音乐唱片领域占有了一小部分市场,它还改变了整个行业,并将唱片业的现状推入混乱。几十年来,从猫王、披头士到迪伦,唱片业经历了繁荣的发展,因为他们满足了婴儿潮一代的需求。就像三大汽车制造商一样,四大唱片公司——索尼、环球、EMI 和华纳以巨大的利润空间建立了大规模组织,他们控制了超过四分之三的音乐唱片市场。然而,好景不长,到 2005 年,他们已经失去了市场份额的 25% ,并持续下降。

鉴于点对点(P2P)文件共享和免费的 MP3 下载量的增长,对下载音乐收费的想法在大多数公司看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但苹果公司却实现了收费下载。苹果在线音乐商店 iTunes 自 2003 年 4 月投入运营,就迅速成为音乐传播的重要力量。到 2005 年年中,它已累积了 5 亿下载量。2006 年 2 月 23 日,英国流行乐队酷玩乐队(Coldplay)的歌曲《声音的速度》(The Speed of Sound)为 iTunes 贡献了第 10 亿次下载,它标志着音乐行业翻天覆地的转变,是录音唱片行业的转折点。2007 年,苹果公司的虚拟音乐商店已经成为全美第三大音乐零售商。2008 年初,它超越沃尔玛,成为美国最大的音乐销售商。3

这期间发生了什么?一场科技海啸。带宽、处理和存储能力的迅猛发展,让通过虚拟方式购买、存储、检索音乐并享受高品质的家用立体声效果成为可能。四大唱片公司并没有看到这一趋势的到来。从黑胶唱片、盒式磁带再到 CD,销售实体产品曾经是这个行业的基础,并且这些实体产品为这个行业创造了至少 90% 的纯利润。这种情况下,如果音乐媒介从实体变成虚拟将会发生什么?整个行业都将崩塌。音乐唱片行业于是被我们前文讨论的技术进步的第一条路径——去物质化给击垮了。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决定投资 iTunes 和 iPod 时,他是在带领苹果领跑时代,领先技术曲线。2007 年,苹果公司成为美国第三大 PC 制造商;2008 年初,虽然大部分市场正在进入低迷期,苹果公司的增长速度却超过了 PC 行业的其他公司,并且拉开了将近三年半的距离。有趣的是,苹果公司还清楚地看到了其中去物质化、移动化、网络化以及汇聚化的硬趋势,这让他们看到了客户和公司的未来。因此他们没有用“计算机”点缀公司的名字,而是简单地称为“苹果公司”,不久之后他们推出了 iPhone,成为又一个历史性的革命。

iPod 借力于存储容量的不断增加,也即三大数字化油门之油门 3。

iTunes 商店利用的是带宽的不断增加,即三大数字化油门之油门 2。

可以预见,四大电视网络也将面临与四大唱片公司完全一致的危机。到 2008 年,美国人每天在 YouTube 上观看视频的时间比排名前十的电视节目都多。就像 iPod 一样,突然出现的 YouTube 统治了一个几乎没有人意识到的领域,成为一家价值十亿美元的公司。于是,就跟唱片巨头们一样,电视巨头们措手不及。这并不是说,他们没有想到事情发生变化。他们知道事情会改变。

但市场经历的不只是变化,而是变革。